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写重阳节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48:21

李清照写重阳节的诗句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注释

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西风:秋风。

比:《花草粹编》等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拓展阅读

1、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别董大

第一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首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赠汪伦

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别

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

1、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

4、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5、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6、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7、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8、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9、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席上赋白菊》

10、绿杯红袖趁。——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1、何事又作南来,看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2、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3、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

14、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15、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韩琦《九日水阁》

1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17、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8、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19、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0、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3、

【1】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2】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5】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日寄韦舍人》

【6】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月九日》

【7】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8】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

【9】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10】高唯北望,菊助可□明。《浙上

【11】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12】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13】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九月十日即事》

【14】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15】茱萸房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九日雨中》

【16】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阻雨》

【17】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丁巳

【18】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日寄上饶明府》

【19】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暮秋。《感怀》

【20】九开秋,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21】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2】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日赠酒》

【23】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日即事》

【24】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九日醉吟》

【25】一为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日有作》

【26】一岁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

【27】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菊自开。《日寄浙东诸从事》

【28】炎九,物华新雨余。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日中外同欢,以言志,因示群官》

【29】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

【30】我来不得意,虚过时。《九日登山》

【3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32】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33】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34】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35】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九月九日苏州东楼宴》

【36】三载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37】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采桑子

【38】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今又,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

【39】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上北楼。《九日登高》

【40】偶遇闰秋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闰九月九日独饮》

【4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4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席上赋》

【43】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44】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日上渚宫杨尚书》

【45】令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白露洁,菊散黄金丛。《日即事》

【46】菊花何太苦,遭此两。《九月十日即事》

【47】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点击查看更多李清照写重阳节的诗句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4635.html

热门阅读

  1. 晚安祝福语39条
  2. 儿童笑话故事大全
  3. 植树节的活动教案
  4. 《弟子规》优秀学习心得范文
  5. 2016年冬天天冷问候语
  6. 《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模板
  7. 钞票的造句
  8. 关于暑期大学生酒店打工实践报告
  9. 文秘专业的自荐信范文800字
  10. 最新开学典礼高三学生代表发言稿
  11. 关于太阳的小故事
  12. 描写生命的优美句子
  13. 201七夕情人节表白祝福语汇总
  14. 用大冶铸金造句
  15. 2016年qq新年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