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5 11:51:52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范文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获取知识、树立自信,否则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案例一;某老师执教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其中一道题是700×4=?

师:谁能给同学们说一下你计算的结果?

生:700×4=2080.

师:让老师看一下你的练习本上写的是多少。(看学生的练习本后)他写的是2800,这个同学他会计算,结果是正确的,读数的时候没有读正确,谁能帮助他读一读?

案例二:某老师执教小学六年级语文《一夜的工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关于周总理的课文,请同学们先会议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周总理的课文?

生1:《周总理的睡衣》。

师:回答的很好。

生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这篇课文是我们以前的课本上学过的吗?

生2:我在课外读物上阅读过。

师:我让大家回答以前课本上学过的,上课要注意听讲。

反思:在案例一的教学中,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急于对学生计算的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关注,通过查看学生的练习本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然后对学生的“会算”做的肯定的评价,而对于学生的“不会读”,教师没有指责,在告诉学生读的是错误的以后,让其他同学帮忙。在这样的中肯的评价中,学生一定会这样想:这个题我会算,只是读错了,我一定要学会读。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在案例二的教学中,对于教师设置的问题,教师期望的回答是“以前学习过的课文”,而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出现偏差时,教师的评价是“回答以前课本上学过的,上课要注意听讲。”,意思是这个同学没有注意听讲,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课本上”与“课外”的问题并不重要,而且学生的回答与要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的,况且我们还提倡学生课外多阅读。教师这样的评价对学生以后课外阅读的兴趣恐怕也是一个打击。如果教师这样评价学生:这个同学真喜欢读书,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这个学生或许从此会更喜欢读书,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所以,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关注学习的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独特的个人感受,在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应多一些肯定性、鼓励性评价,以让学生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得自信。切忌简单的、粗暴的、贬损性的评价。

拓展阅读

1、小《望天门山》案、及课后练习题

初备课时,复复看材参考,自我感觉这首诗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同时又要带动大家的兴趣呢?于是初设计这样的环节:关于李白的诗我们了很多了,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有的说他是个豪迈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同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还例举许多的诗来证明。看来孩子们对于李白了解得比较多。下面就请同们跟随李白去欣赏一段美景,欣赏结束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接着让孩子们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师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生从“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汹涌。轻轻松松下了这首诗。

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步骤这首诗,而是从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即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看来习古诗这种也是挺好的!

2、小《掌声》案、及练习题

本节课的目标是理解本课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理解课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重点是引导生整体把握课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难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两方面:

一、以读促,以读悟情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读悟式”语课堂模式,就是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以“读”为主线,让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提高读书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引导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让生感受英子不同的内心世界。如:指导生边读边划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句子,交流感悟后,再指导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读出英子以前的自卑和现在的开朗,读出同们对英子的鼓励。这样复品读,培养了生的阅读能力,引导生懂得中词句的意,并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从而生成个性化的理解。引导生在品读中积累,在品读中感悟,丰富升华生的情感体验,提升生的认识水平。真正做到以读促,以读悟情。

二、与本对话,走进人物内心

最终的意义是对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因此,在课堂中我们就要引领生走进本的最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本里绽放智慧的花朵。在本节课的中,我抓住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生找出描写小英的神态、动作的句子来品读。品读中,我不断地创设情境,引导生与本对话,如:在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时,我问生:“如果你是英子的同,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她什么呢?”让生走入本,体会同们对英子的鼓励和关爱,感悟两次掌声的内涵。再如:体会英子被同们的掌声感动时,我又创设情境:“无话语在心头涌动,此时的英子想说什么?”引导生设身处地地想,身临其境地说,体会英子的感激之情。就这样,生在与本对话中感受到英子从忧郁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而体会到大家的爱。我努力让生在这次互动的爱的习活动中去理解课内容。

本节课后我觉得中还有不少环节值得认真推敲,如:体会全班同的目光一齐投向英子这一部分时,我只抓住了英子低下头这一举动来引导生体会英子的内心感受,而忽略了同们目光中的含义,没有引导生理解得足够清晰。再如:从整节课来看,显得前松后紧,后面留给生拓展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这些方面都还有待改进。

3、小《掌声》案、及练习题

1、小英因(为)()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

2、新(调)()来的老师不(了)()解情况。

3、导(处)()正在(处)()理这个问题。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地鞠躬

自卑得()

()的眼泪

()地注视

感动得()

()的故事

()地坐下

演讲得()

、照样子写词语。

1、默默地:

2、慢吞吞:

3、一摇一晃:

四、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她鞠了一躬。

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1、小英走上了讲台。

2、土地上长出了小草。

3、他注视着轻人。

五、阅读下面的话,再完成练习。

小英在大家注视的目光中,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聚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1、“注视”的近义词是(),再写出几个表示“看”的意的词或成语:

2、“聚然间”的近义词有:

3、你认为大家对小英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些什么呢?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26626.html

热门阅读

  1. 春季学期见习班主任工作总结
  2. 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文
  3. 学校学期工作总结会教师代表发言稿
  4. 肠道传染病常规监测工作计划作文
  5. 个人房屋出租合同需要哪些手续
  6. 幼儿园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活动总结
  7. 201年关于新春祝福语
  8. 校运动会裁判员发言稿
  9. 生命是一树花开经典散文
  10. 励志的好的句子
  11. 祝公司的拜年贺词
  12.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案
  13. 九月份教师节祝福语
  14. 有关小班综合活动说课稿范文
  15. 2016年经典的端午祝福语汇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