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随笔怎么写
今天从娘家回到了定居的城市,不知怎么的,才离家就开始想家了,或许是心中挂念中病中的爷爷,或许是发现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
想起年少时,总想着要离开家乡去外面,总想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当时觉得非常开心,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愿了。可能现在有了孩子,自己也身为人母的缘故,近一两年以来,深深的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想起我每次回娘家,父母都如贵客临门般的招待我,这次在家小住一段时间,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妈妈说我自己带孩子不容易,还要处理那些我不擅长的家务活,所以回到家就可以让我轻松一下,但是她又何曾轻松过呢。
妈妈平时在处理家务的同时,还要照顾两位老人,特别是最近,爷爷身体不好,妈妈更是一日三餐的照顾着,还要时时依着他的胃口做一些合适的饮食。可能是在父母身边时,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自己在父母身边时根本就不想做一个大人。但是回到自己的小家庭以后,自己就是妈妈,要为孩子撑起一片天,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情怀,所以刚离开家就开始想家了。
我想不论到什么样的年纪,对于家乡的思念却是不会变的,那里毕竟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一草一木都印在了我的心底。对于家乡的人,那些看着我长大的人,也是感觉特别的亲切……
天有些阴沉,氤氲的雾气里含有浓浓的相思,绵绵的细雨尽诉我的心声。
突然在寒冬里感觉到了春意,远处有朦胧的小草坪。我和文友到后山游玩,灵魂接受了自然的洗礼。我感谢他带我去那个有树有草,还有农家小茅屋的地方,感觉心里充满诗意的喜悦,一点点淡淡的忧伤。
我很久没有看到过竹林了,只记得小时候奶奶家门前就有一片竹林,后来都砍光了。和泥土亲密接触让我非常怀念,那一去不复回的梦一般的童年。我跟他说起童年时光时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可以用“十年前”这个充满惆怅的词了。
看到蒲公英我以为是棉花,也很久没有见到了。我发现自己和自然脱离得太久,以至于自己的心一度静不下来。蒲公英被风吹得找不到归宿,甚至没有归宿的念头。我不得不庆幸自己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让自己会有正常的想家念头。有些人真的很可怜,他们从来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不会想家的人并不是幸运的,那是一种难言的悲哀。
我把自己比喻成在外求学的游子,思乡的情绪一直萦满我的心扉。昨夜偶然抬头看到那一轮明月,觉得自己无比的孤独。我注视着它,想看看它是不是给我带来了故乡的信息。还有,它周围的云是不是从故乡飘过来的,有没有故乡的烟火气息。
给故乡的两位朋友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一位跟我一样在外地求学,一位还在故乡读书,说的是故乡的方言。两个月了,从来没有说过那么多话的我感觉声音都有点被说哑了。我心里感到有些罪过,说普通话麻木了,有时跟家乡人说话居然用了普通话。当一个人说普通话说到忘记了自己的方言时,我只能说你把根都忘了,这是我不想看到的现象。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叹息现在的年轻人。圣诞节?平安夜?搞聚会搞活动比过春节还浓重!中国有这个节日吗?遍观中国历史,哪一代中国人有圣诞节和平安夜?然后,很多人告诉我,过年没意思了!甚至因此不回家过年了。谁来告诉我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啊?
