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桂花的诗句古诗五字
1.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唐·张九龄《感遇》
2.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3.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4.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5.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宋·曾几《岩桂》
6.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7.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8.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宋·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犀》
9.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宋·朱淑真《木犀》
10.只饶篱菊同时出,高占红梅一著先。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 ——宋·陆游《嘉阳绝无木犀偶得一枝戏作》
11.纤纤绿裹排金粟,何处能容九里香? ——宋·范成大《次韵马少伊木犀》
12.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宋·杨万里《木犀》
13.水边一笑,十里得清香。 ——宋·向子諲《满庭芳·岩桂》
14.清似水沉香,色染蔷薇露。 ——宋·向子諲《生查子·木犀》
15.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宋·高观国《菩萨蛮》
16.西风扫尽狂蜂蝶,独伴天边桂子香。 ——宋·韩驹《木犀》
17.飞轩下瞰芙蓉渚,槛外幽花月中吐。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冷冷湿秋圃。 ——元·顾瑛《玉山亭馆分题得金粟影》
19.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
20.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清·张云璈《满觉陇》
描写桂花的好词:
桂殿兰宫、桂馥兰香、桂林一枝、桂子飘香、桂枝片玉、桂子兰孙、桂酒椒浆、桂林杏苑、桂薪玉粒、桂玉之地、桂折兰摧、桂折一枝
姜桂之性、兰桂齐芳、爨桂炊玉、双桂联芳、兰薰桂馥、椒焚桂折、兰熏桂馥、玉粒桂薪、蟾宫折桂、米珠薪桂、食玉炊桂、炊琼爇桂、
攀蟾折桂、郤诜丹桂、谢兰燕桂、月中折桂
1、一个个小小的米黄色的花苞从枝叶间冒了出来,仿佛是在绿色的绣花补上点缀着一粒粒金子,又像是一个个害羞的粉娃娃躲在绿叶从中向我们微笑。
2、一朵朵可爱的小桂花好似害羞的小姑娘,在茂盛的枝叶中若隐若现,有时躲起来,有时露出半个脸,对我们微笑着。
3、望着一朵朵小桂花,静静地闻着它浓浓的香味。一阵风吹过来,那桂花树枝轻轻摇晃,好像在向我点头问好。
4、天下雨了,那桂花被蒙蒙细雨沾湿了,更显得娇艳动人,芳香扑鼻。静下心来,我感到那香气一丝丝,一缕缕地飘来,那幽幽的桂香却像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在我不经意间,又迈着轻悄悄的脚步,悄悄地钻进我的心中。
5、桂花是一首诗;桂花是秋的绝世佳作;桂林花桂林魅眼;桂花是天地间最动听的一首乐章;桂花是一位美丽天使的化身。
6、桂花树形美观,终年翠绿,花小而芳香,其古朴典雅,清丽飘逸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7、秋天,桂花树开花了,桂花有四个小花瓣,老家的桂花花瓣是橘*,当然,还有别的颜色,桂花很小,可它总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真是好看。
8、那一朵朵黄白色的小花,挂在树枝上,四片花瓣的中间,是一粒粒小米似的淡黄色花蕊。从花蕊中散发出一缕缕沁人心碑的香气,使人感到神清气爽,香中还有一丝丝的清凉味,仿佛在提醒人们秋天到了。
9、金秋十月,正是桂花竞相开放的季节。一簇簇桂花,在不知不觉中开放。桂花,它那黄色的花瓣总是那样迷人。
10、金黄色的桂花每朵大约有四片花瓣一枝一枝在树上开着。数十枝花聚成一簇,成千上万簇花挂满一树。盛开之时,满树披满金纱,那米粒般大小的桂花让人见了就想深呼吸。
11、桂花四片花瓣的中间,是一粒粒小米似的淡黄色的花蕊。从花蕊中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气,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12、金桂,它有五片花瓣,花瓣是金黄色的,花瓣中心有一粒粒花蕊,通常都为两片雄蕊,一片雌蕊。它的花朵十分的小,不是一朵一朵的,是一粒一粒的,很像花籽。
13、桂花树倚在栏杆旁,高大提拔的树高约10米,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树叶成深绿色,对生,椭圆形,上半部疏生细锯齿。花簇生叶腋生成聚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一串串小金铃似的小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异常美丽。
14、秋天,它正在盛开的时候,却被长着“齿轮”的叶子遮掩住了,它虽然被掩盖住了,可是,桂花依然发出一阵阵扑鼻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那香味浓厚,像奶油,像蜂蜜,让人闻了就想尝一尝。桂花有四个花瓣,呈金黄色,颜色柔和,花蕊更小,像一只展翅高飞的蝴蝶。
15、秋天到了,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一棵棵桂花树,桂花树上开满了一片片的桂花,颜色黄得发亮,香气袭人。
16、随着风,有几朵桂花飘落了,我拾起掉在地上的几朵桂花,放在手心里,细细观察它,那桂花有六、七片花瓣,好看极了。然后我吹一口气,桂花就在蓝天上飞舞,把香味带给远方。
17、天气转凉了,桂花又爬上了枝头,挡住树的缝隙透过的光,它还是一片绿葱葱,只是散发出丝丝清香,侵入心脾,踮起脚,折断树枝,把它放在手上,淡*月桂中,看到了一丝不舍和凄凉。
三年级桂花作文【八月桂花香】
清晨,我到附近的公园玩,一进大门一棵棵粗壮高大的桂花树出现在我的眼前。
远看,桂花树像一把撑开绿色的大伞,上面印着一朵朵小白花,只见那一团团的小棉花球,躲在那翠绿的树叶上,害羞极了。满树的新鲜花朵闪着金黄色的光芒特别耀眼。
近看,桂花树的叶子翠绿色的,两头尖尖的桂花树的叶子长的特别茂盛,我透过绿叶,在绿叶丛中发现了桂花的身影,我连忙摘了一朵放在手心中仔仔细细的观赏。只见它小小的花朵,每朵花儿都有四片花瓣,都有几粒花蕊。大概和米粒的大小差不多。我把花朵放在鼻子的前面闻了闻它的香味可真是香极了!
