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自动人行道》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00:02:31

小学三年级语文《自动人行道》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了解自动人行道的一些特点。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读好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一、谈话引入

你乘过电梯吗?谁来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2. 检查朗读。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学生漫谈。

三、再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1.判断并改错

(1)自动人行道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可以上下升降。()

(2)我国香港及一些先进的大城市已经有了自动人行道。()

(3)自动人行道只有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相当于步行速度。()

(4)自动人行道可以让人更省力、更舒心地去购物、旅游、办事。()

2.填空

自动人行道像()穿行在()之间,给城市增添了()。人们上街()上它,不必(),就能达到(),给人们带去许多()。

四、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1.自学字音: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检查读音。难点:型增景速展

3.多音字学习:的都

4.自学自形:将难的字找出来:

5.交流难写的字:增添港旅展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强调难的可以根据实际多写几遍。

课后记:

今天上的课,觉得比较满意,首先学生兴趣比较浓,网上下载了有关自动人行道的一些图片。学文时,先从整体感知入手,学生通读课文以后,通过判断,填空等初知文章内容。

“港、型”字错的同学很多。

第2课时

1.细读课文,概括自动人行道的特点。抓住课文中有关句子进行体会、朗读。

2.围绕自动人行道畅谈自己的想法与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相当于”的理解;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一、听写词语

二、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子动人行道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2.学生谈印象: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板书:

特点:长

平面运行

有快有慢

作用:便利

三、抓住重点词语研读,体会特点

1.仔细读课文2、3节:书上是怎么具体写自动人行道的这些特点的?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重点抓住以几句:

(1)自动人行道象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2)快速道每小时可走25千米,相当于公共汽车的速度。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与步行差不多。

明确“相当于、差不多”是一对近义词。

口头造句。《作业本》第4题。

四、自由谈论

1.听说了自动人行道,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了解了自动人行道,你还有什么想法?

五、写话练习

(1)假如我是城市设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1、方案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3、认识10个生字。

了解黄山各松树的特点。

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授法、指导法。

一、谈话导入。

1、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师加以概括谈话导入。

2、同们,通过我们刚才的交流我们知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去领略黄山松的美。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整体感知。

1、读课。读懂课,读通句子,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检查情况。

3、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探究重点,分析理解课

1、默读课,边读边想:课介绍了黄山有哪些名松?这些名松有哪些特点?(引导生理清课思路,习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

2、在读课,加深理解。

(1)、再读具体描写黄山松的段落,并画出描写黄山松特点的句。

(2)、组合作习,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来概括每种松树的特点。

例如:热情好客的“迎客松”;执着探寻的“探海松”等。(答案不,只要合理即可,启发生谈出个性化理解。)。

(3)、找出每种松树的关键词后,重点指导生朗读相应句,读中体会作者描写的每种松的特点。

(4)、作者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松”,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生从黄山松的外在美与内在气节两方面来谈)。

3、播放黄山美景的课件,生欣赏。(进一步体会黄山松的美)。

4、有感情朗读全

四、检查识字。

师出示中出现的生字活着带有生字的词,指名读。也可以同桌合作互读,记住词

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1、收集描写松树的优美片段进阅读,同之间交流,并与《黄山松》进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课中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黄山松。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著黄山归来不看松。

黑虎松高大。

连理松缠绕。

2、方案

1.领会汉字的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练习写作。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习写章前先列提纲的方法。

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选择的材料要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课件。

一、观察汉字,领悟内涵。

1.【出示课件2】。

甜乐泪暖悔望。

迷妙变忙寻让。

2.师讲解引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化灿烂。每个汉字都有其丰富的化内涵。看到一个字,我们就可以想到汉字的意义,想到由这个汉字组成的词,想到与这个汉字或词有关的事情等。同们看一下屏幕上的汉字,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和同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对这个汉字化内涵的理解。

3.检查指导。

【出示课件3】。

例:甜。

(1)甜是像糖或蜜的滋味,如甜食,糖是甜的。

(2)比喻使感到舒服的一种感觉,如甜蜜的生活,甜言蜜等。

(3)还能想起好多由“甜”字组成的词:酸甜苦辣、忆苦思甜、苦尽甜来……。

二、确定中心,列出提纲。

1.从屏幕上出示的汉字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首先根据汉字的化内涵确定己要写的中心意思。

2.根据中心意思,先列提纲,确定出己选择的事例或哪几个方面。

3.提纲示例:【出示课件4】。

题目:甜。

示例:1.爷爷为我做的排骨米饭。

2.妈妈给我买来好看的衣服。

3.我生病了,爸爸在医院守着我,给我讲故事。

、交流提纲,互提建议。

1.把写好的提纲和同交换,请同读一读。

2.看看同的提纲,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提出合理的建议。

3.根据同合理的建议做修改。

四、独立思考,认真写作。

1.根据修改后的提纲写作

2.注意重点部分一定要写详细、具体。

本次习作的目标是要生将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运用到写作中去。本单元的重点就是体会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次习作要求生从汉字的化内涵出发,确定中心意思,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这个要求与本单元的重点是吻合的,一脉相承。

中,我注意了指导,提供了范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以习作例做例子,列出选材的提纲,然后再让生列提纲,可能实效性更强。

