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绽放的菊花随笔
我很喜爱菊花,也正因为喜爱,外婆在家里种植了好几盆菊花,每年在菊花开放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无比期待,更是比吃了蜜还甜。
今天,外婆告诉我,家里的菊花就快开了。这让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去年菊花开放时的情景:绿色的茎上长着翠绿的叶子,叶子中间夹着橘色的小菊花,好似绒球一般,可爱的样子让我总会忍不住去捧住它,亲吻一下。每每下过小雨,当雨过天晴后,菊花的清香夹杂着泥土的清新,就会引来好几只蜜蜂,它们围着菊花“跳”起了舞,像一群漂亮的姑娘,在与菊花比美。当一阵秋风吹过,菊花摇曳着身姿,如同一个个美少女的舞裙在风中飘动,让人赏心悦目。每次看到这种情景,我都会目不转睛……
就這样,我又开始猜想,今年的菊花会是怎样的呢?是橘红色、**、白色,还是……怎么也猜不到。于是,我越来越期待着菊花快点开放,想着自己每天为它浇水的辛苦没有白费,我更加高兴了。
我内心期待着,大声地呼喊着:“快点开放吧!美丽的菊花,你给院子带来了美丽,你为家园送来了清香,我等着你绽放的那一天!”
拓展阅读
1、不是花中偏爱菊生活随笔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深秋赏菊,可谓人生一大快事。菊花不畏霜寒,独自怒放于秋风落叶之后;她以其高尚的情操和脱俗的气质,而倍受世人青睐。文人从菊花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秋风中那孤傲凝霜的纤弱身躯,多么像两袖清风的文人。菊花遇到了文人,便有了君子之德,隐士之风,志士之节。
文人常以菊明志,以此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操。萧瑟秋风中,菊花开得正艳:红的沉静,*典雅,绿的清幽,黑的肃穆,白的圣洁。屈原由衷赞美过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因爱国忠贞而遭发配,却矢志不移,其心可比日月。他对菊的赞美,也是因对其自身气节的坚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爱菊,却是心在田园。此处的菊花,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醇香、婀娜多姿的倩影和纯朴无邪的品质。陶渊明以菊花的清雅倔强明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气度,正与菊花“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相融合,故而陶渊明被誉为“菊花神”,受后人敬仰。那幅东篱采菊的肖像写意,成了一句千年绝唱,一种彻悟的人生真谛。
文人爱赏菊,爱的是菊花那种不同流合污的气节,所以苏轼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她们是那么清纯,那么高雅,那么温情,这正是菊花的可贵品格。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也是诗家的黄巢表达得就直接了当、痛快淋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迎霜独立,是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征。这里还有杜甫“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苍凉沉郁;有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旷达洒脱;有柳永“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的凄凉幽怨;有杨万里“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的幽默诙谐;还有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委婉深情。
菊花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亲近她,朋友一般的亲切,用心谛听,或许能听到花瓣从容开放的声音。小说家张恨水就得到了菊花的灵气。张恨水常在菊花丛中散步,构思小说,以致友人们都说:“张恨水的作品得花之灵气。”每当一部作品问世,张恨水总爱到花市买几盆菊花或山上采野花,可见他对菊花一往情深。
菊花给文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淡。这种淡,于名利、兴衰、荣辱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这种淡,能在外界喧嚣肆意驰骋之时,洞察世事,击破纷扰,谢绝繁华,活出生活的本真与质朴。菊之淡与人之淡,相喻相通,都是一种历经沧桑和磨难之后的简约与大气。文人何以爱菊,真谛即在于此!
2、最新花的绽放唯美句子
原来荠菜也会开花!
暴雨刚掳过的城市一隅,我发现一道矮矮的院墙。墙角胡乱堆着石砾,混着几捧湿沙和雨后的泥泞,一株白花却洁然站在一片破败之间。这小院子里花有不少,没有一个及这白花立的从容。她没有如一旁的婆婆纳般为暴雨所倾倒,也没有枝头的玉兰高高在上,更不像夏至草怯懦在叶间躲藏。她倔强地立在那里,像一位舞者,充满活力。一袭白裙,白得醇厚,像一片春日晴空的浓云;白得缥缈,如水面上袅袅升起的白烟,却透着不屈的劲儿。
我微惊于白花的倔强,于是驻足,俯身。细看,那花儿并无艳色,但几瓣纯净的白,温润饱满,不俗不媚,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透着一番别样的灵韵。我凝视着,不时有水珠从墙头滚落,打湿了衣服,我却浑然不知。
低头看叶,我才猛然发觉,这白花,竟是老友荠菜的花!
