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小六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45:22

詹天佑小六语文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结合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竣工、轰动”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

4.用“否则、赞叹不已”练习说话。

(二)能力训练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加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画图、讲解,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学习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理解创新之美,科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主动深究新知。

(二)学生学法

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主动探索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难点

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问题。

(三)疑点

居庸关隧道能不能用中部凿井法?

(四)解决办法

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疑点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在合作交流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课上教师把所学的内容巧妙地融人各种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出示詹天佑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

3.教师补充介绍詹天佑。(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4.学生读字幕投影,找出中心句。

这里要让学生注意“杰出”和“爱国”两个词语,使之对詹天佑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

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可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读书时作批注的习惯。

(四)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交流过程当中,要求各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五)质疑

学生质疑,有些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自由探讨课上归纳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明确目标

(三)合作探究

1.探究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的第3句话。可抓住“第一条”。“完全”等词语来理解。“第一条”说明过去的铁路都是有外国工程师参与修筑的,这一条是詹天佑首开先例,可见意义之大。“完全”就是说京张铁路的修筑都是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

2.探究课文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短语作为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如:“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接受任务”)

(2)模拟采访。

教师来当小记者,设计几个与本段内容有关的问题去采访同学们。如“帝国主义者为什么想错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3)理解句子:“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意思是当时的清朝*修筑不了这条铁路。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

1905年,正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多么了不起啊!

(5)指导朗读。

使学生在读中对詹天佑承担修筑京张铁路的复杂背景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3.围绕中心词,学习课文第三部分(4——6自然段)。

(1)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2)自学“勘测线路”,主动探索学法。

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先提出几个提示性的问题,如:①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品质?②你是抓住什么来体会詹天佑的这种品质的?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抓关联词语,可抓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可抓重点语句等。进而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画一画,学习“开凿隧道”。

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工程十分艰巨。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开凿方法,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让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教师不须多讲,学生自会明白。

①学生画草图。(可让一个人到台前画。)

②学生对照图进行讲解。

③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凿井法好不好?(这是本文的疑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辨中明理。)

④指导朗读。

(4)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

①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

③演一演。

教师可用多媒体软件,演示火车爬陡坡的过程,条件稍差的,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最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认真理解。)

③练习朗读,边读边想像。

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又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工作中他时刻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抓“赞叹不已”,促想像。

①齐读这一段。

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是个笑话”、“还没出世呢”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

③促想像。

引导学生抓住“赞叹不已”一词,展开合理想像: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五)谈学习收获和感想

可以先让学生组内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六)总结、拓展

1.学会创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谈一谈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学会欣赏。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佳作,可引导学生从词、句、段,到结构安排进行赏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3.学会写作。

课后可鼓励学生仿照本文布局谋篇的方法练习写作。

4.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后可鼓励学生收集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学们交流。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拓展阅读

1、20课学设计

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句,体会的爱国主义精神。

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题,整体感知课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谁能结合你课前查阅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

生: 带领了一些工程人员建成了我国的第一条自修的铁路。

生: 是我国最的工程师,也是第一批留美学生。

生:还是我国杰出的、伟大的工程师。

……

刚才同学们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

1、板书课题:

2、自主读书,理清脉络,畅谈感受: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带领工程人员做了哪几件事情?读完之后你的心情怎样,想说点什么?

(二)分组合作,探究问题。

1、中心话题:为什么说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结合课的有关内容和句读一读、说一说。

2、组织交流,抓住关键句,通过对重点词的推敲,让学生展开想象反复朗读,体会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爱国精神、杰出智慧、顽强毅力、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等优秀品质。

交流预设:

片段一: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会在哪些场合说这样的话?引读,进一步体会“勉励”。

片段二: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那么,在铁路修筑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师追问:在主持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仅仅遇到这些困难吗? 师补充资料: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又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修铁路的地段**,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和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落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感到痛心的是女婿遭*,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看完了这几段让人动容的字,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一定有别样的触动。指名读──齐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不但自己经常这样想,他也经常这样勉励他身旁的工作人员──指名学生读:遇到困难,他总是勉励工程人员:“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片段三: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一不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1.引导学生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野外、始终”等重点词谈体会。

2.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一、师过渡: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困难面前,把一腔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行动,深深感动了我们,那么,他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学习5-6自然段。组交流:根据课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借助课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陡坡的方法。(火车可用你身边的学习工具代替)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理解用自己杰出的智慧和才干报效祖国,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三、学习2-3自然段。孩子们,修筑铁路的日子里,让我们深有感触的事情,绝不只是课里写的这些!如果,我们对当时当地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那么我们一定会对更加肃然起敬。

1.请大家用心地读读2.3自然段,联系修筑铁路过程中的一个个细节,想一想:这两段话的哪些地方,让你的心难以平静?(默读,画出让自己心里不平静的句子)。

2.孩子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回顾那段岁月,我们的心情肯定是难以平静的,谁来读读有关句子?(交流感受,朗读体会──抓住以下内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一路的高山深涧;国人的期望;技术条件的落后,资金的缺乏,理解面临的压力)。

3、面对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面对国人的殷切期望,面对高山深涧,我们可以想象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压力面前,他犹豫了吗?退缩了吗?引读: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来自哪里呢?学生接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继续引读:正是凭着这份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带领工程人员──(师板书:学生接──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师:也正是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在的带领下,京张铁路终于在1909年8月11日全线竣工,不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还为清*节省了白银28万两。这是危难中的奋进!艰辛中的辉煌!

