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相声《电棍的故事》剧本
甲、乙上台,向观众鞠躬。
甲(问乙):你家有鬼吗?
乙:什么?你家才有鬼呢?
甲:不是不是,我说我家有鬼呀!
乙:嘿!你家有鬼?什么鬼啊?
甲:猜猜看,猜对了,我给你发奖品。
乙:什么奖品?
甲:你猜吧,奖品不小,是电器!
乙:那好,我猜,让我想想啊,噢——是不是你家夜里闹鬼啊?
甲:NO,NO。
乙:该不是你老婆吧,听说你老婆很凶哩,就像电影《画皮》里的那个女鬼,青面獠牙,一到晚上就**吸你的血。
甲:去你的!你老婆才是女鬼呢!
乙:噢——我知道了,你说的是你家老爷子吧?听说抽烟很凶哩,人们都叫他“烟鬼”,对吧?上回到你家,我还看见他两手抱着一颗烟,呼呼地吸呢!
甲(上前握手):恭喜你,答对了,恭喜你!
乙:那奖品呢?
甲:等会发给你,保证让你受刺激。
乙:好好,你想对你家老爷子怎么着?
甲:嗨!一提他,我就发愁,他是早晨抽,吃饭抽,喝茶抽,走路抽,睡觉抽,甚至说梦话也抽哩!你说咋整?
乙:原来是这么挡子事啊。
甲:可不是,我就想着吧,我要多给人交流交流这方面的事情,也好给我家老爷子,打听点戒烟的偏方不是?
乙:这个呀,你可别说,我倒有个好法子,能戒你家老爷子的烟瘾。
甲:什么法子啊?你快说!
乙(说着,拉了把椅子):找偏方不是?那好,你就过来坐在椅子上吧,扮个角色,让咱们示范一下。
甲:扮啥角色哩?
乙:你就扮老爷子,也就是说,你扮演你亲爹。
甲:你说话可要小心点,别让我抽你。
乙:你不当,我当你爹咋样?再说了,也是为你家好不是?你想啊,你媳妇不是还怀着孩子吗?
甲:是啊。
乙:你可知道,你媳妇吸了你老爷子的“二手烟”,会影响你孩子发育的啊!
甲:是吗?这么严重!那好,为了戒掉老爷子的烟瘾,我今个豁出去了。
乙:这就对了嘛!你这才算你爹的儿子,儿子的爹。
甲:什么啊,这是!乱七八糟的!
(乙从幕后拿了包香烟,和一个打火机递给甲)
乙:你学着你爹抽烟,脸背着我,甭向后看,听到没?
甲:好吧。(甲从幕后化装了一个老爷子,返回到椅子上,跷起了二朗腿,抽了口烟呛得满脸通红)
甲唱:饭后一颗烟,赛过活*……
(乙从幕后出来,化装成一个*,手持一电棍,轻手轻脚地走到甲背后)
乙(忽然大声喊):老爷子,你被捕了!
(甲猛转身,便见一个电棍吱吱地响着,已触到他的手上了)
甲:妈呀!——
(甲随手丢下了烟头)
乙:怎么样?还抽不抽啊?
甲(捂住胸口):妈呀,吓死我啦,可你别说,经这么一折腾,还真管用,心理上确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这不,看见烟,我的心就跳得慌。
乙(又从身后拽过一副手铐):要不,再来来这个,更刺激。
甲:干什么啊,你逮捕人啊?我又没犯法!
乙:没犯法?那可说不了,现在人家美国人,如果被动吸了你的烟,就可以上法庭告你!要求赔偿的呀!你还以为什么啊,再抽小心我铐了你!
甲:你别说,还有点意思。
乙(自豪地):还不是亏得我读了一些心理方面的书!你说,那些抽烟成瘾的人,也不想想,抽烟除了给他们带来致命的伤害外,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真搞不懂!他们咋想的!
甲(站起,与乙握手):谢谢,我看你这方面行,咱俩堆土为炉,插草为香,拜个朋友咋样?(说着,欲拉乙跪下)
乙:不行,这可不行!
甲:咋的?你看不起我?
乙:不是,我是说,咱俩拜了朋友,我怕去你家串门啊!
甲:怕啥哩?
乙:怕你老爷子抽烟。
甲:你再拿电棍触他个“老烟鬼”啊!铐了他也成。
乙:我也怕你的那老婆哩!
甲:你说你,怕她干吗?
乙:你给我说实话,你怕她吗?
甲(嗫嚅着):你别说,还真有点害怕。
乙:有点害怕?不对吧?上回我到你家去,一到门口,便听见有人喊姑奶奶,我想是谁啊,我就从你家门的猫眼向里看,就见你跪在你老婆面前,可怜巴巴地喊姑奶奶,你这是干吗啊?
