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优秀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6 09:38:41

《江南的冬景》优秀的教学设计

1.感受江南冬天之美,提高审美品位

2.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3.学习对比、避实就虚的写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预习:

1、 正音 (幻灯片)

涮羊肉(shuàn) 剥花生(bāo) 蛰居(zhé)

曝背 ( pù ) 夹 衣 (jiá ) 夹克 (jiā )

丰腴(yú ) 乌 桕 (jiù ) 赭色( zhě )

给予 (jí ) 远阜(fù ) 槎桠(chá yā)

泊船 ( bó ) 湖泊( pō ) 月晕( yùn )

晕头转向(yūn) 绿林( lù ) 恣意( zì )

搁笔 ( gē ) 搁不住( gé )

2、了解作者(参照注释)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

他擅长小说与散文,小说代表作:《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散文主要有《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著有散文集《屐痕处处》、《闲书》

郁达夫散文具有极强的美学特征:清新隽永,明丽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一、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片)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游子每每思乡,而这两句却一反常情是什么让游子流连往返,乐不思蜀?

以上诗句是说江南之春景,江南的冬景如何呢?

冬景在我们的感觉中,总是寒冷、肃杀,不太讨好的,可郁达夫却从中发现了江南冬景的独有的美

二、整体感知,找出景物特点、概括画面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1、问: 江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哪个词语概括了江南冬景的特点)(注意是概括性的词语)

——可爱、迷人、美丽、一种明朗的情调(文眼)(板书)

2、著名画家刘海粟曾经说过:青年画家如果不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这是说郁达夫的散文充满诗情画意(幻灯片)

作者是用哪些画面来表现江南的冬景“迷人”的特点、明朗的情调的?先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集中写景的,然后选用此段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后面再加一个“图”比如第二段可以概括为 曝背谈天图

——曝背谈天图、江南山野图(午后冬郊)、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说出3幅也可)(板书)

三、深入文本,品味诗情画意,找出最喜欢的交流评点

针对每幅画面,想一想:1、写了哪些景物 2、景物有何特点 3、运用何种手法

1、师生共赏“微雨寒村图”

①.这幅画中,作者依次画了哪些景物?请在文中圈出

——小河,茅屋、长桥、远阜、树林、

白雨、淡墨的背景、

乌蓬小船、酒客(喧哗反衬幽静)、

灯光

②. 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怎样的意境?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洋的油画哪一种更适合表现这意境?

——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恬淡幽静:悠闲,就像一幅水墨画(点出白描手法)

③.请同学朗读,感受意境(学生评价有没有读出意境出来)

——采用怎样方法才能读出意境?节奏舒缓,语调平和,这样才符合郁达夫的行文节奏,才能读出恬淡幽静的氛围来,因为是郁达夫在刻意地画一幅画,他从不同角度观察画,琢磨画,“你试想想”“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还可以加”,行文的速度很慢

2、学生欣赏“江南山野图”

①.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评点赏析“江南山野图”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色彩亮丽富含生气:这段主要写了红、白、赭、绿等颜色表色彩的还有“青天碧落”一词整幅画面充满生气(与第七段比较色彩)

——观察非常细致:“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的情形,……的草

本段用了细描与白描相结合的方法

②.在古诗中也有一些诗歌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对比(幻灯片)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绝句)

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

③.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画意

3、品读 “江南雪景图”, 欣赏“诗情”

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8节,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幻灯片)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这4句诗写雪的程度不一样,分别是“欲雪”、“微雪”、“风雪”、“深雪”这里的诗句写景有个时间顺序,从日暮到冬宵到更深人静到第二天早晨

②.优美的诗句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想象(抓住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2、景物特点: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总结: 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未写景,意境全开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让人感觉温暖的美好时光

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引用这些诗句写景有什么好处

——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使文章在行文上跌宕多姿:时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诗词点拨的意绪中,时而又将人带进优美的画境里,取得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

4、曝背谈天图 (学生不提,就略过)

写出了冬天的什么特点?

——晴暖和煦的天气,倒像是春天,确实可爱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生活气息很浓厚 ,画面里弥漫着和乐融融的氛围

5、教师小结,归纳

——这篇散文语言清新、纯朴,运用细描、白描的方法,融诗入景,充满诗情画意,确实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四、探讨表现手法

1、请大家看看,除了写江南的冬景,作者还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北国之冬、南国之冬

2、那写这些地方的景色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呢?