一阵风吹来,一粒粒桂花从树上掉下来,看到了这样的风光景物。我情不自禁的转起圈圈来在这独一无二的桂花雨下翩翩起舞,那么美妙的一场八月桂花的场景,真是美妙极了!
啊!这美丽的桂花让我心神向往真是难忘啊!
拓展阅读
1、关于花的古诗句
画堂春 本意
东风吹柳日初长,
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
睡损红妆。
宝篆烟消鸾凤,
画屏云锁潇湘。
暮寒微透薄罗裳,
无限思量。
画堂春
暖风和雨暗楼台。
馀寒巧作愁媒。
半春怀抱向谁开。
忍泪千回。
断梦已随烟篆,
醉魂空殢琼杯。
小窗瞥见一枝梅。
疑误君来。
画楼空/诉衷情
吴门春水雪初融。
触处小桡通。
满城弄黄杨柳,
著意恼春风。
弦管闹,
绮罗丛。
月明中。
不堪回首,
双板桥东,
罨画楼空。
画堂春令/画堂春
画堂霜重晓寒消,
南枝红雪妆成。
卷帘疑是弄妆人。
粉面带春醒。
最爱北江临岸,
含娇浅淡精神。
微风不动水纹平。
倒影斗轻盈。
画堂春
东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棐几明窗。
日西人吏散东廊。
蒲苇送清凉。
翠管细通岩溜,
小峰重叠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带水风香。
浣溪沙 书虞元翁画
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
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
绿苹波上白鸥双。
淋浪淡墨水云乡。
画堂春
春波浅碧涨方池。
池台深锁烟霏。
缓歌争胜早莺啼。
客忍轻归。
合坐香凝宿雾,
垫巾梅插寒枝。
渐西蟾影漾馀辉。
醉倒谁知。
僧师源画观音赞
三世如来同一哄,
大雨料作补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
尺纸寸毫俱妙用。
寳缨天冠俨四众,
长年造极笔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
十方世界俱震动。
题莹上人二画右剡溪
天地又秋风,
溪山忆剡中。
孤舟幸闲著,
借我访支公。
题宣律师画像
秀目大*,
英姿举世无。
平生一瓦无,
何处有天厨?
题庠闍黎二画
秋山瘦嶙峋,
秋水渺无津。
如何草亭上,
却欠倚阑人。
题王仲信画水石横幅
王郎书逼杨风子,
画亦凭陵蜀两孙。
岂是天公憎绝艺,
一生憔悴向衡门。
题少陵画像
长安落叶纷可扫,
九陌北风吹马倒。
杜公四十不成名,
袖里空余三赋草。
车声马声喧客枕,
三百青铜市楼饮。
杯残朒冷正悲辛,
仗内斗鸡催赐锦!
