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1
很惭愧,断断续续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把书友会的第一期推荐书目《真实的幸福》给看完。看完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什么是幸福。它与我以前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我一直都觉得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幸福就是知足常乐。但看完马丁?塞利格曼的书之后,发现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可以评估的,幸福是可以养成的。我不得不佩服塞利格曼博士,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而我也正努力使自己和身边的人幸福!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赛式幸福法则:过去就让它过去,未来不全像你想象,抓住想要的幸福。
塞式幸福法则之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所以我们能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应对不幸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只能是积极面对未来。一切生机勃勃嫩绿的小草,有朝一日都会枯萎;一切鲜艳明丽沁人心脾的花朵,也往往盛开一季,就自然地凋谢了。小草的枯萎,鲜花的凋谢,都无法挽回重复,我们只能够默默地接受。我们都有过快乐与幸福,也有过悲伤与痛苦,这些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事实上,我们这样的感受,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去,既然已经感受过,拥有过,你就必需要承认它的出现与存在,并且要接受它,容忍它,让它在你的生命里轻轻地滑过,你自然会收获到一种坦然,一种诚实,一种豁达,这样,你才会得到升华、美化。
塞式幸福法则之二:未来不全像你想象
当面临同一问题时,不同的人想象的未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会把问题复杂化,将事情灾难化。有时候抓住一个想法不放的后果其实比它的真实性还要糟。所以换个思维思考问题吧。希望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只有永远心怀希望,才会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像是一场篮球比赛一样,结果如何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未知的,因此每一个队伍都有获胜的希望。假如所有的队伍在比赛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不会赢的,即便奋斗下去也没有任何希望取胜,那么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这样的比赛而拼尽全力呢?
这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人生,假设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未来早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面对眼前的各种机会,或许没有人会愿意去把握和奋斗。因为没有希望,所以现在的我们选择绝望和挥霍当下的人生。但若是未来总是充满了希望,我们就会重新捡起丢掉的梦想。不管我们最后的奋斗结果如何,不管我们是输还是赢,因为我们为了这份希望尽了所有的努力,所以才不会后悔。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明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心怀信念,然后努力去奋斗,就一定可以使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即便明天是个未知数,我们依旧要充满期待。
塞式幸福法则之三:抓住现在的幸福
正如书中所言:“人都不愿意糊里糊涂的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很少静下心来,想想一段日子以来的幸福。在《真实的幸福》感召下,我想我该好好扳指细数曾经收获的和现在拥有的幸福了。
就来看看我今天一天幸福的生活吧!周六的早上美美的醒来,这半个月来的疲惫一扫而光,慵懒的躺着床上与闺蜜聊了半个小时的电话粥。老公最近很辛苦,昨晚应酬到很晚,我睡下了才到家,早上我在睡梦中时他又早早出门上班了。然后在妈妈温暖的目光中,狼吞虎咽的吃过早餐,现在打开电脑,带着下午要跟书友会伙伴们聚会的喜悦心情,完成这篇迟来的读书心得……上面的一天生活也可以被我这样描述:本想多睡一会儿,却被闺蜜的电话声叫醒了,老公昨晚又喝到烂醉半夜三更回到家,把一个房间弄的臭气冲天,妈妈的饭也没有什么味道,还坐在旁边絮絮叨叨,她不理解我的心,总是乱扯话题……
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情。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不妨将幸福先生热情的迎进门,聊聊最近的快乐。也许某一天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幸福的时光。仔细想想,我是幸福的,每天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不必担心什么。哪怕是结了婚,依然腻在父母身边,除了多了一个疼爱我的丈夫之外,我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工作上,到九中上班后,跟学校同事们的相处十分愉快,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大力支持,初一年段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也更加的得心应手。周末也时常跟三五好友逛街、喝茶、聚会、聊天,虽然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不如意,但总体来说,这样的生活让我很知足。
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记得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意思大致是:小狗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妈妈说“幸福是你的尾巴尖。”于是小狗每天都试图咬到自己的尾巴尖,可无论它怎么努力,就是不能成功。小狗不高兴地又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追不到幸福?”妈妈说“你没有必要刻意去追逐幸福,只要你抬头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细细想来幸福不就是这样吗?当你越是在追逐,思量自己是否幸福时,你总会给幸福设立个评分标准,而你会发现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远,因为你总能看到自己似乎还没有达到满分,你的所有关注点都在那些漏掉的分,漏掉的分就被我们自己无限的放大了。幸福是不能衡量的,也是不必比较的。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你说狗会羡慕猫吃鱼吗?小动物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与其羡慕别人的日子过得有多好,不如把自己的日子过的红火!其实幸福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你一边往前走着,他就一路跟随着,就像是小狗的尾巴尖,不用拽着走!