早上发了一条说说:从今天起,我可以这么说了,下周即可归家!我仿佛听见故乡在慈祥地呼唤我,归来吧,归来哟,远在他乡的游子……
夜半时分,窗外异常的静。我独自躺在床上,听着外面仅有的一点声音——那是宿舍楼下几棵杨树被冬日的寒风吹得沙沙的作响。此刻,我想起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故乡。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都学过那首唐诗——《静夜思》。或许在那时我还不能够体会到这首诗的含义,更不用说去领会诗仙李白的心境了。今年是我在珠城求学的第二年,每次回家时母亲那期待的眼神都深深打动着我,父亲则是百般的教诲。父亲一直告诉我,在外要自己多动脑子,但为人一定要正派,不可阳奉阴违、见风使舵。直到现在我一直怀疑父亲的说法能适应眼下的环境吗?每次返校我的心就像少了一点东西似的,可我始终找不到是什么东西。反而觉得我倒真有些古时游子的样子了,只不过还没有功成名就罢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次离家前我都会到处走走,多想把更多的景象都印到脑海中去。然而此刻,虽是夜深人静,我却想不到太多的景象,但唯独没忘家中我卧室后面的几棵小白杨。
在珠城生活的一年多里,我算是领略到了在这个社会上作为一个人的难。在我的身边,到处充满着尔虞我诈,阴奉阳违的人。一次,我选择了忍让;两次,我再一次选择了忍让;三次,我选择了沉默。父亲告诉过我,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认真,一旦认真你就输了。自己再仔细想想,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烦心的事情让我更加的思乡,生活中有些人我们的确没有办法。我们也没有必要牺牲自己的原则去和自己反感的人相处。我们只要做到像小白杨一样自己笔直的成长,挺拔而伟岸。树都没有张弯,我们凭什么要弯腰。我们的沉默并不是东晋陶渊明的归隐,不去弯腰是为了更好的抬起高贵的*。人们都觉得陶渊明的隐是可以效仿的,而我却认为当下社会根本就不适合陶渊明此类人的生存。他厌恶那个污浊的社会,但当下,我们每日为了钱变相的去处事,甚至放弃自己的尊严。我们选择了沉默,但却没有隐退。
有时候真的很想像水一样,虽表面上是看去柔弱无比,但却有无穷的力量。有时也想变成白杨树那样,笔直挺拔伟岸,放下一切杂念,做到心如止水。
故乡告诉我,那里是我永远的家。我也愿找回自己的童真,重新回到他老人家的怀抱。毕竟这个世界太让人累心了,我想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放松下来。处在一种安静的环境中,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下来。无论之前的荣耀有多高,有多少,它最终都会化为乌有。唯有这生活,只有自己体验过才知道他的美好。
拿一个鸡毛掸子,抖一抖身上附着的尘世灰埃,不带走一点世俗,免得打破我故乡的静谧。悄悄地我回来了。故乡,你知道吗?
望一望外面漆黑的天,我的思绪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它只是主人家蜡烛中的一株小小的火苗,而它只是放在主人家地上的一根木头,木头和小火苗在朝夕相处间互生情愫。
木头对小火苗说“我爱你”,小火苗说“我也爱你”。他们互表心意,聊了好久,每天都有说有笑,在这无聊的枯燥的日子里彼此依赖着。
蜡烛很快要烧完了,小火苗也快要消失,木头看着蜡烛越来越短,心理焦虑万分,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抱过自己最亲爱的它,便下定决心,说“小火苗,我可以抱抱你吗?”“哦,不可以,你会灰飞烟灭的!”小火苗大惊失色。
“若你消失,我将又孤寂一人,可能我会被人类烧死,反正结局都差不多,为何不借此宝宝你呢?小火苗,答应我吧?”小火苗悲戚的哭着。
忽的,从窗外吹来的风把小火苗吹到木头的怀里,火苗很快蔓延到木头全身,木头温柔的抱着火苗,在彼此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彼此的,
是,无悔的爱!
