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10:31:14

《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2、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感情。

了解“我”与鸟儿的交流过程,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鸟的世界,去聆听那美妙的——《鸟语》(生齐读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复习文中的词语:

呢喃软语 亲切啼叫 充满深情

美丽矫健 翩翩飞翔 飞行整齐

搏击风雨 终日忙碌 勇敢顽强

3、小作者爱听鸟语,爱看鸟的姿态,喜爱鸟的品质。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他对鸟儿的喜爱。能很快找出来吗?

出示句子: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齐读。

师:小作者为什么发出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精讲点拨:

1、出示活动一:

默读第4——7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当中体会出作者对鸟的喜爱?画出这些句子,读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也可以谈一谈你的体会。

学生活动。

2、交流:

你从哪些句子当中体会出作者对鸟的喜爱,我们来交流交流?

(一)与布谷鸟对话

(1)课件出示: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

课件出示:布谷图及其叫声

生学声音。

师:布谷鸟在说什么呢?你听懂了吗?

布谷、布谷——学生答 :种田织布、勤劳刻苦

学着用布谷鸟的语气说一说!

指名说。

猜猜看,布谷鸟还可能说什么?

指名说。

师:从这么简单的语言中听出这么多的意思,同学们真不简单。想不想和布谷鸟交谈交谈?和你的同桌分好角色在下面练一练。

同桌对话。

男女生对话。

师生对话。

师:老师觉得和你们这群布谷鸟对话,真是自由自在,用文中的一个词,那是——什么?(无拘无束)

出示:人和鸟就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仿佛也变成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指名读。

(2)还画了小作者喜欢布谷鸟的句子吗?

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再读句子

(1)理解句意。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

在生活中,谁会催促我们?

生:父母、老师、朋友

师:在作者的眼里布谷鸟就像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我们贪玩时,布谷鸟在催促我们—— (……)

师:在我们做作业粗心时,它在催促我们—— (……)

布谷鸟真是我的好朋友啊,所以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2)理解词语:疏忽。

师:“疏忽”是什么意思? (点红)在平时的学习中你有过疏忽的时候吗?

除了学习,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疏忽?

学生回答。

师:看来做什么事都疏忽不得。

再次引读——所以,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小结:声声催促都饱含着深情,催促我不断前进,真是催人奋进啊!(板书:催人奋进)

所以小作者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引读齐读)

(二)与喜鹊对话

你还画了哪些句子?

课件出示: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总是给人们预报喜讯,乡里人都很喜欢它。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

师:你画的是关于喜鹊的句子。

课件出示:喜鹊图及其叫声

师:谁来学一学喜鹊的叫声?(再轻快一点!)

指名读: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师:喜鹊是报喜鸟啊,所以它的叫声分明在说——出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让我们高兴的喜事呢? (……)我们也来学着和布谷鸟对话的样子来和喜鹊对对话好不好?

出示:有什么喜事?喳喳喳喳,( )!

学生模仿喜鹊报喜。

师:人们听到喜鹊的叫声——

生:倍感亲切。 (点红:倍感亲切)

师:生活中,哪些人,哪些事让你倍感亲切呢?

指名说……

师:老师、亲人、同学,那些关心过我们的人都让我们倍感亲切。喜鹊却让乡里人倍感亲切。

指名读这句话。

师:可是喜鹊的“话”常常不能应验啊,为什么人们还这么喜欢它呢?

指名回答。

师:是的,喜鹊在我们中国一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喜鹊出现在贺卡上,祝福朋友,装点美好生活;喜鹊作为窗花印在窗户上,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这样的鸟怎能不喜欢呢?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出示句子:每当这时,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盼着喜事快快降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生读句子。

师:多么可爱的鸟,多么丰富的鸟语啊,它催人奋进,给人希望,还给生活增添了乐趣。(板书:增添乐趣)

所以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引读)

(三)与群鸟对话

过渡:小作者还关注了什么鸟?(黄莺、百灵、画眉)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引读: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鸟儿的“知音”,听一听鸟儿的叫声,看你有哪些猜想,编出哪些有趣的故事来呢?

