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诗词原文及译文

发布时间: 2025-08-02 17:53:08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诗词原文及译文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译文】我静静地、静静地数着秋天的夜空,又到了下弦之月,我与你相见的愿望又落空了。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注释:

彤霞:一说“彤云”,彩云,彩霞。

飞琼:许飞琼,仙女名,传说中西*的侍女。

字:此指书信。

玉清:道家三清境之一,此指仙境。

香销被冷残灯灭:语出李清照《念奴娇》: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心期:心愿。

下弦:下弦月。

彩云中很久都没有传来许飞琼的来信了。她人在哪里?人在哪里?今夜她在玉清仙境是否也无眠?

炉香的烟雾逐渐散去,衾被凉透,残灯也已熄灭。我静静地、静静地数着秋天的夜空,又到了下弦之月,我与你相见的愿望又落空了。

赏析

这首《采桑子》,上片写仙境,下片写人间。天上人间,凡人仙女,音书隔绝,唯有心期。

首一句“彤霞久绝飞琼字”,便点出仙家况味。道家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有彤霞环绕,于是彤霞便作了仙家天府的代称。飞琼是一位名叫许飞琼的仙女,住在瑶台,作西*的侍女。据说瑶台住着仙女三百多人,许飞琼只是其中之一,她在某个人神相通的梦境中不小心向凡间泄漏了自己的名字,为此而懊恼不已——按照古代的传统,女孩家的名字是*不可以轻易示人的。最后“飞琼字”的“字”是指书信,这一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说:很久很久没有收到仙女许飞琼从仙家天府寄来的书信了。

那么,既无书信可通,不知道仙女现在正在哪里呢?她为什么还不寄信给我呢?她到底心里在想着什么呢?——叠唱“人在谁边”,叹息反侧。

“今夜玉清眠不眠”,“玉清”也是仙家语。道家诸天界,最高是大罗,民间传说里还一直都有“大罗真仙”的说法,而玉清正是从大罗而来——大罗生三气,化为三清天,也就是说,大罗天生出了玄、元、始三气,分别化为玉清、上清、太清三般天界,是为三清天。现在我们还经常可以在一些名山道观里看到大罗宫、玉清宫、上清宫这样的名字,这都是从道家的诸天传说而来的。

玉清同时也是一位仙女的名字,在人间也留下了几多美丽的故事。据唐人笔记,玉清姓梁,我们该称她为梁玉清,她是织女星的侍女,在秦始皇的时代里,太白星携着梁玉清偷偷出奔,逃到了一个小仙洞里,一连十六天也没有出来。天帝大怒,便不让梁玉清再作织女星的侍女,把她贬谪到了北斗之下。

但是,无论是玉清天,还是玉清仙女,在容若的词里并不会构成矛盾的解释,它们都可以并存于容若这同一个用典手法之中。那么,“今夜玉清眠不眠”,也就是容若在惦记着那位仙女:今夜你在玉清天上可也和我一般的失眠了吗?——容若自己的无眠是这句词里隐含的意思:正因为我无眠,才惦记着你是否和我一样无眠。

容若是在思念着一位仙女吗?这世间哪来的仙女?这,就是文人传统中的仙家意象了。仙女可以指代道观中的女子,也可以作为女性的泛指。

写爱情诗,毕竟无法直呼所爱女子的名姓,所以总要有一些指代性的称谓,比如前文讲过的谢娘就是一例。更多的例子是用古代的美女名字或者传说中的仙女名字。早从宋玉的《神女赋》,以至曹植的《洛神赋》,神女(仙女)的传统便创建而绵延,而仙家又和道教关系密切,在唐代,皇室贵族女子出家而入道观,在原本就以开放著称的大唐盛世之下,道观便往往成为了才女们的文化沙龙,使得文人名士们趋之若鹜,衍生出一段段风流俊雅的爱情故事。

所以,仙女的意象早已经渐渐地固化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许许多多复杂的意思尽被凝炼在这一个小小的符号之内,使诗词的语句越发简短,而所蕴涵的意义越发无穷。随着传统的不断积淀,诗词也越发显得像是一种符号体系,我们只有具有了悠游于与诗人们同样的符号体系之内的能力,才能够领略出诗词那凝练的语句中浅层与深层的多项歧义。这也正是诗词作品的魅力所在。

词的下片,由天上回落人间,由想像仙女的情态转入对自我状态的描写。“香消被冷残灯灭”,房间是清冷的,所以房间的主人一定也是清冷的,那么,房间的主人为什么不把灭掉的香继续点燃,为什么不盖上被子去暖暖地睡觉,就算是夜深独坐,又为什么不把灭掉的灯烛重新点起?