四、朗读学习第七自然段。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最后一段,感受这艰辛的辉煌!(齐读最后一段。)

五、拓展性作业:

面对着将自己的生命化为铁轨的,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补充资料:此后的几年里,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呕心沥血。在极度紧张的工作中,他病倒了,而且,病势逐渐加重。他拖着重病之身,登上长城,面对着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想起祖国的坎坷命运,壮志未酬的深情地说:“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粤汉路没有修通,南北大干线无法建成,初建全国铁路网的梦想破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1919年4月24日,病世,享年59岁。)

2、20课学设计

1. 通过独立阅读, 用简笔画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不同的开凿方法及知道火车是怎样利用“ 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

2. 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课选取典型素材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朗读课, 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道火车是怎样利用“ 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体会创造性的杰出才华。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今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板书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并学习了1至3自然段,知道了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的第2、3自然段,回顾一下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一艰巨任务的?

(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下接受任务的。)

师:正是在国家的危难之际,毅然接受了任务,足可以看出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二、学习课的重点部分。

1、快速默读4-6自然段, 思考: 围绕着“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课选取了在铁路施工过程中的哪几项典型工作?

板书: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 人”字形线路

2、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在勘测线路时 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画出在困难面前他是怎么说, 怎么做, 怎么想的句子,思考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批注在书上。

重点点拨:

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抓重词,理解严谨的工作作风。

“精密”是什么意思?(精确细密)如果工程人员设计的图纸用的是“大概”或“差不多”的数据会是什么结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因此,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有着怎样的工作态度?

(对工作的精益求精。)

(2)、指导朗读。

所以,

在施工的动员大会上,他会康慨激昂地说——

在勘测工作中,有工作人员出现畏难情绪时,他会重心长地说——

(3)、课内拓展:

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指名读这段话。

PPT::

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都冻青了。

②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 扛着标杆, 背着经纬仪, 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 黄沙满, 一不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 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A:读到这段话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不畏艰险,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

B:作为一名总工程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确保测绘数据的精准。)

③遇到困难, 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体会爱国情怀。

遇到困难,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什么?他要通过修好京张铁路向世人证明什么?

(2)、课内拓展:

师: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老师从课外资料中摘录了一份: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修筑铁路的地段**,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和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3)、指导朗读。

师:读了这些资料,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所有的困难都动摇不了,修好铁路的决心。

PPT: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复踏:

●当资金短缺,铁路修筑被迫中断的时候,总是想———

●当皇亲国戚出来阻挠的时候,总是想———

●当亲友牺牲、离去,当女婿被*、女儿身亡,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总是想——

结:

在重重困难面前,身体力行、不畏艰险都源于他为国人争光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一腔炽热的爱国情怀。

3、学习开凿隧道。

:在开凿隧道时,又是用到了怎样的方法征服大山的呢?

(1)、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居庸关和八达岭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山体特点,开凿隧道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2)、学生动手画一画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PPT:

(3)、动画演示。

(4)、辩一辩:

如果八达岭用两头凿进法,居庸关用中部凿井法可不可以?

打一个竖井就可以增加两个工作面,可不可以再多打一口竖井呢?

(5)、你从在设计开凿隧道的方法中体会到什么?我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4、设计人形线路

(1) 快速浏览课,想一想设计的“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2) 同桌共同研究,在提供的纸上,试着画一画“人”字形线路。

(3) 想看一看火车是怎样经过“人”字形线路的吗? (演示火车上山的动画)

(4) 请你用一个词形容设计的“人”字形线路?

人字形铁路的修筑不仅使工程费用节省10万两白银,施工的强度和难度也相对降低了,成为京张铁路的一个创举。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杰作。

结:

这一段是全的重点段, 具体写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 突出了的杰出功绩, 充分表现了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整个施工过程原计划要6 年完成, 结果4 年就竣工了, 而且总费用只用了外国承包商索要价的1/5, 为*节省白银28 万两, 实现了之前提出的“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目标。

3、20课学设计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并抄写喜欢的词句。

3、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领悟其作用。

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了解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

二、整体感知,理清章脉络。

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找出答

出示问题:(1)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的?课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中心句: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主要写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课哪几节写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节写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中起了什么作用。

(3)给课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以四人组为单位学习、讨论。

3、请个别学生回答:

(1)当时的情况怎样?

(2)当地的情况怎样?

(3)全国的反映如何?

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

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5、有感情地朗读课(齐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那么,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

二、学习第3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第3段,边读边思考:

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表现了有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划找——四人组交流——全班探讨

2、经过的亲身勘测,周密计算,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测工作,接下来他要怎么办了呢?

3、自学课第三段的第二、三层,请同学们根据对中“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

4、交流施工示意图

5、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6、那么同学们,这段中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衬托了杰出的才干)

结:因此,我们在读章时,不仅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弄清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章,理解人物。

三、学习第4段

这一段在全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

(总结全,首尾呼应,和“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照应)

四、总结

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首创的“人”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远的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来把课最后一段来读一遍。

点击查看更多詹天佑小六语文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15621.html

热门阅读

  1. 18年温馨周末祝福短信精编
  2. 201年搞笑的元旦祝福语大全
  3. 小学红领巾校园广播稿
  4. 2016年感恩教师节手机短信祝福语
  5. 春季学期见习班主任工作总结
  6. 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文
  7. 肠道传染病常规监测工作计划作文
  8. 个人房屋出租合同需要哪些手续
  9. 幼儿园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活动总结
  10. 201年关于新春祝福语
  11. 校运动会裁判员发言稿
  12. 生命是一树花开经典散文
  13. 励志的好的句子
  14.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
  15. 九月份教师节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