著名的诗人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就让我深深爱上了这首诗,只是有个疑惑,海子为什么要从明天开始幸福呢?想来,他对“昨天”和“今天”是不满意,感觉是不幸福的。这或许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写下这首诗两个多月之后,25岁的海子就卧轨*了?虽然有人说“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可这诗化的语言肯定弥补不了海子亲友在现实生活中的伤痛。他的亲友,一定更希望他好好地活着,幸福地生活。这样揣度海子,没有丝毫对他的不敬,也丝毫不影响我对他诗歌的喜爱,只是因为我是一个俗人,有着世俗的惋惜。明知海子的精神生命已永远存在于他的诗歌之中,还是惋惜他不能“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惋惜他没有在尘世中好好地活着,写出更多让人喜欢的诗篇。
我想,只要让过去的悲伤随风而去,对现在的幸福好好珍惜,对将来的问题坦然面对,我们就拥有了真实的幸福。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2
得知学校又要给老师们配书读了,我的心理是十分的渴望,因为每一次读完学校下发的书,都会让我沉思许久。也许这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吧。很多事情,书里面会给你很多生活中的提示。刚拿到《真实的幸福》,并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什么样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幸福的,怀着憧憬,喜悦的心情翻开,第1章《为什么要幸福》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大学毕业照上,有的人笑得很灿烂,眼角挤出了鱼尾纹;有的人只是礼貌性地提了提嘴角,笑容的不同能预测未来的幸福吗?”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我们当时的情景吗。有的人则是官夫人剪彩的微笑,有的人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的微笑可以看出以后的生活,生命是否完美,是否幸福。《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其实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去品味。生活很简单,幸福也很简单。用心去感受,幸福在一句温暖贴心的问候里;幸福在一碗热腾腾的饭菜里;幸福在一杯香浓的奶茶里……。
书中将幸福理论定义成这样:生活的品质等于幸福的时光减去不幸福的时光。如果想要提升生活的品质那么我们就需要增加幸福的时光。相对于乐观的人来说,他们更具有幸福的特质,乐观的人把目前的困难解释成暂时性的,自己具有主控权。想想自己,不正是拥有幸福的人吗,乐观的我,在同事的眼中,朋友的眼中,从来都没有烦心的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想成这是都是暂时的,会过去的。相反,有些悲观的人则认为他们的困难是一辈子也逃不掉,倒霉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并且是自己无法操控的。我认为乐观的人更容易感觉到幸福,而悲观的人则常常感到不幸,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困难的态度。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面对事情的心态对了,解决起来也就很顺利。
现如今,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有压力、抑郁的时代。我们总是想要得到更多,总是在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目标,实现意义和价值,不断地去朝着目标前进,去完成我们的意义。自己也曾经不断地想要去修正自我,用已知去衡量好与不好,实现着塑造的教育成果。再次想来,过分看中目标的人生必然是苦多乐少,因过程总是比较长。在这种人生面前,快乐就好像是海市蜃楼一样,引诱人不断地向前奔跑。只为了能够饱饮一顿甘泉,却在痛苦与压抑中等待一生。记得塞利格曼博士说过:我们看待世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接受的,另一种是改变。如果你是个举棋不定的人,你别无选择,只能时时忍受痛苦的折磨。你的工作、你的健康因此要付出代价,你的心境永远是阴暗多雨的。但是如果你学会了因地制宜,视情而定,你就可以随时因需要而选择地改变它。例如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思考的不再是如何一天天的减少痛苦,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越变越幸福。
少一点物质的追求,多和自己的内心对对话。不需要很多规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自己的心灵必然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合适的,最美的,最有味道的,什么是最正确的答案。在生活中工作中去找到那个真的我,去找到那个快乐的自己,去找到那个幸福的本身,去找到最自然的状态。并在不断追求幸福快乐中不断地鼓励自我,发展自我,尽可能发挥自我所长,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条件,必能获得积极的生命状态。认同自己接纳自己,必能有新的提升。