因为,房间的主人想不到这些,他只是静静地坐在漆黑的房间里“静数秋天”,静静地计算着日子。也许仙女该来信了吧?也许该定一下相约的时间了吧?也许再过几天就可以收到仙女的音讯了吧?等待的日子总是过分的难捱,等待中的时间总是过分的漫长。待到忽然惊觉的时候,才发现“又误心期到下弦”。

心期,即心意、心愿。就在这一天天的苦捱当中,不知不觉地晃过了多少时光。

这末一句,语义朦胧,难于确解,但意思又是再明朗不过的。若“着相”来解,可以认为容若与仙女有约于月圆之日,却一直苦等不来,捱着捱着,便已是下弦月的时光了;若“着空”来解,可以认为容若以满月象征团圆,以下弦月象征缺损,人生总是等不来与爱侣团圆的日子,一天一天便总是缺损之中苦闷地度过。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赏析二:

这首《采桑子》,上片写仙境,下片写人间。天上人间,凡人仙女,音书隔绝,唯有心期。

这首词也是写恋情的,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借用了一些仙、道家的语言,使整首词显出一种飘渺绝尘的*气息。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很久没有收到远在天宫的那位女子的音信(飞琼字),她跟谁在一起呢?“彤霞”有的版本作“彤云”,即丹霞,红色的云霞。在道家传说中,仙人居所有彤霞环绕。这里均指天上仙人居所。唐代曹唐《小游仙》诗云:“红草青林日半斜,闲乘小凤出彤霞。”“飞琼”指许飞琼,传说瑶台女仙人许飞琼是西*身边的侍女,美艳绝伦。后泛指仙女。《汉武帝内传》有记载:“(*)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之簧。”《逸史》亦有载:“瑶台有仙女三百余人,一人自云许飞琼。遗赋诗,及成,又令改,曰:‘不欲世间知有我也。’”

白居易有诗云:“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挥袂别飞琼。”苏轼有词:“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据说许飞琼还曾与女伴私下凡间,在汉皋台下遇郑交甫相见倾心,以佩珠相赠,以表爱意。这里应是暗指词人心中所恋的女子。“飞琼字”指许飞琼的书信、音讯。

“今夜玉清眠不眠”,词人思念她夜不能寐,今夜她在天上(玉清)又是否成眠呢?“玉清”,一说玉清指仙境,道教中最高的大罗天分为上清,玉清,太清三天。这里化用唐代徐凝《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此外,“玉清”又指仙人。陈士元《名疑》卷四引唐李冗《独异志》谓:“梁玉清,织女星侍儿也。秦始皇时,太白星窃玉清逃入衙城小仙洞,十六日不出,天帝怒谪玉清于北斗下。”玉清姓梁,是织女星的侍女。在秦始皇时,太白星携梁玉清出逃到了一个小仙洞里,一连十六天没有出来。天帝大怒,把梁玉清贬谪到了北斗之下。本词里的玉清如是指仙子,当是暗指所思念之恋人。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红烛烧残,香炉燃尽,被衾中冰冷孤寂。床头凄苦无眠的词人在默默计算日子,何时能够再与她相会。“香消被冷”一语出自李清照《念奴娇》“被冷香销新睡觉,不许愁人不起”。

“又误心期到下弦。”不知不觉间,时间又过了我心中的约会之期,已经到了下半月了。心期是心愿、愿景之意,这里当是与那“许飞琼”约会之期。晏几道《采桑子》有云:“夜痕记尽窗间月,曾误心期。”

这首词也是用了叠句,读之自有一种回环缠绵之意。关于这首词所思念的对象,词中“飞琼”和“玉清”两个意象似乎让人雾里看花。纳兰将心中所恋之人想象成居住在彤霞环绕中的仙子许飞琼,或是想象成与人私奔的梁玉清。这两者都有下凡到人间的传说。这种比喻使词人的思念有了几分奇幻的浪漫色彩,也与野史中所载的纳兰早年情事贴近了几分。有人说这首词里的“玉清”喻指皇宫,谓其早年所爱的绝色初恋女子被纳入宫中。从这首词里来看,这种说法虽无确证,但也不无道理。对纳兰而言,“距离产生美”是永远的真理。心中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女子就是那冰清玉洁的雾中之花。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诗文似乎有这个传统。屈原笔下的湘夫人、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都自有一种飘渺绝尘的神韵。

