《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
一、教学内容:
长春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九板块习作《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讲述以及习作训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在各个方面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谢及关爱之情。
2、要把自己帮助爸爸、妈妈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写清楚。
3、在习作中,要指导学生注重描写自己在为父母做事过程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在习作中注重描写自己在为父母做事过程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在习作前,教师要布置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的活动。布置时,要激发学生做事情的兴趣,使学生懂得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是自己长大的表现,避免为了习作而进行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课文引入。
同学们,谁还记得在《妈妈的爱》一课,出示课文,指一名学生读文,问: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是的,从小到现在,我们的爸爸给过我们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也可以关心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帮助他们呢?(板书课题: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表达交流。
1、同学们都为自己的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节课我们就把你们为自己的父母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说给大家听。
2、小组内交流:
1 )、说一说你为父母做了什么事?
2 )、你在为爸爸妈妈做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3 )、接受了你的帮助后,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反映呢?
4 )、看到父母的感动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3、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互相评价,谁说的好,好在哪?
(三)、出示例文。
1、有一个同学,他在为星期天的时候也为他的妈妈做了一件事,并把他写了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他是怎么写的吧:
2、作文读完了,同学们认为他写的怎么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 )洗头的过程有没有说清楚?
2 )有没有“我”在洗头过程中的感受?
3 )有没有写出爸爸妈妈的反应?
4 )是否写出我对这件事的感受?
(四)、学生落笔。
同学们现在是不是也很想把自己为爸爸妈妈做的事也写下来呢?现在就请动笔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写的更好。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同学们真的长大了,懂事了,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并都愿意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偶尔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坚持下来,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到是吗?作文可以在下节课继续完成和修改,然后读给你的父母听。
拓展阅读
1、我是妈妈的好帮手小班教案
内容与要求:
1、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教育幼儿要关心,爱自己的'家人。
活动与指导:
1、“妈妈,我们回来了!”
(1)教师带头饰扮兔姐姐,幼儿扮小兔,一起在草地上念儿歌(小白兔,蹦蹦跳,跳到草地吃青草。)边自由做小兔动作。
(2)下雨了,小兔们跑回家,走到家门口,兔姐姐带领小兔们,敲门:“妈妈,我们回来了?”
2、推门进去,“妈妈去哪了?”
(1) 小兔们走进家门,自由的围着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上或地上。
(2) 咦,妈妈呢,妈妈不在家,她回去什么地方呢?(启发幼儿猜猜妈妈有可能去的地方。)
(3) 这么长的时间了,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真着急,怎么办呢?(请幼儿想象,怎样才能知道妈妈到哪去了?)
(4) 根据幼儿的回答,兔姐姐决定打电话问……
3、打电话了解妈妈的去向。
(1) 怎么打电话呢?
(2) “妈妈没有去上班,手机也关机了,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提出给爸爸打电话的办法)
(3) 我们怎么问爸爸呢?请大家想一句问爸爸的话。
(4) 兔姐姐打电话,与爸爸通话:“喂,爸爸,我是小兔,你知道妈妈上哪去了吗?噢,原来奶奶病了,妈妈去照顾奶奶了。”放下电话。
4、接到妈妈的电话。
(1) 正在此时,电话铃响了,兔姐姐拿起电话,原来是妈妈的打来的。
(2) 放妈妈的电话录音:“小兔们,我是妈妈,奶奶病了,现在在医院里,我在照顾奶奶,现在还不能回来,你们帮妈妈做些事情好吗?小兔们,你们把外面的衣服收进来,折叠好;把桌子上的碗、调羹和杯子收起来放整齐;把桌子、椅子擦干净;把地扫一扫;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把书架上的书整理整齐。小兔们听清楚了吗?妈妈再说一遍……好了,等一会妈妈回来看看我的宝宝是不是很能干,妈妈带好吃的东西给你们吃,好吗?小兔宝宝们再见!”
