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模板 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主动识字,乐于识字。
3.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坚持到底。
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坚持到底。
图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小鹿的减法》(板书课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要检查你们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课文都会读了吗?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请举手,能够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地请举手。别担心,王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多读多练就一定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也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惊喜,请你再读一次课文,做好准备。
二、精读课文,品读文本。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从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生:小鹿家住河边,要到对岸去,需要绕很远的路到水浅的地方过河。
(老师在黑板上用彩笔画出小河,贴小鹿的头像。)
生:獐子家住在半山腰,要下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老师画大山、贴獐子头像)
生: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可是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
师指导学生写“桥”
师相机说,一年的时间是多少天啊——365天,那么久,所以他们都——退却了(指导学生理解退却的含义)
2、请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小鹿是怎样造桥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1)生:“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的浑身汗淋淋的。”
(2)让学生抓住重点词:终于、一直、汗淋淋来体会句子,并反复读句子。
(3)请大家结合图片,想想小鹿为了造桥,他这一天背着锯、斧头还有好多的用具,他都会干些什么?
生:小鹿要去山上砍树、将树背下来、削皮、钉钉子。
师:小鹿砍树累不累?忙这忙那累不累?——累
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生读,师评价:“这只小鹿有点累。”谁再来读?
一生读,师评价:“这只小鹿确实很忙、很累,我听出了你把′一直′重读了。”如读不好,可以教师范读。
过渡:小鹿一天都这么忙,可是它做了365天,天天如此呀!听,小鹿开始搭桥了……(音乐起,师创设情境。)
【情境一】:第一天,小鹿攀登着坎坷不平的山路去砍树,又艰难的将树背下山来,沉重的树干把它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獐子见了,对它说:(师走到生前,让学生说)
——小鹿抹抹汗,说:
就这样,只剩下三百六十四天了。
【情境二】:(换音乐)第二天,风云突变,天下起了磅礴大雨,小鹿在泥泞的山路上重重的摔了一跤,摔得它鼻青脸肿,浑身酸痛,此时此刻,你想对小鹿说:********
师:让我们一起来给小鹿加油,师生齐喊:“小鹿,加油!”
小鹿听了我们的鼓励,勇敢的站起来,坚定的说(齐读):“我要坚持做减法,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情境三】第八十天,风和日丽,小动物们都来到溪边玩耍,只有小鹿一个人还在辛苦地砍啊、造啊,他的好朋友们会对忙碌的小鹿说些什么?小鹿会怎样回答?因为小鹿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生齐读“我要坚持做减法,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1)小鹿辛苦的造桥,整整干了一年,大家想象一下,在这一年中,小鹿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相机引导学生再齐读“我要坚持做减法,减去一天,就向成功减去一步!”)
师:就这样,小鹿努力做着减法,一共减去了多少天?(365),他最后终于成功了,他的门前终于有了一座——结实的桥。(生答,师贴桥的剪贴画)。
(2)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为小鹿祝贺吧!指名读第8自然段。
过渡:小鹿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而獐子呢?
3、找一生读第9自然段。师指导学生写“便”。
4、大家一起来想一下,小鹿为什么会成功?獐子为什么会失败?
5、故事到此结束了,假如小鹿和獐子现在来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出示幻灯片:小鹿,你______獐子,你______)
三、重读课文,再次品味。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就让我们再带着对小鹿的敬佩,分角色美美将课文的2-9自然段读一读吧!
总结:我们也和小鹿一样有着大大小小的愿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坚持到底,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跟小鹿学着做做——减法,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四、作业小超市。
1、将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一下感受。
2、阅读《滴水穿石》的故事,用一段文字记录下你的感受。
(相机指导学习方法: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读到这则故事?生说:读课外书、上网、问同学等,老师相信通过这些方法,你一定会将作业完成的非常出色!)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模板 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小鹿的话的深刻含义,并且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好朋友——小鹿。小鹿可聪明了,它像你一样,居然还会做减法。
1、谁是聪明的小鹿,愿意回答问题?
(1)一年有多少天?
(2)365-1=()
(3)365-()=0
2、聪明的小朋友,谁愿意当小老师来带读词语?(认读词语)
这只小鹿,不仅会算术题,它还有个了不起的愿望呢,让我们走进课本,一起来看看它都干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填空练习
獐子想()
2、小鹿为什么想造桥?獐子为什么想铺路?
原来他们出门都很不方便,那他们马上行动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退却是什么意思?