甲:怎么啦,你这是,当着这么多华人的面,糟蹋我!我哪喊姑奶奶了?我是喊的小二姨!你的耳朵不好使怎么的?没听清楚,别在这巴巴地乱讲,好不好?
乙:反正,我不给你交朋友!你看你家老爷子是“烟鬼”,你家老婆是“女鬼”……
甲(打断乙):我呢?
乙:我看你是小鬼。
甲:去你的,当心我抽你。可你别说,上回我真地跪在老婆面前了,还真有这档子事。这不还是老爷子吸烟惹的祸?你说吧,我媳妇怀孕了不是?医生说,烟雾可致胎儿发育不良,可老爷子还是照抽不误,这家伙可把我媳妇惹急了,咋办?也不知她从哪儿搞了个电棍过来,让我在老爷子抽烟的时候,向着他的手电击,可我下不了手啊,他毕竟是我的亲爹啊!这下,媳妇火了,说,你不干,我就离婚,你说我能不急嘛,我的媳妇可是千里挑一的“拳击手”,不过,今天经你这么一示范啊,我倒真地长了见识。看来,我也只能用这办法,戒除老爷子的烟瘾了。
乙(对着观众,小声地):她老婆的电棍是我给弄的,我和他老婆有点那个,我现在怀疑她肚子里的孩子,跟我有点瓜葛哩!……
甲:说什么呢?神神秘秘的。真是的!
乙:我是说,你该给我发奖品了吧?什么奖品啊?在哪儿啊?什么玩意?
甲:哦,我马上给你发奖品!请你背过身去,我给你拿。
乙(高兴地):好的好的,哈哈……
(甲从裤兜里掏出一电棍来)
甲(走近乙,突然地):老虎来了!
(乙猛转头,甲把电棍击在乙的手上)
乙:妈呀!——这玩意可是电你爹的啊,你咋电起我来了?
甲:去你的!
甲、乙鞠躬下台。
拓展阅读
1、《英国式幽默》对口相声剧本台词
甲:(向乙伸手),哎呀,我好我好
乙:您,我,这让我都没法接
甲:你爱好不好
乙:怎么跟您说话这么别扭呢
甲:你习惯了就就好了
乙:哪有您这样说话的呀
甲:您别跟我较真呀,我这人大大咧咧,习惯英国式的幽默
甲:英国式幽默,就是大大咧咧,稀里糊涂别人骂街就当是夸自己
乙:我明白了,就是没皮没脸呗
甲: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是这么回事也不要这样说
乙:还挺要面子
甲:我跟你商量个事呀
乙:什么事
甲:你说,咱俩把奥运会包下来怎么样
乙:你别胡闹啊,杨义跟杨进明都没包下来,咱俩怕是不成,再说把奥运会包下来那得多少钱呀,你想干什么呀
甲:你说咱把奥运会包下来,往那里面倒腾猪肉,10块钱进咱卖20,你算算那得赚多少
乙:哎呀,您这脑子还真会琢磨,包奥运会就为了卖猪肉,亏您怎么想的
甲:光卖猪肉,那是业余的
乙:那您专业是干什么呀
甲:我是这么想的,这不是伦敦奥运会弄完了吗
乙:您这一嘴的炉灰渣子,那叫闭幕了,什么叫弄完了呀
甲:反正一个意思,我是想啊,我们包个奥运会,弄个特色的
乙:什么特色的
甲:咱就按照伦敦奥运会的英国式幽默,搞一次
乙:怎么搞
甲:我是这么想,咱把各国的国旗搀和搀和,乱挂一气
乙:为什么呀
甲:英国式幽默呀,日本队上时,给他挂韩国旗,韩国队上时,给他挂一件老道穿的八卦衣,美国队上时,给他挂一件海军的海魂衫
乙:那我们中国队上的时候呢
甲:我们中国的国旗当然要保护好了,别的国家让他们乱去吧
乙:这是什么思想呀
乙:这叫幽默呀,这叫找着打架
甲:自行车比赛时,我们邀请憨豆先生在第二的位置上
乙: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一个是谁呢
甲:第一个是我们中国的运动员呀
乙:那憨豆在第二个干什么呀
甲:让他翻着眼珠子,晃荡着下巴壳子,谁超他,他就撞谁,保护我们的运动员
乙:您这一招阴点了
乙:您这不叫幽默,这叫发坏
甲:我们还要邀请英国首相来
乙:为什么要专门请他呀
甲:他有用,只要是美国佬,日本小子要的金牌的项目就请他去看助威
乙:我不明白
甲:他看谁的比赛,谁就会输,比章鱼保罗都准
乙:亏您怎么想出来的呢
甲:等发奖升国旗的时候,上面准备一个大个的鼓风机,只要不是中国得金牌,都给他吹跑了
乙:我这才明白,都跟英国奥运会翻版来的,那要是升中国的国旗呢
甲:那就把国旗用绳子系紧了,把鼓风*了呀
乙:那要是中国队不得金牌的项目怎么办呢,比方说中国足球
甲:那我们就邀请英国伦敦市的市长,来跳伞玩,跳下来挂在电线杆子上,晃过来晃过去多好玩呀
乙:这倒是有点英国式幽默了
甲:我们包的奥运会,我们自己当裁判,中国运动员上场就先给一块金牌,输了也算赢
乙:这不是玩赖么
甲:前有车后有辙呀,伦敦奥运会上,我们中国的运动员赢了也判输,乒乓球,吊环那破裁判就那么判了,你能怎么样,我们也会那样做
乙:那倒是气人
乙:那也别太胡闹了
甲:我们下次跳水要是失误了,我们也可以说,那边有个拍照的,闪光灯晃着眼了
