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范文
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
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引入]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讨论与交流]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活动与探究]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过滤漏斗
第二组:*、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
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
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
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
第*: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
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交流与展示]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与归纳]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联想与反思]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
宜昌市九中 班组 组长 组内成员 探究时间
一、探究时参考信息
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 ,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OH)2]反应。
3.铜与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应。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1.977 g/L,空气密度为 1.293 g/L。
二、探究内客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重点比较反应速度快慢)
可供选择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钙粉末(CaCO3)、碳酸钠粉末(Na2CO3)、稀盐酸(有效成分HCl)、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点滴板(或自制点滴板或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步骤(可以用图式表示):
观察记录:
结论:
(1)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他未给出的仪器)中选择适当仪器,以小组为单位,你们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这样设计的理由。
设计的几组装置为:(可用装置图表示)
(2)用自制仪器或代用品或其他仪器设计的装置:
(3)实验操作时实际采用的装置: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2)验满方法:
4.证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操作:
现象为:
5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6.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拓展阅读
1、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培养学生说活有礼貌、大方、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交际中学习文明交往的习惯。
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小制作、奖品。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儿歌《人有两件宝》。
2、从这首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3、课件出示系列小制作图片,激发兴趣:通过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就能制成一些可爱的小物品。看,我们的小手多巧啊!
4、欣赏完这么多的精美作品,你有什么话想和老师、同学们说说吗?(我也想做一个小制作)
二、教师制作,示范说话
1、好,现在老师教你们做一个小制作,请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等会儿请你们将老师制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边制作,边口述制作过程。
我的小制作是不倒翁。不倒翁是怎样制成的呢?首先要准备好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和工具:彩球、乒乓球、橡皮泥、牙签、瓶盖、铁丝、彩笔和剪刀。材料和工具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我是这样制作不倒翁的:首先把彩球的一头用筷子或铁钉弄一个小洞,再把橡皮泥放在彩球最底下,作为不倒翁的身子,接着用牙签把乒乓球固定在彩球上方,作为不倒翁的头,然后在乒乓球上画上不倒翁的脸,最后用彩纸做一顶帽子戴在不倒翁头上。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它不仅可以装饰房间,而且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三、指导表达
1、师:我的介绍完了,同学们觉得老师的这个作品怎么样?
2、谢谢大家!刚才你们听明白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吗?谁来说说老师都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这个制作?
(板书:名字、材料、工具、用途和制作方法。)
3、老师在介绍制作方法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了哪些连接词? (板书: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4、谁愿意上台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是怎样制作的。
5、再听听老师是怎样表述制作不倒翁的全过程的。(课件出示《小制作——不倒翁》
6、我们再来检验一下,刚才老师的表述是不是按我们前面所讲的几个方面介绍的。(课件相机出示:名字、材料、工具、用途和制作方法。)
7、老师介绍制作方法时用了哪些连接词?(课件相机特别显示: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8、这些连接词变换一下顺序,会影响说话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吗?
9、我们已经知道在说制作方法的时候,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地说,可以用上“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你们知道哪些表示顺序的词?(第一步„„第二步„„)
四、学生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1、老师相信,你们也能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制作出精美的小制作,老师昨天让大家回家制作小制作,你们做了吗?
2、现在,我们在小组中来开展一个“小巧嘴”的评比,大家都在自己的组里说一次,只有你按顺序说,让同学听得清楚明白,组长就将手里的小星星奖一个给他。另外,每个组还要推选一名同学等会儿向全班作介绍,介绍得好的将能获得老师的奖品。
3、好,下面就请你们按照说话要求像老师那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小制作。
4、出示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按要求练习说话。 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②汇报制作过程。汇报时要讲清楚制作的过程。说话时要清楚、完整,态度要大方、自然、有礼貌。
③别人讲话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让讲的同学解答。
④每组评出说得好的同学,选派出来介绍给大家听。 ⑤小组练习说话,教师相继**指导。
五、畅谈感受
看了这些小制作,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六、总结
你们不光心灵手巧,而且还非常善良。此时此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小制作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呢?现在就请大家行动起来,如果你要送的人就在这里,请你就去送吧;如果你要送的人不在这里,就请你把要对他们说的话写在卡片上,课后或者回到家以后送给他们,并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也请他们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借此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好吗?
