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理论之日记心情随笔
迎着清晨晶莹的露水,推开质朴简陋的大门,端坐在庄严的**台上,眺望远处树影婆娑的教学楼,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孩子们端坐在课室认真听讲的情景。细数指间时光的流逝,已经是支教生活的第九天了呀,后面的时光就好像被某个调皮的小孩按了快进键一般,流逝得那么的快,那么的急促,那么的让人不知所措,是准备要离别了吗?我想,或许这只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吧。
噢,差点忘了我们还有万众瞩目的文艺汇演呢,什么离别伤感还是先抛在脑后吧。
第九天的上午就要结课了,六节书法课的教学,就此即将划下一个句号。回想起孩子们认真学习书法的样子,终究还是不舍,或许在他们现在的眼中,书法只是把字写的端正,写得好看,其实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这也已经足够了吧,但愿多年后的某一天,会有某个学生一边写得整洁端正的硬笔字时,会衷心感慨一声:挺感谢以前那个教书法的老师的。不多求,这便足矣。
剩下的这几天,每个人几乎在忙碌着拍各种各样的合照,和学生的合照、和小组成员的合照还有和学校每一处美丽风景的合照。每一个剪刀手的微笑下,饱含的是不舍,是离愁,其实更多的是欣慰。让学生在短短十天里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或者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这便是我们每一个支教人最大的欣慰。
说了那么多,还是多期待一下即将来临的文艺汇演吧,这可是我们这么多天来成果的表现呢,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们一个完美的晚会,也给我们自己一个永恒的回忆。
拓展阅读
1、记住一个寻常日子心情随笔
一天的时光之中,我最爱的是斜阳照亮的光阴。
朝霞的蓬勃总是属于公务的,走上课堂或奔向机场时,脑子里关于这一天的计划总是跳着杂沓的步点。而正午,毫无表情的大极光似乎照耀着一切,又对所有细节不带着特别的眷顾,不仅摄影的人不喜欢,上班的人们也不喜欢。只有夕阳,斜斜勾勒出一段光阴。“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收尽不可逼视的万丈锋芒,有光有阴,层层叠叠,且是光而不耀,阴而不沉。一天的妄想已经没有时间嚣张,而一天过于充实的忙碌也终于有理由放下,对着自己,一心安顿,啜一口红茶或者熟普洱,所有纠结,氤氲而化。
少年时喜欢宋祁的句子:“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而中年况味,手中的酒杯换了茶盏,不劝斜阳。因为,过于勉强也是一种虚幻,珍惜,只有在真实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斜阳照亮的光阴里,我和朋友坐在她家阳台上闲闲地看远方。朋友忽然问我:“一个月前的今天,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我怔一怔,开始拼命回忆,确实想不起来一个月前的这一天傍晚是在哪里做着什么。
“那么,十天前的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朋友又问。我再努力回忆,似乎不在家里,做什么都忘记了。
“三天前呢?还记得吗?”她转头看着我。三天前的傍晚,我似乎在准备行装,平淡无奇的一个寻常黄昏。
朋友笑了:“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都会被忘记,但我要让你记得今天这个傍晚,记得在我家阳台上看过的落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满眼熠熠的光彩。
落日前,我刚在她家吃过一碗牛肉面。为了这碗面,朋友亲力亲为,提前两天炒好酸菜,然后用冰糖细细地焖着。我到的前一天晚上,她开始熬牛骨汤,用小火炖牛筋。等到我进门前一个小时,她才开始炖牛肉。我喝第二杯咖啡时,她开始下面。简单的一碗牛肉面,她用了两天的时间,用心得让人动容。
在那个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落日时分,我悠悠地想:这一生的时光里,充满着种种的不确定,*确认的只有终将老去这一件事,什么才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时光呢?回忆已经定格,未来还没展开,真正可以抓住的只是当下这个瞬间,尽心倾情过好了当下的人,少一点遗憾,就多一点无怨。
记住一个寻常日子的理由,有时只是因为自己在这一天投入过特别的努力和诚恳。
曾经在奥克兰的街头,看见一位粗壮得像个渔夫的老者,摆了一地摊的酒瓶子,几乎没有什么重样,只不过这些被特殊工艺压扁了的瓶子全装上了表针,装上了电池,滴答滴答铺了一地的时光。
我半开玩笑地跟他打招呼:“这些瓶子不会都是你喝出来的吧?”他捋了捋小板刷一样的胡子:“瓶子不是我喝光的,可钟表是我做的。”然后,就在清晨的阳光里,他拿着那些白的、*、棕的、绿的各式酒瓶子开始给我讲故事,神采飞扬。酒瓶钟大概在二十块钱到六十块钱之间,说不上一天能卖出多少利润,但是灿烂朝阳照耀的那一地,都是他自己镌刻出的时光。
一次,一名大学刚毕业的男孩子问我:“老师,我是一个留在北京打拼的外地学生,刚刚参加工作。我所在的企业很大,但我薪水不高,职位是从最低做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升职。我跟女朋友现在还没有钱买房子,只能租房子住。在这么大的北京城里,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内心非常困惑。有时候,朋友请我去吃饭、唱歌,我都不好意思去,因为没有钱回请大家。您说我怎样才能幸福?”
