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荷花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45:22

语文荷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你看过荷花吗?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

2、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3、揭题,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给你三分钟时间,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反馈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来读。

(2)按课文一段一段读,如喜欢读第一段的请站起来读。

三、学习第2、3段

1、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反复地读第2段。

2、请你读读最喜欢的一句话。

一个学生读后,再问,有没有读得更好的,最后全班齐读。

读后说说这一句子好在哪里?

这一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板书)

说后再有感情地读这一句。(自由读,想象读,品读)

3、各句教学时的要点

第一句:说明荷花多

第二句:荷叶多、美 抓“挨挨挤挤”和比喻句

第三句:从读中抓住“冒” 给“冒”换一词

你认为怎样的“钻”、怎么样的“长”才是“冒”?

将你刚才说的词加进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先指名读)

练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

第四~六句:学生在读句子时,教师指导“莲蓬”的形。

看图,教师指图中的部分荷花,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注意要有感情。随机理解“花骨朵”、“饱胀”、“破裂”等词。

你觉得荷花怎么样?(美)什么美?(姿态美、颜色美)如果只有一种姿态,美不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种种姿态。(千姿百态,姿态万千等)

品读4-6句,体会荷花的姿态美。(一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图欣赏;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学生自由读。)

4、齐读第2段

如果我们来到公园,来到荷花池边,面对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下面用抒情的语调,朗诵第3段。朗诵时适当延长、停顿,让学生接下一句,以引起共鸣。)

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第3段。(读中悟美)

四、说段意练习

1、教给说段意的方法,作“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

2、学生自读第2段,说说段意。

3、讨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习第二段

1.自由轻声朗读2、3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c.老师这儿就有几片绿色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 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 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D.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

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 )的白荷花在( )的荷叶间( )。

齐读这句话。

4.A.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B.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词语仓库

写描写颜色多的词语

课文内的:

课文外的:

用来形容花的词语:

拓展阅读

1、三年级:优秀

》这篇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的清新美丽,展现

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中,我主要以通过读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章描写的细腻及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1、理解课内容,感受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习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内容,感受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句。

一、复习导入

1、词复习

(1)(学生互读互查)

清香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舞蹈 翩翩起舞 挨挨挤挤

(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

2、复习第一段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第一段,你知道有什么特点?(生: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香的作者赶紧——(往池边

去)去干什么?(看)(板书:看)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池边,看到些什么?

(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板:叶、

作者是怎样描写叶和的?现在请你们**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描写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描写的句子。

(一)品叶美

1、请生读描写叶的句子。(出示句子)

2、比较句子:a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叶长得多、茂盛。“碧绿”写出了的颜色,也说明叶长得茂盛。“大、圆”写出了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作者还把叶当作了大圆盘呢,多生动形象。) (板书:多 绿 大 圆)

3、小结:简单的几个词、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叶多、绿、又大、

且圆的特点。作者写得真美,我们是不是也能美美地读读?谁来试

试?(指名读)

(二)品

1、体会“冒”的用字美

过渡:叶多美啊!其实,更美(示图)你看,这朵白

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出示句子:白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我知道这个“冒”有几种意思。出示几种意思让生选:①向外透,往

上升。②不顾**的环境或危险。③不加小心,鲁莽(mǎng),冲撞。④用假的充当真的。在这句中应选择哪种意思?(①向外透,往上升。)

(2)“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探、钻”)请把字代入句中

读读,尽管意思相近,但作者没用其它词,就用了这个“冒”字为什么?(再联系叶句子读读)

你认为从挨挨挤挤的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做冒出来?

(迅速地长、争先恐后地长、使劲地长)

(3)这一朵使劲地长,那一朵也急着要长,谁也不落后,“冒”出来,

似乎要干什么?(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我们从中体会到的一种什么心情?(高兴地、激动地、兴高采烈地)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长、钻、伸”就用“冒”字,那是因为“冒”让我们体会到的争先恐后、的激动、的兴高采烈、努力向上和顽强的生命力啊。)

(4)你看作者的笔下,多美的呀!大家用朗读赞美勇于向上的吧!

2、体会姿态美

师:啊!我已经看到你美丽的姿态了。

(1)请看课,哪些句子描写的姿态?(请生读)(示句子)作者

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姿态的?(三种)哪三种?(板书:才开、

全开、将开)

(2)作者用了什么词把三种不同姿态的连接起来了?(“有的”)几个?(三个)

所以这句子叫——(排比句)。

(3)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的姿态美吧,可加上动作。(齐读)

3、师生配合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读读啊,来,我们合作,老师读你们接:

已经(开了不少了)。叶——(??)白—— 有的—— 有的—— 有的——

4、姿态拓展

这么多的,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池。(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婀娜多姿)

除了以上作者介绍的三种姿势的,你认为还会有哪些姿势的呢?

(提示:你看,有的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

请你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在小组里交流,合作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填空。看哪小组同学说得最美。

5、体会“活”画

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作者为什么会把一池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是怎样的?(美)

这一池呢?(也美)再回顾课,你从中哪些地方看到的美?(生从内容中感受并体会句子的言美。)

(2)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的,老师来告诉你吧:是神

奇的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

感受到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齐读第三段)

三、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被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

丽的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想把自己也变成一朵吗?(愿意!)(板书:想 变)

1、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池中欣赏,你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听。)

2、可爱的仙子们,睁开眼吧!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想到的跟大家交流吧,看谁说得最丰富、最奇妙?

