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0:31:14

《紫竹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江苏民歌《紫竹调》给人以轻松活泼,婉转流畅之感,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歌唱性强,配上歌词的《紫竹调》,更是把江南民歌清新、柔美、秀丽、委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紫竹调》,初步感知“紫竹调”这一曲牌的旋律特点。

2、能力目标:在复习聆听、小组讨论、学唱歌曲、拓展欣赏等音乐活动中,体验《紫竹调》的独3、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紫竹调》,感受歌曲抒情、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音准演唱歌曲,初步表现歌曲优雅、委婉的韵味作为本课的重点。

2、切分节奏和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音响资料、自制课件、钢琴

5、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启发式开放教学法3、听唱法

六、学法指导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个别回答,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2、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并给予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3、教师适当点拨和评论,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从诗的意境中引入,激发学生对江南的好奇和观赏的欲望,接着带学生走进美丽的江南。

2、课件展示江南美景的图片伴随着乐曲《紫竹调》,引导学生谈谈对江南的感受。

【反思:这一环节,既营造了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对江南民我有了感知,对江南文化有了初步认识,又形成了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

(二)学唱歌曲

“江南的景真是美不胜收!描写江南景色的乐曲也是这样的美!那江南的歌又是怎样的呢?”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谈话引入第三部分内容

1、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用la跟琴哼律;

3、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来当小评委。

4、学唱歌词

一字多音处的演唱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为了易于学生演唱,我之前就设计了先用“la”代替歌词跟琴哼唱作铺垫,随后,在老师的范唱下加深对歌曲的总体印象,体会江南小调细腻、婉转的独特韵味,也为后面学生完整演唱作铺垫。

5、课件出示歌词,并完整的演唱歌曲,巩固难点处的演唱

6、采用多种演唱方式,如齐唱,对唱,体会紫竹调的特点,尽情的抒发对江南的无限的赞美。

【反思:这一教学环节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好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多媒体呈现出在国际舞台上多次奏响“紫竹调”的图片资料,老师简单介绍紫竹调在世界上的影响,并结合“申博”成功后,上海的一些著名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纷纷谋求将《紫竹调》确立为上海的音乐形象。

【反思:这一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多留意、多关注民族民间音乐,努力为继承并发扬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拓展阅读

1、《猫》优秀

材版本:人版第七册

目标: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情趣。

重点:引导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一、引入

1、快速读一遍课文,找出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板书):古怪、淘气

师小结:前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第四自然段是围绕第二句话写的。把这两部分的内容加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形式】生快速自读课文

意图】四年级刚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此部分是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习方法。

2、再读1至3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形式】找3名同有感情朗读课文

意图】感受分析课文要从整体到部分。

二、分析课文

注意:让生按课文的顺序说

1、第一自然段

(1)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猫的古怪?

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2)生分别找到描写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老实:感受“无忧无虑”。

贪玩:谁会呼唤它,会怎么呼唤,猫有什么表现?

体会“任凭。也”这个关联词语,并说句子。

对于猫如此贪玩,老舍先生是什么态度?请大家读读书,画出有关的语句。

老舍先生再写这句话用词很有特点,你自己先读一读。

感受反问句和语气词,比较句子后朗读。

和生活实际联系,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尽职:先让生读句子。

感受“屏息凝视”,做动作,读。

找出体现尽职的词语,先体会,再有感情的读出来。

【形式】让生自己找句子和词语,一定要体会后再有感情的朗读。

意图】感受句子及词语的生动、有特色,如反问句、语气词、关联词语、转折词。

【注意】一定要让生体会后,师通过互评、自评、他评等形式重点指导朗读。

(3)体会转折词

(4)请大家看黑板,让我们再看看老舍家的猫,老实、贪玩、尽职,有什么发现?

2、习2、3自然段

(1)师:老舍先生就是通过写猫这种相反的矛盾的性格,来体现它的古怪,表达喜爱之情。你看多有意思的猫啊,同们,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也写出了猫古怪的性格。请同默读。

(2)生默读。

(3)给出默读要求

第2自然段默读要求:猫高兴和不高兴时有哪些具体表现?画出描写猫的动作、声音的词语。

第3自然段默读要求:用“既┅┅又┅┅”说出猫的古怪。

(4)板书

(5)重点体会词语“蹭、小梅花”。

(6)小结:是啊,同们,人爱猫,猫亲人,对这温柔可爱的猫,老舍怎能不爱呢。

(7)体会读。

【形式】生自

意图】第一自然段讲的很细,主要是习好词好句的方法,所以这一部分从内容上看很简单,采用让生自的方式。

3、习第4自然段

(1)生自读。

(2)如读的不好,播放图片,再感受读。

三、比较名家笔下不同的表达方式

读读课后的链接阅读,比较一下他们笔下的猫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形式】生自读自悟