1、编故事

师:播放视频。

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想一想你能编出什么有趣的故事。小组内可以讨论讨论。

指名说。

2、明启示

师:在老师的眼中,你们简直就是鸟的知音啊。小作者不仅听懂了鸟语,还获得了很多启示。他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指名读。

课件出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生自由读。

师:看看不同颜色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师:是啊,前面写鸟儿的特点,后面则写了人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指导读。

师:这里还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 (……)

师:你还熟悉哪些鸟、动物,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从 的 那里,我 。

……

师:如果说鸟儿的鸣叫是有声语言,这儿就是鸟儿们无声的鸟语了,它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启示。【板书:给人启示】因此,小作者从心灵深处发出了感慨——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齐读)

鸟语催人奋进,读: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它不但催人奋进,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读: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它不但催人奋进,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更可贵的是还能给予我们启示,再读: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三、拓展延伸:

活动二:

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写一句保护鸟儿的公益宣传语。

学生写话。

交流。

播放一组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画面。

鸟给我们带来乐趣、带来启迪,带来遐想,让我们爱鸟护鸟,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创造一个人鸟和谐的家园!

四、美文推荐:

拓展阅读

1、看雪

一概述

名是《看雪》,是小年级的一堂

本节所需为1,40分钟;

《看雪》是小三册,是一篇写实的小短,以对话为主要形式。隔着海峡,望着海岛,想着美丽的日月潭,那里的孩子们多么希望看到雪呀!什么候才能使海峡两岸不再成为阻隔,让台湾的孩子们来北京看看真正的雪呢?我们盼望着。

的重点是在朗读中了解词句,感悟玩雪的趣味,的难点是在境中会生字词,了解的盼祖国统一思想。

本节材为年级材,选择的是已经在网络环境下习了一年的年级生进行实验

习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好问话的气。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整体感知内容,培养爱美情趣,进行爱国育。让生体会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4、利用网络资源小组自主习和合作习相结合,增强生的阅读能力,扩大生的信息量,进一步强化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打写能力。

5、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资源,丰富堂内容,提高效率,激发习兴趣,充分发挥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习者特征分析

1、喜爱网络环境下的习方式,对网络下的习环境比较熟悉,具有自能力,能自主利用网络资源习和阅读。

2、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生的打写速度在每分钟8~20个字左右。

4、生对台湾知识了解较少。

习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好问话的气。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整体感知内容,培养爱美情趣,让生体会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五资源

习环境:多媒体网络

材:小年级上册人实验版材。

前准备:题组《看雪》件资源、ppt件、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片断。

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展示静态橱窗里的雪景和动态的玩雪插图,让生观察思考:两幅插图哪幅更美?题《看雪》中孩子们想看的是哪幅插图里的雪?

)朗读感悟

1、读。通过上节习,大家知道在台湾是很难看到雪的,所以他们盼望着见到真实的美丽的雪景。下面就请大家端好书,认真听老师读一遍,仔细体会台湾小朋友的感受。

2、自由读:生自由读2-11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3、展示读: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师适点拨,帮助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4、引导生对比朗读。

A、生读2自然段与9自然段,边读边想,讨论交流:橱窗里的雪景与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指名说。(都很美,一是静态的,不能玩;一是动态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丽,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看风光片体会北国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书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的美丽景象。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9自然段,体会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的快乐情景。

B、生读10自然段与11自然段,边读边想,讨论交流:台湾孩子们和北京小朋友盼着什么?(台湾孩子们盼着到北京看真的雪。小朋友盼着和孩子们一起玩,盼望祖国统一。)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0、11自然段,体会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气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5、表演朗读,复习巩固。生分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1自然段。(男生读孩子们,女生读老师,老师读旁白。)

(三)进入资源平台,拓展阅读

们,我们知道台湾现在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大家都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并且写了很多诗,下面老师就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喜欢哪篇就先看哪篇,看谁看得多,间十分钟。

(四)打写

们,你们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些什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五)指导写字

故字是反旁,候中间有一竖,奇上小下大。

(六)作业

画一幅介绍祖国大陆的画,在配上一首优美的小诗或一段话,送给台湾的小朋友。

2、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

1、会本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壮。

2、了解的叙述顺序,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视侵略者,勇于献身的精神。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寇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

有关内容的录像带。

一、导

《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五壮士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五位勇士,演义了一场惊天地泣**,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让我们带着对*的缅怀,沿着*们的足迹,一起走进那炮火连天,硝烟战起的历史中去。

齐读题,通过上节习,你认为哪个字最能突出五壮士的精神?再齐读题突出重音壮。

上节我们理清了叙述顺序,请同们回忆说一说。

这五部分,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最能体现五壮士的精神。

小结:这三部分突出体现壮士的英勇气概是重点部分,作者详细叙述,上节我们重点习了“诱敌上山”,其他部分通过自和小组合作的方法来习,谁能说说你习到了什么?

习“顶锋歼敌”这一部分

指名读这一段。

请同们围绕小标题提问:

1、五壮士为什么要在顶峰歼敌?

师追问:可顶峰三面悬崖是绝路呀,为什么非要走向顶峰?

