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之外的素面之美生活随笔
“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这是一种对于容貌状态的阐释,美丽或者平凡的皮囊受之父母,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先天因素。美丽的人因着对容貌的自信可以肆无忌惮不化妆,可对自己的容貌没有自信的人却因为“化妆如同吸烟”而上瘾,终日躲在自己浓妆后不甚真实的“第二张脸”之下,承载着拥有重量的秘密,一路负重前行。
而这一切只因为,大家对于“美丽”的定义有了偏差。
到底什么才算是美丽?是姣好的面容?是白皙的皮肤?是如同秋水的眼波和如同远山的眉?好的皮囊才算是美丽吗?从前,我总是抱怨自己太胖太丑,朋友不喜欢听,说你怎么能说自己丑呢,你很美丽啊。我问她,在你眼中美丽的定义算什么?我要是算得上美,那世界上没有丑的人了。朋友用有些责备的眼光看着我,说:“美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一个人,如果他是健康的,是阳光的,那么他就是美的,这就是我对美的定义。”
这番话就像是一把铁锤砸碎了我心上的坚冰,我陷入了沉沉的思索。是啊,到底什么才算美呢?好的脸蛋就是美吗?涂着浓妆的网红脸算是美吗?淡淡的薄妆是一种修饰和礼貌,还可见本来面目,而化浓妆后的脸,总是出奇的相似,浓重的眼影,厚得掉渣的脂粉,洗面时,“红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冲刷过水土流失的山峦”,在这样厚重的掩饰下,“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所有人变得相似了,带上这一张紧贴在脸皮上的面具,我们都变成了行走的秘密,喜怒哀乐都掉落在妆容之下压抑到无法呼吸的素面之中。看不见真实的我们,真的算是美丽吗?
起初,是为了遮瑕,是为了让自己变成想象中的“美丽”模样,我们开始化妆。可渐渐地,化妝变成了一道面具,变成了一种可怕的习惯,仿佛躲在那层厚重的胭脂之下,我们才是妥帖和安全的,一旦离开了那层庇佑,我们就变得脆弱不堪。对面容的迟疑甚至变成了对心灵的拷问,“我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不化妆的我”,因为不知从何时起,人的勇气全都藏在了妆容里,随着清水拍掉脸上的妆容,所有的勇气也一并脱落,我们变成了脆弱的瓷娃娃,经不起触碰,时刻都害怕从美丽的山崖坠落深渊。
而此时,浓妆会让人变得美丽已经成为了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在这样的自我安慰里,躲在浓妆后的人变得不敢认清真正的自己,而那些真正自信且强大的人才明白,化妆只是礼仪的点缀,素面朝天才是勇敢且真实的生存方式。
真正的美丽,就在素面朝天之中,这是一种天赋之外的生命之美。
真正的美丽带着一种自然的律动,它会生长也会衰老,可无论年轻时滑嫩的脸庞还是年迈后苍老的皱纹,只要是天然的,就是美的。“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是一种坦诚不做作的天然之美。
生命所赋予我们的皮囊,本就是一笔令人惊叹的奇迹。每一个笑容都可动人,每一次目光的交触都清澈见底,这样天然的美丽,遭了化学制品的玷污,本就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不化妆的我们不是不美,只是缺乏一种直面自我的勇气。
拓展阅读
1、生活随笔: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一句话,点透了宽容做人的真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生活随笔:退一步海阔天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去市场买菜,刚进菜场东门就发现,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大约八、九的女孩和一个卖菜的老太太吵得不可开交,洒落满地的菠菜、豆芽菜,和小葱,有的都被揉搓的不像样子了,从围观的人群中得知:这母女俩一大早买了两元钱的豆芽菜,快晌午了,提着回去找卖菜的,说回家一称少了一两,卖菜的老太太就是不给补称,理由是:菜已经卖出近三个小时了,豆芽本身就是“水菜”两三个小时以后斤两不足也是很正常的,于是就激怒了这对母女,一气之下,娘俩就把老太太的菜摊给掀了个底朝天,连摔带踩整个菜摊一片狼藉。
即便现代人,看热闹的多、管闲事的少,但是母女俩的举动还是遭到了路人的谴责,有人说:何必呢?不就是几根豆芽菜吗,至于发这么大的火;也有人说做买卖是个良心活,缺斤少两有失天理;还有人说不应该让这么大的女孩也参与此事,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争执不休,其结果:轻的生了一肚子气,不欢而散;重的引起双方大动干戈,后果不堪设想。
此事让我想起,前些日子在我楼下,两辆私家车一辆往东一辆往西,在楼下会车,因生活区道路狭窄,必须有一辆车先往后倒几米,才能给对方让出路 ,多年来大部分人都是,你尊我让相安无事。但是那天我下班走到楼头时,发现两辆车的车主顶上牛了,谁也不肯退让,相持了几分钟后,两个人开始是口齿之争,后来演变成拳脚相加,再后来就惊动了“110”……
2、生活随笔作文450字