意图】让生感受描写同一种事物,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四、课后作业

写一种事物,习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2、《烛之武退秦师》优秀

习重点】

1、重点词语──若、说、辞、鄙、微、之。

2、熟读并背诵默写课文。

3、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课时】

两课时。

一、引入

1、一册课本P97《怎样习文言文》:多朗读;多背诵;勤做练习;勤查工具书。

2、人民育出版社谭桂声《熟读成诵培养语感》摘录。

习文言文,只有以多读熟读为基础,才能形成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言,关键是练,不需要多讲。文言文要少讲多读,摆脱“满堂灌”的解经式方法。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诵读也是连,而且是特别重要的练。不仅师的讲要以生的诵读为基础,生的练也要以诵读为基础。因此一定要把诵读作为基本的环节与词义、句意、文意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恰当的安排在过程中,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堂和课后复习中,特别是课堂中的作用。要改变那种讲完课文之后才要求诵读,只把诵读作为记忆课文的方法的做法。文言文,必须让生多朗读多背诵。这里所说的“多”有两个意思:一是诵读的篇数多,凡是材要求背诵的文言文都要熟读会背,基本课文尤其要背熟;二是读的遍数多,每篇文言课文都要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值得注意的是,背诵应是反复朗读到自然结果,而不是硬记。熟读、背诵的要求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诵读训练不仅要指导方法,而且要严格要求,关键是让生长期坚持,养成习惯,乐此不疲。

3、初中曾过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高2002级五册还过选自《左传》的《殽之战》;高中一册《语文读本》:P23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P235《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4、我国古代的几部编年体史书:

⑴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⑵ 《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⑶ 《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家司马光主编)。

5、“春秋五霸”──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通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6、“二十四史”(见课本P88)

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自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fēn等)、《隋书》(唐魏征)、《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唐书(旧唐书)》(五代后晋刘昫xù)、《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五代史(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明史》(清张廷玉等)。

二、作者作品

1、作者:《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2、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十三经:《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从*、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状况。作者在选才、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3、先秦著名的文作品:《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例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三、背景材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曏(xiǎng,从前;旧时)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结构层次

(一)晋、秦围郑(1段)

(二)烛之武临危受命(2段)

3、《猫》优秀

1、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一、语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污涩 ( )怂恿( ) 蜷伏( )惩戒( ) 怅然( )诅骂( )红棱 ( )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2、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3、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凡事不可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否则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

四、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五、 再次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归纳: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置。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伏笔的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六、延伸迁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听听,并和同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板书:

郑振铎

“我”三次养猫的故事:1、2、3、

态度:喜欢 更喜欢 不喜欢

情感:酸辛 怅然 难过、自责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

对人对事不能存偏见,要善待动物

六、课堂总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四

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3、写第三只猫被冤枉后的心里活动

我在《猫》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文章构思精巧,意味隽永,针对文本的这一现状,我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上让生更充分地占有习时间,让生得到更规范有效的语言训练,于是,我选择了“说读”这个课型。说读,就是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选择了三个话题:说猫,说人,说文。每一个话题,分说两个方面的内容:说猫,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说人,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说文,语言之妙和结构之巧。

整个课堂,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生在文本中来来*地走,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生积累丰厚自然 。

我觉得,这堂课我的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大胆尝试了课堂中的“无提问”。 从“提问”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最后一种情况,最精妙最有趣,就是“不问”,不使用提问来建构课堂,也不使用提问来组织

当然,在执过程中由于有点紧张,各环节过渡还不够自然,在“品味”环节还觉得做的不是太理想,在拓展环节还需要斟酌,推敲,在以后的历练中有待进一步提高。

点击查看更多《紫竹调》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14107.html

热门阅读

  1.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2. 201年给父母的春节短信祝福语
  3. 高职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思考论文
  4. 小学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
  5. 余华活着读后感400字
  6. 老舍勤俭廉洁的故事
  7. 鸡年除夕温馨短信祝福语
  8.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
  9.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10. 我为班级添光彩国旗下的优秀演讲稿范文
  11. 《古诗两首》的教案设计
  12.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13. 学校运动会广播稿
  14. 2018年万圣节经典祝福语
  15. 用冲锋陷阵造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