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鸭子上桥》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56:34

中班数学活动《鸭子上桥》的教学设计

1.知道数字的序列概念。

2.能跟着音乐模仿鸭子上桥的动作。

知道数字的序列概念

能跟着音乐模仿鸭子上桥的动作

课件,鸭子头饰若干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完整歌曲。

2.教师播放课件第一段,幼儿熟悉歌词内容,跟唱歌曲。

3.教师播放课件第二段,幼儿熟悉歌词内容,跟唱歌曲。

4.教师播放课件,幼儿集体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边唱歌曲边用合适的动作来表现鸭子上桥的动作以及在桥上的动作。

二、复习1-8序数

1.幼儿集体演唱鸭子上桥第一段,再说说鸭子上桥的顺序。

2.幼儿分组表演鸭子上桥第一段,提醒幼儿边唱边表演,按顺序上桥。

三、学习8以内倒数

1.幼儿集体演唱鸭子上桥第二段,再说说鸭子下桥的顺序。

2.教师:鸭子下桥的时候是从最后一只上桥的鸭子开始的,第8只、第7只、第6只、……第1只,这种方法叫做倒数。

3.幼儿分组表演鸭子上桥第二段,提醒幼儿边唱边表演,按顺序下桥。

拓展阅读

1、《小洞洞里看世界》

1、对两种观察方法的交替与结合使用产生兴趣。

2、了解局部观察与整体观察的不同。

3、用简笔画的形式在小洞洞里添画大世界。

1、师绘本图书一本。画报纸一张。乌鸦图片一张。

2、幼儿作画小图书每人一本,记号笔每人一支,桌四张。

重难点:

会观察,能从局部和整体进行观察,并说出其不同。

一、谈话,引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乌鸦亚伯准备出去旅游了,你们想和他一起去吗?(想!)师出示乌鸦图片。

2、师:可是乌鸦亚伯没有望远镜,身边只有一张画报纸,怎么办?

3、请幼儿帮他想办法制作一个望远镜。(画报纸卷起来当望远镜。)

师:朋友们真聪明,只要把纸卷起来就变成望远镜了。

1、师:乌鸦亚伯很开心,他带望远镜飞呀飞,来到了天空的最高处。他拿出望远镜看呀看,突然看到了一个尖尖的嘴巴,吓一大跳,那是什么东西呀?(师翻到绘本图片第一页。)

请小朋友们帮忙猜一猜那可能会是谁呢?(小鸟;小鸡~~~)

2、师继续讲故事:乌鸦亚伯很奇怪,他拿掉望远镜看个仔细,原来是朋友小花雀在快乐的飞翔呢。(师到绘本图片第二页。)

3、师:乌鸦亚伯告别了小花雀,继续去旅游,他拿着望远镜东看看,西望望,忽然镜头里出现了两个大鼻孔。那会是谁呢?(猪、牛~~)(第三页)。乌鸦亚伯马拿掉望远镜一看,原来是朋友奶牛在奔跑。(第四页)

4、告别了奶牛,乌鸦亚伯带望远镜继续看风景,咦~~~~~~~~这是谁的微笑呀?好漂亮!你们猜会是谁的微笑呢?(男孩,女孩~~~)

(第五页)。乌鸦亚伯连忙拿走望远镜看个清楚,那不是邻居家的妞妞和妈妈一起在逛街吗?(第六页)。

5.乌鸦亚伯心情很不错,哼着小歌来到了大海,拿着望远镜瞅啊瞅。“呀!这是什么啊?好大一只眼睛!”(第七页)你们怕不怕,会是谁呢?(出示第八页)“哈哈!~~原来是小鲤鱼在练跳水呢!”

三、讨论:局部与整体的不同。

师:听完这个故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从望远镜里看到的'和用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师小结:望远镜里看到的东西是小部分,自己眼睛看到的是整个东西。

1、师:乌鸦亚伯继续去旅游了,他可能还会看到什么漂亮的东西呢?请你们在他的望远镜里画出来吧!(师在尊重幼儿的基础适当的给予指导,帮助成功!)

2、你讲我猜。画好了,幼儿相互猜测别人小洞洞里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再听听作者自己的介绍。(也可以请客人老师猜猜你的小洞洞里的世界。)

2、:《物的耳朵》

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小物耳朵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探索物耳朵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物的耳朵,在做做玩玩的过程培养 幼儿喜爱小物的情感。

准备:小兔、大象、小熊、小鸡、小狗、小马、小鱼的图片

流程:

一、猜猜它是谁

1、出示小兔的背影,猜猜是谁来了?

小结:原来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的。

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的?

2、出示被遮住一半的大象,猜猜又来了谁?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

小结:原来大象的耳朵大大的长在头的两边,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物,它的耳朵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长在哪里?

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现在谁来了?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长在哪里?(小熊的耳朵是半圆形的,长在头角)还有哪些小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的?

5、原来小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但是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

二、探索其它物耳朵的兴趣

1、看又来了一只小鸡,咦,小鸡有没有耳朵?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小鸡是有耳朵的,小鸡是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它们同样都可以听到声音。

2、还有什么小物和小鸡一样,只有内耳,没有外耳?

三、扮演小

1、今天我们知道了小物的耳朵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有的长的位置不一样,有的形状不一样,小朋友,你最喜欢哪个小物的耳朵,是什么样的?长在哪里的?想不想来做一做,

2、幼儿手制作,扮演小物。提醒:你想做什么小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长在什么位置?形状又是怎样的?

3、小物狂欢

哇,有这么多小物,我们和小物一起唱歌跳舞吧。

3、幼儿园小

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体验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手工制作的'长短不一的两条裤,两根金箍棒,两条丝带。

一、导入

师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今天,长颈鹿妈妈带着它的宝贝小长颈鹿要去超市买东西,他们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那宝贝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啊?)

二、知道物体有长有短,会比较长短

1、利用故事出现的长短不一的裤、金箍棒、丝带等物体,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说出生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3、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让幼儿会比较长短。

4、师总结。

知道物体是有长短的,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

师带幼儿到户外发现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

课后反思:

整个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反思,所以在准备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让幼儿在魔术开始、游戏结束,整体感觉孩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点击查看更多中班数学活动《鸭子上桥》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662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