小结:五壮士明知有生命危险,但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甘愿牺牲自己,坚决果断,义无返顾地走向了狼牙山顶峰。

2、怎样在顶峰英勇善战?为什么用石头砸?你们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

3、在顶峰歼敌的过程中,敌人有什么可耻的*:

小结:侵略者得到他们应有的*,可这,班长负伤了,子弹用尽了,只剩下最后一颗手榴弹,在他们的面前是大批的敌人,在他们的身后是悬崖绝壁,面对这生死决择,此此景,他们会怎么想?

4、中是怎么讲的?

齐读,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憎恨。

三、五壮士在顶峰,面对着生死决择,毅然决然地英勇跳崖

以小组为单位自这一段,围绕小标题来提问:

1、为什么要英勇跳崖?

2、怎么英勇跳崖?

师指导读这一部分。生齐读。

小结:同们读的真好,老师仿佛看到马宝玉是那么从容,脚步是那么坚定。战士们昂首挺胸,没有丝毫犹豫,相继往下跳。他们似乎不是走向死亡,而是投身于新的战斗。伴随他们的是回响在山谷中惊天动地的口号声。

(全部男生齐读。)

3、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缅怀,再一次回到历史中去,用心来感受他们那伟大的精神。

师问:你觉的片中什么地方最感人?

小结:江河呜咽,群山肃立,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让我们世世代代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子。

4、再来齐读这一段。

四、完这一,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什么感受?畅所欲言

3、《骑牛比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2、懂得要有高超本领,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

重难点:

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一次比赛的场面,是本习的重点;理解骑手说的话是难点。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一)词复习

小朋友们,这节我们继续习)——骑牛比赛(齐读题),先让我们来和词娃娃们打个招呼吧。

①兴致勃勃 观看 技艺高超

(兴的部首是什么?八字底) (观的意思是看,观就是看,看就是观)(超是翘舌音) (齐读)

②一束鲜花 一位骑手 几次练习

问:鲜花还可以怎么说?出示:一( )鲜花

还可以说一位什么?出示:一位( )

你还能说一次什么?出示:一次( )

(齐读)

③只有 一只(你读得真好,把“只”的两种读音都读准了,请小朋友们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

、抓住首段,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骑牛比赛吗?是的,这项运动在我们这儿并不多见,但在南美洲却经常举行骑牛比赛,因为——出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谁来读一读?

2、“特别”是什么意思?你能把“特别”换成其他词,句子的意思不变吗?(很 十分非常)

3、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2自然段,找一找,从哪里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三、抓住字词,入境感悟。

1、引导一句:

个别回答,出示:“一天,赛场周围挤满了人,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

请小朋友再读一读,你从哪些词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为什么?

“挤满”是什么意思?

这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什么呀?

对,观众们对即将举行的比赛充满了期待,兴趣可浓了,观众们的这种心情可以用这句话中哪个词来表达?(“兴致勃勃”)

想一想,你会“兴致勃勃”地做什么?(3个)

是啊,真吸引人啊,谁来读好这句话?(3个,齐读)

评价:人可真多啊;这比赛可真吸引人啊;人们对骑牛比赛可感兴趣啦!

2、骑牛比赛开始了,人们看到了什么?谁能用书上的句来说一说?

3、比赛的确精彩,小朋友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欣赏这精彩的骑牛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快看!(出示视频)

4、刚才小朋友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比赛,你觉得骑手们的表现怎么样?

5、“技艺高超”是什么意思?(个别回答:指本事特别好,超过一般人)

6、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2自然段,把表现骑手“技艺高超”的句子画下来。

7、你画的是哪一句?

(1)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①“疯狂地上下蹦跳”——比赛用的牛都是没有经过人驯化的野牛,它们见人就撞,更不能容忍人骑在它的背上了。它们一会儿抬起前蹄,一会儿又抬起了后蹄,上上下下地蹦跳,还快速地转圈子呢,你们看,公牛把场地上的泥都刨得尘土飞扬)

书上还有一个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哪一个?(野性大发)

②“牢牢地”——纹丝不动,一动不动)

(你们注意到了吗?在比赛,骑手坐在光光的背上,只能用一只手抓住牛背,另一只手必须高高举起,可这位技艺高超的骑手还能纹丝不动,真了不起!)

(相机朗读指导: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他的本领真大;他的技艺的确很棒;真让人佩服啊)

(2)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这里采用的是对比的方法来写的,“技艺高超”的“超”就是超过的意思,这位骑手的本领超过了其他人)

(相机朗读指导:个别读,齐读)(这公牛的脾气可真是火爆;真是太危险了;是啊,要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骑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3)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热烈说明什么?)

