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小物品》最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43:10

《我喜欢的小物品》最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能从几方面有条理、比较具体地介绍一件小物品

2、懂得对反映事物特点的材料要写得具体一些。

3、培养喜爱小物品的情趣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明确要求

1、揭题

2、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课文要求从哪几方面来写小物品?

※应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小物品?

3、反馈、订正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安排好介绍顺序”就是“有条理”“反映小物品的特点部分写具体一些”就是落实“比较具体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件小物品”的要求。

二、学习教材中的例文——我的小花鹿

1、指名读例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一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重点读议例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引读法理清第二自然段的层次

教师读第一句和圆圆的脑袋上

学生接着读一对粉红……像要跟我说话

教师读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

学生接着读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

※讨论: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小花鹿”的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句式说,教师用板书引导)

3、齐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中的“小花鹿”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三、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以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上课时请学生把小物品放在课桌上,老师可从中挑选几件放在讲台上作为教具,进行习作指导。

二、说说作文构思

1、准备介绍一件什么小物品

2、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

3、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小物品。

4、你准备怎样把小物品的特点部分介绍具体

三、师生共同评议。

四、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习作交流。(抽取有代表性的习作)

1、指名读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有否基本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拓展阅读

1、幼儿园方案

在“美丽的大自然”的话题中,们带孩子们来到大自然,孩子们在欣赏美丽景色,呼吸芬芳气息的同时,似乎缺少了什么。于是想起了孩提时代常玩的游戏“捉鸟”,这是一个民间传统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促进大运动技能的发展,锻炼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双休日、长假中,家长们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与孩子在大自然中玩一玩、乐一乐,感知大自然的美丽,既拓宽孩子的生活领域,又增长孩子的知识。

游戏目标:

1、通过模仿鸟的动作,习躲闪,提高反应能力与判断能力。

2、萌发爱和保护鸟的情感。

游戏准备:

1、选一个树木成林的地方或创相关游戏情境。

2、录音机、磁带。

游戏玩法:

1、三人为一组开展游戏,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

鸟飞飞飞,飞到东,飞到西,(鸟自由飞翔)。

飞到草地找吃的,(蹲下找东西吃)。

突然来了一张网,(快跑)。

鸟快快躲。(找一棵树抱住躲躲好)。

2、与家人一起做游戏时,孩子扮作“网”时,家长可以适时地被孩子抓住,调动孩子的游戏兴趣,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悦。

活动范例:

一、“鸟游戏操。”

幼儿扮“鸟”,师扮“鸟妈妈”,听音乐四散在场*飞,做动作活动身体。如:整理羽毛(上肢运动)、游戏(下蹲运动)、与同伴打招呼(体转运动)、喝水(腹背运动)等。

二、幼儿练习躲闪的动作。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2、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体当作自己的家,边飞边探索怎样快快地回家,不让网捉到。

3、请2—3位幼儿示范游戏。

三、游戏“鸟快快躲”,提高反应能力与判断能力。

1、师讲解游戏规则:鸟飞的时候,念到“飞到草地找吃的,”就蹲下找东西吃,念到“一张网”就快跑找一棵树抱住。被捉到的“鸟”就当“网人”。

老师扮演“网”,幼儿扮演鸟,模仿鸟在空中飞行,边飞边念儿歌:鸟飞飞飞,飞到东,飞到西,飞到草地找吃的,突然来了一张网,鸟快快藏。幼儿模仿鸟在林中飞行,老师扮作的网悄悄地躲在一旁,当儿歌说完后一个字时,老师马上从一旁扑出来,张开双臂扮作网去抓鸟,鸟只要马上抱住身边的任意一棵树即可安全。

3、讨论: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三、放松游戏:

听音乐做放松动作:鸟休息。

2、幼儿园方案

活动目标:

1、感知体振幅的大与频率的关系。

2、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2.米粒。

3.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在实验中感知音的产生及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一)感知音的产生。

1、出示鼓。这是什么?它会唱歌吗?歌声会是怎么样的?仔细听一听。师用鼓槌敲击鼓,请幼儿说一说:“鼓发出什么声音?”(咚咚咚)集体说一说:“咚咚咚,咚咚咚,鼓在歌唱”。

3、师再次敲鼓,辨别声音的大。“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一会儿响,一会儿轻)。

(二)感知振幅的大与米粒跳动的关系。

1、出示米粒。谁来了?怎样让米粒跳起来?他是怎么跳的?(蹦蹦跳跳)集体说:“鼓上的米粒蹦蹦跳跳。”

2、如果鼓敲的`响,米粒就跳的怎么样?如果鼓敲的轻,米粒就跳的低?(师演示)集体说:“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

3、鼓上的米粒在干什么?集体说:“鼓上的米粒蹦蹦跳跳。”

二、三、四、活动结:

今天不但会了歌曲,还到了很多知识,声音是由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大与用力有关,用力大,声音响,用力,声音轻。

3、幼儿园方案

为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保工作原则,探索幼儿园游戏实践策略,总结推广民间传统游戏活动的开展,园将组织开展“传统游戏展示活动”。为使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__年11月29日(星期六)上午8:30。

二、活动地点:。

三、参加对象。

幼儿园全体保人员、部分幼儿。

四、人员安排。

(一)宣传组。

人员:

职责:音乐、宣传、报道、主持。

(二)检查、评价组。

人员:

职责: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评价、反馈。

(三)各班组。

人员:每班保师。

职责:

2.详细向本班幼儿介绍传统游戏活动的开展,提出要求。

3.组织各班展示活动,负责维持各班纪律、安全。

五、活动形式。

(一)抽签决定展示的顺序。

(二)每班组织幼儿展示1个传统游戏。

(三)幼儿人数不超过10人,必须有男、女。

(四)展示时间5—10分钟。

六、活动要求。

(一)游戏活动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确保安全。

(二)具有实用性,能够在日常活动中运用。

(三)各班组织好幼儿的游戏展示活动,维持好本班的秩序,幼儿不能在场地中吵闹喧哗、跑跳。

(四)各班注意好时间衔接。

(五)游戏展示时服装、道具、音乐请各班师准备,音乐须用u盘。

七、报名时间。

(一)各班11月25日(星期二)上午11:00前报游戏名称,每班不得重复。

(二)11月27日(星期四)下午5:00前将游戏活动方案(游戏名称、目的、准备、玩法等)及音乐交给z老师。

4、幼儿园方案

1、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乐和情趣。

2、初步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起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能够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乐的情绪体验。

2、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朋友是怎样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进取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样感受。

点击查看更多《我喜欢的小物品》最新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6162.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