把心头的负重都缓缓放下,用鱼儿在水中悠然的姿态去肆意,发现悠闲才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悠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工作之余,携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园散步,则可以忘情无极,优哉游哉,不知不觉地坠入了悠闲的境界。待休息调整好身体的状态,再投入紧张的工作,则会更游刃有余而且快乐。也许我也正在不断地错身中努力在创造遇见快乐自己、幸福自己、满足自己的。正所谓“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静静地享受阳光,不想去争也不想去抢,做好我该做的,然后好好享受平淡的幸福。因为知足,所以快乐;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3
目不转睛的盯着书上的文字,心里一遍一遍的过着杂七杂八的烦心事,这个时候幸福的确和我无关。我迫切的希望赶紧进入寒假,没有哪一刻比此时更希望解脱自己,或许那一刻是幸福的。
今年,有关幸福的话题很多,央视幸福一问成为了谈笑热点,我倒觉得能把真实播放给大家,这背后就挺让人幸福。因为真实本身就是幸福。这是读了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一书最大的感受。
真要遥望过去的岁月,提炼出幸福的时光,的确有点模糊,或者说,那些被现在概括起来称为幸福的感觉,和现在相比是幸福的,当时意识中却并无幸福二字。只是被充实、踏实的心情所笼罩。简短说,此时有幸福的概念,停在口上,落在追逐的脚步中。彼时有幸福的感受,存在心中,丢在奔跑的时光里。哪个更幸福,一目了然,哪个更实在,也是心中了然。细想,最幸福的时光便是工作最初的几年,班主任加上两个班的语文课,踏实、积极的工作状态。几个铁杆好友,充满温情的关切和交流,乐观而快乐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实,无欲无求,学生的进步是最大的渴望,而学生成长规律总能让渴望的心获得必要的满足。想来,那不是努力的结果,是时间推移的必然。现在,许多事不在掌控之中,后悔揽了这么个瓷器活,不是没这个钻,而是活的性质变了,随之不幸福了。之所以这样,是欲望更多了,让欲望从淡定的心中脱缰而出,追随着这个社会欲望之流,不停的疾奔,偶发现,停下来是需要修炼的。我清醒的意识到,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对于事业和成长都极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修心,而心态的修炼不易。
我们极易被“根都烂掉”的情绪所*,总是想修炼自己,打败自己的冲动,其实,积极的情绪、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才是积极心态的有效组成。而在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等方面修炼,路漫漫其修远,需不断进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从点滴做,一件件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事,连点成线,可以连成真实而幸福的感受,真实的存在,长久的幸福。这种满足感,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教学中,在我们教养孩子中都可以做到,哪怕是微不足道,这种真实的幸福感和丰富的满足感,必会袭身。这本身就是一种修炼,对心态的一种提升,也是获取幸福的源泉。
这个时代的人,在追逐幸福感时极易走捷径,用短暂的愉悦获取幸福感受,如没有乐观的、积极的心态也不易长久,即便锦衣加身、腰缠万贯也不会幸福。尤其,当负面情绪袭来,便很难操控,幸福感会被瞬间偷袭,须臾间丧失。如何做,书中倒给了我不少启示,只不过还需慢慢学来,过程漫长而艰辛,书中“幸福可以学来,幸福可以到永远”的观点倒是激励我们,追逐幸福,永不止步,因为那才是生命真正价值所在。
拓展阅读
1、最新更新《昆虫记》读后感优秀示例范文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也影响了几代人。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布尔,他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虫世界,那份执着,那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让我佩服。书中充满了惊奇,充满了情趣,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另一个世界的奥秘,昆虫世界的真面目,更让我发现了大自然中蕴含着的各种科学真理,这真是一本极其珍贵的生命乐章。
昆虫世界是多么的奇妙。作者用那生动活泼的行文,轻松诙谐的语调,向我们描述了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幕。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还有,萤火虫、蚂蚁、蜘蛛、蟋蟀、毛毛虫,燕子、麻雀……林林总总,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的景况,涵盖了关于昆虫的进食、保护自己、交配、养育后代、劳作、狩猎及生死,几近所有的细节。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带进昆虫的世界。多么可爱的小生命啊!我也因此知道它为什么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了。确实如此啊!《昆虫记》,的确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文学经典,更是一部永垂不朽的昆虫史诗。无愧于“昆虫的史诗”,“昆虫的荷马”的称号!
