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巢随笔

发布时间: 2025-07-10 13:21:44

燕归巢随笔

2000年学校毕业,我如愿进了一所学校做了一位人民教师,生活本身一帆风顺,平静如水,然后我能够像所有幸福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样恋爱结婚生子。但以后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的一生,也让我在之后的几年里尝尽了人生的苦难,在居无定所的城市里流浪拼搏。所幸此刻一切还算满意,生活是青睐努力的人的。

2001年我认识了我的男友(我此刻的老公),当时也是鬼使神差,我毅然辞掉了老师的工作前往杭州,开始了在异乡的漂泊生活,也开始了我生命中频繁的搬家生活。刚来杭州,在同学的帮忙下,我在拱宸桥旁边找了个民房住下了,房间6个平方左右,租金150元,朝北的一楼(当时根本就没北南啊楼层啊什么的概念,因为我们农村的房子一楼也照样很好的,没经验)。之后的日子就是拼命找工作,找了个把月,好歹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资1000元(福利啊*啊什么都没有的),高兴*。要明白当初我的教师薪水是500一个月,所以刚开始我是高兴大于悲伤。

年轻气盛,棱角锋芒,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人处事不能圆滑机智,注定了以后的日子不会一帆风顺。租房子的第三个月的某一天:我在洗碗,洗碗池刚好在大门边,外面下很大的雨,一个租客下班回家就直接进自我的房间了,大门没关。房东在吃晚饭,叫我把大门关一下,省得雨飘进来,因为当时我在洗碗,手上都是油渍,顺便就用脚把门踢了一下,由于用力有点大,又是铁门,发出了“咣”的一声,门是关好了,我的不幸也来了。第二天房东和我说叫我搬走,他不租我了,我莫名其妙,之后保姆告诉我,我关门声音太响,房东认为我住的不耐烦就不要住了。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带着一肚子委屈我搬离了他家,这是我的第一次搬家,也强烈的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这世界根本不是按照对与错来衡量一切的。有些东西错的是对的,对的却是错的,完全能够错位。

顶着烈日,我在北大桥还要往北的一大片要穿过稻田的村庄里找了个民房(估计此刻早已*了,变高楼大厦了),70元一个月,一楼的房子,洗衣服用的是井水(有井的地方*是农村了),刚开始根本就不明白没有自来水的;墙上被熏成黑色,挂下一大串的油珠,发出阵阵下水道的酸味;由于没有厕所,大家洗澡都在房间里弄个澡盆,2楼的同仁们洗好后就往走廊上朝下哗的一泼了事,我的房间门口老是会溅起水花;还有那乡间小路,下班回家看到有人多朝我看几眼我心里就慌,生怕劫钱的劫色的。我老家在建德,家里条件还好,根本就没住过这么差的房子,心里委屈极了,哭了好几个晚上,实在呆不下去了,决定再搬家。可怜我在这个房子里从头到尾就住了一周,又开始了我的新一轮搬家。

第三次找房子,因为有了第二次的经验,不能一味的追求便宜,要相对安全相对卫生,就在张小泉剪刀厂旁边找了个农民房,月租金250元,和单位的一个临安的女同事合租,房间里有地砖有空调,房东也不和我们住同一幢楼(他简直就是地主,有两幢房子,加起来30多个房间出租),所以也相安无事。住了几个月,我临安的那个同事说要回临安了,可怜我怎样也承受不起这么贵的房租。于是找了个对门的女孩一齐拼住。那时根本就不明白安全啊调查别人的底细什么的,反正自我一无所有,除了几件不值钱的衣服以外没有什么“财产”了,就这样住下了。女孩叫英子,人挺好,丽水人,我比她大包大5岁,她叫我大姐姐。一段时光后发现她都是白天睡觉晚上上班的,心里起了疑心,但又不敢问。再观察一段时光,发现她很有钱(她钱包里有好多的百元大钞,呵呵,对于我每个月这点小钱的人来说她那么多钱*能够说是有钱),而且花钱很厉害。再之后一段时光她不上班了,天天在家里睡觉,是她实在憋不住了,和我说流产了。我说流产就流产,事情发生了也没什么好哭的(搞的我经验很丰富一样的,我根本就不明白流产是多少严重的问题);她说她在同一年已经流产了三次了;我说找那男人算帐好了。她又说不明白小孩是谁的,我说那你是白痴不成;她最后说了她是做三赔的,在敦煌饭店那个足浴馆里。我的妈呀,我虽然平时很少看报纸,租房子嘛电视也没条件的,感觉在新闻报纸上才能够看到的东东居然就发生在我身边。她把一切倒苦水般的全告诉我:她父母是农民,家里很穷,她上方有2个哥哥,她爸妈也明白她在杭州做“小姐”。因为要她拿钱回家给她哥娶媳妇,她说她还给她哥买了摩托车,开了店。她还说她妈妈很好的,回家时会炖鸽子给她补身子。愚昧!如此愚昧!*的*思想,如此的父母亲情。我无语了。发的感慨纯属附件,回到正题:我害怕和她住一齐会得艾滋什么的(其实也没那么可怕,艾滋的传播方式是SEX,血液,母婴),吓*,找了个理由抽身搬走了。以下纯属感叹:不明白英子此刻有没有嫁人?老公是否明白她的过去?也不明白她父母此刻还会不会和以前一样?更不明白她还是不是在杭州的某个角落和以前一样香熏粉饰,**首弄姿?

