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好吃的橘子》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1 20:39:34

幼儿园科学活动《好吃的橘子》教案

初步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形状、味道等特点。

乐意参与活动,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剥橘子。

初步了解橘皮和橘肉的作用。

橘子(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

干净的盘子、抹布、筐子若干。

引导幼儿跟随着音乐摘橘子,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出示教学挂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树上有什么?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一起摘橘子。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看看是什么?

引导幼儿用闻、摸等方法观察橘子的外表形状特征。

每个幼儿从筐子里拿出一个橘子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外表形状。

教师:我们摘下来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闻一闻,什么味?

引导幼儿学习剥橘子,观察、品尝橘肉。

引导幼儿自己剥橘子。

教师:想吃橘子怎么办?怎么剥?

教师示范从上往下一片一片地剥开橘皮,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引导幼儿观察、品尝橘肉。

教师:哇!橘肉露出来了。它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白白的须能吃吗?

教师鼓励幼儿将一瓣瓣的橘肉剥在盘子里。

幼儿品尝橘肉(鼓励幼儿连橘皮上的橘络一起吃),说说橘肉的味道。

教师:你吃的橘肉是什么味道的?

引导幼儿了解橘皮、橘肉的作用。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介绍橘皮和橘肉的作用。

教师:橘皮可以用来做陈皮、泡橘皮茶,橘肉可以榨橘子汁、做橘子酱。

迁移幼儿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吃的含橘子成分的东西。

教师:你还吃过什么食物带有橘子味道?

橘子是秋天最易见到的水果,不但能够润肺化痰,还能够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剥橘子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力量,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提问:“小朋友,你看看老师的橘瓣像什么?”“像香蕉……”“像香蕉……”小班的宝宝总是这样喜欢说别人说过的答案,单一的回答显然是不合适的,是不是问题预设不恰当?于是在进行展示活动之前在本班进行知识铺垫,当老师拿起橘瓣提问时,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说“像月亮”“像小船”“像蒜瓣……”多么精彩的回答,老师的心里无限安慰,活动前后进行反思,幼儿的知识经验尤为重要,问题的预设也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

第三个大环节是请幼儿尝一尝橘子的滋味,有的说酸,有的说甜。然后请宝宝们互相尝一尝自己的橘子,学会分享变得大方、友爱。在展示时增加了一个小环节,就是请小朋友把橘子放在我的嘴巴里,我来帮小朋友尝一尝是酸的还是甜的。这样消除了孩子与教师的距离。“嗯,原来你的橘子真的是酸的呀”一次品尝一句回应温暖孩子的心也温暖老师的心。

拓展阅读

1、小班

1. 旅游照片若干。

2. 环保图片。

分享趣事

1. 国庆长假刚结束,有些小朋友就急忙想告诉老师他们都去了哪些玩的地方,可是如果只说给老师一个人听多没意思呀,今天大家一起来说说你去了什么地方?

2. 分享交流自己的长假趣事。

3. 师小结:刚才你们说的真,老师国庆节也出去旅游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旅游中怎样环保

1. 我在旅游途中看见很多被丢弃的餐巾纸、空酒瓶、易拉罐被扔在路边,清洁工叔叔和阿姨都忙得来不及清扫。(出示图片)

2. 你们说说这样旅游会开心吗?

3.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 师讲“在旅游中应当怎样保护环境?”提问:你们能做到吗?

5. 小结:我们都来做文明小卫士,开开心心、干干净净地旅游吧。

1. 培养与同伴分享国庆节旅游的快乐事。

2. 让了解旅游中怎样保护环境。

2、小班

有益的习经验:观察天空,感受到天空的广阔和神秘,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准备:望远镜

与指导:

1、晚上,带观察天空。

2、让拿着望远镜观看。师告诉他们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并给讲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3、请想想牛郎星和织女星见面后都说些什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牛郎星和织女星有更多的会面机会。

4、请小朋友看看天上的星星像什么?

5、告诉天空中有许多秘密,小朋友长大了可以做天文家,去研究天空中的奥秘。

集体二 星星住在哪

有益的习经验:知道星星离我们很远,感受到天空的神秘,增进奇心。

与指导:

1、晚上天空布满了星星,你们知道星星的家在哪吗?它们离我们有多远?

