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荷花的古诗

发布时间: 2025-07-10 10:06:41

写荷花的古诗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

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拓展阅读

1、关于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3、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5、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6、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7、千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8、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9、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白居易《晚桃

10、一番桃李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11、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12、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3、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谢》

14、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15、春坞桃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16、桃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17、桃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8、桃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9、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20、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郑板桥《沁园春·恨》

21、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带露泛,立在月明里。——聂夷中《杂曲歌辞·起夜半》

22、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23、开必早落,桃李不如松。——李白《箜篌谣》

24、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一百首》

2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26、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

2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

28、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2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30、沅水桃色,湘流杜若香。——阴铿《渡青草湖》

31、为君沉醉又何妨。——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32、彭蠡湖天晚,桃水气春。——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33、一树桃,向人独笑。——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

34、如梦,如梦,残月落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35、正过雨、荆桃如菽。——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36、桃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37、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38、宝钗分,桃叶渡。——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39、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40、游子春衫已试单,桃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41、桂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42、山桃红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满上头》

43、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44、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柳永《木兰慢·拆桐烂漫》

45、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46、薄妆桃脸,满面纵横靥,艳情多。——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47、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辛弃疾《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48、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49、樱桃,一枝两枝千万朵。——元稹《樱桃

50、柳叶开银镝,桃照玉鞍。——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51、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桃符。——陆游《除夜雪》

52、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李白《久别离》

53、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红梅》

54、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李白《赠秋浦柳少府》

55、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56、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57、还见褪粉梅梢,试桃树。——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58、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李商隐《茂陵》

59、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60、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溪》

2、描优秀作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别样红。

这是杨万里的一首小,描那美丽的有好多品种。池塘里,千姿百态的,犹如一个个粉里透白的小船。一片片圆圆的叶,像一个翡翠做的玉盘。一朵朵依偎在像玉盘一样的叶当中;更显得是那样地**,叶是那样地翠绿。真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再看看湖中的,有的似放非放;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早已咧开了嘴巴。一朵朵纤尘不染的白莲,从水中钻出来,宛如一位白衣少女,羞涩地卧在碧枝与波光水影之间。一朵粉里透白,一朵白里透粉,真是可爱。白色的配上那青翠欲滴的叶,更是美不胜收,让人看了流连忘返。再细细地望着,不一会儿就入了迷。仿佛这不是自己长出来的,而是艺术家们雕刻出来的。但细想又都不是,因为在它的周围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清香。

不仅好看,而且还有许多功效呢。

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的食材,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莲叶、莲、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的食文化的丰富多彩。能*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清热解毒。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涩肠。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减肥瘦身,其中叶对于清洗肠胃有奇效。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事物,但我更爱家乡的

3、描清明节的

一、《清明日》(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二、《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三、《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四、《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五《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六、《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七、《清明》(现代)姚慎峰

入春时节暖开,清明将至细雨来。

满山风景叶滴水,不知归去几徘徊。

八、《清明》(宋)王禹俏

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九、《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十、《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4、描优秀作文

那年夏季,我去小河边散步,我看见不远处有一朵朵就像一层地毯。

我跑过去看了一下,一朵朵真美丽,我顺手摘了一朵,发出了淡淡的清香,而且又绿又圆,美丽极了,眼前只见一只只青蛙在叶上跳,青蛙把叶当成了蹦蹦床,又蹦又跳,它们开心极了!

这里仿佛让我看见了一副图。

世界上有许多,有华贵而艳丽的牡丹,有端庄而高雅的百合,迎霜而傲立的梅,香气四溢的桂,还有小巧清秀的兰。但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

七八月份是盛开的季节,在池塘里,在水田,到处都能看到的踪影,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近看又像一把把碧绿的大伞,偶尔几片叶上还有几颗晶莹的露珠在滚动。微风一吹,片片叶随风飞舞,那露珠也一个个的从叶上滑落水里不留一丝痕迹。

和其它的不一样,和叶子不是生长在同一根茎上,而是由另外一根碧绿带小刺的茎上长出一躲朵,有白的,粉的,红的……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红的似火。各色争奇斗艳。开了的一个挨着一个,你推我挤,守护着中间的黄色蕊,就像传说中的观音大士的莲宝座。没有盛开的骨朵也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层层叠叠。微风吹来叶随风飘舞,送来一阵阵清香,像一个个在跳舞的仙女那么优雅,那么动人。

不仅能供人观赏,而且它全身都是宝,叶还能清热解毒,莲和莲子还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听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是*娘娘的侍女——玉姬的化身,因动了凡心,便被*娘娘“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就化作玉肌水灵的

我们要学习那高贵的品德和精神。

我爱那冰清玉洁的

夏天到了,池塘里的开了,妈妈带我去观察

一片片绿油油的是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是青蛙的歌台,是鱼儿的凉伞,就是叶旁长出的。

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姐姐,看见小蜻蜓说:“小蜻蜓快到我这来休息一下吧!”上面许多的蜻蜓在飞,漂亮极了,有的全开了,有的才开了两三片瓣,还有的是骨朵。它有粉红色的,有洁白的。谢后会长莲蓬,里面有小藕子,里面的芯苦苦的,水下结藕,一节一节的,又白又胖可以吃,能炒着吃,还能生着吃,我喜欢吃藕。叶可以泡茶喝,喝了还能减肥。

啊!池塘、叶、蜻蜓,这一切多么像一幅美丽的画啊!

5、描清明节的

朝中措·清明时节

宋代: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赏析

上片“清明时节”二句,描的清明时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成了哗哗大雨。恰在此时作者冒雨寻春,却被大雨所困,见到江边水急,浪潮翻涌。

“翻被梨冷看”,二句,作者此时心口难言,无心看,但作者却使梨有感,冷眼旁观作者雨中的狼狈,责怪作者不思故土暖被,却对他乡山水木如此病情苦恋。作者的此番“遭遇”有口难言,而其中源由,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

下片“燕帘莺户,云窗雾阔,酒醒啼鸦。”“燕帘莺户,云窗雾阔”是指歌妓舞女之所。雨中寻景不成,因而只能到莺啼燕舞的珠帘玉户消磨时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见归鸦啼鸣,人去楼空。

“折得一枝杨柳”二句,杨柳,时清明节中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归去的途中,作者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羁驻之旅,哪会有自己的家门呢?作者不禁感叹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一种天涯游子欲归无处,欲住无家的悲哀,猛然袭向心头。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满腹悲怨溢于词中,幽默中见无奈。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用笔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绝。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厚禄,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鉴赏

这是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行间。这与人一生*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译文

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和郁金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鉴赏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它带有节日的氛围。清明扫墓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一般在清明前七天至清明后三天之内。由于这期间又有寒食节,故两个节日的活动就同时进行。宋吕希哲《岁时杂记》云:“清明节在寒食第二日,故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除了扫墓外,还有游春、踏青、插柳、荡秋千等。温庭筠这首《清明日》就是人们在清明那天外出踏青的喜悦心情。

温庭筠的以辞藻华丽、风格浓艳著称,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充满了情画意,其画面之丰富多彩,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中,没有一首能够超过它。

点击查看更多写荷花的古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1th.cn/articles/1098.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