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2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4 12:11:46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 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 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三、教学难点

1 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教学准备:

幻灯片、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设疑

2指名朗读课题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3)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三)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

(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比较句子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

(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五)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

汤姆: 惊喜→不情愿

爸爸: 赞赏→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拓展阅读

1、《圆明园的毁灭》

一、目标

(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生记住一国耻,激发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生记住一国耻,激发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

三、难点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

四、过程

(一)导入新

上节我们初读了文,了解了文内容,习了一段。哪位同来说一说文分几段写的?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通过读书和分析文结构,我们文分为三段,一段告诉我们: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板书:损失不可估量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请同们带着个问题朗读二段。

1.范读文,让生初步整体感知圆明园的辉煌景观。

2.默读、思考。

二段从哪儿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

提示生按照不同方面一段分成三层。

(二段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二自然段是一层,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三自然段是二层,介绍了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四自然段是三层,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3.逐层讲解,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

(1)一层(二自然段)。

找一位同朗读一自然段。

请同们画出圆明园由哪几部分组成?

(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另外,还有很多小园。)

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

(“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众星拱月”的意思是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请同们在纸上画一画“众星拱月”的各种园子。

引导同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模样,根据自己的“众星拱月”图,谈谈感想,体会圆明园的布局规模(宏大)。

板书:圆明三园众星拱月

(2)二层(三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

(作者很形象地描述)园中的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

指导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结合修饰语,想象当的景观,并为背诵做准备。

②理解“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请同讨论理解句话,师给予适当指导。

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

板书:民族建筑西洋景物

③组织生讨论。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结合3自然段内容,前后桌讨论。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圆明园集中外名胜于一身,所以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④有感情地朗读文,进一步体会“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习了一部分,我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也感到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非常热爱。)

⑤练习背诵一自然段。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同们互相提示着背诵。

(3)三层(4自然段)

找一位同朗读,师指导同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做“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是当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板书:博物馆、艺术馆

指导生朗读,练习背诵。

(4)小结二段

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认为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看待圆明园的辉煌。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我觉得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园林史上的奇迹。)

(三)三段。

1.请同们默读一段,在文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掠”、“毁”、“烧”三个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指导生具体分析侵略者的暴行。

(“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句中的“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动的”也不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

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样就怎样。

“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很快化为灰烬。)

们,我们样一个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就样被群强盗烧毁了。

2.结合后练习2题,引导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谈谈体会到什么?

(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指的是我国和世界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不可估量”指的是无法推算,不能估

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

3.简单介绍侵略者毁坏园林的资料,渗透近代史育,激发生的爱国热情。

一内容135页有详细介绍,可参考。

4.观察书中的插图,或播有关录像资料片,请同们齐读一段,进一步体会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5.组织同讨论:侵略者为什么能如此为非作歹?

通过讨论,使生了解清*的*无能,激发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今天我们的国家*开,越来越富强的自豪感。

(四)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圆明园有众星拱月的布局,民族建筑、西洋景物非常宏伟、博物馆、艺术馆中的文物都很珍贵。因清**无能,样一个皇家园林遭到侵略者的浩劫,一切都是野蛮的强盗行为。今天我们要认真习,将来我们国家建得更加繁荣富强。种可耻的历史再不能重演。

板书:布局宏伟珍贵强盗

请同结合板书,归纳文的中心思想。

(文记叙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园惨遭侵略者毁灭的经过,揭露和控诉了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疯狂掠夺的罪行,表达了作若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叙述的呢?请同完整地朗读一遍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围绕中心思想着重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相它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二是侵略者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两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都能激起人们热爱祖国和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师:作为新代的小生,我们该怎么办?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板书: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2、《少年闰土》公开

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有关句段,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习重点:

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习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师谈话,引入新

师:上节我们从闰土的外貌中体会到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我们将研读闰土的语言,从中体味他的个性特点。

二、研读616小节,体味人物个性特点。

(一)整体感悟

1、请同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616小节,读后完成填空。

告诉生可根据文内容填,也可自己推想着填,可以填一个方面,当然更欢迎填几个方面。不要忙于回答,先同桌交换一下意见。(师巡回察看)

2、生反馈所填的内容,并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读读相应的段落。

3、请同们根据刚才的交流,将文中介绍的几件事整理后像在雪地里捕鸟写成雪地捕鸟样的形式,写在自己的书上,看谁写得正确。

4、指名生板书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

(二)重点研读看瓜刺猹,体味人物个性特点。

1、些非常有意思的事儿,们经历过吗?听过吗?像样没有经历过,没听过的事就叫? (希奇事)

2、那么,些希奇事儿如果让和闰土去干的话,最想去干哪一件呢?为什么?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们刚才都说了自己最想和闰土干什么事儿,那们知道我最想和闰土去干哪件事儿吗?