拓展阅读
1、寒假作业随笔怎么写
寒假“打工记寒假生活多姿多彩,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转眼间,已到了开学的日子,可我,却依然沉浸在快乐的寒假生活里……
“不会吧,就剩这么点儿钱了!”我坐在沙发上,抱着储蓄罐发出一声哀叹。这下可怎么办啊,才过了半个月,我的零花钱就花得差不多了,说好年前要给同学寄贺年卡的,没钱怎么买呀!都怪自己当初花钱大手大脚,又是买书,又是去公园的,“对了”事到如今,只有这个办法了。我鼓起勇气,走到妈妈跟前,说道:“妈妈,我想预支一下下个月的零花钱。”“不行,得按规定来,不是说好:不许超支、不许预支、不许额外索取吗?”听了妈妈的话,我板着脸坐在一旁生着闷气。“不过,我有个办法,”妈妈见我这副样子,又接着说:“这钱你可以自己挣。”“快说快说,是什么办法?”一听说有钱,我立马又高兴起来。“这个嘛,很简单,给我打工,一天十元钱,怎么样?”啊,做家务啊,可为了心爱的零花钱,我虽不情愿却只能答应。殊不知……
“快点儿给我起床!”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了她的“河东狮吼”。“什么嘛,还早着呢!”我不情愿地拉了拉被子,翻个身继续睡。“看来,某人今天是不想要零花钱了。”妈妈故作惋惜状,假装向外走去。“什么?零花钱!”一听“钱”字,我神经质般,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胡乱穿好衣服,便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打工”生涯。
“怎么会有这么多?”望着眼前几乎可以堆成山的衣服,我的嘴顿时张成“o”字型。”“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呢。”不知何时,妈妈已到了我的身旁。没办法,为了零花钱,我洗我洗我洗洗洗,不就是几盆衣服嘛,还怕收拾不了它们?哼!可看似简单,做起来还真难,妈妈指挥官似地坐在一旁,唠叨道:“衣服颜色深的和浅的不能放在一起洗,内衣裤要单独洗,衣服袖口和前襟最脏,要使劲搓搓……”等我按妈妈的要求做完这些时,早已累得腰酸背痛了。可刚结束完“洗衣工作”,我便迎来了第二轮——“盘子大战”。“洗涮涮,洗涮涮……”我刷着盘子,哼着小曲,要知道,这些盘子可比衣服好解决多了。哈哈,我的零花钱……正当我沉浸于白日梦时,一个不留神,手中的碗滑溜溜地往下掉。我见状赶紧扑上去,想要抢救。但为时已晚,我只好乖乖去向妈妈认错赔罪。鉴于我表现良好,妈妈并没有批评我。
可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我便开始后悔答应妈妈了。要知道,每天洗衣、涮碗、拖地,累*了。妈妈见我打起了退堂鼓,说道:“这样吧,看在你认真工作的份上,一天二十元,怎么样?”还好还好,我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看在双倍工钱的份上,我忍了!
截止到开学前几天,我已经赚到二百多块,照这样子发展……真希望暑假快点到来,那样就可以开始我的第二次打工生涯了。
2、珍惜时间随笔500字作文怎么写
“勤劳的人一个星期有七天,懒惰的人一个星期有七个明天”是的,勤劳的人会费尽心思地想办法节约时间;而懒惰的人只会费尽心思的想办法拖泥带水。时间就像沙漏,只会往*,不会停下来等你把某件事情做完再流动。老师还教过我:“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会有了!”
对于我这个不太勤劳的女孩,时间就是一条抓在手里的泥鳅,一不小心就会从手心里溜走。有一次,好像是四年级,参加一个朗诵比赛。校长跟我说:“嗯,俊男!这次朗诵比赛的诗词句一定要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因为这次评委是新场文化中心馆长、新场语文著名专家和一些一线教师。不过你放心,有两个月时间供你准备,足够了啊!”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根本没把它当回事儿。就这样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俊男,那个朗诵比赛是不是已经准备的差不多啦!这次你是代表全校去的,一定不能让我们失望呀!”我红着脸点点头,其实,我都把这件事儿忘的一干二净了。“怎么啦?不舒服吗?脸色那么难看?没关系,你加油吧,我们都相信你!”校长满脸信任的拍着我的肩说。我感觉惭愧极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哎,这拖泥带水带来的一时轻松到最后后悔的是自己呀!我终于懂了:永远不要让时间等你。
每当我打开一本新书,阅读一篇好文章,就好像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朱自清的《匆匆》就是这样,它给我启迪,给我力量,催我奋发上进。“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再仔细往下读,这时候,我才发现作者原来不是为了描写灿烂的春色光景,而是用这些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要奋发向上。人们都知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勤奋学习,勤奋工作,让祖国越来越强大。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生命。
宝贵的时间优势容易浪费的。就像文章里说的“稍不留神,时光从水盆里、从饭碗里、从凝视的双眼前过去了,从身上跨过、从脚边飞去了,相轻烟、像薄雾那样飘走了,留下的室友叹息与徘徊。只有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的人,才能有所作为,不枉此生。”有时,我真恨不得想让时间停下来,让它不要过得那么快,但是爸爸妈妈却说时间是停不下来的,我会提醒自己:上课不要开小差;做作业时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让时间轻易地从我的身边溜走了。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像老师说的那样,抓紧时间去学习,去努力,去奋发向上。