词的下片写词人自己的身边景象和心事。最后一句“又误心期到下弦”若是写实,就是说约定月圆时见面,可是到了下弦月也没有音讯。(可以参看《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若是虚写,则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无奈与绝望。因为下弦月就是残月,不再团圆。相逢无日,会面无期,故其愁恨绵绵。

小词语淡意深,越咀嚼越觉得有味道。可谓虚实相生,清空超妙。

拓展阅读

1、三国《西川才 赏析

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

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

胆量魁西蜀章贯太虚

百家并诸,一览更无余。

①疏:粗。 张松“生得额钁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形体容貌粗陋,不俊气。

②语倾:说话如倒出来。三峡水:比喻话语滔滔不

③十行书:一目十行,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

④魁:第一名:《宋史·章衡传》:“卿为仁宗朝魁甲”。

⑤太虚:天空。陆机《驾言出北阙行》:“求仙鲜克仙,太虚不可凌。”

⑥百家:指学术上的各种流派。《汉书·艺志》载诸有一百八十九家,以成数言,称为百家。诸: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著作。

张松是推动《三国演义》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小说家用生花妙笔描绘了张松的机敏聪明、博学多才、胆量过人。连曹操手下的才杨修也不得不感叹:“真天下奇才也!”

当时盘踞汉中的张鲁,常思侵犯西川。益州牧刘璋为解除西川之忧,与众官商议对策。别驾张松自告奋勇,携带“金珠锦绮”,前往许都,欲结连曹操,兴兵攻打张鲁,以解西川之危。不料曹操睨傲得志,未给西川使者张松礼遇。而张松也不卑躬谄媚,以聪颖过人,不辱使命。他一出场,其外在的形貌与内在的气质就形成强烈的反差。“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他长得头像个钁头,塌鼻,露牙齿,容貌丑陋,身材矮小。曹操看他长得猥琐,先是“五分不喜”,后又因他言语冲撞,于是“拂袖而去”。张松对曹操以貌取人,傲慢待人,毫无自惭形秽的卑怯感,反而以直言相抗,维护使臣的尊严。当曹操属下责难他“汝为使命,何不知礼,一味冲撞? 幸得丞相看汝远来之面,不见罪责”。他反唇相讥,笑曰:“吾川中无谄佞之人也。”表现出一副清高的姿态,不肯屈就,不失人格。

张松的清高立刻引起曹操属下的诘难,忽然阶下一人大喝曰:“汝川中不会谄佞,吾中岂有谄佞者乎?”此人乃才杨修,是个舌辩之士,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张松也有心难之。于是二人一问一答,相互诘难,口似悬河,舌如利刃,不分上下。张松乘机抓住杨修在曹操属下才高位卑的境况,攻击杨修心中内在的隐痛:“‘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佐天,乃区区作相府门下一吏乎?’杨修闻言,满面羞惭,强颜而笑。”当杨修把曹操仿《孙十三篇》而作的未传世的《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本欲想玄耀一下曹操的才,哪知张松过目成诵,看了一遍后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说着,从头至尾,背诵一遍,并无一差错。把这位“博学能言,智识过人”的杨修折服得五体投地。因此中称诵张松“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

杨修将张松过目成诵《孟德新书》一书告之曹操,曹操立刻“令扯碎其书烧之”。并约好来日教练场上让张松见见“军容之盛”。第二天,教练场上雄兵列阵,“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旌旗飏彩,人马腾空”。作为西蜀的使节张松不亢不卑,“斜目视之”,略带蔑视之意。曹操不得不“唤松指而示曰:‘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松曰:‘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人。’操变色视之,松全无惧意”。曹操的治武功全不在张松的眼里,曹操本欲夸耀,反倒落个没趣,承受不了这种冷漠的曹操被激怒,对张松说:“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张松也不示弱,当面揭其短,亮其丑:“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张松说完几乎遭杀。小说用“胆量魁西蜀,章贯太虚”的句来赞美他。