3、方案

1、课叙述的言很平白,但言准确简练,其中不少科,要让生很好领会。根据生的实际,可以在课前布置理解术与难理解的词,时再适当检查或指导理解。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时要注意指导生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是按怎样是顺序进叙述的,从而掌握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这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地球是很的,可供类活的范围就更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可是类却在随意毁坏们爱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在中,老师要充分利用课所写内容,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对生进环保育。

这是版六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讲读课。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许多对地球了解甚少,不注篇章就告诉我们:这个地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两个问题。地球是很的,可供类活的范围就更了。地球的资可是类却在随意毁坏资源,希望我们爱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时要注意指导生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是按怎样的顺序进在叙述上先写在宇宙中地球是渺的,而供类居住的陆地更;然后写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类却随意毁坏然资源球之外,类没有其它星球可住;最后写我们要爱护这个地球,要精心保护这个地球。在习上要注意体会课的这个叙述顺序。课叙述的言很平白,但言准确简练,其中不少科,要让生很好领会。时可以先弄清术与难理解的词,然过的读书方法,,理解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可进组讨论理解或问老师,师适时加以指导。

重难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类活的范围很,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章题目“只的意思,并且懂得应该保护地球。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理解等方法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从而理解课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能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本课生字,并掌握“渺、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等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育。

媒体运用。

现代技术是提高习兴趣和集中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本课所讲的有关地球的知识生难以得到具体的感本课运用cai多媒体课件进,一方面提高生的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生对地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内容,形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观念,并付诸

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的,而供类居住的陆地更;资源是有限的,可类却随意毁坏然资源。在此基础上知要好好保护地球。

4、方案

1。复习汉拼音,辨析同音字、多音字,体会成的感情色彩,练习修改前后矛盾的句子。

2。以介绍制作为内容,进听说训练。

3。练习阅读短,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4。练习写景,注意做到作有中心。

1。抄写“字·词·句”部分第五题的黑板。

2。生的制作一两件。

3。生作一两篇,用大字抄出。

六课时。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项练习。

1。第一题。

指名读写出的句子。有错的讨论纠正。(句子是:把祖国建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我们的共同心愿。己活着是为了使别生活得更美好。)。

2。第二题。

指名说说每组字的字形、字义的区别,再说说组成的词。有组成不同词的可以补充,有错的讨论纠正。

3。第题。

(1)指名读词,说说不同读音时,词的不同意思,不同用法。(2)指名说说己组的词。

4。第四题。

(1)指名读成,说说每个成的意思,还可说说是哪篇课到这个成的。(2)指名说说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一类是带肯定色彩的词:赏心悦目、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雪中送炭。一类是带否定色彩的词:张冠李戴、张牙舞爪、大、画蛇添足)。

1。挂出黑板。请生说说句子有什么毛病,应该怎样修改。鼓励己发现句子的毛病,由发言。

2。练习用修改符号进修改。(请一黑板上修改,其他生在课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讨论订正。)。

1。订正做错的题目。

2。做一个制作,准备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这节课练习听话说话。说话内容是介绍己的制作。大家要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听别的发言,互相交流,互相习。

1。指名介绍己的制作,讲后适当评议。

2。推荐同座的制作。(可讲同座的制作是什么,他是怎么制作的,己从同座的介绍中到了什么。)。

3。师表扬讲得清楚具体、听得认真仔细的同

1。用课余时间继续交流制作。

2。预习“阅读”练习的内容。

这节课进阅读练习,主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1。指名读短

2。这篇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是讲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3。短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围绕这一中心,短着重选择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聂耳爱唱歌,勤奋刻苦地练习拉手提琴,这个材料可以说明聂耳是怎样成为著名的音乐家的;二是聂耳创作了许多**歌曲,特别是他创作的《义勇军进曲》被定为国歌,这个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称聂耳是著名的音乐家。)。

4。你从这篇短中得到什么启发?(生可从两个方面由发言:一是从聂耳的勤奋刻苦中受到启发;二是从围绕中心写方面受到启发。)。

1。朗读短

2。预习“作”训练的要求,考虑下次作的材料。

1。指名读作题。

(1)这次作,在内容上有什么要求?(可以写一处景物,要写出这个景物在冬天的特点;也可以写活中的物,要写出物的精神面貌。)。

(2)这次作,在表达上有什么要求?(表达要有顺序,要做到有中心。)。

1。根据题目要求,你准备写什么内容?(多请些生说说己想写的内容。)。

2。从生讲的内容中挑选几项有代表性的,请生说说章的中心可以是什么,怎样做到围绕中心写。在生介绍的过程当中,酌情组织讨论,并作适当指导。

生继续写作,师对写完的生进面批,指导生认真修改。

师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抓住重点加以表扬。内容方面,表扬生的作写得具体,写景物的写出了特点;写活中的物的,写出了的精神面貌。表达方面,表扬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注意做到有中心。还要注意表扬有进步的生。)。

(多请些生朗读己的作,有的读全篇,有的读部分,师酌情评点鼓励。)。

1。将用大字抄写一两篇生作张贴出来,组织生讨论:作的中心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2。请作者谈谈是怎样确定中心的,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写。

3。师就怎样做到作有中心进结。

师读生作中的病句,让生注意听,然后说说听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修改。

修改作,还可以写一写写作的体会,或者是修改作的体会,写在作本上交给老师。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语文《自动人行道》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1th.cn/articles/5127.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