时间就是生命,鲁迅先生说:“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这就说明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时间在悄无声息的流走。朱自清爷爷说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但时间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每一秒都在飞速流走,走在青草上,飞在空气中……时间一去不复返,看着真有一些心痛。想起吃饭时候,时间从我的饭碗中过去溜走;洗脸的时候,时间从流水中飞去;休息睡觉时候,它便大步大步的从你身上跨过,从你脚边飞去。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用力挤,总还是有的。”是啊!只要愿意把时间挤出来,时间是有的,但不是人人都能这样。有的人贪玩好耍,事做完了就无所事事,一点也不珍惜时间。但珍惜时间的人即使事多,他也能挤出时间。一位小朋友,不爱写作业,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写作业,而一天天的玩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勤劳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公平的是时间。时间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他既不慷慨的多施舍给那个人一秒,也不吝啬的少给予哪个人一分。每个人每天拥有的都是86400秒。然而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人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有所收获;有的人学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甚至到老仍一事无成。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时间的态度不同,有的珍惜,有的浪费。古今往来,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很珍惜时间。如**导师列宁、第一任***、还有*等领袖人物都是珍惜时间的楷模。
而我们同学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整天沉迷于网路游戏中,或者干脆无聊的闲逛,大好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掉了。这是最要不得的,因为人生短暂,是不会有多余的时间供人消遣的。因为只有抓紧时间做一些有益的事,积少成多,才能有所成就,才不会像稳重的流浪汉那样再次追悔莫及。人的一生中,青年时期的时间特别宝贵。这个阶段生命力最旺盛,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强。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大好时机,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吧!努力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比金子还宝贵,时间是公平的,不会多给一个人一分一秒的,它是需要人们去珍惜的。在生活中,你珍惜过它吗?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时间如流水,似夏天的雨,像一狂而过的风,不珍惜时间的人,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珍惜时间的人,就到了丰硕的成果。“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对,时间似乎是一全书,愚笨的人只会一目十行,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收获到;而聪明的人,则认真,仔细的读,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有理想的人,会珍惜全部的时间,留下来的,是无遗憾的一生。而有理想,不珍惜时间的,似乎是坐在一艘漏油的船上。
一位小朋友,不爱写作业,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写作业,而一天天的玩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勤劳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时间像是无声的脚步,当它从你身边走过时,你试问自己,你得到什么了吗?你热爱生命吗“如果是,请不要浪费时间,因为它是生命的主要材料。
3、寒假作业随笔怎么写
一个小时的车程,汽车载着昏昏欲睡的我从城市回到乡村,那是我的老家,严格意义上说那是奶奶的老家。“老家”听起来十分亲切,只是一年来我去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所以每次都显得短暂而珍贵。
我轻轻推**门,一丝微风扑面而来,带着清新的泥土味儿,是那么熟悉。我由此便能肯定这就是我亲爱的老家了。拽着笨重的箱子,我随着风的流动而呼吸,对了,是要多呼吸几次的,把属于城市的浊气一一吐散,把淤积在心中的烦闷一扫而空。再把乡村淳朴的气息深深地吸一吸,把五脏六腑都涤荡得清爽透亮,真是舒心呀,要不是箱子拽着我,我差点轻飘飘地飞上云霄呢!
