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43:08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课题: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绘画工具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最好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

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发展阶段

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2、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拓展阅读

1、最新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主解决问题、习带括号的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

2、会进括号的步混合运算,会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有条理的思考,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环节师生活动意图

一、创情境

二、解决问题

、混合运算

四、尝试应用

五、课堂练习

1、师生通过在公园里划船的经历引出问题情境。

2、让生读题并观察情境图,了解数信息。

1、提出要解决的数问题,鼓励生尝试解决。

3、交流解题思路和算法,鼓励生大胆展示己的方法。

4、鼓励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5、交流、讨论写出的综合算式,让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讨论:为什么要加括号?使生了解步混合运算和两步混运算一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让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算,然后全班交流。

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由生划船的经历引出本课内容,生很感兴趣,而且感受到数与生活的联系。

生了解情境图中的活动作好铺垫。

生创造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使生经历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习的能力。

生充分展示己的做法的机会,获得主解决问题以及展示的快乐。体验算法多样化,考查生能否进有条理的思考,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在分步算的基础尝试列出综合算式,让生经历主建构混合运算式题的过程。

交流列出的混合算式,是生形成步混合运算技能的过程。

在两步混合运算知识背景下,经历习带括号的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掌握括号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说运算顺序和算,掌握带括号的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最新

1 知识与技能:

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使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产生对数的亲切感。

重难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

过程

1 创情境,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多媒体课情境图。

【师】这是多媒体课的情景,每一个同都有一个单独桌子,室的前面 是一个控制台,控制台的左下方是一个座位表。如果哪个同有问题要问老师,只要按一下秘书桌的按钮,座位表相应位置的红灯就会点亮,老师就知道谁要发言。

【师】播放动画。这时,红灯亮了,是谁提问了呢?

【生】(看课件中红灯亮的位置)是张亮在提问。

【师】那同们,你们想知道哪一位同是张亮吗?那们就来找一找吧。

这节课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习“确定位置”。

【板书】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2 探索新知

[1]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课件展示多媒体室全景大图,请同们仔细研究座位表和同们座位间的关系,找一找哪一位同是张亮。可以看材19页,在标出张亮同的位置。

【生】在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就是张亮呢?

【生】红灯亮的是第二列第生座位中第二列第的就是张亮。

[2]明确列的含义

【师】张亮是在第二列第吗?

【课件展示】同在数竖排叫“列”,横排叫“”。 “列”习惯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 “”习惯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第2……

【师】同们,张亮是在第二列第吗?

【生】是。

【板书】(第2列、第3)

[3]认识数对

【师】为了表示方便,表示位置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括号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中间用逗号隔开。张亮在第2列、第3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师】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生】括号里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

【板书】(2,3)

[4]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你能用数对来表示王艳同的位置吗?

【生】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师】括号里的3和4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王艳在第列,4表示在第四

【师】你们能不能用数对表示赵雪的位置呢?

【生】赵雪在第四列第,用数对表示是(4,3)。

【师】括号里的4和3表示什么呢?

【生】4表示赵雪在第四列,3表示在第

【师】赵雪的位置能用数对(3,4)表示吗?

【生】不能,赵雪的位置在第四列第,而第列第四的位置是王艳。

【师】看来,数对(3,4)和(4,3)不仅是数的顺序不同,它们表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们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规则,数对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

巩固练习:请同们利用刚才所的知识写一写孙芳,周明,李冬的位置。

指定一个白板写。

[5]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先说一说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并让生用数对表示己的`位置。指多名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

2、老师说数对,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

[6]巩固拓展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情况,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举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

【课件展示】1、楼宇例门表示几层几号的按钮。

2、电影院里的座位——几排几号

3、象棋棋盘

[7] 课堂练习

1、用数对(3,2)表示。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几个图的位置吗?

参***:

苹果用数对表示(4,3);西瓜用数对表示(2,1);香蕉用数对表示(4,1);樱桃用数对表示(2,3)。

2、下图是国际象棋。

(1)她是怎样确定棋子位置的?

(2)你能像她那样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参***:白方的“王”从左向右数在“e”列,从下往数在“1”,所以用数对表示为(e,1)。

[8]课堂结(PPT投影)

【师】同们,这节课习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相信同们一定大有收获,谁来说一下收获呢?

【生】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

知道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一般从前往后数。

板书

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第2列、第3)——(2,3)

(4,3)

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一般从前往后数

3、最新

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一、创情境

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出把6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说一说”的问题,让生发表己的意见。

意图: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入习活动,既调动习的兴趣,又是摸棋子活动的准备。)

二、摸棋子实验A

1、师提出摸棋子的活动和用“正”字记录黑白棋子的出现次数的要求,全班同轮流摸棋子。

意图:生猜并摸出棋子,亲身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交流生统的情况,把结果记录在表(一)合栏。

意图:使生经历收集整理的过程,为下面的交流作铺垫。)

3、提出:观察全班摸棋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让生充分发表己的意见。

意图:从全班统结果的描述中,感受统的意义,为体验可能性的大积累直观经验和素材。)

、摸棋子实验B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9个黑的,1个白的,会出现什么结果?生发表意见后,全班进摸棋子实验。然后整理统记录。(意图:改变事物的条件,让生猜测,再摸,发展生的数思维和合理推理能力,获得愉快的习体验。)

2、让生观察描述统结果。

然后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励生大胆发表己的意见。

意图:在观察描述摸棋子结果的过程中,感受摸棋子实验的意义,初步体验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的次数和盒子中放的这种颜色的棋子个数有关系。)

四、摸棋子实验C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1个黑的,9个白的,让生猜一猜摸中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然后整理统结果,填在表()合栏中,并和大家猜的结果进比较。

意图:在生已有活动经验的背景下,进猜测、实验,发展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励生大胆发表己的意见。

意图:在两次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中,再次体验到,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可能性和放入盒子里这种颜色棋子的个数有关系。)

五、可能性大

1、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生讨论: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次数跟盒子中棋子个数有关系吗?得出盒子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摸中的次数就多,反之就少。

意图:在亲身实验的基础,认识盒子中放棋子的情况和摸棋子结果的关系。)

2、师介绍可能性大的含义。鼓励生用可能性大描述实验的结果。

意图:理解可能性大的部分意义,会用可能性大描述实验结果。)

六、课堂练习与问题讨论

生独立完成练习。

4、最新

解方程:材P69例4、例5。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会解ax±b=c与a(x±b)=c类型的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节课习了解方程,这节课们来继续习。

师:(出示材第69页例4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3盒铅笔和4只铅笔,一盒铅笔盒中有x支铅笔。

师:你能根据图列一个方程吗?

生:3x+4=4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盒铅笔盒有x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支铅笔。据此,可列出方程。

师:说得好,你能解这个方程吗?

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生说一说己的困惑。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运算不知识如何解。也有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师可提示生这样思考。)

师: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生: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外面的4支。

师:在这里,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们可以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生尝试继续解答,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也可以让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师:(出示材第69页例5)你能够解这个方程吗?

生1:们可以参照例4的方法,先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生解方程得x=20。

生2:们也可以用运算定律来解。

师:2x-32=8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把2x

看作一个整体。

生解方程得x=20。

师:你的解法正确吗?你如何检验方程是否正确?

生: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算,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巩固练习

材第69页“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的形式、内容都与例4基本相同。第2题的4个方程在两道例题的基础略有变化,使会举一反

这两道练习要让生独立完成,师可提醒生解一题,代入检验一题,以促进检验习惯的养成。

四、课堂

1.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

2.在解方程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解。

五、布置作业

材第71页“练习十五”第6、8、9.题。

点击查看更多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8609.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