我的第四次搬家完全不在意料之中,很仓促。搬到了文三路招商宾馆后面的民房。180元一个月,就只有走道那么宽,基本和我老家阳台那么大一个,就放一张学校里睡的那种小床,余下一溜空隙走人。房租贵的离奇,好歹逃离了危险地带,心还没静下来。房子四周到处贴满“拆”字,周围片区早已规划*了,刚出来真是没经验,其实看看四周的破败的围墙院落里不怎样热闹的人气就就应明白要拆了,无奈又策划搬家。

多次感受搬家这种痛苦,这一次下定决心找个好点的房子。之后找到了古荡湾新村300一个月,10平方左右,卫生间共用的。房租是贵的,里面治安还能够,我换了把锁,也没丢过什么东西。其间和男朋友也吵吵和和,感情也像房子的事情一样,房子稳定的时候矛盾也少很多。2002年我工作也有了起色,房东人很好,到我和男友合法同居的时候我还舍不得搬走,所以其间再也没有搬家过,一住就是4年,直到2005年我买了房子。

如今我住在我们自我的小窝里,老公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如愿以偿透过自我的努力得到了公司的股份期权。我也安然工作,一下班就回家买菜烧饭,做一个*,因为那是我自我的辛劳所得的家,是我们欢笑与泪水融合的家!双休日我们自我驾车回家看看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如果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感受到当初来杭州是错的,此刻回想有对的也有错的。失去的同时意味着另一面的得到。人生这不一样寻常的5年里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在挫折中感受,在逆境中成长。

后记:思绪的阀门一打开,一气呵成,写下我的经历。与和我有相似生活感受的同仁们一齐分享,你我共勉!也期望在困境中的人看到我的文章后能够重塑起生活的勇气,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最后如有和我一样经历的人,实属缘分。

拓展阅读

1、古风最伤感日志:伤感的日志心情

烟沙茫茫,鬓发染霜,轩窗夜雨情更长。绣榻凄凉,孤影惆怅,花梦流殇。梦中浅唱,雾掩银光,落残飘香。古径道旁,君执剑凝望,伊泪眼汤汤。秋红流淌,尘沙苍茫,长剑鸣苍,瘦马断肠。犹记得君曾言地老天荒,永不忘那抹红妆,冷雨未息,花酒却凉。恨醉眼,魂迷乱,阑干溪畔,花帘梦寒。

陌上寒烟,深秋渐远,悠悠的心,轻倚楼阁,独品一缕闲愁。风,扫落了黄叶,拂起了尘扬,勾出了那些有关风月的华夏过往。记不清多少次,一个人轻倚楼阁,安静地远眺被铅色覆盖的苍穹,灰蒙蒙的天际,留给人沉闷的压抑。愁却在那一刻轻展,带着一缕孤单,一缕清闲,在漂浮的国度里游离畅想。

那世,君长剑哀响,天涯断肠,古道草荒,挥鞭沙场。那年,伊庙前焚香,闭目神堂,低声祈苍,莫失莫忘。满城烟沙无语,断桥落花有声,多少年为君月容守候,不曾花前月下,不曾雪月风花。镜前白衣染霜华,徒留别后牵挂。画桥东风,琴韵优雅似梦中,明眸青瞳,相逢识君总是空。

满简诗残半阙词断,三生情深一世缘浅,从此君沙场挥剑,卿候着思念。轩窗温花酒,挑弦独自忧。梦里谁轻语,相逢叶落秋? 水自流,残花夜雨,侯君相思休。沙场剑试喉,红笺泪未收,朱颜空瘦,闻君讯也愁。笙歌催断月钩,黯淡了夜空,琴韵惹了情皱,忧伤了箜篌,花海中谁凝望不休?