每一步都像踩着软绵绵的云朵,我踏着轻快的步伐略带陶醉的往老家走。肥硕的鸡昂首阔步,一见到我便魂飞魄散,慌得连忙跑到村外去了,那速度快得两只颤巍的小爪愣是健步如飞,连脖子都没来得及扭一下。路口的老黄牛,用温顺的眼神望着我,两只大牛耳不停地翕动着,如一双鱼鳍似的,不过它身上总有一股令我不能忍受的臭味,而且地上一摊摊土黄色,黏糊糊的令我不敢近身。邻居家的小白和大黄,翘着**,屁颠颠地迎接我。哟嗬!这俩小狗崽成大狗了,倒还认得我。我乐了,把背包里一串肉肠大方地作为奖励丢给它们,它俩拼命摇着尾巴表示感谢,尾巴顶上的一撮黄毛一甩一甩的,样子特滑稽。
行了,到家了,我把背包和箱子甩到床上,舒舒服服的往庭院里的太师椅上一躺,哎哟,软得我骨头都酥了!阳光肆意的在我鼻尖上流动,架子上柿饼的浓郁香味钻进我的鼻孔,青青的麦草在我眼前摇曳着,风拨动我的发丝,故意给我挠痒痒……在城市里我哪能有这样的待遇。没有小动物,没有太师椅,没有柿饼,没有麦草,就是连自然的清风也被空调取而代之了……我只能在空调房里闷闷地打着哈欠——何其无趣!只有现在——在农村的老家里,就这一刻我内心的所有感受,我面前的所有景物都诚实地告诉我:这才是我要的生活呀!
风掠过耳朵,留下遥远的一抹芬芳,我找到了一种叫作“归属感”的令我安心的感觉,原来这就是“老家”。我惬意地摸摸鼻子,把思绪放空,随意地想起了某个有关家的梦,此时此刻,用村上春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去想想风吧。
4、寒假作业随笔怎么写
屋外,寒风呼啸,刺骨的冷风重重地拍打着木门。屋内,火炕里不时迸溅出零星的火花,烧红的炭发出噼噼啪啪的炸裂声。火炕前一张窄窄的长凳上挤着五六个孩子:有蜷缩在角落的,有背靠稻草堆的,有趴在凳沿上的——不约而同地把红彤彤的小手拢在炉外,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对火焰有种珍惜而迷恋的情感。正是这赤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给我们以冬天独有的温暖与美妙。
“呀!没火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接着就是一群孩子手忙脚乱的往炕膛里丢枯枝残叶。火光腾的又蹿上来了,把孩子的脸映得通红,泛着圆润的光泽和一层薄薄的细汗,大家这才舒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大家的肚子开始发出咕咕的怪声。一只只小手飞快伸向大麻袋的红薯,如同老鹰在捕捉它瞄准的小鸡,迅速而麻利,接着——一丢,红薯精准地进了火炕,飞起一抹尘土。
红薯在火钳的拨弄下排列得很整齐,一个接着一个,紧紧依偎在一块块焦黑的炭边。身下铺着一层炉灰——安安静静的,仿佛一列在酣睡的小动物。
孩子们根本不需要钟表,我们的直觉是极准的,到了该夹出红薯时,所有孩子都一下子弹起来,等待年龄最大的头儿将红薯一个个用火钳夹出。“这是我的。”“那是你的。”一人一个,不多不少。
这时,风忽然不合时宜地厉害起来,叫嚣着冲进了房间,横冲直撞。几个孩子赶紧护住火炕,头儿与另个孩子把房间的木门费力地合上,担心冷风会灌进来,又用一张小凳抵着门,风终于收敛了些,不再那么大呼小叫。而后,大家便开始安心地坐回原位,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微烫的红薯,脱去红薯皮,一小口一小口啃着即软又香的薯,何等惬意与满足的时刻!
一群孩子,在冷风瑟瑟的冬天,为了抵抗寒风,合上木门,一起挤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围着大炕,吃着红薯……幸运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当一个城市孩子到农村亲戚家拜访,竟偶然能碰上这一刻,也真算是奇妙的经历了,以前,我何曾有过如此围着火炉过的冬天?好个温暖舒适的冬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