3、他们为什么退却了?(得花一年的时间)原来他们遇到了困难就不敢做了,就说他们退却了。小朋友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小鹿和獐子这样“退却”的时候呢?你能用退却说句话吗?
4、练习用“退却”填空。
小蜗牛想爬到屋顶上去,但想到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就()了。
小明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就摔了十个跟头,但他并没有()。
5、面对困难,有的人退却,有的人却迎难而上,小鹿和獐子面对困难,最终的做法一样吗?
6、小鹿要开始做他的减法了,你知道他的减法是指什么吗?请用波浪线划出有关语句。
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1)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2)出示问题
小鹿说的成功是什么?
那么减法的意思是什么?
(3)请再次带着坚定的语气读这一句。
7、小鹿每天又是怎样坚持做减法的呢?找到相关语句,划上波浪线。
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8、我这里也有一个句子,你看用在课本中合适吗?
比较句子:他从早忙到晚,累急了。
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他的“累”?“汗淋淋”是什么意思?是一个什么词性的词?你会说这样的词吗?生活中,谁做事情累得怎么样?
9、小鹿每天都这么累,那它每天都干什么了呢?请结合图片,想象小鹿每天的工作。
10、指导朗读。“一直”“浑身”“汗淋淋”强调时间长、任务重,要读得重一些。“太阳升起”“月亮出来”表示持续时间长,要读得稍慢。
11、当小鹿在辛辛苦苦地造桥时,獐子可能在干什么?
正因为这样,他对小鹿的做法很不理解,他对小鹿说了些什么?请与你的学习伙伴表演读第3-6自然段。
12、小鹿和獐子各自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便有不同的结果。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小鹿造桥成功和獐子铺路失败的原因吗?
2、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什么?
3、你像小鹿一样通过做减法获得成功吗?
同学们,我们也像小主鹿一样有着大大小小的愿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坚持到底,遇到困难时,也跟小鹿学做减法,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看黑板,教师板书:365-5=360问:这是什么?生回答;一道减法题,你们会做减法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也很不简单,会做减法,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2、齐读课题
3、对课题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将要面对的课文关,要想顺利通关,需要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有可能顺利通关!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二、复习
1、词语宝宝我喜欢
男生女生对抗赛:退却剩*逝方便成功坚持浑身开始造桥汗淋淋.
2、句子难关我敢闯
(1)可是一想,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了。
(2)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3)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师:词句关大家表现的很棒,都已经顺利通关,接下来就让它们带领我们勇往直前,闯过段、篇关,有信心的孩子请以最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三、回归文本,探究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小鹿住在河边,他想造桥;獐子住在半山腰,他想铺路。
学生反馈,老师相机板画(河流、山,它们的住房)。
小鹿和獐子为什么要造桥、铺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完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生:小鹿家住河边,要到对岸去,需要绕很远的路到水浅的地方过河。
(老师在黑板上用彩笔画出小河、小鹿家,贴小鹿的头像。)
生:獐子家住在半山腰,要下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老师画大山、獐子家、贴獐子头像)
生:他们一想,完成心愿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
师:一年是多少天啊——365天,那么久,它们——害怕了,不敢做了,课文用了哪个词写出了他们当时的态度呢?——退却。
说话训练
读到这里,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过渡:对呀,遇到困难怎能退却,谁首先克服困难呢?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讨论交流:
一共有几句话?
第一句话写小鹿怎样?(引导体会:“终于”)
第二句话写小鹿怎样呢?(板书:累得浑身汗淋淋)
小鹿怎会累得浑身汗淋淋?(引导体会:时间长、认真造桥)
你很佩服它吧!你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2、写话训练
上了那么长时间的课,同学们累吗?同学们也要像小鹿那样不怕苦,不怕累。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这只小鹿够累了吗?谁再来?
生:读课文。
师:这“一直忙”读得好,读出“很久,很久”才能造好桥。
师:小鹿累得全身汗淋淋的。看“汗淋淋”这几字他们都是什么部首,跟什么有关?像这种结构的如“绿油油”的词你还能说几个吗?
生:金灿灿。
生:黄澄澄。
生:绿油油、蓝湛湛。
师:平时你做什么事也会汗淋淋的?你们模仿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妈妈拖地时累得汗如雨下。
生:我跑操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师:妈妈上班时累得腰酸背疼。
生:爸爸背着我累得直喘粗气。
师:平时你做什么事也汗淋淋的?你们模仿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我帮妈妈拖地累得汗如雨下。
大家说得这么好,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奶奶笑得弯下了腰。
弟弟笑得露出了大板牙。
师:小鹿造了一天的桥,从早忙到晚,一直没休息,多辛苦呀!