也不知道自己想写些什么,但是觉得有好多话要说,还有半年就要和老师同学们分开了,会认识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当想到和同学们的过去,一起追逐打闹,一起研究例题,一起讨论社会上的热点。往事的一幕幕浮现脑海,感觉真的好舍不得,我去买了一个日记本,我长大了,应该有属于记录自己小秘密的地方,我以后每天都要把自己一天的事情记录下来,长大之后慢慢回味它。
有一次当无意间网游时到一个叫做【小荷作文库】的网址时,看到有许多同学们用语言写出了自己心里的话,让我们和他一起分享他的情感,分享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感觉时间过得好快,从一个不懂时的小丫头的我,到一个找到自己梦想的女孩,感觉自己变了好多,成熟了好多,在我的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他们使我长大了,锻炼了我,事情不怕不会,就怕你不用心去做,努力去做。
不管是棋也好,是水也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每个人的生活要靠自己去主宰。,我想到我的志向虽然很高,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就将成为对社会无用的人。所以,我的前途和命运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应当努力学习,不然就会象〈〈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否则,等我老了,也会有一些感慨。所以我要用“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这句名言,时时刻刻来提醒自己要认真学习。
3、难忘儿时戴“春鸡”生活随笔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乡亲们俗称打春。意思是公鸡打鸣,唤醒沉睡的大地。风和日暖,万物复苏,猫冬的乡亲们开始备耕,迎接随后到来的忙碌春天。
打春了。按照故乡的习俗,家家户户在这天都会给小孩子戴上“春鸡”,“春鸡”鲜艳活泼地站立在肩头或衣袖上,寓意*除灾、*不侵、“鸡”祥纳福。这一传统习俗,起源于何年何月、哪朝哪代,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是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流传下来的。
记得小时候,每到立春前的日子,家中有孩子的女人们,会不约而同带着针线和平时积攒下的碎布彩条,三五成群地欢聚在一起,开始缝制“春鸡”。
“春鸡”做起来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件技术活,首先是把花布料按照鸡的样子剪好,用线缝合时先留下一个小口,将烂布头或棉花或小米或麦子当作填充物塞进去,然后将小口缝实。待鸡的雏形有了之后,还要用黑线给“春鸡”缝出眼睛,再用一小撮儿五色彩线缝在鸡**股上,算作尾巴,一只漂亮的“春鸡”便栩栩诞生了。
立春的这天一大早,母亲十分庄重地将早已做好的?“春鸡”缝在我们左边衣袖靠近肩膀的位置,顿感喜气洋洋、精神百倍。顾不上寒冷,我们便喜滋滋地冲出家门,去找小伙伴们比“春鸡”了,看谁的更好看、更花哨、更逼真。嬉嬉笑笑中,还不忘唱着童谣:“红公鸡,绿尾巴,叼痘痘,嚼花花,保儿不生痘花花。”我们稚嫩的声音,立即把寂静的村庄撩拨得热气腾腾,好像春天已被我们赶来了,处处充满盎然生机。
“春鸡”从戴上之后,几乎要到过了正月十五之后才取下来。这期间那肩头上摇摇晃晃的“春鸡”,与我们一起步入小年、度过春节、迎来元宵节。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热闹着村头巷尾。
又是一年立春到,我想戴“春鸡”的习俗还在故乡传承。遗憾的是,身居闹市的我,却没有学会缝制“春鸡”的技艺,无法在儿女的童年烙下一抹打春的印记。也许多年之后,他们只有在文字里与“春鸡”邂逅,不知那时他们能否从中感受到故乡的温暖。
4、生活随笔作文450字
昨天听了一场课。虽然中间夹杂了不少的广告,但总体来说还是小有收获。
老师提到了一本她正在看的书,然后就里面的一些观点解析给我们听。
网络便捷的一个好处就是,我虽然没有她的那本纸质书,但能马上在读书软件里找到了电子版。
但更为关键的,其实就是她的解说。
同样的一句话,我们可能看过就过了,但是在她那里就会被拓展开来,可能就会被举出几个案例便于我们理由。
这位老师最初见到她的时候,只觉得其貌不扬,也没觉得她有多么显著的作品,倒是被她接地气的说话以及行为处事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后来才渐渐地了解到,她的学历并不高,但是在这一行为坚持了十年,从一开始的小白,一步步地自我摸索,走到了今天的成绩。
她的成功里有一份自律与方向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敢于甩开外界的偏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当然也有一个就是她的毅力。
那段时间她把时间全压在自己的事业上,到坚持了8个月的时候,才有了质的飞跃。
试想一下,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坚持呢?
所以,成功的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去发现,并且去学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