2、师讲解:宇宙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里面有许多数也数不清的星星。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比邻星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星,我们现在看到的比邻星根本不是现在的比邻星,而是4.22年前的比邻星,是它在4.22年前发出的光。而现在的比邻星,我们要过4年多才能看见。

3、天空中的奥秘多极了,你们长大了想不想到太空中找找星星的家,跟星星交朋友?

4、让说说, 自己长大后如何与星星交朋友。

3、小班

1、观察、感知蚕豆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蚕豆花的种和果实是蚕豆。

2、喜欢蚕豆花,懂得要关心、爱护它。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发展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日常散步时观察过蚕豆花;自然角内增添蚕豆种

1、寻找蚕豆花,引发观察兴趣。带领内寻找像眼睛一样的花,知道这种花的名称。

2、观察蚕豆花,会用语言相互交流。提问:蚕豆花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鼓励大胆地表书自己的见解)蚕豆花的叶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是怎么长的?蚕豆花开在什么地方?是怎么开的?师和一起小结:蚕豆花像一只只小蝴蝶,也像人的一只只小眼睛,他是一丛丛开放的,它的叶的绿绿的,呈椭圆形,一根枝上长着许多片叶

3、自由地欣赏、观察蚕豆花。结伴观察、欣赏蚕豆花,大胆、自由地讲述自己的见解。

4、提出疑问,引发继续探究。你们知道蚕豆花凋谢之后会是什么吗?它的种是什么呀?

在自然角内寻找蚕豆花的种和果实,和一起做蚕豆发芽的实验。

自我评析:

我们是一所农村具有较强的农村特色。春天的里,麦苗绿绿的,油菜花一片金黄,最吸引的是像一只只小眼睛一样的蚕豆花。本并在“《春天》里的春天”中应运而生了。在中,如小鸟一样快乐,他们置身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充分享受着春天的气息。在找寻蚕豆花、观察蚕豆花的过程中,了解了观察的方法,提高了观察的能力,同时,对春天的认识又有一个新的提高,激发了关注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

歌唱《蚕豆花》我们安排了两个时,在第一课时中我们班已经会歌曲还能用简单的作进行匹配。第二课时的目的是让进一步唱歌曲,习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的难点就是让练唱“哟哟哟哟”两音,要求唱出跳音,重点是启发唱出快乐的感觉。

4、小班

1、根据物影寻找相应的物,了解一些常见物的明显特征。

2、有观察、发现、比较的兴趣,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1、已有在太阳下和影做游戏的经验。

2、展板,贴有小物的图片。

4、塑封的小物影图片。

一、分享交流,再现经验1、宝贝,你喜欢哪个物宝宝?为什么呢?(发表自己的的想法,如:小猫,追问:你喜欢小猫什么呢?)小结:物宝宝很可爱,还有很多的本领呢。

二、情景导入,感知特征1、今天,草地上来了一群小物,想和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是谁呢?它们躲在哪里?请你仔细找一找,再和朋友说一说。(相互交流,自由表达。)2、提问:你找到了谁?它躲在哪里?(我看到了小兔,在草丛里)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兔呀?(长耳朵)我们大声地把小兔请出来吧!小兔小兔,快出来吧!

我们来小兔。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

3、提问:大象在哪呢?我怎么没看见?

你怎么知道这是大象的呢?(长鼻)大象的长鼻甩起来。大树后面躲着的真的是大象吗?你们找对了,真的是大象。大象有两个大耳朵,象扇;四条腿粗粗的,象柱;小尾巴,细细短短的,象个小辫。我们一起来。大象大象真可爱,长长鼻甩一甩,吸足水洗个澡。

4、刚才有宝宝说看到小鸡和小鸭了,那么小鸡和小鸭在哪里呢?为什么你觉得这是小鸡和小鸭?(小鸡嘴巴尖尖的,小鸭嘴巴扁扁的)除了嘴巴,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它们是小鸡和小鸭呢?(小鸡的脚像树枝是分开的,小鸭的脚上是连起来的)小结:我们可以从上往下看,小鸡、小鸭的嘴巴、身体和脚长的不一样。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园科学活动《好吃的橘子》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1th.cn/articles/4642.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