生猜,师趁机引导习看瓜刺猹部分。

A、瞧(出示件),我看瓜刺猹的对话都已经打在了屏幕上,们可以对照自己的文划一划,读一读,边读边想,哪些地方让觉得有意思的,可以多读几次。

出示句子,生自读,师**。

B、嗯,同们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们觉得看瓜刺猹件事中,哪儿觉得特别有意思?

C、生交流,感受其中的有意思。

D、引导生想像:们有种感觉吗?要不样吧,咱们一起来体会体会种感觉好吗?同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们看见了什么?

E、指导朗读 是啊,同们刚才看到情景多么有趣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那一份有意思好吗?

生朗读,师指导。

4、通过动作和神态的补充进一步指导对话朗读。

闰土向我讲述看瓜刺猹的候,们能想象他说话的语气、神态吗?他会怎么跟我说呢?谁能用上描述他当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吗?

那我又是怎么样听的呢?

愿意像闰土和我一样说一说吗?带上动作,带上表情看瓜刺猹的对话练一练,让我们好像看到了那位勇敢的少年。

生同桌练对话。

指名生读分角色读

5、多么迷人的夜色,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早已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那看瓜刺猹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

出示一段 生齐读

6、令我难忘的何止是看瓜刺猹一件事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儿还有很多很多,真叫?书上有个词叫(无穷无尽) 板书

7、通过读文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儿部分感受人物特点。

8、多么精彩传神的对话呀,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再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呼之欲出啊,我听了闰土的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同们一起读读16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

生反馈

们读出了很多,那在段话里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9、对比体会,理解句子。

那么什么是四角的天空呢?我们一起看吧,(出示件) 庭院深深、高墙耸立,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干那些希奇事的候,我又会在什么地方呢?(生想象)

我多么羡慕闰土呀,难道一个少爷还不如一个农村少年吗?想想看他哪儿不如闰土呢?

面对样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样勇敢的闰土,面对样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样的感叹,出示句子:啊,闰土四角的天空。

(三)小练笔

闰土位新朋友,他的心中有着生接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师指板书。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久久挥之不去,所以当闰土离开,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可以读读最后一段,也可以看看幅图,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他们离别会说的话,写好了可以和同桌先交流一下。

生反馈

机动:

三、推荐读物

闰土是文大师鲁迅笔下的一位人物,本文也只是《故乡》一书中的一小部分,老师建议大家外好好地读读鲁迅写的《故乡》,相信们会对文中的我和闰土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会比较深刻地了解当的社会。当然了,在位大师的笔下还有许许多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儿老师再向大家推荐几本鲁迅的书,(件)同后去看一看,相信们会从中到更多。

机动:三、推荐读物,拓展阅读。

三十年过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是什么情景呢?请大家拿出前老师发给大家的阅读资料,静下心好好地读一读,也可以看大屏幕。

四、前后照应,理解题。

了《少年闰土》一文,又读了刚才写中年闰土的篇文章,再读题,会怎么去读呢?说说理由。

3、《秋游》最新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师描述:秋天到了,天高云淡,白云悠悠。秋风起了,黄叶从树上轻轻飘落下来,像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候,老师最喜欢踩着松软的落叶去郊外秋游。小朋友,们也想去吗?

2、(出示秋游图)

生看图后师问:小朋友,郊外的景色美吗?

(出示:我最喜欢 , 。)

能用“我最喜欢哪儿,个地方怎么样”的句式说说儿的美景吗?

二、二自然段

1、郊外的景色多么迷人呀!(出示蓝天白云图)

2、出示:秋天的天空 ,白云 。进行练说。

3、初读二段。

小朋友蓝天描述得么美,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能对照三道题读懂文吗?

出示:①()的天空()。

②几朵白云有像(),有像()。

③还有什么一望无边?觉得白云还像什么?

一望无边的()。

白云像()。

5、集体讨论。

6、指导朗读。

三、三自然段

1、轻声读文。

秋天的天空美,农田也很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农田里的景象。(出示三自然段)

2、师问:农田里有哪些庄稼?各是什么颜色?农田美在哪儿?

3、填色:儿有张绘有稻田、高粱、棉花的简笔画,小朋友给它填上色彩,看谁填得最美?

4、(出示农田图)生看图后,师问:图中的色彩美吗?跟小朋友刚才填的色彩比呢?蓝蓝的天空和一望无垠的农田交相辉映,显得更加绚丽多姿。让我们再次来到农田里,感受它的美吧!(师引语)

5、读中品味美。怎样读才能感觉到些颜色美呢?

6、迁移练说:(出示果园图)秋天的农田美,果园也很美。能用刚才的句式说说果园里的美景吗?[出示:果园里,(),(),()。]

四、四自然段

1、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

让我们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四自然段。

2、自主习。

①说说读懂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互相交流。

②检查习效果。

填空:同们有的(),有的(),有的()。大家(),(),()!

3、看图想像。

(出示秋游图)师问:如果是其中的一位同,还想在草地上干什么?

4、延伸说话。

出示:在郊外的草地上,同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多么 !