冬来待雪不觉凉,雁掠红尘却留伤。云绣缥缈天作裳,月华星光两肩扛。瘦骨难耐雪后霜,孤魂才晓露间芳。肝胆溶雪酒穿肠,一滴入心冰淤腔。夜夜无眠难为情,字字沁芳几许凉。细思量,泪成行,恁轻狂,全因任性起乖张。挥手别过清风去,明朝踏浪渡尘殇。年年岁岁常相念,一寸相思千尺量。

天籁鸿音远,关灯隐愁幔,思绕青纱暮,牵落月华闲。孤骑骋辽原,瑞雪封时剑,雀嘶风语哑,重叠雾靄卷。蓑籬臂节挽,过舟载离旋,星点蓝墨褚,衍凄覆夜眠。

一杯文字摇曳的城,浅浅听雨。清,恒,夜。天涯回眸的转角,以弦上那朵半开的湖。蓝,云,清。风铃轻舞屋后如蝶的烟叮咚层雾,丝缕折叠弥漫飘渺的独白,成梦。手心握暖,悠悠品月下清幽的静。一季风涌过灵魂的灵霄,云涛里,坐挽舒素言真语。拂尘,拂袖,清月下,浅浅绕过季季的掌心。

胭脂染上了素白天华缎绣梅的袖边,点点殷红天际。夜雨初歇,有花落轻浅的声音,萦醉一滩清月。月步临窗,融一室灯光,柔享静谧。那刻不经意地沉湎,花已然落案,入墨成香,端淡淡的…多年后,花开又谢,素清依旧。

2、古风最伤感日志:伤感的日志心情

昨晚,黄叶飘落;明天,流水就会把它们带走;而今夜,我,连同我沉重的影子,屹立在黑暗中,默默无语。

影子,我最忠诚的从,我最安静的伴侣。我们一同仰望过黄土高原的冷月,一同聆听过茫茫林海的怒涛,一起在大江大河中翻滚,一起在漫天风沙里高歌。

是的,既然你是我的影子,见证过我的生命和眼泪,那么,凡是有天有地,有水有木的地方便有你。既然你是我的影子,目睹过我的记忆和追求,那么,凡是有哭有笑、有爱有恨的地方,便有你。

窗外,城市的车流、人流,裹挟着声音的浪头,淹没了思想的低语。此刻,我和我的影子,抵抗着所有欢闹的场景。缤纷的色彩褪掉了光泽,青春的欢笑哑然失声;这城市的流动,生机勃勃又残酷无情。所有的日子都在迅速枯萎,它们变成了片片落叶,未及珍惜,就被匆匆的时光,带进了遗忘的国度。

夜的深处,世界早已疲惫不堪。我和我的影子,相对 无言。

3、古风最伤感日志:伤感的日志心情

天明,行桥头,遥望远,尽是一帘凄蓝。

落寞的晨,露水还未淡去,满天朝霞绚烂,却偏是点缀不出这一世繁华。静静地站在木桥脚下,循着桥的弧线,望向一个更遥的远方。一片蓝,本该惬意抒怀,而今却唯清清冷冷,入骨伤怀。

晨风不变,依旧故我,胡乱地行走,毫无规律地漾荡。空中的冷,一圈一圈地散开,不变的远方,或许变的,只是梦里的回忆。几番欲行又止,又几番犹豫难决,终于在一阵躁动的落木萧萧中,让双脚缓缓地踏上木桥,这孤独而压抑的伤之崖。

一步步,小碎念,没有遐想中的如释重负,反是越发变得沉重不堪。身体无力地游离,逐渐地拔高了同地面的距离,可与这一片蔚蓝的长度,却依然遥不可及。分明知道,远离而去的只不过是地面的呼啸,而于这天空的清蓝,根本无力抓住,然而心内却仍止不住的企盼,直到萧萧苦楚风行。

一片暖洋终化无,才终于舍得停下这彷徨前进中的苦苦等待。再不见那年那时曾有过的激情与遐思,孤独的木桥,似乎曾几何时开启了一段美好的记忆,然而今夕他却是真真切切地亲手粉碎了那一个又一个迷人的梦幻。于是,孤独的桥,终于是伴着那孤独的天,还有那,孤独的人。

