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的优秀教案及活动反思

发布时间: 2025-07-09 23:00:55

幼儿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的优秀教案及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一天,当幼儿园的陈老师挺着大肚子路过大一班教室门口时,许多小朋友围过来好奇的看着她的肚子,这时一个小朋友问道:“老师,你肚子里是不是有个小宝宝,小宝宝从哪里生出来的呀?”其它小朋友听到后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知道,是从胳肢窝里掉出来的,”“不对,不对,是从肚脐眼里生出来的”,“我妈妈说,我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

大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有了初步的性意识,但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于是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教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2、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和出生过程。

3、激发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⑴男孩、女孩的图片及生活用品图片若干

⑵多媒体课件:胎儿的形成过程

2、环境创设准备:教室内张贴胎儿成长过程的图片

3、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整理相关的图片、资料。

四、活动实录

(一)引导观察——认识自我

1、出示男孩、女孩及生活用品的图片,幼儿分小组操作,比比哪一组分的又对又快。

2、幼儿分小组讨论:“男孩女孩有什么不同?”

幼儿A:女孩关上扎了辫子,男孩头发是短短的。

幼儿B:男孩有小*,女孩没有。

幼儿C:男孩力气大,女孩力气小。

幼儿D:女孩夏天可以穿裙子,女孩不可以。

幼儿E:女孩会生小孩,男孩不会。

教师小结:男孩女孩他们的生理结构、穿着打扮、性格爱好都有很多不同。

二、看、摸、听、说——充分感知

1、师:刚才小朋友说到女孩长大后会生小孩,那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是怎样长大又是怎样出生的吗?杨老师的肚子里有个小宝宝,请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杨老师的肚子。

幼儿A:我摸到杨老师的肚子是硬硬的。

幼儿B:我看到杨老师的肚子是圆圆的,像个大皮球。

幼儿C:我摸到杨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好像动了一下。

幼儿D:我听到杨老师肚子里有咕咕叫的声音。

2、请杨老师说说怀孕后自己的感受。

杨老师:怀小宝宝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刚开始吃什么就吐什么,小宝宝开始就像米粒一样大,他要在我的肚子里呆10个月才会出来。现在陈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已经有8个多月了,他有时会踢我的肚子,还会和我一起做游戏,肚子大很有方便,蹲都蹲不下去,脚也肿了。你们的妈妈怀你们的时候,也很辛苦,所以你们要爱自己的妈妈。

二、探索秘密——了解胎儿形成的过程。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我从哪里来》:爸爸妈妈结婚了,爸爸身体里的一个细胞叫**,有一天它游啊游,碰到了妈妈身体里的一个细胞叫卵子,这两个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住在妈妈身体里一个叫子宫的房子里,慢慢的一天一天的长大,长到10个月后,就从妈妈身体的一个通道里出来。

三、延伸活动:

1、在活动区投放小沙袋,绑在幼儿身上,让幼儿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2、在图书角投放相关的书籍。

3、 请家长收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及生活用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我长大了”。

拓展阅读

1、《快乐火车》含

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6以内数的分合形式。

2、练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看算式报出答

准备:

1、经验准备:过6的组成和5的加减。

过程:

(一)游戏:碰球。

师:过了6以内的组成,还记得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吗?是几种分发呢?

鼓励前一已有经验方地在集体面前回答。

共同玩“碰球”的游戏。

1、师出示数字卡片“5”,请看数字卡片,要求口报的数字和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是“5”。

2、游戏23遍后,可更换出示数字“6”。“4”,提醒口报的数字要和老师报的数字合起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师友共同玩游戏,鼓励快速地报出算式卡片上的得数,要求既要算得快,又要算的对:嘿嘿,的火车就要开,:几点开?师出示算式:你们猜?:()点开。

(三)操作

看分合式填空格。引导观察圆点和数字分合式。启发在空格中填写相应数量的圆点或数字,并说一说分合式。

看算式进行5以内加减运算。

看图列算式

算式与答连线。

(四)评价。

鼓励个别方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与记录,其他对照检查自己的操作

展示的操作材料,表扬画面整洁、正确的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数中,们重视挖掘生中蕴含的数习的机会,为营造一种生泼,与数游戏相适应具有探索性和时效性的数环境,尝试通过在日常生,适时利用和创设数问题情境,促使手操作、自主探索。感觉到习数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知识,引发对数的兴趣。