张松以其机敏、才智、清高,显示了他的胆识。小说家正是通过张松的胆识,作为一个叙事视角,来透视曹操和刘备的各自心态,以与此心态相连的待人态度和战略得失。这才是张松其人在叙事结构中的价值。因此小说家在这个过场人物身上不惜笔墨,设置了两首,强化其形象的社会意义。当我们读完这首,细细地品味之余,不难发现张松的清高,有不失人格的正直,有不辱使命的外交姿态,还有中国知识分传统的心理倾向,似乎都有点“吃软不吃硬”的怪脾气。你架摆得越高,他愈不买你的账;你愈讲价钱,他愈抬高价格;相反,你若敬他一尺,他就会敬你一丈。特别是有才的人,更是如此,何况像张松“百家并诸,一览更无余”这样的西川奇才!

2、柳亚《酒边一首为一瓢题扇》与赏析

酒边拨触动牢愁[1],万恨峥嵘苦未休。

祈死已烦宗祝[2]请,偷生忍为稻粱谋[3]

栖栖[4]无多泪,落落乾坤剩几头[5]

一琖醇醪三斗血[6],可能笔换兜鍪[7]

开首即由酒言愁,“万恨”句极言自己当下的荒悖境况。颔联“祈死”两句隐括自己平生顾盼自雄,傲骨嶙峋,如今却落得个“稻粱谋”的地步,此乃暗扣题“酒边”之意。颈联“栖栖海无多泪,落落乾坤剩几头”最为精警,意谓历经劫难,已荣辱不惊,至于昔日那些另觅高枝、取媚求怜之流,亦已付诸浪淘,而卓立孤标,俯仰无愧者又有几人?末联卒章显志,有豹尾之力。于此亦可见人艺术手腕之高妙,若径直出之以申斥俗士之傲语,则味全无矣。按:一瓢即费公直,天健。江苏吴江人,南社成员。

注释

[1]牢愁:忧愁。南宋人刘克庄:“牢愁余发五分白。”

[2]祈死:祈求死亡。宗祝:宗庙祭事的管理人。《礼记》:“宗祝辨乎宗庙之礼。”

[3]稻粱谋:谓只顾衣食生计。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4]栖栖:不安貌。海:沧海田之缩语。此句意谓厕身于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动荡时代,见惯了太多的劫难,已不复当年那样容易伤心动怀。

[5]落落:空阔貌。几头:几个人。章太炎赠邹容:“临命须携手,乾坤只两头。”此句意谓在空荡荡的天地之间,究竟有几个男儿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6]琖:同“盏”,一琖即一酒杯。醇醪:美酒。三斗血:谓一腔热血。

[7]兜鏊:古时作战用的头盔。此借指从军作战。

3、王夫之《来船》清、近代山水 鉴赏 翻

偶然一叶落峰前,细雨危烟懒扣舷。

长借白云封几尺,潇湘春水坐中天。

作者为明末抗清义士。明亡后隐遁家乡湖南衡阳之石船山,埋头著述。这首是描写流经衡阳地段的湘江山水风景,并衬托作者晚年恬淡闲适的心境。

一开头就点题: “偶然一叶落峰前”,意谓一叶扁舟偶然落到湘江畔青峰之前。此句起势突兀,写出来船从天而降之势。人不明言“船” 而以“一叶”代之,就有“来船”轻飘似落叶的美感。“落峰前”也就是停峰前,作者为此处迷濛清幽的山水所陶醉,故而索性抛锚休憩: “细雨危烟懒扣舷。”春天的湘江上细雨濛濛,雾气高悬,作者的心神已沉浸在迷离的境界中;“懒扣舷”,即懒于敲打船舷。这个细节正是描写其“忘我”的神态。作者仿佛有长以此处为归宿之意,故云:“长借白云封几尺,潇湘春水坐中天。”意谓借水中白云界定几尺范围作为自己的 “领地”,自己可以长地坐于倒映于湘江春水的天空中而悠然自得。这两句的意境十分空灵。船既已停在峰前的“细雨危烟”之中,作者又坐在湘江春水中的白云青天之间,真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在审美观照中,作者的性情得到了陶冶,心灵仿佛得到了返归自然的解脱。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潜《饮酒二十首》)。

作者《姜斋话》论“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并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这首七即属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之作。人以“一叶”小舟而“长借白云封几尺”的“小景”,传出“潇湘春水”、“细雨危烟”巍巍青峰、渺渺云天之“大景”的恬静、清幽之“神”。而其“传神” 关键,乃在于对石船山这一“小景”作了非常逼真、形象的描写。更妙的是,人借石船山的形象寄寓自己的人格和个性。那高飘于白云春水之上的船山,姿态如此兀傲,胸怀如此高洁,不就是这位船山先生的自我写照吗?山水即人,船山又何尝不是人船山!