3、如此优美的环境真让人如痴如醉。老师也变成了一朵美丽动人的了,你看,蜻蜓、小鱼、等等的小动物都被我吸引来了,你们都想告诉我什么啊?蜻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对话)小鱼、还有小鸟等等的小动物呢?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这样吧,在小组里分配角色,对对话吧,注意礼貌用啊。(小组合作)小组汇报评价

4、仙子的魅力可真大啊。我怎么才记起跟作者一样自己并不是,我是在看啊。

四、总结全,抒情表达

作者用生动的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走进一幅活的画(板书:活的画)。让我们看到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怪不得我国宋代的'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这样赞道:(出示)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布置

1、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

2、背一背:这篇课写得很美,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六、板书 闻 香

叶:多 绿 大 圆 看 活的画 :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变

2、三年级:优秀

【目标导航】

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言。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实践支点】

一、我能在加粗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挨挨(āiái)挤挤仿佛(fúfó)

了(leliǎo)不起骨(gǔgū)朵儿

二、读句子,先填空后造句

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反过来,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我也会用“像”造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能按课内容填空

1、白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出来。有的()展开两三片瓣儿。有的瓣儿()展开了,露出()黄色的小莲蓬。有的()骨朵儿,看起来()得马上要()似的。

2、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穿着(),站在阳光里。一阵()吹过来,我就(),()随风飘动。

【能力跳板】

一、我能理解中“泡泡”里的问题

1、白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用得真好。“冒”的原意是液体或气体往外或往上涌,这里是形容在一片绿色的叶中,白___________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我是在看呢。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呢?这是因为我在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把一池看作一大幅画,这说明________;说这幅画是“活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画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说“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对________的由衷赞叹。

【创新台阶】

我会想象

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我会看到一些小动物接近我,听到它们告诉我的一些趣事。不信,下面我来仿照课的写法写上几句。

3、小学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3、认识10个生字。

了解黄山各松树的特点。

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授法、自学指导法。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师加以概括谈话导入。

2、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领略黄山松的美。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整体感知。

1、自读课。读懂课,读通句子,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重点,分析理解课

1、默读课,边读边想:课介绍了黄山有哪些名松?这些名松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思路,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

2、在读课,加深理解。

(1)、再读具体描写黄山松的段落,并画出描写黄山松特点的句。

(2)、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来概括每种松树的特点。

例如:热情好客的“迎客松”;执着探寻的“探海松”等。(答不,只要合理即可,启发学生谈出个性化理解。)。

(3)、找出每种松树的关键词后,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相应句,读中体会作者描写的每种松的特点。

(4)、作者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松”,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学生从黄山松的外在美与内在气节两方面来谈)。

3、播放黄山美景的课件,学生欣赏。(进一步体会黄山松的美)。

4、有感情朗读全

四、检查识字。

师出示中出现的生字活着带有生字的词,指名读。也可以同桌合作互读,记住词

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1、收集描写松树的优美片段进行阅读,同学之间交流,并与《黄山松》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课中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黄山松。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著黄山归来不看松。

黑虎松高大。

连理松缠绕。

4、小学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

1、观看视频录像(09年春晚杂技表演《抖杠》)。

2、说说你在观看时的感受。

1、学生根据 要求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a、自由读课,读准字音,读通课,思考这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b、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情况(词,及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1、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就能理解这么深。那么究竟是哪些句让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找到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圈圈重点词,写写自己的感受。

2、重点句子交流:

(1)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为什么你对这个句子感受深刻?从哪里看出来?结合 “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 这些词理解体会。

此时,少年的心里会怎么想?

有感情朗读。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朗读。

理解“不知所措”,结合“呆呆地、不知所措”这两个词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学生谈感受。

3、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引出老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测这老者是谁?

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老者的神情、动作、言)

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学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观众时,引导学生找出前两次少年表演时描写观众的神情的句子,品读感悟。

写话练习: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少年笑了,因为________

老者笑了,因为________

观众笑了,因为________

学生动笔写,写好进行交流。

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说什么?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

回顾课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以这件事让学生分3段,明确这种写作方法,通过一件事来阐述一个道理,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

顶碗 失败 失败 成功

少年 不放弃 拼搏 强者

5、小学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认识“犀、黛、沼”等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能力:引导学生品味章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1.品味章细腻的言,想象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2.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

自然美景图片。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图片。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宗白华去体会不同时期他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

1.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师适当指导。

3.想一想:作者不同时期描写的自然美景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在作者小时候、少年时、青年时究竟以什么自然风景吸引了作者?你从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读一读,品一品。

2.找出相关句后,即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边读边谈边想。

(1)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然后谈感受。

(2)在把感受带到课深入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1.带着赏美景、品美的感受朗读全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作者对这些美景所引发的感受和怎样的想象。

1.有感情地朗读全,背诵章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2.在笔记本上摘录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1.识字写字。

2.读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运用的妙处。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天上的流云,一会变成(),一会变成()。

1.课字优美,配上合适的音乐尝试配乐朗诵。

2.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自然美景的优美句段。

点击查看更多语文荷花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15633.html

热门阅读

  1. 区物业办租赁二部工作总结
  2. 绿色奥运的演讲稿
  3. 教师节节日祝福语短信
  4. 中秋快乐的简短祝福语
  5. 未上岗的年夜演讲稿
  6. 妈妈的唠叨的睡前故事
  7. PHP中MySQL的慢查询优化方法?
  8. 精选关于谷雨的祝福语
  9. 蝴蝶姑娘故事
  10. 学校消防演练总结优秀范文
  11. 成熟男人经典语录
  12. 《梦圆飞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13. 最新消防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
  14. 学校个人的工作总结范文
  15. 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