(相机朗读指导:个别读,齐读)

(4)引读:(出示2、3、4句)

他的技艺真高超啊,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别的骑手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可他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5)让我们再次用朗读读出这位骑手高超的技艺吧?齐读2、3、4句

四、 诱发想象,讨论明理

1、引导:因为这位骑手技艺高超,所以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你会在场的观众们会怎样称赞骑手?(3个)

2、引读:一个小姑娘跑过去,给这位骑手——献上了一束鲜花,她问骑手——“你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呢?”

3、骑手是怎么回答的?你能读一读骑手说的话吗?出示:骑手说:“小姑娘,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

你知道骑手说小姑娘“不知道”什么?(无数别人无法知道的艰难与挫折)

4、是啊,小朋友,这位骑手以前也常常被公牛甩下来,(出示三幅图片) 当他一次摔下来,你知道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吗?次呢?是啊,在无数次的练习中,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5、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放弃练习,因为,所有的上千次都是从一次开始的,尽管伤痕累累,但他凭着超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一次又一次爬起来,再次跃上牛背!

6、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骑手的话吧!

7、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了吗?南美洲人之所以特别爱看骑牛比赛,不仅是因为骑牛比赛既惊险又刺激,更因为人们被骑手的这种超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所深深吸引。

五、拓展延伸,由彼及己。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还有谁也像这位骑手一样,经过刻苦的努力,练就了高超的本领?(怀素,李白……)

2、是啊,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用汗水、甚至鲜血换来的,他们的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到真本领。)自读,个别读(3个)齐读。

3、愿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向这位技艺高超的骑手习,在遇到失败不放弃,能坚持不懈的努力,好吗?

六、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下面我们来写2个生字。出示:特 观

2、 重点指导:

特:左窄右宽,写。

观: 写。

4、《背篼》2

1、能按抓住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的读书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能按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重难点: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一、导入新

们,上节我们习了这一单元的习提示和《背篼》这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中去找答案吧!

一自然段

1、听朗读(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2、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习方法

1、刚才,我们习了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呢?谁来出出主意?

2、这一单元的习提示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

四、习重点词句

1、什么叫重点词句?

2、快速默读,找出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

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

5、用赞扬的气读这句话。

五、习2-7小节

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呢?

出示:

(1)想想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生自,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上,还体现在()和()上,更体现在( )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7小节。

得真不错,就这样,我们继续研究

(1)指名读7小节,找找( )是勤劳的象征

(2)谁来做做**围裙一角,揩去脸上汗水和泥渍的动作。

(3)妈妈给孩子擦汗,孩子的表情怎样?

(4)你能说说他仿佛在说什么?

(5)老师这儿有三种答案,想想,哪一种是山里孩子的回答。

a、妈妈,瞧我多能干!b、妈妈,我的柴够您烧一阵子了,明天可以不上山了吧?c、妈、我不累,您放心!

(6)朗读。

4、三小节。

(1)还有哪一段写到了妈妈,指名读。

(2)想想妈妈怎么呼唤?

(3)真是妈妈的手臂吗?是什么?用什么比作什么?

(4)朗读。

5、5小节。

(1)引读。

(2)生表演,师朗读。

(3)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背诵。

6、2小节。

(1)听音乐。(流水声、鸣声)

(2)谁能把听到的音乐说出来。

(3)比较句子,朗读指导。

小溪在哗哗地流着。

小溪在说着悄悄话。

在树上叫着。

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4)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情感。

(5)再次朗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

六、谈启发

1、回忆刚才习的过程,看是否按单元习提示的要求来习。

2、习这篇,你有什么启发,拿自己跟山里的孩子比一比,想对山里的孩子说些什么?

3、朗读诗:《山娃子》

归来了,山娃子,

带着一身的汗水、泥渍,

带着一路的雨露、晚霞,

归来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天地,

山风、小溪、儿,是您亲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

是您梦的小径。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着一座大山,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点击查看更多《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14117.html

热门阅读

  1. 中秋节送客户的贺卡祝福语
  2. 2016年经典的升学祝福语短信
  3. 让人感觉浪漫的圣诞节祝福语
  4. 爱情宣言语录经典
  5. 关于自信的经典名言
  6. 201年母亲节明信片祝福语
  7. 《狼》优秀的教学设计
  8. 春节拜年的祝福短信有哪些
  9. 感恩父母高中主题班会教案
  10. 2019早安语录
  11.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
  12. 201年端午节给客户的短信祝福语
  13. 关于教师节的经典祝福短信
  14. 201年关于升学宴的祝福语
  15. 伤感唯美句子说说心情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