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小学第三册音乐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7-21 21:14:41

上学期小学第三册音乐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 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2、 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

3、 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4、 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5、 二声部发声逐渐做到声部和谐。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 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 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小二度、大*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 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恩平的欣赏。

三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 ]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更好的学习知识。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拓展阅读

1、语文年级案范文大全

材简析

本组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生习作兴趣,调好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1、由于生是一次作文,因此我建议师要调动好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习作的信心。

2、习作时,师提出的要求不要过高,只要生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在遣词造句要求切勿过细。

3、评价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习作设

一、想一想

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习、合作

(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师**指导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

、写一写

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案《人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习作》案》,来自网!,人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习作》案-年级语文

2、语文年级案范文大全

为了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不断走向深入。特拟定本工作如下:

一、指导思想:本校工作为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进行实践活动,更要在体验的基础加强实践研究。同时也将结合校本课程、科内容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开展相应的习研究。

二、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生综合素质。

措施:1.认真选择、认真准备每一堂实践课活动内容,让生真正能在实践课堂中通过动手、动脑,有感悟,有收获,培养生良好的综合素质。2.进一步开展体验活动。为让生的体验活动不留于形式,更有实践意义,改善体验条件和体验方式,让生活动更多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管理、评价更到位。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生参与研究,会寻找问题,研究问题,结合实践体验活动,结合科知识,更大范围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四、进度:

时间

九月份

1-4课

十月份

5-9课

十一月份

10-13课

十二月份

14-18课

一月份

末复习及测试

纳又古

张应祥20xx年9月

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共8篇)

3、年级

基本情况

(2)班共有生43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0人,优生率88.6%,及格率100%。从考试成绩分析,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xxx部分生对数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习数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里,在端正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习数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本班级困生有顾嘉琪、曹越、樊欣艳、黄海涛等生。这些同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习范文网习惯培养,在书写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才有可能认真思考。最后在激发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愿

材分析

材的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除法主要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生在已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习的。

2、认数是在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认识万以内的数。

3、千克和克先千克的认识,再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4、加和减是在生已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正确笔算位数加、减位数的基础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减法。

5、24时记时法主要有两部分:认识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算。

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算。

7、乘法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8、观察物体主要从正面、侧面和面观察物体。

9、统与可能性主要让生会画“正”字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统图,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的。

10、认识分数是在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生初步认识分数。

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数思考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到的数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活动;

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1、实施“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饿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生的算能力。

(1)讲清算理,揭示规律。

(2)加强基本训练,大好算基础。

(3)培养良好的算习惯。

2)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生解答应用题饿能力。

(1)加强基础训练

(2)生解题思路

(3)设多种形式的练习。

3)结合内容,重视培养生的数能力。

4)注意的开放性,重视培养生的创新能力。

5)结合内容,对生进行思想品德育。

2、培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开展帮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校里的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习的信心与决心。

(2)注意讲练结合,使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3)每堂课设分层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习的评价要关注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习的过程;要关注生数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

感与态度,帮助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分单元进度

目次

周次

单元或章节内容

本单元重难点

1-3

除法

11课时

重点:除法的笔算

难点:商末尾有0的除法

3-4

6课时

重点:万以内数的认读。

4-6

千克和克

5课时

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难点:建立正确的千克和克的重量观

6-8

加和减

10课时

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两步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8-9

24时时法

6课时

重点:24时时法

难点:经过时间的

10-12

长方形和正方形

8课时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

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2-15

乘法

14课时

重点:乘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15

观察物体

3课时

重点: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

难点:通过观察能画出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16-17

与可能性

6课时

重难点: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体验某些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能正确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

18

认识分数

3课时

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同分母加减算的方法

十一

19-20

整理与复习

8课时

重难点:运用所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点击查看更多上学期小学第三册音乐教学计划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7115.html

热门阅读

  1. 生存的拐杖的语言故事
  2. 汪湖初中实验室工作的自查报告
  3. 乌龟邮递员迟来的礼物童话故事
  4. 同学结婚祝福语语录
  5. 新年祝福家人说说
  6. 元宵节送给朋友的祝福短信
  7. 文艺唯美简短生日祝福
  8. 狼和小羊教案设计
  9. 201年元宵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10. 企业服务联盟的协议书
  11. 《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设计
  12. 201年小学生学习计划
  13. 潮汕话歇后语
  14. 九九重阳节搞笑祝福语2016
  15. 幼儿园教师面试自我介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