5、指导朗读。

①启发思考:们在草地上亮开嗓子喊些什么?会怎么开心地笑?怎么大声地喊?

②用种感情读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回忆全文。

(出示填空题:秋天天气 。 蓝蓝的, 在天上飘。 金黄金黄,火红火红, 雪白雪白的。秋天 !

2、朗读全文。

3、要求后读一篇赞美秋天的文章,优美的句子可以背一背。

4、《颐和园》优秀的

习目标】

1、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

1、同们,今天我们继续文《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2、通过观察图画,理解文内容,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好游记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游览又大又美的颐和园,大家仔细看,认真听,想一想录象主要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

(播录象)

2、交流:

颐和园给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作者是怎么描写颐和园的景色的?谁能说说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具体描写颐和园的?

2~5自然段)

4、自己读读个部分,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

填空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 )。走完长廊,就到了( )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

明确:

作者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个景点。

师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二自然段

1、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请同们自由读文,想一想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

2、交流,师相机板书:

廊内──廊两旁

3、默读文,一边读一边想:

长廊给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交流明确:

长廊又长又美。

⑴ 感觉到长廊的长,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⑵ 那么,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

⑶ 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

⑷ 在么美的长廊游览,游人的心情怎样?

4、看长廊图片。

5、出示句子: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指读,思考:

句话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画多而美,作者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

6、欣赏着精美的画面,感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游览长廊。让我们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

(齐读二自然段)

7、小结:

长廊真美啊,1990年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绘画,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四、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习写万寿山的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万寿山的景色的?

交流板书:

山上、山下

2、那么作者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指读三自然段,读后交流:

佛香阁、排云殿。

3、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描写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

指读,出示句子,自读谈体会。

4、谁再来带着感情读读一自然段,让同们通过的朗读,体会到万寿山的雄伟壮丽。

5、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登上了万寿山,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读后交流。

6、段中还有哪些景物也写得很美?

⑴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指导朗读句子。

⑵ 出示句子: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7、万寿山的景色特别美,种美的感受、美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齐读四自然段。

五、五自然段

1、过渡:

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2、指读,思考:

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

结合生回答板书:

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 重点写了十七孔

3、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

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

4、出示句子:

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指读,从姿态不一体会到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

齐读句子。

六、总结全文

1、刚才我们习了文2~5自然段,领略了颐和园的秀美风光,请大家找一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颐和园的特色?

一句。

板书:

美丽的大公园

2、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知春亭、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

生齐读。

出示最后一节: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板书:

说也说不尽

说也说不尽是什么意思?

3、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几处景物的美丽景色,使我们感受到了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七、文,有什么收获

八、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它写下来。

5、《鲸》的

1、读懂文,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文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3、激发、爱科的感情。练习朗读文。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会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0xx/11/10

一、揭题,导入新

1、揭题,读题。

2、通过昨天的习,了解了哪些知识?

3、还想知道些什么?

4、师归纳生问题,明确目标:

(1)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些特点的。

希望同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弄懂些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爱科的小小科家。

1、指名读文,思考:

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划出最觉得最有趣的句子。

2、生按自小组自,继续讨论以上问题。

三、文:

1、播录像,想,觉得鲸怎样?

一段哪些句子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出示句子,理解列举数字和对比的方法,指导朗读。

2、知道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的吗?

录像,读文,自己说一说,注意表示间的词。

根据词语,引导生复述。

3、师生接读: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有牙齿变成了,有的没有牙齿,变成了。

4、过渡:鲸还有许多知识,还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科家,探索鲸的奥秘。

5、小组自讨论文47自然段,要求,看一看谁掌握的知识多?

6、小组汇报,掌握了鲸的什么知识?

师根据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四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五自然段: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七自然段:读出表示生长快的句子。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习,到了鲸的哪些知识?举行鲸的知识小小报告会。

2、还知道鲸的什么知识?

3、激励生努力习,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吃食 呼吸 睡觉 繁殖

堂检测:

一、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1)鲨

(2)老虎狮子鲸豹子

(3)齿鲸幼鲸

二、选择认为正确的答案:

鲸是哺乳动物是因为:

( )鲸很大、很重

( )鲸用肺呼吸

( )鲸是胎生的

( )鲸有鳍

( )鲸的睡觉方式很特殊

( )幼鲸吃母鲸的乳汁长大

点击查看更多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2课时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1619.html

热门阅读

  1. 老人66大寿祝福语
  2. 幼儿园大班安全计划范文推荐
  3. 学生反思周记怎么写
  4. 阿长与山海经美句摘抄
  5. 老人节祝福语
  6. 写尽流光沧年终是一纸为凉美文
  7. 我总想着这件事五年级作文
  8. 助学筑梦铸人的主题征文
  9. 丑小鸭的故事中文版
  10. 同学聚会感言的句子
  11. 工程造价自荐书范文
  12. 参加公司会议的心得体会
  13. 企业内训合作协议书
  14. 2018文明城市标语
  15. 201年送给亲人的元旦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