题画薄荷扇
一枝香草出幽丛,
双蝶飞飞戏晚风。
莫恨村居相识晚,
知名元向楚辞中。
题画薄荷扇
薄荷花开蝶翅翻,
风枝露叶弄秋妍。
自怜不及狸奴点,
烂醉篱边不用钱。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
残雪覆枯颅,
手扶短榔栗。
送酒无苏州,
一醉未易得。
青旗猎猎秋风吹,
长瓶一吸亦足奇。
但办道傍常醉倒,
不须解作藏真草。
小昭庆院讲僧旧在都下与之相从今没已久见画
曩岁曾陪夜讲灯,
伏犀插脑齿如冰;
假令重见应难识,
遗像臞然一老僧。
夜梦与数客观画有八副龙湫图持奇客请予作诗
高堂阅画娱嘉宾,
巨幅小卷纵横陈。
其间一图最杰作,
命意落笔惊倒人。
奇峰峭立插地轴,
飞瀑崩泻垂天绅。
寿藤老木幻荒怪,
深潭危栈愁**。
忽然白昼起雷电,
始觉异物蟠奫沦。
阴云四兴诛老魃,
甘澍连夕苏疲民
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
厌烦只欲长面壁,
此心安得顽如石。
杜门复出叹习气,
止酒还开惭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开,
锦绣裹城迷巷陌。
燕宫最盛号花海,
霸国雄豪有遗迹。
猩红鹦绿极天巧,
叠萼重跗眩朝日。
繁华一梦忽吹散,
闭眼细思犹历历
拜刘凝之画像
弃官清颍尾,
买田落星湾。
身在菰蒲中,
名满天地间。
谁能四十年,
保此清静退。
往来涧谷中,
神光射牛背。
惠崇画
断取沧州趣,
移来六月天。
道人三昧力,
变化只和铅。
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
黄州逐客未赐环,
江南江北饱看山。
玉堂卧对郭熙画,
发兴已在青林间。
郭熙官画但荒远,
短纸曲折开秋晚。
江村烟外雨脚明,
归雁行边余叠巘。
坐思黄柑洞庭霜,
恨身不如雁随阳。
熙今头白有眼力,
尚能弄笔映窗光。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酒浇胸次不能平,
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
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
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
亦恐形全便飞去。
东坡画竹赞
孤生危苦,
播荡风雨。
岁不我与,
誓将寻斧。
刳心达节,
万籁中发。
黄锺同律,
伟哉造物。
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题其上
胸中正可吞云梦,
盏里何妨对圣贤。
有意清秋入衡霍,
为君无尽写江天。
自画山水寄正受题其上
虎观它年青汗手,
白头田亩未能闲。
自嫌麦陇无佳思,
戏作南斋百里山。
自画山水寄无斁题其上
湘吴昔穷览,
怀抱自难忘。
毫素开尘牖,
江山入草堂。
寄君花县里,
虚我竹林傍。
何物酬斯赠,
清诗要一囊。
观画
菰蒲欹倒洲渚生,
江流茫茫亦清平。
小舟击汰如有声,
入眼初觉非丹青。
便欲从之载酒行,
忽怪四壁风涛惊。
宁江侨人刘生徽宗时以画供奉翰林中近过元汝
刘生待诏蓬莱宫,
和铅舐墨称良工。
自从八骏狩西极,
万里流落巴山中。
老来摹写益神妙,
指麾草木回春风。
时将一幅换斗米,
千金旧价无由逢。
漫郎手筑江上宅,
水鸟山麋森满壁。
问君致此何其多,
答云嗜好今成癖。
代冯元礼次韵送画山水扇与张次应
五日十日岂为工,
万壑千岩自绝踪。
在握已能霄汉上,
更须群玉占前峰。
代冯元礼次韵辞张次应画山水扇
女鸾宝扇谩称工,
谁识岚漪缥香踪。
何事晚来慵落笔,
为嗔不说妙高峰。
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觜画水求鱼有
信天缘,
何为者,
非达亦非贤。
终朝开咮不敢仰,
待鱼落咮急下咽。
大鱼变化小鱼黠,
谁肯效命于尔前。
皇天日月高,
无心怜尔曹。
几欲强求索,
岂不监漫画。
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觜画水求鱼有
淘河复淘河,
后土激浪沙分波。
大石羽转杂龙鼍,
汝欲澄清力几多。
官家费尽水衡钱,
万夫政待汝漪涟。
天上有河鹊以填,
可增汝漫髠其颠。
虚名核何尝,
休讥汝在梁。
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觜画水求鱼有
漫画复漫画,
河尾沙软喙一尺。
天生刚喙不解秃,
倦鱼薄浅幸有得。
谋拙力百费,
何处有金翅。
饥肠倚暮烟,
惭愧信天缘。
以诗就叶洞春求画蒲萄
洞春豪杰士,
妙笔出怪奇。
写就大宛根,
可怪不可{扌弃}。
此手岂易得,
此手难再携。
敢将有声画,
博君无声诗。
趣景升太尉画孙登像
契阔王孙魂梦劳,
京华一日重游遨。
图书不惜黄金费,
歌舞何妨籙佩高。
月到南楼卧吹笛,
花残曲几醉挥毫。
如何爱著须臾懒,
不使苏门对楚**。
题杨如晦二画·边鸶雉
骇雉丹青人姓边,
无花无石自瞿然。
已能倚壁音声绝,
何用蹲飞欲上天。
题杨如晦二画·蜀道图
山钩树白何年岁,
流瀑可听下无地。
行人愁绝却无愁,
始信宜歌蜀道易。
题明发所画访戴图渠自有诗
扁舟雪夜兴,
千载风流存。
诗画能幽绝,
不似诸王孙。
兴多却易尽,
一世复何待。
伧父莫骂予,
犹且不见戴。
题画扇
秦秦何处乐,
独自托孤枝。
玉粒知无分,
清风也自戏。
又题陆大夫画逸少远游道林
会稽内史勤笔墨,
远游中坐无一物。
何事支公爱神骏,
团揭鼻齿映顶足。
拄杖圆笠如意负,
蓬发著巾俱肃肃。
相向忘言在何许,
望断高山空翠麓。
以扇求冯元礼觐画山水
高人能画山中趣,
凉吹晓从天际来。
移尽此情纨扇上,
人间何处有尘埃。
聂侍郎领客观园林之胜饮中出示名贤书画
*家风从橐尊,
时容野客上朱门。
如登东观图书府,
又似西岩水竹村。
自以一闲销日月,
谁知万虑满乾坤。
诸公衮衮成何事,
不若花前对酒樽。
儒衣陈其姓工于画牛马鱼一日持六簇为赠以换
生绢六幅淡墨图,
伊人笔端有造化。
骅骝汗血捉电光,
牯牸倦耕眠草下。
陂塘漠漠烟雨后,
出水群鱼戏潇洒。
细看物物有生意,
不比寻常能画者。
请君就此三景中,
挥毫添我作渔翁。
岸头孤石持竿坐,
白鹭同居莆苇丛
题申季山所藏李伯时画村田乐图
春秧夏苗秋遂获,
官赋私逋都了却。
鸡豚社酒赛丰年,
醉唱村歌舞村乐。
鼓笛有声无曲谱,
布衫颠倒傞傞舞。
欲识太平真气象,
试看此画有佳趣。
管弦声按宫商发,
细转柳腰花十八。
罗帏绣幕拂香风,
九酝葡萄金盏滑。
送衡山琴画张道士二首
满天风月澹消**,
三尺枯桐古调高。
不敢问君听别操,
请弹二十五离**。
送衡山琴画张道士二首
满空烟雨澹糢糊,
三尺霜缣老墨枯,