我跟他说:“刚才,你给了我几个信息:第一,你现在有份不错的工作;第二,女朋友愿意跟你同甘共苦;第三,你还有一大帮朋友,经常请你吃饭,说明你人缘还不错。首先,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讲,要想靠自己找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也不容易。其次,现在的剩男剩女这么多,找到真心相爱的伴侣不容易。再次,在当下的生活压力下,还能有一帮交心的朋友可以分担忧愁、分享快乐,也是幸运吧。这些你是不是已经拥有了?”
男孩子听完笑了:“对呀,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现在还是挺幸福的。”
当你对生活不满时,看看自己是否珍惜了已经拥有的。正如我们常说的:“当你因没有鞋穿而哭泣时,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其实,你看我,我看你,人人都有被别人羡慕的幸福,但不要虚构着别人的幸福,浪掷了自己手中握住的价值。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日子也正在被别人暗暗羡慕着。
2、活在“修身齐家”的阳光里心情随笔
……古人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的理解是,应该分为两层意思去领悟。“修身齐家”为一个层面,“治国平天下”为更进一步的高层面。
对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一生多是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修身齐家”,“穷则独善其身”。谁不想再上一个台阶—“达则兼济天下”,“治国平天下”呢?然而,想想古代达官显贵们乘坐的轿子,答案就不难找到。一个轿子,五分之四的人在抬着,仅供五分之一人去乘坐。平常人一生总是处于抬轿子的苦力位置上。天命难违,少安毋躁,故不可能有些微张狂的舞台供你使用。
当然古今成大事者,多是从抬轿子开始,最终才坐上轿子的。达者,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要不的话,*秩序怎么在中国能有两千余年彭祖般“高寿”呢?试想,一个整日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人,怎么能修身齐家?更不用说治国平天下了。
有道是“聪明莫过帝王,伶俐莫过江湖”。英雄天才史观,现在虽不多讲了,难道英雄与天才就不存在了吗?多少人拼搏奋斗,最终还是一生平庸,永世苦力;精英、天才们半生努力却一世辉煌,也就分开了人才与庸才的界限。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天才的成长,最好的土壤还是生他的那个“乱世”!他们总能极好地把握“乱世”时机。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关键还是如何利用人生有限时光,穷其平生修炼,去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头等重要的工作与任务—修身齐家。修炼到何时为止呢,应该说,倾其毕生精力吧。何以见得?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变化,需要人们去认识的事物很多,非常陌生的事物却越来越多。虽然我们不可能,也*不可能对于任何事物都略知一二,但对于关乎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自身家庭幸福,自身子女教育等等“切身利益”,却是非知道不可的。
饭可迟吃,觉可晚睡,酒可推迟或者不喝,唯一件事情却万万不可耽误:教育好子女。庄稼一茬,人生一世,教育好子女,是“齐家”的重要内容。虽说“人生于世糊涂始”,但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是糊涂不得的。这就如同一张白纸一样,虽好画图画,好写文字,但如果不能给予高度重视与全身心投入培养,势必会涂鸦一片,造成一世遗憾,得不偿失。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有多少耕耘(方法对头的话),定会有多少收获。这是个比例学(或者叫投资学)的问题。
修身靠什么?靠的还是一个定力。就是如何终生坚持,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使自己的人格魅力步伐与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相吻合。具体说就是刚正不阿,正直善良,有悲悯之心,关爱生命关怀他人,有家庭责任等等。一个胸怀*,事事嫉妒他人,事事欲与人为敌,事事只想着自己,整日有家不回,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很难想象会有做人的亮点和成功概率。这些都靠的是使自己修身的动力—学习—学习—再学习,还有缜密思考,努力实践与积极进趣诸多要素。
我们不应当要求别人都如同自己一般正直善良,具有仁爱之心,但却绝不可以如同自私者一般*自私。不强求自己如同英雄一般英勇无畏,但亦不可如同懦夫一般蝇营狗苟。活在“修身齐家”的阳光里,就会发现一切的美好,发现世界的壮丽。
3、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上课笔记之文章中心思想
1.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开篇写人类没有火的生活,此处环境描写点明了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的原因,表明普罗米修斯的行为是正义的,衬托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
2.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冒着生命危险说明在拿取火种之前普罗米修斯已经预见到了危险,但他仍然要去做,体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坚定决心。
3.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sh)你。
因为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是为人类造福,是正义之举,也是极大胆的行为,所以火神敬佩他。
4.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决不会更不会说明普罗米修斯只要认为是对的,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此处语言描写反映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坚持正义、为人类造福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5.狠(h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ji)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gān)脏(zng)。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
这两句话写宙斯派鹫鹰将普罗米修斯折磨得生不如死,表现了宙斯的凶残与恶毒,以此衬托了普罗米修斯坚持正义、不怕牺牲、不向强权屈服的英雄形象。
6.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这句话强调普罗米修斯这位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暗示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4、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上课笔记之文章中心思想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2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