七、点评
老师非常高兴,刚才同学们在互送作品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出色,不仅有礼貌地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制作的作品,还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祝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制出更多的精美作品来,写出更优美的文章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
2、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围绕本组专题“走近*”安排的,让学生从看过的有关*或其他**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中,选一部印象最深的推荐给大家。若没有看过这类题材的电影、电视,也可以讲一个自己听过或读过的**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故事。进行这一话题的训练,不仅在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同时是对本组课文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可加深学生对**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都与单元主题有关,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提出明确的要求,组织谈话内容,分为“谈影视作品”(关于*或**领袖或英雄人物)和“讲故事”两大方面。在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分组活动,然后畅谈交流,要充分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再结合本组课文的写作特点,运用其中的方法,最后完成习作。
让文本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让学生在听人讲话、听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典型的话题,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努力用语言去打动他人,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或其他**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个性格突出的人”、“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3、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练习修改习作。 知识与能力: ⑴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⑵要把活动的过程和场景写清楚。 ⑶要将场面描写得真实、具体、清楚。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⑷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练习修改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1、加深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流畅地表述自己的交流内容。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把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观看或阅读有关*或其他**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
2、回忆一次活动经历,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
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让学生介绍一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旨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插图中的小朋友剪剪、贴贴、画画,展示了许多有意思的手工作品:虫子、大熊猫、七星瓢虫、大树、房子……从插图上看,这些作品有的可能是独立完成的,有的可能是合作完成的。这也提示学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完成手工作品,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材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练习要点:按照顺序说;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按照顺序说,可以让学生回顾《曹冲称象》一,曹冲在讲述称象的办法时,用上了“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时,也可以用上这样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让表达更加有序;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表示顺序的词,如“第一步、第二步……”。除了说的要求要落实,听的要求也同样重要。听的时候要记住主要信息,要求听得专注,边听边记。
.选择自己的一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
2.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能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一、创设情境,初步练说
前创设“手工节情境,布置学生制作好手工作品,并在教室中展出。学生既是手工作品的制作者,又是参观者。以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兴趣。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参观作品,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伊始,教师可以从展出的作品中,挑选出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请这个制作者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围绕“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进行初步练说,要求练说的学生把步骤说清楚,其他学生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师相机指导:
说清楚制作过程。针对具体的手工作品,指导学生说清楚手工作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称,制作时所用的工具的名称,以及重要的步骤等。
按顺序来说。可以结合《曹冲称象》一第四自然段,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除了“再、然后”,还有哪些表示顺序的词。提示学生试着用“先、再、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进行练说.