——这是比较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可爱

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南国与江南冬天的比较对“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

五、探究作者情感

1、面对这么可爱、迷人的冬景,作者产生了一种什么愿望?

——想要散步

2、作者渴望散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呢?

——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第九节原句),挚爱江南的冬景的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热爱江南的感情,同时,文章还直抒胸臆,把两者结合了起来

六、朗读体味

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写景语段,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生花妙笔,在江南冬景的温润和煦中,再进行一次身心愉悦的情绪散步吧

七、延伸拓展

板书如下

拓展阅读

1、《有意思的名字》

目的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习生字词。

3、有感情读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词,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出示小黑板,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豫皖苏、围歼战、突击连、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口述作者回忆的往事。

4、找出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1、快速读文,想想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忆往事?(课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现在的事,其余部分是作者回忆往事。)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并谈体会。(略)

4、拓展延伸。

(1)同们所知道的“郝副营长”有哪些?

(2)假如你也参加了这次战斗,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A、生说自己的做法?

B、生点评

四、三读课文,加深理解。

1、生自读课文,想想“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旁写上批注。

2、小组汇报。(略)

3、有感情朗读文中出现“多好啊!”的句子或段落。

五、交流感受。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附:板书

灯光

--王愿坚

看到:千万盏灯

一、引起回忆 听到:多好啊

看书、憧憬未来 关心下一代

灯光

二、回忆往事

点燃书本

三、怀念战友

献出宝贵生命无私奉献

2、方案

1、读熟《一朵云》并成诵,感悟诗歌的音韵美。

2、运用多种习方法识记生字8个。

3、掌握新笔画撇折,习书写“云”字。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习品质。

重点、难点:

培养对诗歌音韵美的感悟力和识字能力。

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声母卡片、生字卡片、云朵字卡。

一、复习导入。

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当你见到他们时要用宏亮的声音读出来,发音要准确。

(出示声母卡片)

二、创情境,观察板书,激发兴趣。

导: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许多洁白的云朵,他们有的互相追逐着,有的正在听太阳公公讲故事。可是有一朵云,却躲在角落里发呆。

画:一朵云彩的简笔画。

问:你们猜猜它在想什么呢?(要求讲一句完整的话)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到诗歌中去看看这朵云在想什么。

板书:一朵云

三、初读诗歌,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一)指名生读题目,再指名反复读课题,巩固对“朵”字读音的记忆。

你怎么认识“朵”字的?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利用拼音;向老师、同。)

(二)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

(三)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点评:培养生独立思考、采取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记忆字形。)

(四)能读课文的同齐读课文,其余同用手指指读课文,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五)尝试指读课文,鼓励生大声读。

(六)同桌合作,检查课文。

1、同桌轮流读课文,订正读不准的字。

2、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

3、同桌练习合作读课文。(接读、齐读、轮流读等形式。)

(点评:从习的起步阶段就注意培养合作习的意识,很好。)

(七)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合作的好。

四、有针对性地识字。

1、四人小组读生字表,选代表带读生字拼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遍,读一读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给生足够的时间识字、记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说又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4、用生字组词。(出示字卡)(接龙游戏)

5、游戏:摘云朵

指名到黑板上摘取一片云朵,认一认背面的字,然后当小老师带读手中的生字。

五、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巩固识字。

1、熟读诗歌,尝试用手打拍节读诗歌。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鼓励生加上动作表演诗歌。

(点评:采用打拍节、加动作表演,使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方式生动、活泼。)

六、指导“云”字的书写

1、课件出示:

明确笔顺:“云”字真神奇,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折,四笔点,四笔写成“云”。

2、引导生观察、交流:

在书写“云”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边书空“云”字边说说笔顺。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七、评价

评议这节课的表现,老师总结(表扬、鼓励为主)

八、作业

你想给自己留一项什么作业?