昆虫学*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他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但是,这位感情细腻、思想深刻的天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用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观察,文学家一般的叙述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向昆虫世界,更是通向科学的大门。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启发:我们应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有始有终的去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别人看来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奇迹。
2、最新更新《昆虫记》读后感优秀示例范文
《昆虫记》是着名的科学*布尔的作品,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深深的迷住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青竹峰的巢住在潮湿的泥土下;螳螂的天敌是个头最小的蚂蚁;狼蛛在蜘蛛中毒性最大的,人们被它咬后会失去知觉,小动物被它咬后就会立即死去等,还有好多我没听过名字的昆虫。
法布尔总是珍惜每一个生命,哪怕是很微小的生命,他也从不杀死它们。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有自己可爱的小宝宝,它也有自己的家,各有各的本领,只不过它们不会说话。
昆虫的世界真奇妙啊!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还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甚至比人类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的话,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蜂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动物们够聪明吧!
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返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我读完《昆虫记》后,深刻体会到的。
3、最新更新《昆虫记》读后感优秀示例范文
科学家也能创作出文学作品吗?当然可以,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科学家只会摆弄着显微镜,注视着下面的世界,文学家只能整天挥舞着笔杆子。直到我接触到了一个词:“边缘性人才”后,我才明白,有些人不光是杰出的理科生,也是出类拔萃的文科生。比如爱因斯坦,他不但是物理学家,也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而法布尔的这部《昆虫记》,大概也是一本“边缘性书籍”吧!
昆虫记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细腻文笔流畅,真是让人感觉到是一部散文。虽然是散文,但昆虫记处处都流露出科学的知识,把人以前错误一扫而光,使你不禁感叹:“哦,原来如此!”
法布尔有时真是一个“老顽童”。看,他把圣甲虫描述的多有趣:“咦?这只唯恐来的太晚,碎步向粪堆赶来的是什么虫呢?它那长腿像是由装在肚子里的一个机械所推动,生硬而笨拙的向前移动;红棕色的触角像扇子似的张开,表明它担心强烈的贪欲不能满足而惴惴不安。它来了,它挤倒一些捷足先登者,来到了大餐桌前。这浑身黝黑、粗大异常的家伙,便是大名鼎鼎的圣甲虫,现在它跟它的同胞们入席排排坐了。它用巨大的前足,一抱一抱地对粪球做最后的加工,或者给粪球再加上一层粪,然后走到一旁,平静的享受劳动成果”。好像昆虫也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真像个活生生的小人儿。
圣甲早和法布尔似乎是有缘。当“美味蛋糕”从山坡上滚下的时候,圣甲虫毫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向上爬,不管斜度有多大。而法布尔为得到一片地,奋斗了四十年,尽管自己多么穷困潦倒。看,多么相似呀!昆虫记差不多就是法布尔的自传,他就是那些昆虫,和大自然在做勇敢的*。《昆虫记》是一本科学着作和文学经典,看过了之后,你一定会感慨:“这个世界真奇妙!”
我敬佩法布尔,敬佩他的细致入微。法布尔的细心,从《昆虫记》的字里行间里便一展无遗。这本书对昆虫的描写,小到连虫子的某个动作都描写得惟妙惟肖。读着《昆虫记》:昆虫们排着队向你走来,勤劳的蜜蜂在采蜜,威武的螳螂在比武,可爱的蝈蝈在歌唱……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因为法布尔的细致入微而跃然纸上。读着这新奇、优美的文字,我不由得对法布尔肃然起敬。《昆虫记》真不愧是“讲昆虫故事的楷模”。
《昆虫记》固然值得我们去阅读、了解,但是法布尔的执着、细心的品质却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啊!
微风掠过,品读着《昆虫记》,我仿佛看到了这位昆虫大师痴迷观察的身影……
4、最新更新《昆虫记》读后感优秀示例范文
今天,我读了法布尔所写的一部名著——《昆虫日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完成了《昆虫日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日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近了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兴趣,就是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日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总是这多一个小括号,那落一个小数点什么的。同法布尔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读过《昆虫日记》和法布尔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虫日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1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