2、看看主题

人类的感情细腻深刻,表情丰富多彩。一方面,很小的时候对成人的表情就特别敏感,的孩子对他人表情的变化更加敏感,有的在看到他人某一种表情时会感到特别好玩,故意让对方再现这一表情,他们开始“研究”表情了。另一方面,在园三四年的集体生中,和同伴之间发生了无数喜怒哀乐的故事,他们对表情和心情的关系很自然的建立了一定的关联。在这一前提下,如何让进一步体验表情和心情的关系,并初步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促进心理建康呢?因此,在进行《特别的》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开展了这一系列

1、体验人的面部表情(主要是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和人的心情的关系。

2、能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人物的各种表情(笑、惊、惧、哭、怒、愁等)。

3、对与表情、神态相关的成语感兴趣,产生认读、理解的愿望。

4、知道人人都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初步会用恰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准备]小镜子人手一面、水彩笔、废旧报纸、绘画纸;黑板、粉笔。

1、对比观察人笑和哭时的不同表情。

(1)师讲个笑话。请孩子观察师和小朋友笑或微笑时的表情。

说说老师或小朋友笑或微笑的时候,眉毛、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哭的相片。请说说哭的时候,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3)师一起小结两种表情的不同。

笑时,眉毛扬起,眼睛弯弯的,嘴角上翘。

哭时,两眉呈八字形,眼角下垂,嘴角下垂。

师一边小结一边在黑板上画出两种不同的表情。

2、人手一面镜子,观察自己不同的表情(笑、哭、生气、惊讶、悲愁等),并时画出师适时指导。

师可提供几个场景,帮个别产生相应的情感,表现该种表情。

比如:

你正在搭建高楼,忽然一个小朋友把你的高楼弄塌了。这时候你很---生气(提醒看看自己或别人的`表情)。

你知道吗?们这么的小朋友一般只能认识几百个字,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他能认识三四千个字,他不仅能看一般的书报,而且能读们中国的四名著!听了讲的这个故事,你心感到怎么样?吃惊。(提醒看看自己或别人的表情)

3、展评作品。

(1)请几名讲讲自己的作品。

(2)相互赏评。

交谈区――不高兴时怎么办?(该也可以进行集体)

知道人人都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初步会用恰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图画故事《*的一天》、情景图《怎么办》、办法统计纸若干。

规模:6-8人。

师指导:

师介入以问题或事例引导阅读、考。重点引导明白要讲道理不能耍赖、习用一定的方式排解、发泄消极情绪(如与知己交流、艺术转移、不伤害他人的其他方式的发泄等)。

阅读区――表情成语集锦

1、感受、体验人的情绪变化和面部表情的关系。

2、对表情情感成语感兴趣,产生认读、理解的愿望。

师自制图画书《丰富的表情》、表情成语集锦(师和一起搜集)、表情成语故事、字卡。镜子六面。

规模:4-6人。

师指导:

1、能否结伴习、充分交流,遇到困难能否主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

2、能否认读或理解常见的表情成语。如怒发冲冠、喜气洋洋。

亲子作业:

1、人物表情书或人物表情故事书。

2、亲子搜集:好玩的漫画表情

3、《分一分》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应能力。

3.培养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逻辑维能力。

5.激发习兴趣,体验数的快乐。

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每人胶粒若干,《画册》。

一、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二、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先数数盘子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讲述操作结果,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做《画册》。

《分一分》是让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数说,是较抽象的维概念,为了帮助更好的理解,把双数比成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数字,单数比作需要找朋友的数字,将抽象的概念生化,具体化,对于说,有一定的自主习能力,在中适当的给予引导,将游戏的方式交给,由自己理解并完成,每一操作过程结束小结,留意到每位习情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游戏简单的一带而过,当出现错误时,时的帮助其修正,在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个别将双数和单数区分不清楚时候,不能忽略这些现象,在后面的环节中,要给予弥补,结合《用书》的实际生经验看一看糖葫芦些是双数的,些是单数的,加入了迁移生经验的,体现了数的生化。

《分一分》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分一分》的主要目的,整个条理清楚,结合日常生经验习单双数。在中引导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能积极主地参与到整个中,在操作中,能自己开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使得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熟练掌握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下一步应该认真考和探索的问题。总之整个静交替中进行,且结合日常生经验,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单双数的概念,效果较好。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的优秀教案及活动反思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1th.cn/articles/99.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