在本次口语交际中,应结合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中提出的倾听要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有礼貌地提问和补充。
二、示范引路,指导听说
在学生初步练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学习示例中“按顺序说”的方法,并记住主要信息。以“折纸飞机”为例,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制作过程,让学生听完制作过程后,说一说他们记住了什么主要信息。
“折纸飞机”示例如下:
同学们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手工作品是我折的纸飞机。折纸飞机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打开,纸的中间出现一条中心线。
第二步,右边的两角向中心线对折,折出尖头。
第三步,将长方形纸横着对折,尖头对准中心线。
第四步,右边的两角再向中心线对折,将露出的小尖角折上来。
第五步,将纸翻过来,再沿着中线对折,并折出飞机的翅膀。
我的小制作介绍完毕,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折纸飞机”图示如下:
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展示表达的范例,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表达。通过交流,突出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两个要求:按照顺序说,记住主要信息。
学生听完示例之后,说一说自己记住了什么主要信息,并交流记住主要信息的方法。
教师相机指导:
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制作的过程。
注意介绍的顺序。
记住主要步骤。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提问,加深印象。
三、自主介绍,交流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同学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教师可以出示以下要求:
.小组成员轮流介绍手工作品,告诉同学你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
2.组内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记住了哪些信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礼貌地提问。
3.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进行全班展示。
可以利用口语交际评价表,从表达和倾听两方面引导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
四、全班展评,实践提升
教师创设班级“手工作品制作大赛”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和倾听的积极性,活动开始前,介绍比赛规则:
.每绢选派一位代表参加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一位选手填写评价表
3.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记住了哪些主要信息。
比赛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
请各组代表抽签决定介绍作品的顺序。
在班级中推选两位主持人主持比赛。
给每纰发放评价表。
4小组代表按照抽答顺序上台介绍自已的手工作品听的同学如果有小明白的地力,听完后,要礼貌地提问。听完一个吲学的介绍,其他同学要说说自己都记住了哪些主要的信息。
根据评价表,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个总结,说说哪位同学介绍得好,好住哪里;哪位同学最会听,表现在哪里。通过交流.再次引导学生如何说清楚,如何听明白。
五、作业
下,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者听了别人介绍的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之后,选择喜欢的作品自已动手实践,不会做的地方可以向同学请教。
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设计
1、
2、 鼓励学生乐于表达,愿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
用普通话进行介绍,在介绍得时候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用上“先……再……然后……”类似的连接词,这样语言表达会更清楚明白。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记住主要信息。 突破重难点
重点:在介绍得时候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手工作品,用上恰当的连接词。 难点:培养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表达欲望
1、教师事先将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拍成图片,再多媒体播放这些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全班交流自己观看后的感受。
2、教师激趣:这些漂亮有好玩的手工作品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制作的,那么,它们究竟是怎么制作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请这些手工小老师们教教大家吧!
二、教师示范,教给表达方法
1、教师过渡:我们自己会制作这些手工作品,但是在教别人的时候,要向别人说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是怎么一步一步制作出来的。下面,先听老师介绍自己手工作品:美丽的窗花,认真听的小朋友一定会学会的哟!
2、教师示范介绍: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得手工作品是“美丽的窗花”。我们要准备好彩色的正方形卡纸、剪刀和铅笔。制作过程:先把卡纸任意对折,再把边剪一下,让卡纸变成圆形或接近于圆形。然后用铅笔在卡纸上随意画出要剪掉的部分,接下来用剪刀剪下来,最后把卡纸展开,一个美丽的窗花就做好了。(在介绍得时候,教师要拿着制作好的手工作品,边指示边介绍,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听明白。)
3、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听到了哪些关键的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话把制作的步骤复述出来。
4、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向别人介绍得时候,要说清楚哪些内容?怎么说才能让别人很快就学会?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小结: (1)要告诉大家自己做的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2)重点是说清楚制作的过程,为了让别人听明白,可以按照制作的步骤一步一步说,用上“先……再……然后……接下来……最后……”这样的连接词,这样就能让别人一听就明白。
三、组内练习,同伴相互交流
1、四人一小组,学生在组内进行介绍。教师出示小组交流要求:(1)四人轮流进行介绍,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说清制作的过程,用上恰当的连接词;(2)一人介绍时,其他三人认真倾听,记住主要信息,可以对介绍的同学提出建议。
2、四人一小组进行练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随时进行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班级展示,共同评议提高
1、班级展示,教师出示相关要求:(1)上台介绍的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用普通话进行介绍,声音洪亮,重点说清自己是怎么做的;(2)台下的同学认真倾听,记住介绍人说的主要信息。
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进行介绍,师生共同认真倾听后评议,主要从是否按照顺序说,有没有用上连接词,态度是否自然大方等方面加以评议。
3、请台下听的同学说说自己听到了哪些主要信息,简要复述台上同学所介绍的手工作品的主要制作步骤。
4、在评议交流之后再请二至三名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介绍。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许多小老师们通过自己清楚有条理的介绍,让我们学会了几种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当家人的小老师,向他们介绍这些作品的制作方法,一起动手动脑玩创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2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