(3) 你们听到妈妈刚才在电话里说了什么?(请幼儿复述电话内容)
(4) 请小兔们帮妈妈做事情。
5、妈妈回来了
(1) 我们把加整理得多干净呀,妈妈说的事情我们都做好了没有?(请几个小兔宝宝去检查一下)
(2) 妈妈回来了,(请配班老师扮兔妈妈)兔妈妈:“小兔宝宝,你们把家整理得真干净呀,你们真是能干得好孩子,妈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坐下来吃好吗?
2、幼儿园中班教案《熊爸爸的小店铺》含反思
中班教案《爸爸的大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PPT课件的演示,观察、交流、感受并表达爸爸的能干以及对自己的爱,了解并从多方面介绍自己的爸爸,尊敬爸爸,融洽父子、父女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爸爸的大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并从多方面介绍自己的爸爸。
2、通过PPT课件的演示,观察、交流、感受并表达爸爸的能干以及对自己的爱。
3、尊敬爸爸,融洽父子、父女之情。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课前多媒体准备:《爸爸的大手》PPT课件。
2、邀请所有幼儿的爸爸一起参与活动。
活动重难点:
感受并表达爸爸的能干以及对自己的爱。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通过谈话活动,引出本活动主题——爸爸。
二、启发表述。
通过PPT课件中的小游戏“砸金蛋”,播放爸爸们的照片,引导幼儿发现、邀请、介绍自己的爸爸(教师适当引导幼儿从姓名、年龄、性别、长相、工作、特长······等方面介绍)。从而感受体验自己爸爸的能干,为爸爸骄傲。
三、:探索感知。
1、近距离观察、抚摸爸爸的手,感知爸爸大手的辛苦、温暖、宽大。
2、教师与爸爸扳手力,体现爸爸大手的力量之大。
3、通过PPT课件播放,观察和理解爸爸大手关心我们的内容。
四、情景感悟。
教师在PPT课件的背景下,充满感情的朗读散文诗《爸爸的手》,引导幼儿与爸爸随散文诗一起互动,体验感受爸爸的能干,提升父子之间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亲子活动“画爸爸的手”。
幼儿将爸爸的一只手放在纸上进行拓印,并将爸爸会做的事画在大手上,感受爸爸大手的力量。
《爸爸的大手》是基于幼儿生活的一个主题活动。活动开始首先让幼儿从PPT中发现了自己的爸爸,接着通过PPT中的小游戏找到并介绍了自己的爸爸,并体验感受了PPT中爸爸的大手关心我们的内容,通过对图片内容的观察和理解,幼儿和爸爸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最后幼儿与爸爸在教师的配乐诗朗诵下,感受了散文优美的意境,融合了父子、父女的情。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主要是用来抓和握住东西,两个手相互对称,互为镜像。
3、大班语言《猴哥请帮手》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教育幼儿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续编儿歌。
3、在续编儿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小卖店的场景和各种商品
2、小猴子头饰和其他动物头饰若干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猴哥在开小卖店时的辛苦和猴哥想请小帮手的心理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配乐儿歌“猴哥请帮手”后,组织幼儿围绕下列问题进性谈话:
(2)猴哥为什么一个帮手也没找到?
(3)你能帮助猴哥看到小帮手们的优点吗?