乙:您这一招都是人家用过的
甲:我们可以引进过来嘛,这一招可以用在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射箭,跳水,击剑,体操,跳水等等,只要没发挥好,就可以推到闪光灯上面去
乙:您这不是真耍赖了吗
甲:我们要节省开支呀
乙:那怎么做呢
甲:金牌,我们可以用巧克力做,银牌,我们可以用牛奶糖做
乙:那铜牌呢
甲:铜牌可以用士力架饼干呀
乙:您这才是真正的英国式幽默呢
2、对口相声剧本《感恩》
感恩是春天花丛里的蜜蜂,帮助花朵传粉!
甲: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简介一位我的好朋友,听说他最近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今天就让他来两句怎么样,给点掌声有请我的搭档——熊涛。
乙: 大家好,我是熊涛。最近我是学会几句,但是唱得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抱拳拱手并唱歌曲,“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身,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甲: 耶!耶!耶!没看出来呀?几天不见,功夫见长了呀?现在学会感恩了,你说的感谢有你,是指的我吗?
乙: 呸!呸!呸!把你美得,我感谢的是另有其人。
甲: 哟!哟!哟!给我来虚的啊,你知道怎么感恩吗?
乙: 不是吹呀!我了解的还真不少。
甲: 说来听听?
乙: 好呢!“知恩相报,立志图报,有恩必报,诚实守信,道德高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不?
甲: 甭来大口号,你就来点实际的吧?
乙: “关心集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怎么样,够具体了吧?
甲: 什么具体呀?真叫人迷糊,要感激这么多人,该怎么感谢呀?
乙: 首先,我要感谢祖国人民的关怀恩。
甲: 是中国人,牛!牛!牛!(竖起大拇指说)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乙: 听好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我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
甲: 嗯!有志气,那还要感谢谁呢?
乙: 接下来我要感谢的是父母的养育恩。
甲: 对,可怜天下父母心,应该感谢。你咋做的?
乙: 你注意了:“努力学习求上进,多为父母做家务,多向父母讲真话,揉肩捶背倒杯茶,父母微笑脸上挂,不挑吃穿不攀比,勤俭节约来报答。”
甲: (拍手叫好)不错,不错,是个好孩子。
乙: (拱拱手)过奖,过奖。
甲: 我觉得老师的教诲之恩也应该感谢。
乙: 那是自然,像我这样好的孩子,怎么会把老师忘了呢?
甲: 看来有准备呀?
乙: 你听着:“写封信来谈心,讲真话,做贺卡,献鲜花,送上一句祝福话, “老师,你辛苦了。”(鞠躬)讲文明,有礼貌,勤学守纪老师夸。
甲: 是好学生,那我们是好朋友,你想过感谢我吗?
乙: 那当然!
甲: 怎么感谢我呢?
乙: (牵着对方的手说)我们之间如手足,你帮我,我帮你,助人为乐牢记心,互学互帮共进步。
甲: 对!(把牵着的手举起来说)互帮互学共进步!该感谢的都感谢完了吧?
乙: (摆摆手)没有,没有。
甲: 还有呀!谁?
乙: 大自然的无私赐予恩呀!
甲: 哟!你怎么感谢大自然呀!
乙: 你记住了:“养盆花,种棵树,爱花草,护树木,捡果皮,拾纸屑,讲卫生,环境好,人人争当小卫士,生活越来越美好。
甲: 对!(甲乙齐说,声音洪亮)人人争当小卫士,生活越来越美好。
谢谢!(甲乙齐说,并鞠躬)
3、对口相声《我来劝劝你》的剧本台词
乙:甲老师,您好。
甲:你好。
乙:著名演员。
甲:不敢当。
乙:能与您同台演出是我的荣幸。
甲:对口相声嘛,就是两个人说的,你不和我演也得和别人演。
乙:那倒是。
甲:和别人演你也这么说“能和您同台演出是我的荣幸。”
乙:这个台词呀就是这么设计的。
甲:对,其实心里指不定怎么想的,巴不得我下去你一个人说。
乙:那我可没有这么想。
甲:那你怎么想的?