(出示课文插图)
师:瞧!小鹿正准备干什么去?
生:造桥。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小鹿身上背着工具箱。
师:你看得真仔细。
生:河边有两根木头。
师:那是桥墩。
师:这时,獐子过来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咱们来听一听。獐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把他们的对话画出来读一读。(学习3—6自然段)
生:獐子见了,劝……
师:为什么劝小鹿别干了。
生:时间长了。
师:谁来学着獐子劝劝小鹿?
(指名读,练读,齐读)
师:小鹿是怎么回答的?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老师听到你把364天读得比较重,那一年和365天有区别吗?
生:364天比365天少一天。
师:獐子听明白了小鹿的话吗?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不解。
师:“不解”是什么意思?
生:不明白,不懂。
师:谁用不解的语气来问问小鹿?
(指名读,评议读,练读,齐读)
师:小鹿又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赛读,读出小鹿坚定的语气。)
师:大家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请同桌两人合作表演小鹿和獐子。
(指名表演,生评价)
师:你们演得真好呀!快赶上专业的演员了。现在请咱们班男生来读獐子的话,女生来读小鹿的话。
(全班表演读)
师:獐子认为没区别。小鹿认为“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那你们认为有区别吗?请大家小组讨论讨论,看看你们赞成谁的说法。
(生分小组讨论)
生1:我赞成小鹿,减去一天,只剩364天,减去两天,只剩下363天,减去365天,小鹿就造桥成功了。
生2:我赞成小鹿,减去一天,小鹿干了一天的活,减了两天,干了两天,日子减完了,小鹿的桥造好了。
师:同学们和小鹿的想法一样,所以小鹿说“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课件出示“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并播放春、夏、秋、冬动画)
师:是呀,小鹿的决心真大呀!春天,小鹿顾不上玩耍,因为他知道“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夏天,烈日炎炎,知了在树上不停地鸣叫,小鹿不怕炎热,辛勤地工作着,因为他知道“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秋天,小鹿依然忙碌着,因为他相信“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冬天,小鹿不怕风雪,一直坚持工作着,因为他坚信着“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3、学习第八、九自然段
(课件出示:小鹿和獐子课文八、九自然段)
师: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鹿的减法做完了,他的门前有了一座结实的桥看,小鹿高兴吗?(高兴)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生齐读)
师:那獐子呢?请大家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
师:小鹿和獐子都想到了造桥和铺路,面对困难,小鹿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成功,獐子却怕苦怕累,犹豫不决,再一次的退却了。
四、拓展延伸
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那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
师:是呀!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就一定会获得成功,老师送给大家两句话,请同学们记在采集本上,希望它时刻地激励着你们!
只要功夫深,铁杵(chǔ)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拓展阅读
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2、《小小竹排画中游》精品教学设计模板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的诗歌,适宜学生诵读。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反复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读出美,读出韵味,美读移情,培养语感,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年级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但每个环节都要把要求说清楚,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降低识字难度。并设计有梯度的练习巩固。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挂图、卡片、录音机。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一番,好不好?怀着阳光般的心情,我们快乐出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看,这就是我们游览的地方江南鱼米乡。
挂图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2、观察描绘:呈现挂图,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二、对话平台
1、初读:(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⑴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⑵学生自读,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⑶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⑷指名读、伺机指导:如绿油油中的油应读
yōu
⑸
轻声读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2、识字:(自主活动,适时调控,培养能力。)
⑴自读:在课文中圈出生字。
⑵逐个呈现生字:学生先读句,再说出句中的生字。
⑶指读。
⑷同桌讨论学习:怎样记住这些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及时交流识字方法,能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⑸汇报:
教师适当总结识字方法,如用部件法记排,用动作发记游唱,用奇特联想法想象哗哗的流水从而记住流
有层次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提高识字能力。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⑹巩固:
小老师带读(有注音)──集体读(无注音)──看卡片、开火车读(无注音)。
⑺朗读词语(课后我会读中的词)。
⑻一字开花游戏:用生字组词说话。
三、写字
(认真指导、重在激励。)
1、看笔顺图,描红。
2、试写感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如中的最后一笔写在竖中线上)
3、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4、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3、课文《夕阳真美》教学设计模板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好课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认识绿线内只识不写的五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一段
生字卡片、投影图片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动听的音乐,将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傍晚。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
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帮助正音。
3.指名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挑选你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读给大家听。)
5.逐个评价
6.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7.交流。
8.同桌互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理解日落与傍晚的关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傍芒蓝伏余
2.指名认读
3.生自学,交流识字方法。
4.口头组词。
5.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6.反馈写字情况。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另外五个生字,理解有绳子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生字卡、投影图片
一.讲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夕阳真美(指:读题)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师叙述:(点出课件)原来是傍晚时候,爷爷奶奶和我去看夕阳,看到了天地间一幅壮丽而又神奇的景色。
二、新授
1、课件示课文:谁来给大家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觉得(点课件)夕阳真美,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夕阳吧!
