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探究文中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感受她的内心世界,学习课文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南斯拉夫母亲。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图片。
【课时】
1课时。
一、预习
拂晓(fú)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躬(jū gōng)
颤巍巍(chàn)
烧灼(zhuó)
偷袭(xí)
间歇(xiē)
耸立(sǒng)
匍匐(pú fú)
腋窝(yè)
精疲力竭(jié)
二、导入
1、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2、解题: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的树林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3、学生能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人物:老夫人玛丽·育乞西和苏联红军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的坟头。
四、揣摩文中语句,谈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1、做好了坟堆后,老夫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怀里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只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问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文中的蜡烛这个细节有何作用?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系一、二、三题。
拓展阅读
1、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二、目的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2017年度志愿者工作计划)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情况简析
本人在本期的教学班级为31班和32班,两个各有五分之二左右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五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
四、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五、教学进度安排
XX年8月31日
2、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6】班现有在籍学生48人,在实施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对教学*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部分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适应。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仍然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没有进入课改规定的情境,处于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教改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为契机,加大课堂
教学*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习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进度表
(略)
3、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掌握第二、第三段的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归纳段意。
2、初步感悟秦王和唐雎的语言个性。
二、重难点
掌握第二、第三段的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
三、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情况。(2min)
2、深入理解第二段课文:(14min)
(1)这两个自然段记叙了秦王与唐雎的*过程,两人的可以分为两个回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回合(第二段)。首先分角色进行朗读,第一第二组读扮演秦王,第三第四组扮演唐雎。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尽量表现人物性格。秦王的质问、蛮横无理,唐雎的不卑不亢,沉着冷静。
(2)第二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小组合作自学:学生根据教师的PPT提示以及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相互讨论质疑。讨论后提出疑问,同学解答或教师解答。(且 以 以 措 广 逆 轻 与 而 守 虽 岂 直)(
(3)自译互译:学生解决重点字词后,小组内互相翻译,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进行纠正,教师点拨。
3、深入理解第三段课文:(18min)
(1)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回合。分角色进行朗读,第一第二组读扮演唐雎,第三第四组扮演秦王。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尽量表现人物性格。读懂秦王语气中的威胁,读出唐雎语气的气势。
(2)第二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小组合作自学:学生根据教师的PPT提示以及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相互讨论质疑。讨论后提出疑问,同学解答或教师解答。 怫然 尝 伏 流 布衣 抢 耳 庸夫 士 之 仓 休祲 若 与 镐素 挺)
(3)自译互译:学生解决重点字词后,小组内互相翻译,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进行纠正,教师点拨。
4、小结(1min)
唐雎在秦王的步步逼问下没有被吓倒,在*的第二个回合中反守为攻,一举将秦王折服。文章中没有一句直言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但是其语言十分富于个性化。请同学们回去后找出能表现唐雎和秦王个性的句子,并根据这些句子归纳秦王和唐雎的形象特点。我们下节课一起来谈论。
5、课堂检测(5min)
语文共学案与第二、第三段相关的练习。
四、板书设计
秦王:不悦 质问 怫然怒 色挠
唐雎:出使 沉着应对 反击 挺剑而起
五、作业
1、预习第三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和翻译重点语句。
2、思考秦王和唐雎的形象,用形容词进行描述。
3、完成相关的练习。
一、课时目标
1、学习第四段的重点词句和翻译重点语句。
2、通过分析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把握唐雎、秦王的人物形象。
1、重点:见目标一
2、难点:见目标二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第四段重点字词的预习情况,注重纠正。(挠 谢 谕 徒 以)
(2)请两位同学根据重点词句来翻译最后一段。(重点句:秦王……谢之。 徒以有先生也)
2、完成课课清中的第二第三题(通假字以及一词多义),借助《共学案》小结文章词语。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文章中富于个性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归纳秦王阴险狡诈、蛮横无理、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形象以及唐雎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应变力强、英勇无畏的形象。小组展示后教师总结。(PPT板书)(25min)
人物 语言 神态 动作 特质
秦王 安陵君其许寡人也 不悦 谓
安陵君不停寡人,何也? 谓 蛮横无理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阴险狡诈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怒 谓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色挠 长跪,谢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唐雎 否,非若是也。
此庸夫之怒,非…殿上。 沉着冷静
与臣而将四矣。 有勇有谋
今日是也。 挺剑 英勇无畏
安陵君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谦虚婉转
弗敢易。 坚决
4、小结《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精彩的记叙文,全文对于秦王、唐雎的人物形象没有直接的描写,通篇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推进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其语言富于人物个性,同学们在写作中也应多多学习这篇文章的语言描写。(5min 剩下时间答疑)
四、板书设计(同上)
五、作业:完成语文共学案剩下的全部练习。
4、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怀着积极的心态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迈步走向新一年级的教课旅程。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1、确定好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目标,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
2、通透研究教材,并充分利用各种教辅书籍和网络的优势,整合教材内容,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语文教学。做到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备战中考。
3、本学期要加强作文教学。继续让学生保持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写生活,写心情,点点滴滴进行素材积累。并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力争让学生做到见物能言、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4、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大训练力度,并充分利用教学案的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等各种学习方式下,知识和能力双丰收。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平时注意教育积累,并积极参与组内的课题研究,争取在教学实践中理解理论,再让理论指导实践。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小组合作交流方面多下些功夫,争取能在这学期内有所突破。
6、继续努力钻研教学案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教学中逐渐摸索和完善。力争把教学案教学的优势发扬,让学生真正的会学习,爱学习,在学习中获取乐趣,增长能力。
7、按质按量的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八年级上册的全部课程,并按照“直击中考”的要求,适度的进行拓展。重点放在现代文中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训练上,并初步开始训练学生的议论文阅读基础。
8、布置学生阅读一些中学生必读的中外名著,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9、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服从命令听指挥,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搞好协调,以集体利益为重,甘心为集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0、以身作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自己平时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作出表率。平时做到勤勉踏实,在狠抓学生的学习的同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为社会输送一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总之,新学年有新气象,我将在学校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一份热发一分光,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1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