3、游戏招聘会
猴哥举办“招聘会”,向“应聘”者介绍小卖店需要“手”的位。如:司机、保安、搬运工、收银员等。通过“应聘”者的“自荐”,竞争上岗。
4、续编儿歌
(1)幼儿根据游戏中“小帮手”们的'特点,为它们安排合适的岗位。
(2)续编儿歌“猴哥请帮手”。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续编儿歌的活动。
(3)鼓励幼儿把续编的儿歌在集体里大胆地进行朗诵。
5、录音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把续编好的儿歌进行录音,并重复播放给幼儿欣赏让
幼儿充分感受猴哥请来的“小帮手”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表现。
6、游戏购物
教师组织幼儿玩“购物”的游戏,引导幼儿在“购物”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猴哥请来的帮手都是很能干的……从而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
(自编)猴哥开个小卖店,(续编)猴哥开个小卖店,
各种商品挺齐全,各种商品挺齐全,
猴哥从早忙到晚,猴哥从早忙到晚,
累得腰疼腿也酸。累得腰疼腿也酸。
这个帮手要能干。这个帮手要能干。
猴哥想请小花猫,猴哥请来小花猫,
不行小猫嘴太馋。小猫当上收银员。
猴哥想请小黑猪,猴哥请来小黑猪,
不行小猪有点懒。小猪干活抢在先,
猴哥想请小青蛙,猴哥请来小青蛙,
不行青蛙个子矮。青蛙认真当保安
猴哥想请小乌龟,猴哥请来小乌龟,
不行乌龟动作慢。乌龟**跑得欢。
找呀找呀看呀看,猴哥学会看优点,
越找越看心越烦。请的帮手都能干。
一个帮手没找到,猴哥心里不再烦,
你说猴哥该咋办?高高兴兴挣大钱。
4、幼儿园中班教案《熊爸爸的小店铺》含反思
中班教案《大熊有一个小麻烦》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翻阅绘本、观看演示文稿和实物、共同表演等方式引导下,进一步理解绘本中词句所表达的意义,能学习倾听,共享阅读绘本的内容,鼓励幼儿学会倾听,愿意说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大熊有一个小麻烦》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学习倾听,共享阅读绘本的内容。
2.在翻阅绘本、观看演示文稿和实物、共同表演等方式引导下,进一步理解绘本中词句所表达的意义。
3.鼓励幼儿学会倾听,愿意说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绘本的童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录音磁带、演示文稿、绘本、实物;
经验准备—— 有绘本阅读的经验,会一页一页阅读。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1.将绘本的封面展开,师:图书封面上有谁啊? 他遇到麻烦了?
2.师:他可能会有什么麻烦、烦恼呢?你们猜猜看?(追问:麻烦是什么?就是不高兴不开心的事)
二、播放故事录音磁带和翻阅绘本,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翻到绘本正页图片一)
师:他来到了发明家的工作室,发明家给了小熊什么样的物品?
师:他为什么“啊”,愣了一会儿?
2.(翻到绘本正页图片二)
师:大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谁?(追问:小裁缝是什么样的人呢?和我们现在什么人的工作是一样的?)
3.(翻到绘本正页图片三)
师: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给了他什么帮助?
4.(翻到绘本正页图片四)
师:大熊又到哪里去了?
师:医生会对他说什么?
5.(翻到绘本正页图片五)
师:大熊又遇到了一个小贩,卖给了他一个幸运坠?(出示教师脖子上的项链,追问:为什么?)
师:这是大熊需要的吗?大熊到底需要什么呢? (教师不露出绘本的最后页和内容)
师:不是吃的喝的,那大熊到底需要什么呢?
三、播放故事录音磁带和幼儿观察实物、演示文稿,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师: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故事,说说故事。
教师边出示实物或演示文稿边将难懂的词语一一询问幼儿。
师:不是吃的喝的,那他到底要什么?(幼儿先说,教师后说)
小结:原来大熊需要一个温暖的家,需要一个可以聊聊天的朋友呀!
四、玩游戏“熊妈妈找宝宝”
师:我是妈妈,你们是我的小熊,我们有个温暖的家,中二班,你们需要什么呢?
师:今天我们玩个倾听和表达的游戏。
教师交代规则(“妈妈”在收拾房间,小熊要轻轻的躲,不让妈妈听到声音,“妈妈”问我调皮的小熊在哪里呢?听到话语迅速出来,站在班级老师的身边围成圈,和老师说话:我们有个温暖的家,我们有烦恼,会对妈妈说,会对朋友讲,也会愿意听别人说。)
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在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大熊(带着皇冠眼镜翅膀围巾穿着*)的图片,让孩子们来说说这是谁?但我的教学图片的不够清晰,有的说是苍蝇,有的说是公鸡,对孩子产生了误导。因此在准备教具时,应该更加清晰和巧妙,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服务。
在活动设计时,考虑到动静交替,巩固和迁移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联系实际来学会倾听,我设计了最后一个扮演角色,情境表演的环节。但实施下来,却感觉有些拖沓,价值不大,只有部分幼儿参与,没有考虑到全部幼儿。如果收集一些幼儿生活中需要帮助的照片,再引导幼儿相互说一说、演一演,把这个环节放进延伸活动,可能更加合适。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1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