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阅读答案
月去疏帘才几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裴回①,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②遮掩窗儿黑。
[注]
①裴回:即徘徊。
②生憎:此处作厌恶解。
①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 “翻阶蛱蝶恋花情” 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重头六十字,仄韵。 ②“乌鹊”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诗意。
③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
④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李白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一名《梅花引》。⑤生憎:生,语助辞。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拓展阅读
1、夜莺的歌声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
(一)
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
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选自《鸟的天堂》)
(1)联系句子解释应接不暇这个词语,并用-划出具体说明应接不暇的句子。
应接不暇-
(2)这段话共有两句,第一句概括地讲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第二句具体讲____________。从中流露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愉快心情。
(二)剪贴报
1我有一个爱剪贴报的习惯。
2这是受了表姐的启发。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到表姐家去玩。表姐让我欣赏了她的剪报本。我翻开了第一页,哇,我大叫起来,太漂亮了,太棒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封面上三个鲜艳的大字剪报本,上方几朵七色花,两角几张小金纸剪贴的小星星金光耀眼,使整个画面显得美观、生动。翻开内页,里面简直是知识的海洋,一篇篇全是从报纸上剪贴下来的。有小说,有名人名言,有优秀作文,有科学小知识我看得入了迷,真是爱不释手。我从那时起便下了决心--我也剪报。
3回到家,我找了个硬皮本,学着表姐的样子,精心地布置了封面。内页贴什么呢?我想了想,还是把跟我同龄的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和作文指导从报上剪下来贴上吧!
4这一剪不要紧,越剪越觉得有意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剪报本一天天厚了起来。
5我天天看我的剪报本,从中吸取那些好作文的优点,从中积累好词好句,我的剪贴报也就成了积累知识的仓库。
(1)联系上下句解释爱不释手这个词语。
爱不释手-
(2)第2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
①表示声音*断②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③表示文中的省略的部分
(3)这篇短文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一)(1)表示事物众多,没有时间应付。片断中第一句话。
(2)百鸟群集一只欢声雀跃的画眉鸟,对鸟的天堂的赞美见到群鸟云集,欢声雀跃后的愉快心情
(二)(1)喜爱剪报本,舍不得放手。
(2)③
(3)先写我有一个爱剪报的习惯,再写受到表姐的启发,学着剪报,掌握剪贴的方法。最后写剪贴报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4)我有一个爱剪贴报的习惯。这是受了表姐剪报本的启发。我精心剪贴,长期不懈。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2、《望月怀远忆故人》读后感
这是一篇有温度,有担当,有思考的回忆文章,也是一篇高屋建瓴,视点准确,用语得当,把握到位的好文章!它不仅描述了**的与众不同,能力超群,也通过**的境遇,讲述了那个年代以**为代表的一代**人以人民为重,以事业为重,以责任为重的高尚情怀,自觉意识和伟大人格。借故喻今,对比鲜明,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好文章!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民族对历史的继承和反思,代表着这个民族对自身的认识和期待。文中刘忠文*主政保德的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那个时代物质条件艰苦,生产力水平不高,和我们现在比,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
然而,恰恰是在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以刘忠文为代表的**员们,在一个个普通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做出了平凡而不平庸的成绩,用奋斗绽放出了代表时代的精神之花;他们身上那种大公无私、天下为公*怀和品格,更是释放出超越时代的人性之光。
所以,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我们总是会被这样的**员、这样的人物所感动、所振奋、所激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砥砺前行的灵魂和力量。这也是我今天读到作者的这篇文章心潮起伏、激动不已的原因。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作者视野开阔高远,思想纬度清晰,情感质朴真诚,运用笔墨堪称精当,遣词造语和叙述语言都非常老到,独具风格。说实话,在人们追逐名利、物欲横流的当下,要对那个特殊的时代做出一个客观、冷静、准确的描述是极其不易的。但是,在这一系列文章里,作者用他特有的角度和语言为我们最大可能的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一种面貌,在带领读者走近刘忠文、走近一个**的同时,更如同引领读者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很多遥远而亲切、陌生又熟悉的记忆和感情。
作者在行文中特别可贵的一点,是不讲大道理,不堆砌词语空谈,而是用细致入微的一个个细节、真切朴实的一个个人物语言来描摹、刻画、再现历史的场景。这是一种成熟的写作技巧,也是一种诚恳的写作态度,更是一种深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是用主观武断的结论和口号来*读者,而是让读者通过真实清晰的细节、历史参与者的口述去切实感受人物的经历和情感,用自己的眼睛和内心去判断和感知那个时代的真实脉搏。这样的文风,这种冷静从容的头脑,在我的同龄人中,窃以为也不多见。
3、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阅读说明文附答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小题1: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小题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小题5:《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以手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小题1:作用: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低头族
小题2: (3分)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答对一种得l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明显上升((1分)。
小题3: (4分)本文采用逻辑顺序(1分)。由好莱坞动画大片,引出说明对象。并说明“低头族”的种种表现:再说明长时间使用千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1分)。最后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影响((1分)。
小题4: (2分)加点词不能别掉。“几乎”一词表限制(1分),若删去。句子的意思变成了人们离开屏幕就完全无法生存,过于*。“几乎”用在这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5: (2分)手机带来的悲、喜两方面各1分。意对即可。示例:“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手机的出现有利有弊。有了手机,人与人联系更方便,沟通更便捷:利用手机上网,自由灵活。信息量大。但是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手机引发各种情感危机,消解了社会伦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作用的掌握。方法合格规律:说明文引用小故事的作用一般是,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两个作用,要求学生识记。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识记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 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
(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