3、《有意思的名字》

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生按要求自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胜利以后,劳动人民将有可能为建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习,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了上的权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郝副营长高尚丰富的内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层的内容。(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可能失败,情况非常危急。人们望着黑 的围 ,万分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遗体。)

(4)课文中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表现了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生把“战斗打响后”和“战斗胜利后”这两层再朗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预习课文的其它部分。

板书5 灯光

勾起回忆 | 战斗开始前

| 回忆往事 | 战斗打响

照应开头 | 战斗结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上一堂课的课文。

2、作者是怎样想起这段往事的?我们来习第一段。

二、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漫步、清明节、(漫步是没有目的的悠闲地走。清明节是节气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这个时候很容易想起**先烈。)

3、引起我回忆往事的原因是什么?(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这三个字是连接现实和往事的一根链条,因为英勇牺牲的郝副营长也说过:“多好啊!”)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生再朗读课文的这一部分。

三、习结尾部分

1、生通过查字典,弄清“璀璨”“华灯”的意思。

2、“我”怎么会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一是见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憧憬过这美丽的灯光;二是听见游人发出的“多好啊”的赞叹,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3、师小结:这个结尾部分和开头都写的是现在,相互照应。“我”在天安门广场璀璨的华灯下回忆往事,包含着不忘不过去,应该把先烈的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准备缩写第二段。

板书 灯 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幸福生活

| | | |

|www.** | | 多好啊 |

| | | |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生命换取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照耀 漫步 ** 微弱 双膝 漆黑 憧憬 千钧一发 豫皖苏

二、指导作缩写练习

1、指导读“思考 练习”第六题,明确练习要求。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缩写这一段,哪几点必须写清楚。

3、讨论交流。(缩写这一段,必须写清楚五点:一是时间是非曲直947年初秋;二是那一次战斗的任务;三是战斗前郝副营长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战斗中郝副营长的表现;五是郝副营长的牺牲。)

三、生做缩写练习,师检查了解缩写情况。

四、请两三个生读自己写的内容,师生酌情评议。

五、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月光曲》。

板书 灯 火

缩写 一写清时间 二交待战斗任务

三战前营长怎么做 四营长的表现

五营长牺牲

4、方案

一、活动目标

1、能分辨鞋子的左右及类别,会自己穿鞋子。

2、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

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难点:分清楚鞋子的左右并会穿鞋

三、活动准备

PPT、图片、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四、活动过程

(一)我会识鞋子师: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们上台来当老师的模特,有谁愿意的?

我请坐得最好的一位小朋友×××上台来。其他的小朋友来观察一下,看看×××身上都有一些什么东西?

幼:衣服、裤子、鞋子……师:那你们说说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啊?哦,有×颜色的衣服,×颜色的裤子,还有×颜色的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鞋子都是什么颜色的?点小朋友回答……(出示ppt图片)师:你们看看,这是谁的鞋子啊?(分别出示高跟鞋、皮鞋、凉鞋、雨鞋、拖鞋、运动鞋等)幼: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宝宝的雨鞋。.。.。.。.

请幼儿说出这些鞋子的特点(大小、颜色、什么时候穿等)师:哇,小朋友们认识这么多鞋子!那你们会自己穿鞋吗?

(二)儿歌真快乐

师:老师经常发现有小朋友把鞋子穿反了,还有小朋友鞋跟没有提上来,这样很容易摔跤的!所以今天老师要小朋友一个穿鞋子的办法……拿自己的鞋子做示范,指着让幼儿认识鞋子的结构(鞋面、鞋底、鞋头、鞋跟)

2、会儿歌"两个好朋友,紧紧挨着头,中间有个小嘴巴,大家一起笑哈哈。"反复练习儿歌并举反例子,让小朋友判断。

3、 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赛谁穿鞋快,大家一起念儿歌4.。师:大家看这双鞋子,它的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子凹型朝向不一样的两只鞋子,叫一双鞋。

(三)找找好朋友师:刚刚鞋子说,它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了,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忙。

1、请小朋友回座位

2、将印有不同鞋子的图片发放给小朋友,让他们连对找好朋友。

3、并且将一双鞋子涂成一种颜色。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帮鞋子找到他们的好朋友了,并且还会了自己穿鞋子,那么等会儿午觉起来,老师要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自己穿鞋穿得对不对,能不能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点击查看更多《江南的冬景》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9128.html

热门阅读

  1. 2016年猴年元宵节贺词
  2. 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2000字
  3. 2018年2情人节给男友的祝福语
  4. 《那树》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5. 月亮的心愿的教学教案
  6. 第一次为老公过生日的散文
  7. 长大的童年散文
  8. 关于思念朋友的诗句
  9. 马的童话故事:吕布智擒赤兔马
  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11. 小班音乐《小雨点跳舞》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12. 有关赞美观光农业的诗句
  13. 张小娴:旧爱忘不了是因为新欢不够好
  14. 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主任竞职演讲稿
  15. 有关小猫下楼梯的故事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