乙:我想啊......
甲:啊!
乙:我......我想什么了我啊?不是我说你今天怎么了,一上来就不高兴。
甲:高兴?高兴的事都让你赶上了我怎么高兴?
乙:我赶上什么了啊?
甲:涨工资你比我多涨20块钱。
乙:那是国家制定的标准,符合这个标准就多20块钱,你不符合的就少20块钱,这都很正常嘛!
甲:*你中了10块钱,我没中。
乙:那是蒙大运蒙的,再说了就10块钱也不多,你至于这样吗?没准儿今天晚上开奖你就中了呢!
甲:不可能。老天不会眷顾我这个倒霉蛋。
乙:那可不一定,如果你中奖了你可要请客啊!
甲:我中奖,那是白日做梦。
乙:为什么啊?
甲:我从来就没买过。
乙:没买过你中什么奖啊!
甲:反正高兴的事都让你赶上了,倒霉的事都让我贪上了。
乙:你贪上什么倒霉事了?
甲:坐公共汽车,人太多我被挤下来了,你没挤下来。
乙:挤下来了你就坐下一趟呗!
甲:在马路上遛弯,路中间就一泡屎我踩上了你没踩上。
乙:那谁让你走路不看着点呢!
甲:在马路上遛弯地上有一钢嘣你拣着了,我找了半天就拣一100的。
乙:那不更好吗!
甲:冥币。
乙:嗨,可真够倒霉的。
甲:所以说我这个人事事不顺。
乙:哎,我说,你这么说可不对啊,我觉得你的心态有问题,我得劝你几句。
甲:你说什么?.
乙:我说我得劝你几句!
甲:在这之前有许多人跟你一样,都要劝劝我。
乙:怎么样?
甲:都让我劝回去了。
乙:那为什么啊?
甲:因为劝人也是有学问的。不是红嘴白牙会说话就能劝的。
乙:那有什么学问啊?
甲:这劝人要记住三个要领。
乙:都有哪三个啊?
甲:第一:劝人的时候要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人家钱包丢了正发愁呢,你去了。“哥
们,愁啥呢?咋的钱太多了不会花了吧?没关系,找我啊!”
乙:哪有因为这个发愁的!
甲:就是打个比方第二:要知道事情发展到什么地步,到了什么火候,否则事与愿违。
乙:哦。
甲:第三:要会察言观色,了解人家当时的心情。这三种要领你要不掌握非得闹笑话不可。
乙:是啊,你给举个例子的说说。
甲:先说第一种,要知道什么原因再劝。我们街坊有小伙30多岁叫酒井......
乙:你等一会,叫什么?
甲:酒井啊!
乙:你街坊是日本人?
甲:那倒不是,因为他这个人啊,平时爱喝两口所以大伙送给他个外号“酒井。”
乙:好嘛,这个外号起的啊!
甲:有一天,酒井去一酒友家串门,人家两口子正在那里生气呢。
乙:为什么啊?
甲:这个男的啊,前一天晚上喝大了、耍酒疯,女的呢当时没有理他,等他睡一觉醒了,两口子在那生气呢,这个时候酒井去了。
乙:赶上了。
甲:“哎呀,咋的生气了,因为啥啊?”女的一听把脸往旁边一扭,“你问他吧!”男的坐那低着头抽闷烟。
乙:没出声。
甲:“两口子过日子,前途是酒,来日方长嘛!老生什么气啊!”
乙:等一会,那叫什么前程是酒?
甲:哦,前程似锦。
乙:好嘛!
甲:“谁家也没有小吵小闹的时候,这都正常,正好是道菜名嘛。”
乙:菜名?
甲:“家庭小炒嘛!”
乙:好嘛,还是下酒菜。
甲:这个时候那女的在旁边更来气了,本来就因为喝酒生的气,他还在这里又是酒又是菜的。
乙:能不生气吗?
甲:这个时候男的坐在沙发里蜷着身子、低着头,一边抽烟一边吐烟圈儿。“你看你挺大个男子汉,有点男人样,猫腰躬膝往那一坐知道的是你在抽烟,不知道以为油焖大虾糊锅了似的。|”
乙:这回还是个硬菜。
甲:这男的坐在那还是没吱声。“你看你有啥话就说呗,老闷着干啥啊,跟喝了‘闷倒驴’似的。”这时候女的一听更生气了。“酒井,算了,你别劝了啊,照你这么劝我们更得生气。”
乙:就是啊!