不敢问君求别景,
请描七十二峰图。
文文山画像赞
目煌煌兮疏星晓寒,
气英英兮晴雷殷山。
头碎柱而璧完,
血化碧而心丹。
呜呼,
谁谓斯人不在世间。
跋刘敏叔画杨诚斋先生探梅图
夜起诗翁吟骨健,
雪寒梅瘦月初生。
谁教霜月闲描画,
景物和人成五清。
画壁
松柏双双夹竹青,
来游仙客称闲情。
一时幻出谁能尔,
四者依然太瘦生。
郁郁相交堪掬翠,
昂昂自得若闻声。
如何艳冶容繁杏,
殆恐人嫌境过清。
观子陵画像
陶朱防狡兔,
渭滨兆非熊。
先生但钓月,
君王友不从。
我昔访其迹,
溪光磨青铜。
呼公公不应,
天籁自号空。
何人知此景,
携归梵王宫。
乃知夜半力,
端在寸毫中。
题画卷五首
欹倾栈路绕山明,
隔陇人家犬吠声。
无限白云堆去路,
不知谁识许宣平。
题画卷五首
春阴十日溪头暗,
夜半西风雨脚收。
但觉奔霆吼空谷,
遥知万壑正争流。
题画卷五首
暑云泼墨送惊雷,
坐见前山骤雨来。
今夜一凉千万里,
更无焦卷与尘埃。
题画卷五首
秋晚黄芦断岸,
江南野水连天。
日色微明鱼网,
雁飞行人苍烟。
2、关于夏天的古诗名句
古代诗歌中关于夏天的诗歌有很多,诗人是怎样来描写夏天的呢?
1、《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4、《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1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6、《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7、《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8、《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19、《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20、《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
脉脉防忧煎。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21、《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22、《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23、《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24、《三月晦日偶题》【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25、《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26、《初夏淮安道中》【元】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27、《夏日杂诗》【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28、《夏日》【唐】白居易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尽日坐复卧,
不离一室中。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29、《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30、《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3、关于思乡的诗句古诗词
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7.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9.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3.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4.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0.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2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5.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0.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3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3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2、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悲歌》)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九歌《少司命》)
14、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6、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南唐.李煜.《相见欢》)
18、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2、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23、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2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2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瑕.<<江楼感怀>>)
26、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2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