日中,穿林过,举目眺,已是满目枯黄落。

不觉不察,不知不晓,心而行,怀伤游离,晨的冷瑟已不见,伴不见的,还有那一抹抹清冷零落。树林深处,成了另一番别致的回忆。

景已变,时亦变,而幸得人终是未变,情亦留存当时。只是,眼眶外的风景已经换了一幕幕,清丽而孤凄,或昏黄至明媚,而目眶深处的伤情却依如那时,低迷深沉,苦涩难行。

落叶纷纷,轻盈地着陆,伴着淡淡的沙沙声。枯*树林里,一盏喧嚣,淡进了时空的轮回,又仿若静谧无声。不是不在,只是不见,不愿,而至不见。一席枯落卷地,半番冷瑟回眸,一念,一盼,却终成叹。悄无声息,滑过这满目伤悲,仰天唯落叶飘零,再不见繁华。低眉轻行,轮回叹,人心悲,却何处话伤情?

厉风伴耳,呼呼而行,孤独的人,行在躁动的林,终于是毫不牵恋地擦身而过。人在林中留下了匆匆而过的印记,可风却无情地将它吹成残存,直至殆尽。于是,正如早就可以想象到的那般,一切都已散去再不。人来过,却不曾留过,躁动的林依旧游走喧嚣,却不再有属于人的热闹。偌大的林,落叶漫天,也便只是漫天独舞。人望着这片刺痛的精彩,却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卷一地灰蒙,淡出这片喧嚣,这片热闹中的泪水纵横,世而暗,不恋,亦不再念。

夜启,亭中,茫然望,徒有满目寂黑叹。

夜半无人,唯有冷风行,空寂寥,望尘叹,仰天早已不见月。那时曾有过的星空灿烂,那时曾留下的灯光旖旎,今夜却都只成了苦泪飘零的痛的回忆。放大的瞳孔里,装进的只是这一夜漆黑,和着伤歌,旋着伤悲。

4、少年你幸遇良师的杂文

孩子进入一中学习已经半个学期了,我感受最深的是孩子对学校的喜爱,对课堂的喜爱。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同伴,有博学多才的引路良师。少年得遇良师和益友,是人生之大幸!加油,初三的孩子们,一中值得起你所有的努力和期盼!

孩子长到十四岁,我忽然发现自已已经不再是那个在夜深人静时焦虑得落泪的家长了。

回首孩子的成长路,我庆幸:庆幸孩子的努力,庆幸少年得遇良师。

从儿子两三岁时起,我便发现他与众不同,谨慎内向,不合群,不会交往,我和老公想方设法想改变他,都收效甚微。别人家发愁男孩子太调皮怎么办,唯独我家发愁男孩子不调皮可怎么办!

我一年一年地焦虑,孩子一年一年地长大。

我看着他6个月大时,面对绒毛娃娃,谨慎地伸出一根小手指,试探着去碰触;

我看着他三岁时撕不好纸,暴躁地将纸揉成一团狠狠往地上砸;

我看着他一年级学围棋,对奕输棋后,一个人坐在那里默默地流泪;

我看着他面对作文题,半天憋不出一段话来,急得把摔得啪啪响;

我看着他……

但我也发现,儿子也很幸运。

小学,他遇上鼓励阅读的语文老师,遇上欣赏他的数学老师;

进入初中,生活在儿子面前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他有了一个若大的赏心悦目的'美丽校园,有了一班个性鲜明、才华出众的有趣同学,有了一众教学精良、上课生动的优秀老师,这一切都让儿子心满意足。

严父慈母般的班主任对班上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对待不同的孩子会用不同的方法。对调皮外向的孩子,他的批评像倾盘大雨;对付我家的“闷葫芦”,他的批评像和风细雨。

物理老师讲课生动风趣,考得好的同学还会得到他亲签名的摄影作品照片。这也促使他对物理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现在,儿子已经在本部的高中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不必说出书成典的特级教师,不必说能翻译英文原著、推荐同学们看《三体》的地理老师,不必说带同学们在校园里采风的摄影老师,单是每天亲自带同学们做俯卧撑的学科教练,就让孩子和家长们喜不自禁了。

在QY和YZ校园的沃土上,沐浴着良师益友的阳光雨露,儿子在渐渐长大。

而我,不知从何时起,已不再在夜深人静时焦虑得落泪了。

感谢儿子,是你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遇良师的机会;

感谢良师,是你们的努力引导着懵懂少年向上成长。

点击查看更多燕归巢随笔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1th.cn/articles/1596.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