甲:酒井一听“嫂子,那可不一定啊,谁不知道我们哥俩的关系啊,我要劝不了那别人更劝不了了。”女的一听,心想别人都劝了,就你劝不了,心里想着她嘴上就说出来了。酒井一听更来劲了,“嫂子你放心我今天非得把他劝好喽,你也消消气弄点菜我和他喝点,好好**他。”
乙:还喝啊?
甲:这男的一听,坐在那小声嘟囔了一句,“还喝啥啊,昨天都喝多了。”“喝多了?你可别逗了,你喝多了谁信啊,谁不知道你外号“酒泉”啊,要不咱俩出去喝!”
乙:好嘛,这个名字更厉害。
甲:这女的坐在那一听当时就火了,“愿意去你就去啊,我可没拦着你啊,你要不怕吧家喝散了你就去 啊。”酒井一听“嫂子,喝酒是可以交流感情的,只能越喝感情越好,哪有把家喝散的啊?要不你也一块去,你们两口子边喝边聊”“我去,我去散的更快。”“那可不一定,要看喝什么酒了。”
乙:这跟喝什么酒有啥关系啊?
甲:“怎么没关系啊,咱们今天喝嘉禾淡爽。”
乙:怎么呢?
甲:‘嘉禾’万事兴嘛!
乙:你可算了吧!
甲:所以啊,这就是第一个要领,你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能去劝人家,否则适得其反。
乙:那第二个要领呢?
甲:第二个是要知道事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乙:你再给举个例子。
甲:说的还是酒井和这个酒泉。
乙:哦,还是他们。
甲:怎么回事呢,说酒泉啊前一天晚上又和朋友喝酒去了,凌晨两点了才回来。这一回来两口子又吵架了,他老婆就把酒泉给挠了个满脸开花,还故意吓唬他非要离婚不可。这酒泉一看害怕了,“老婆,我错了,我 改还不行吗!”“改?你改好几十年了,改好了吗?这么多年你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把我们娘俩扔家 喝西北风,你根本就不是个男人。没听老话说吗‘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俩啊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走你的星光大道,我走我的独木小桥。”“老婆我求你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不 看别人就看咱儿子 也不能离啊。”“算了吧不提儿子还好,提他我更来气。”
乙:咋的呢?
甲“你看看人家那孩子,从小上个培训班都学点钢琴啊书法啊什么的。你可倒好六岁就让孩子学品酒,十岁就学习调酒,还给孩子起个小名叫小泉醇,你还想让他长大了上日本开酒厂啊还是怎么的。我这辈子算倒了大霉了,怎么就瞎了眼嫁给你了呢。跟你过这么多年别的福没享着,酒味可没少闻了,睡眠质量也真上去了,每天晚上往那一躺不到十分钟准能睡着,天天早上上班头都是晕的!单位同事送我个外号‘酒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我之前结过8次婚呢!”
乙:好嘛!
甲:两个人正在屋里吵呢,酒井来了。
乙:又赶上了。
甲:一进屋,一看俩人正吵架呢,这回他长了个心眼,先问问。“怎么又生气了呢,因为啥啊,还是喝酒啊?”酒泉点点头。“和谁喝的啊?”“老陈、老白和二哥他们。”“就那个陈年窖老白干和二锅头啊。
乙:这都什么名字啊。
甲:不是我说就你这度数你和他们喝酒能不喝多吗!”
乙:度数?
甲:哦,是酒量啊。“昨天没喝多,就是回来晚了。”“回来晚了你不会早上回来吗?”
乙:什么?
甲:回来晚了你不会早点回来吗,没听老话说吗,天下没有不散宴席,两口子过日子还离婚的呢,你说你们一个喝酒喝那么长时间干嘛啊 !咱不说别的啊,就我嫂子这人这辈子算倒了大霉了,怎么就瞎了眼了嫁给你了呢!”这时候酒泉的老婆正在收拾东西准备要走呢,酒泉一看这真要离啊,着急了。
乙:赶紧劝劝吧!
甲:“兄弟,我也承认错误了,也发誓以后不再喝酒了,这脸也让她挠了这样了,你替我劝劝她差不多就得了呗。”
乙:就是!
甲:酒井一看酒泉的脸上都是血印子,想劝酒泉的老婆几句,但是他还挺有办法。
乙:什么办法啊?
甲:他想先顺着酒泉的老婆说,多替她说几句话然后再慢慢劝她。
乙:这是个办法。
甲:但他不知道还有离婚这茬呢 !
乙:哦。
甲:这时酒泉的老婆收拾完东西,拎起包,酒井过来了,“嫂子,你做的对啊,太对了。”
乙:你知道人家要干什么呀你就说对啊?