2、看,夕阳西下,它挥着小手向我们告别呢!它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读一读,找找夕阳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
谁来说说,夕阳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
根据回答,相机出示:西斜图下沉图落山图
小朋友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图上少了什么?(太阳)谁来把太阳画上?指名一优秀学生上黑板画。(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3、师述:是呀,太阳正在逐渐往下落,,你们知道吗?不仅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脸也在变呢!请小朋友读读书,找找太阳的脸是怎么变的?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光芒。
太阳慢慢地涨红了。
太阳的脸变的的背后。
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谁来说说,太阳的脸是怎么变的?(越来越红)是呀,太阳的脸变得越来越红了,老师这有三支红色的蜡笔,颜色的深浅不一样,想想应该分别用哪支红笔画?指名生画其他的小朋友也有任务,请小朋友读读这上面三句话,想想他们画得对不对?
指图:看,太阳的脸是越来越红了,,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优生读
4、老师听出来了,太阳正在慢慢地西斜、下沉、落山。它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美景图。
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幅图?为什么?是呀,这三幅图各有千秋,让我们一幅一幅来欣赏吧!
5、出示第一小节师引读,
喜欢西斜这幅图的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画一画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吧,瞧,它们有的高,有的低,一座连着一座,这就是连绵起伏齐读指名读
引读: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指读齐读
这么壮丽,听得我脸都发红了,谁能把连绵起伏的西山这句话连起来读给大家听?指读评议边读边想象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再读
师叙述:天空一片深蓝,西山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段话连起来读读?指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深蓝的天空,走进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去吧!齐读
6、师范读第二小节,继续导下。
这段中你最喜欢哪里?云的颜色,说说有哪几种颜色?只有这几种颜色吗?这么多的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呀?他们都躲到哪儿去了?()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颜色都说进去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这么多的颜色真丰富呀!挤在一起多壮观呀!谁来读?评议:仿佛有许多颜色,仿佛看到了)谁向他挑战?还有谁想读?觉得读得怎么样?(紫色拖得很长,好象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颜色躲在背后)老师也想来读读了。师读生评找学生跟老师比(各有所长,相互学习)
云的颜色五彩缤纷,谁想上来染一染?指名生染
这么多的颜色挤在一起,多热闹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彩缤纷的颜色中去吧!齐读
7、师引读第三小节:太阳把什么留在了遥远的天边?(灿烂的霞光)谁来读好它?读的真好(点图片)老师要奖给你一片灿烂的霞光谁再来读?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片灿烂的霞光(齐读)。
小朋友,想亲自去看看夕阳吗?让我们披着夕阳的余辉,一起去看看吧!放录象。
看了录象,你想说什么吗?
是呀,夕阳真美,让我们放开嗓子,用所有的热情赞美它吧!夕阳真美呀!
8、小朋友,我们看了夕阳,觉得真美,课文中的爷爷奶奶看了夕阳,有什么反应?
爷爷为什么满面红光?
爷爷因为高兴而满面红光,爷爷牵着奶奶的手、牵着小孙孙的手,多开心,多幸福,多浪漫呀!你们也有爷爷奶奶,他们幸福吗?能说说爷爷奶奶的幸福事吗?
三、拓展
夕阳很美,幸福的生活更美,今天我们欣赏了夕阳的美景,其实大自然中有更多的美景,有机会的小朋友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大自然!好,让我们一起和夕阳说再见吧!
四、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1、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2、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一.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你觉得夕阳美在哪里?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指名试背。
5.同桌交互背。
6.齐背。
三.写字指导
1.认读:壮慢沉涨更
2.口头组词。
3.自学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4.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5.反馈写字情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组词:
皮()
主()
披()
往()
多()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
()的云朵
五.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看日落,边看边讲,然后让学生把课文中没有描述到的景象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下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