小时我常小住姥姥的山里,而荠菜则是春日里我最歆享的醇香。我挎一个小竹篮,漫步田埂,采寻一株株荠菜,再快步而归。姥姥洗净新鲜的荠菜,裹一层面粉,滴少许油,有力的大手抓匀,再中火细蒸。白气钻出锅盖彼此慵懒缠绕,馥郁的清香随之漫开,诱人绵长。面蒸荠菜入口软糯,不绵不涩,慢嚼细品,我的心里似有朵朵花盛然开放,满足的笑意就浮上唇角。童年记忆里,荠菜是幸福的欢喜,是我最亲密的老友。
思绪如烟,掠过儿时的风,又飘回眼前的荠菜花。我与泥泞中洁白的她对视,心中升起一股别样的感觉,熟悉却又陌生。相识多年,我却是第一次见到她的花,第一次见到她倔强不屈的一面。从前的从前,她应该就是这么开着花的;以后的以后,她还将会这么开着。有人赏,或无人赏,我想她不会在意。她为我给予出叶茎,也为自己绽放芬芳整个世界。
风轻飘飘的,荠菜随风轻摇与我道别。那一缕洁白,在雨后的轻风里,微微生香。
3、绽放理想之花作文800字
“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几岁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最纯真的理想之花。岁月使皮肤发皱,而失去热情却足以让灵魂衰老。”这是巴金说过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理想,你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作家就是我的理想之花,他们用手中平凡的笔勾勒出不平凡的事迹,包含着对世界的体验,人生的感悟。
“富有真理的书是一把万能的钥匙,任何幸福的东西都能用他打开。”这句话出自于苏联作家高尔基之口,平时的我最喜欢读书了,可以前的我只是单纯的读书的内容,不会再去思索其中的韵味。可现在我每读一本书就会思考半天:作者为什么会选去生活中的这些素材?这本书的意义何在?它反映的又是对世界的一种怎样一种评价?在我获取人生真谛的同时,更会注意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会对书做出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
“写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只有对生活充满希望,仔细观察生活点点滴滴,就能激发写作灵感。当我思绪万千时,就会拿笔记录下我幻想世界瞬息万变的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统统记录在时间的流里….
“理想如星辰——我们永远触摸不到,但却像个航海者一样,借星光位置航行”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帮助我们找到方向,但更重要的是找到方向后付出的不懈努力。
“万事开头难”我必须愿要坚,志要大,心要细,要大号坚固、坚守自己理想之花可不简单,首先要大量阅读书籍,找到方法,体会感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就自见”。
“世界上的事没有却对的成功,只有不断的进取。”英国斯威夫特说的一点也没错,人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除了多读就是多练,阅读只是铺垫,拿笔实践才是主要目的,我以后要坚持写周,把一周的精彩记录下来,平时随身携带笔和本,看到生活中任何亮点都要随即记下,同时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和肯定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得到热了。”飞蛾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扑向了火苗,我不能三分钟热度,又有什么理由半途而废呢?
理想之花使现实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实,而人生也就有所寄托,使历史岁月延续与无穷。为了我的理想之花,我要不断奋斗,大步向前,有朝一日实现我的梦想!
4、春意如花儿般绽放作文1000字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一开学就是连绵不断的雨,如今总算是迎来了春的气息。东方的旭阳暖了大地暖了心房。春天里一切都是暖融融的。
教室是暖的。阳光总是给了窗边的课桌多得几乎溢出来的温暖。斜斜洒下来的密密的阳光,即使是枯燥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也变得饶有趣味。老师依旧拿着一成不变的白色粉笔在墨绿色的黑板上画着直线。画了擦,擦了画。讲台边的粉尘肆意飘动,透过玻璃窗折射着阳光的影子。一个恍惚,讲台上的老师仿佛伫立在烟雾缭绕之中,笼罩着天外传来的忽明忽暗的光线。空气中一丝丝的温热逐渐升腾。从衣服渐渐变薄但还是穿着卫衣的同学中可以感受到春天这个季节特有的暖意。
窗外是暖的。对于室内,窗外的世界更使我心生向往之意。窗下的一株樱花悄然绽放,含情脉脉地凝视这大好春光,享受这盎然春意。一枚枚细腻的花瓣儿缀在枝桠上,满树都是浅浅的粉,淡淡的春。樱花本是白的吧,只因阳光穿梭其间将它染粉了的。淡妆总是初春最美的一景。树下的草不知何时成了透着生机的绿。乱花尚未迷人眼,浅草已是没马蹄。不需繁花似锦陪衬,素面朝天便是对初春最好的诠释。诗家清景在新春。而这同在新春的嫩绿色的青草唯有浅粉色的樱花可相依相衬吧。
心里是暖的。以物观我,我皆着物之色彩。暖色调的世界温暖了左心房努力跳动的心。旖旎的风光总是给了心灵一定的慰藉——春天都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虽说客观事物都是主观意识的倒影。但是身边的风景也总是能影响心情。难道看着明媚春光,心中不会划过一丝来自阳光分给你的暖意?浮现着生机的煦阳总会使人的心油然而生一种难以言状的喜悦。惬意于此情此景,恨不得跟着那成双结对的蜂儿蝶儿一起陶醉沉溺于春色中。就让春阳温柔了时间抒情了年轮,将艰难苦恨弃之于脑后,今朝有酒便今朝醉了吧。唯有心是久久地暖、久久地暖。这暖,并非夏天那般的燥热,秋天那般依旧夹杂着盛夏的余热,冬天那般即使太阳露面也是有瑟瑟的寒。她是冬与夏的过度,带着冬的尾巴,但又向往着夏。也是冬与夏的结合,不温不热,但又是独一无二的,用她的温情去*人世间的一切。使人触景便生情。
春天里,苏醒过来的万物贪婪地吸收春天赋予的美好。曾有诗人说: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若那是来是来自远古的思想,那么如今的人们是否都学着去感悟春天感悟生活了呢?去发现去探索去感受吧。打开窗,走出门。正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1th.cn/articles/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