甲:“你不给他点颜色看看这日子还有法过吗,这么多年他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把你们娘俩扔 喝西北风,他根本不算个男人。要是换了我啊早就和他离婚了没听老话说吗‘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路朝天各走 一边,他走 他的星光大道,我走我的独木小桥。”酒泉的的老婆一听“兄弟,不瞒你说,我就是想 吓唬吓唬他。”
乙:哎,这才是心里话。
甲:“但今天听你这么一说啊,我是真不能和他过了,现在就去离婚。”
乙:劝离了啊?
甲:这是第二个要领,不了解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不能盲目的劝,否则适得其反。
乙:那第三个要领呢?
甲:第三个要会察言观色,了解人家当时的心情。
乙:你再给举个例子。
甲:说的还是酒井。
乙:还是他。
甲:说有一次啊,酒井出差去外地。突然接到爱人电话,说岳母病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病就是肠胃不好,吃不下东西,但是呢老太太老是怀疑自己得了癌症,谁劝也不听不进去,酒井一听赶紧坐上火车往回赶。下了火车直奔医院,一进病房门老太太正在那躺了。”“谁说的就您这脸色怎么可能呢!”
乙:老太太气色还不错。
甲:“那当然了。”人到这个时候就喜欢听个这样的话,老太太一听心里高兴了。“你看你这个脸色啊,白里透*,人家*的脸色都是灰突突的,你放心你现在还死。”老太太一听心又凉了,“没死也离死不远了,还不如*呢,省的活受罪。”“那可不对啊,你得和我爸爸比,”酒井指的是自己的老岳父。
乙:他岳父怎么了?
甲:酒井的岳父几年前得癌症*。“你呀,要和死去的人比,不管咋说他*你还活呢,活一天是一天 啊,虽然说他*是享福去了,但好死不如赖活着。”
乙:这都什么话啊?
甲“只怕啊我是活不了几天了。”“谁说的啊,现在这科技这么发达,技术这么先进,什么病治不了啊?连癌症都能治。”老太太一听心里高兴了“真的,你听谁说的?”“报纸上登的啊。”“怎么说的?”“说癌症是可以攻克地,但你是赶不上地。”
乙:嗨。
甲:你是我的好搭档乙:对,合作很长时间了甲:有一个秘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你是一位残, 逗哏:曹慧龙 捧哏:胡清华 曹: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胡:谢谢大伙!
4、单口相声剧本《说笑话》
我是说笑话的,我给您做大报告,行吗?哪位也比我有学问,我要做报告您非退票不可。要说我的学问,是连一知半解也不够,九牛一毛都不是哇!说学问哪我没多大学问,我说我是文盲、这话亏点儿心,比文盲啊强不多,斗大的字认得两车,认得儿十字啊,马马虎虎。
到如今认字的人多啦,差不离儿的都拿一张报纸看。原先认字的人太少,有个认字的,这就是“圣人”。好比马路旁边儿贴张告示,围着好些人看,看的人全认字吧?不是。不认字他也看什么哪?他那意思让别人念念,别人念念他好明白明白呀,这就是不认字的痛苦。赶巧啦有人念出来啦,这他算没白瞧;要是赴上这位认字的怕念错了叫人笑话.心里明白不敢往外念,这位不认字的瞧着干出汗!
说这人嘴里嘟嘟囔囔!您可别问他。因为什么?别看他嘴里嘟囔,他未必认字。我怎么知道哪!在解放以前的前二年,在官银号那儿贴了张告示,有一位嘴里直嘟囔,可不认字,不认字怎么会嘟囔哪?他买了个烧饼,一地吃烧饼啊,一边儿嘴里直嘟囔!他嚼烧饼,嚼烧饼得啦,他偏出声儿装像儿。这儿呀拿烧饼咬一口;
“嗬,嗬,可以,不惜!”
“不惜”呀是材料不少,里头麻酱啊搁得多!
“了不得呀!’又咬了一口。“了不得”怎么回事,烧饼个儿小啦,“了不得”!
旁边儿站着一位也不伙字,打听打听啊。跟别人打听也好,单跟吃烧饼的打听,怎么?他嘴里嘟囔啊!
“嗯,了不得呀,可以,哈哈……”
“什么呀?”这位紧着问。
他不认字,怎么说呀!他把手伸出来啦!
“写的是什么,您哪?”
“烧饼,你吃吗?”
“嗐!我说那上头的。”
“上头是一层芝麻。”
“我说那黑的。”
“黑的是火大点儿,烙煳啦!”
“我说那有红圈儿的那个!”
“有红圈儿的你自己买去吧,那是豆沙馅的。”
俩人哪抬了半天杠,驴唇不对马嘴!
