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清明节的诗句及翻译

发布时间: 2025-07-22 00:32:53

形容清明节的诗句及翻译

清明节还有十几天来临,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形容清明节的诗句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破阵子》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其全文诗句如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飘落的梨花告知清明的到来。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临安春雨初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游。其全文诗句如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吧。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阵阵茶香飘来。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我回家仍会身着它赶上清明。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先。其全文诗句如下: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吴兴健儿驾着龙舟,在水面上疾驰。用毛竹做的秋千架上载着少女,宛若天仙。绿洲**明媚,游春的人儿兴正高,夕阳西下,忘了回家。碧野青青花儿秀,踏青的人儿,来往游不定。 行云飘去远山暗,夕阳西下,游春的人儿都不见,笙管息歌舞停,小池庭院寂无声。中庭的夜晚,月色一片清明,无数杨花从空中飞掠而过,不曾留下一丝花影。

《清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魏野。其全文诗句如下: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都来似野僧。

昨日邻翁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没有鲜花,没有美酒,我凄凉地度过了清明;我的意趣与兴致如同山野小庙中的老僧。昨天我向邻居老翁求来了新火;今天天刚蒙蒙亮,就赶快点着了窗前读书人的油灯。

《清明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诗句如下: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

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出自《宋词三百首》。其全文诗句如下: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庑廊上的栏杆曲折盘转,像是有意无意倚偎在绿树上,春风轻拂,千万条碧绿柔美的柳枝在朝阳的映照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远处,传来了美妙悠扬的筝乐声,是那么的赏心悦耳,逗引得梁上的燕子双双穿过门帘,扑向春天温馨的怀抱。

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东栏梨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古诗词全文如下: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漏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怀着惆怅的心情冥想这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又能有几度清明啊。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赵令畤。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想要脱掉厚重的外套,怎奈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寒气尚未完全消歇。门上的珠帘懒懒地垂着,闷在闺阁深处的人儿,实在是无心卷起帘儿,就这样独自闷坐在家中。余寒未消,那枝头的杏花,又能绽放得了多久?深闺思妇的青春就如这凋零的杏花一般,韶颜易逝,红颜不觉已老,清明的雨淅淅沥沥,淋雨的花瓣儿就像那花儿啼哭的泪痕。她惆怅难安,不由得怨恨起这不眠不休的细雨来,恨它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

昨夜借酒浇愁以忘忧,宿酒过量而醒来很迟。酒醒后的她,终日只有一缕沉香相伴。本已百无聊赖,她又被这恼人的天气撩得愈发心烦意乱。空中有燕子飞过,她不禁欢喜雀跃,以为传来了夫君归家的喜讯,谁知却是空欢喜一场,着实让人烦恼难堪,她不由将一腔恼怨都发向飞燕。这莫名的怨恨正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深切相思。她想象着离人在异乡的种种来排遣寂寞,就像他仍在自己身边一样。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拓展阅读

1、女子纯的

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3、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5、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6、还君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7、寻寻觅觅,冷冷,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

8、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生时,**与君好。

11、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4、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15、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6、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8、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1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1、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2、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23、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4、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怨月中。

25、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7、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

28、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又向华胥见。

29、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30、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3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32、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www.**)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33、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弄花香满衣,拂花夜凄凄。

34、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35、香雾云鬟湿,辉玉臂寒。

3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3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38、相望共月夜,归来方悟稀。

3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4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41、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4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描写精彩

1、《三台·应制》万俟咏 ? 宋代

见梨花初带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 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 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 燕子飞来飞去。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 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 会暗识、夭桃朱户。 向晚骤、宝马雕鞍, 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 半阴半晴云暮。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 岁华到、三分佳处。 看、汉宫传蜡炬。 散翠烟、飞入槐府。 敛兵卫、阊阖门开, 住传宣、又还休务。

2、《》王禹偁 ? 宋代

无花无酒过,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3、《呈馆中诸公》高启 ? 元代

新烟着柳禁垣斜, 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 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 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 拟沽春酒醉京华。

3、描写精彩

(唐)杜牧

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几处有新烟。

5、《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唐)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 www.** 双燕栖。

6、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7、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唐)孟浩然

帝里重,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唐)孙昌胤

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0、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唐)温庭筠

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遥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4、描写精彩

1、雨声哗。张炎《朝中措

2、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即事》

3、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5、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郑刚中《寒食》

6、熟睡起来,宿酲微带。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7、舞烟眠雨过。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8、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上巳西湖好》

9、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薄游》

10、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1、春事到,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2、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日独酌》

13、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吴文英《瑞龙吟德竞渡》

14、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

15、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6、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17、听风听雨过,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

18、料得他乡遇佳,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19、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

5、描写精彩

1、《折桂令·客窗》乔吉 ? 元代

风风雨雨梨花, 窄索帘栊, 巧小窗纱。 甚情绪灯前, 客怀枕畔, 心事天涯。 三千丈愁鬓发, 五十年春梦繁华。 蓦见人家, 杨柳分烟, 扶上檐牙。

2、《夜》白居易 ? 唐代

好风胧月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3、《采桑子·上巳西湖好》欧阳修 ? 宋代

上巳西湖好, 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 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

,又称踏青、行、三月、祭祖等,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气点,也是传统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气,交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墓祭的好时祭祖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祭祖期内。

是传统的重大春祭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融汇自然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与春、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点击查看更多形容清明节的诗句及翻译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8120.html

热门阅读

  1. 写景散文大全
  2.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3. 接骨木树妈妈的故事
  4. 中国神话故事《婢女妙女》
  5. 二年级上册《冬天》教学反思范文
  6. 长征故事:长征最惨烈一战红军中出现督战队
  7. 201年辞旧迎新经典祝福语
  8. 《笋芽儿》第2课时教学设计
  9. 朋友结婚祝福的话
  10. 爱国故事《屈原以死报国》
  11. 关于大学生暑期兼职实践报告
  12. 产品购销合同
  13. 经典的春节祝福短信
  14. 春天的电话中班教学设计方案
  15. 学校团支部答辩会总结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