4、〔德国〕迈耶《永远年轻的只有太阳》赏析

今天我信步走到忘的少年时代的山谷,

谷底满目荒芜,山顶没有林木。

我的树,我的梦,我蓊郁的榉树的山地——

在那边芦荻丛中有一片倦怠的泥塘,

在我少年时代它曾起过生动的波浪,

一阵游牧的羊铃声飘过荒野和草地——

(钱春绮,选自《德国选》)

孔拉德·裴迪南·迈耶(1825—1898),生于瑞士的苏黎世,作品深受意大利艺复兴时期化的影响。他的多数写作于后半生,形式谨严,具有精湛的表现技巧。

《永远年轻的只有太阳》表达了人对太阳、生命、永恒的赞美,也流露出他对韶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叹。歌完全是在假设中开始的。人说他又回到了少年时代,但是那里时过境迁,已面目全非,“谷底满目荒芜,山顶没有林木”,那芦苇丛中的泥塘也已“倦怠”,变得死气沉沉。人的灵魂驻足在这少年的荒野里,“一阵游牧的羊铃声”过耳,他发出了感伤的、凄凉无奈的感叹:“永远年轻的只有太阳,只有它永远美丽。”

老人在暮年是喜欢回忆的。在坎坷多变的世事中,他的心灵在老之将至时才可能稍作休息,他才有时间回想起少年时期的芦荻和榉树、草地和泥塘。多美呀!但是美却不能为人停留一下,一切转眼成空,永恒辉耀万物的只有万古长新的太阳。人在一首短中两次赞叹“永远年轻的只有太阳,只有它永远美丽”,足见人感慨之深!

这首的也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所以它广为流传,尤其得到相同心境的读者的共鸣。

(蒋维扬)

5、朱湘《秋》赏析

宁可死个枫叶的红,

灿烂地狂舞天空,

去追向南的鸿雁,

驾着万里的长风!

1925年11月10日

(选自《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

“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淮南》)春、秋的短暂性、过渡性,突出地提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万物的变化(物化)。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只能活一次,时间的流逝,既意味着人的成长、成熟,也意味着生命终点的逼近。在永恒的时间之流中,人生时间,正如春生秋落的树叶般短暂。正是在永恒时间与人生时间的对比中,历代人将秋叶与人生联系在一起。这一抒情模式滋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宋玉的临秋兴叹;“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这是汉武帝在秋风落叶中的感慨;杜甫一生漂泊,晚景凄凉,当他在秋季独自登高,而对无边落木、滚滚长江,更不禁黯然销魂……正如刘禹锡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

将朱湘的《秋》放在这样的学背景上,它的独特之处便显豁起来。尽管朱湘也将人生比作春生秋落的树叶,但这不是一般的树叶,乃是枫叶。枫叶虽然不能抗拒凋零的命运,却“选择”了独特的凋零方式:它有如春花般火红的壮烈的死,有至死不渝的对于春天的追求;死去的是枫叶的躯体,留下的是火红的纪念,死去的是一片枫叶的生命,留下的是对于春天的信念。枫叶之死,实在是对于命运的抗争,是有限对于无限的超越。这枫叶,是人人生情感的结晶,也是人一生的写照。当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使他无法作为一个人存在时,便毅然决然地*了——带着,带着对艺术的忠诚,投身长江。

(刘祥安)

点击查看更多《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诗词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7132.html

热门阅读

  1.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范文
  2. 暑期山区义务支教的实践活动总结
  3. 关于思念家乡 诗句
  4. 201鸡年本命年短信祝福语集锦
  5. 201年母亲节给妈妈的贺卡祝福语
  6. 关于给男朋友的元宵节祝福语
  7. 你那里下雪了吗散文
  8. 眼科大夫的年终总结范文
  9. 课文《旅鼠之谜》教学设计范文
  10. 法院实习报告3000字范文
  11. 小雪生活随笔
  12. 2018年光棍节发给女生的表白祝福语
  13. 今生一起喝咖啡散文
  14. 精选大学生暑期苏宁促销员实践报告
  15. 爱的力量一生的守候情感散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