说还有这么种人,什么样儿人哪?认字马虎。这个字他瞧着它像什么,他就念什么!街上常有这种事:糖炒“栗”子呀他念糖炒“票”子,北京“午”门他念“牛”门,医院念“酱”院……还是常见的事。
我眼见过这么一件真事,什么事呀?这话在七七事变以前啦,在官银号老铁桥一拐弯儿呀,那儿有一十霓虹灯——我一说,天津老住户都想得起来。霓虹灯是佛教会安的,晚上挺亮。那一行字是什么哪?“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那天有一位先生走在那儿呀,正赶上我上园子打那儿路过,他站在那儿高声朗诵:“嗬,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赔产。”“菩萨”他念“赔产”,观世音赔谁的产哪? 这是真事!
还有一档子。在北京有个五牌楼,就是前门大街的五牌楼。在我十八岁的时候,五牌楼南边儿路东有个关闭的酒店,门上贴了个条儿,这条儿贴了好几年也没人来倒他这买卖,他写什么哪?按说应该写:“此铺出倒。家具拍卖。”这“拍”字儿不是一个“提手儿”一个“白”字吧?这位先生啊,写了个“竖心儿”一个“白”字:“此铺出倒。家具怕卖。”——怕卖就别卖啦!
还有写信。这个字不会写,一问人,问得不清楚,出了错儿啦!这位老太太呀叫他儿子给她娘家兄弟写封信,合着接信的这个人是这位写信的舅舅。他舅舅出门儿到上海啦。他舅舅到秋天儿爱吃茄子,可是一吃茄子就发眼。姐姐关心兄弟,这天晚上让自己儿子给他舅舅写封信。这学生马马虎虎,归里包堆就几个字:“大舅,勿吃秋茄子,恐其发眼。”他写茄子这“茄”字儿忘了怎么写啦!他一问街坊,院里有一个二大爷,都睡下了。
“二大爷!”
把二大爷叫醒啦!
“什么事呀?就起来。”
“您甭起来啦,我写信,这茄子的‘茄’字儿怎么写?您告诉我。”
“‘茄’字儿不会写?‘草’字头儿一个‘加’字儿。”
这个“加’是加减的加,他给写了一个住家的“家”。写到发眼的“眼”字又忘啦!
“二大爷,眼字怎么写呀?”
“‘目’字旁,一个乾坎艮的‘艮’字。”
目字旁是眼目的“目”啊,他写了金木水火土的“木”,这就不念眼啦!这封信他舅舅接着啦,一看不知是怎么回事:“大舅勿吃秋蒙子,恐其发根。”勿吃秋什么呢?没这么个字儿呀!发什么根哪?……莫名其妙。
我们街坊还有一档子事,念祭文给人家念砸了。在旧社会,嗬!念祭文的人派头儿可不小,本家儿*孝妇——就是本家大爷大奶奶穿着孝服往地下一跪,亲友在四外这么一站,这位先生捧着祭文高声朗诵。我们这位街坊本来斗大字不认得二升,可他偏要充像儿。这祭文上写的是谁上祭哪?就是这*孝妇哇夫妻俩。他一念:“*”,“*”俩字念得挺清楚。本家儿呀姓潘,名叫良顯——潘良顯。他把*念完啦,这仨字儿一个也没念对!“*,翻跟头!”
他念完了,这本家儿子一听:“怎么啦,翻跟头?这叫什么礼节呀?怎么让我翻跟头?”
他没动弹。茶房过来啦,茶房听先生指挥,一拍本家儿子肩膀“大爷,您翻吧,这不是先生让您翻的吗,您翻!”
这本家儿大爷跪着跟茶房嘀咕:
“我没练过!”
“没练过不要紧,先生让您翻的,我抱您腰,您翻。”
这儿一抱腰,本家儿三十多岁,还真灵,本儿,翻了个跟头,完了跪那儿啦!他往下念:“孝妇”,孝妇是本家大奶奶呀!旧社会时候女人不写名字,娘家姓什么呀是什么“氏”,这位大奶奶娘家姓乜,就是之乎者也那“也’字儿没有那竖儿。
他一念“*翻跟头”,翻完啦!
“孝妇,也氏。”
本家儿大奶奶跪在这儿一听:“也是?我也翻跟头吗?”
茶房不能过来呀,老妈子过来啦:
“大奶奶,您翻吧,这不,大爷都翻啦,您也翻!来,我抱您腰。”
这位大奶奶为难啦,六个月身孕!你说翻跟头吧,又怕小产;不翻跟头吧,又怕失礼!没法子,翻吧!老妈子不敢使劲儿抱,这位太太跪在地下抬起一条腿来,跟先生商量:“先生,跟头我可翻不了,这么着吧,我拿蝎子爬得啦!”
5、幽默对口相声文本《普通话》
相声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甲:说相声最好啊,就是先把这嘴皮子给练好咯!
乙:是嘛!都要靠嘴巴说嘛!
甲:是吧?你说相声嘛嘴就要好,嘴巴有毛病的人说相声*不成。没有毛病的人说相声一个字也不许错啊!
乙:没错!
甲:嘴巴没有毛病说相声有一个错别字,那这相声就演砸了!
乙:哦!那是啊!
甲:对不对?
甲:但是这种事儿谁也避免不了的,你说是不是啊?
乙:说来也对啊!
甲:这个就是工夫的问题了。
乙:是嘛!
甲:最好就是,唱绕口令。
乙:哦,绕口令。
甲:你看咱们这个张以德嘴最好。
乙:是吗?
甲:为什么?他总唱绕口令啊!总唱那六十六岁刘老六啊。
乙:好嘛!
甲:早晨起床先唱这个。
乙:哦!
甲:先唱四遍。人家出去早锻炼了,他不去。
乙:他干吗呀?
甲:他唱绕口令,他说这也是体育项目。
乙:这怎么也算体育项目呢?
甲:这叫口腔体操。
乙:什么?哦,这嘴巴也开始练起体操来了?
甲:在语言上,最好啊,是说普通话。
甲:说普通话,大家都听得懂。
乙:是啊!
甲:目前为止啊,我所听到的普通话大致分为这几种。
乙:哪几种啊?
甲:呃……,上海地区属于一种、北方地区属于一种、香港地区也是一种、台湾地区又是一种。
乙:哦,那你说说这些地区的普通话都有什么不一样。
甲:首先说说上海地区的普通话。
乙:哦!
甲:上海人说普通话,主要的特点是: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
乙:那你倒是说说看,怎么个不分法?
甲:凡是翘舌音的字,我们听上去感觉都是平舌音。
乙:哦,平舌和翘舌的音他们念的都是平舌音。
甲:是啊!所以上海人说的普通话嘛,(上海地区普通话)那么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了。这样的普通话我是实在听不下去了。
乙:嚯!
甲:要是碰到你听到了这样的普通话,你听得下去吗?
乙:这我还真的听不了啊这个。那我问你,这个台湾地区的普通话有什么特点啊?
甲:台湾地区的普通话的特点是当地的腔调太重。
乙:哦!
甲:所以啊,(台湾地区普通话)台湾人讲话咧,其实就是你们现在听到的这个样子了HO!
乙:哦,这么说话的啊?那香港地区的人说普通话有什么特点啊?
甲:诶哟,完咯!完咯!完咯!
乙:怎么呢?
甲:要知道这香港人讲的大多都是广东话,现在还把它称之为什么鸟语。
乙:停!
甲:干吗呀?
乙:什么鸟语啊?我这儿还花香了呢!那叫粤语,知道吗?
甲:哦,对!对!对!粤语。
乙:对不对啊?
甲:是!是!是!但是啊就是因为受了这种语言的影响,造成他们说的普通话都变味儿了。
乙:都什么味儿啊?
甲:一说话都这味儿。(香港地区普通话)你好!你好!你好啊!今天看到你们我感到好高兴好高兴哦!说句实话啊,这样的普通话说出来,我是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乙:什么普通话这是?
甲:你听了觉得别扭吧?
乙:还真是别扭!
甲:是吧?所以目前我听下来,就是北方人说的普通话最好!尤其是北京人说的普通话正确,那才是咱们最喜欢听到的。
乙:哦,为什么啊?
甲:为什么?那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乙:哦,对!
甲:而且啊,北方人说话时候的感觉,我用俩字儿来形容。
乙:哪俩字儿啊?
甲:干脆!
乙:诶!没错!
甲:是吧?
乙:那你就跟在座的学生面前学一下怎么样?
甲:(拍了拍乙)嘿!哥们儿!
乙:(赶紧跑,然后再回来)你是想要吓死我呀!
甲:我说,今儿个下午上南京路,你去不去?
乙:我身上带的钱不多。
甲:没事儿,我借给你!明天还给我就是了。走!哥们儿!得了。
乙:这话说得干脆啊!
甲:干脆吧?你要是跟那个台湾地区的人那腔调,你瞧着别扭不别扭!
乙:是吗?
甲:(台湾地区普通话)我们下午去南京路上SHOPPING,你去不去?
乙:(台湾地区普通话)不好意思HO,我身上带的钱好象不是很多耶!
甲:(台湾地区普通话)啊呦!没关系啦!你钱带得不多,那可以问我借啊!
乙:(台湾地区普通话)哦?真的吗?哇塞!你这个人真的是好好哦!我太感谢你了啦!
甲:(台湾地区普通话)但是哦,我先声明一下。明天你一定要把钱还给我哦,否则今天我是实在不能把钱借给你的HO!
乙:这叫什么玩意儿啊这个?
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2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