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古诗三首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36:31

有关于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

2.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山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山行》,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祖国的教育。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个案设计

作者在远处遥望庐山瀑布,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读诗句,理解句意,想象意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意境。可以不按诗句的顺序来谈,谈一句,指导读一句。遇有曾经提出问题的地方,注意反馈提问的学生。) )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

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出示《望庐山瀑布》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瀑:注意右边字形。

比较庐炉偏旁。知道庐山是我国名山,在我国山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4.根据注释自学,读诗句,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个案设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远远看见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板书:产生。

5.反馈: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不理解?

6.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意境。

(1)诗句中描写的是哪儿的景象?从哪儿看出的?读题。(出示庐山瀑布插图)

(2)作者来到庐山,望见庐山的瀑布,被庐山瀑布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著名诗句。作者在哪儿看庐山瀑布?你从哪看出的?(望即远看,遥即远。)

(3)作者在远处遥望庐山瀑布,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读诗句,理解句意,想象意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意境。可以不按诗句的顺序来谈,谈一句,指导读一句。

遇有曾经提出问题的地方,注意反馈提问的学生。)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

个案设计

(1)可以说说诗中描写的意境。 (2)可以有语气地朗读或背诵。 (3)可以把诗中描写的内容用彩笔画出来。

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远远看见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板书:产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使人怀疑它是从天上流下来的。

(4)读古诗,说说作者笔下的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你们愿意欣赏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吗?(放录像)

(6)庐山瀑布壮观美丽,作者不由地对它赞叹,面对庐山瀑布,吟出这首诗歌。谁愿意背诵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指名背诵。愿意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表达赞美之情的同学站起来背诵。

(三)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

(引导学生归纳:知作者、明题意、解诗意、赏意境、懂感情、会背诵)

三、学习《山行》

1.按以上方法自学第二首古诗。学懂的同学准备向大家汇报,以下方法自选:

(1)可以说说诗中描写的意境。

(2)可以有语气地朗读或背诵。

(3)可以把诗中描写的内容用彩笔画出来。

2.班内反馈

个案设计

(1)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被后人称为小杜。

(2)题目意思:在山中行走。

(3)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什么了?谁愿意介绍?

3.学生自选方式进行汇报。教师注意引导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1)远上:山路向上延伸。斜:读xiá。山间的石子小路弯弯曲曲。(在径下板书:小路。)

句意:深秋季节,一条碎石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由山下一直伸向高高的山顶。

(2)第二行:在高高的山峰上,白云缭绕,隐约可以看见人居住的房屋。(由白云生处可看出山之高。)(在生下板书:形成、出现)

(3)第三行: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儿深秋傍晚的枫林。

(4)第四行:被秋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鲜艳。(板书:比)

4.朗读、背诵古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写景古诗,一首是我们所熟悉的有诗仙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又了解了一位

个案设计

题目:九九重阳节思念远在山东的兄弟。 (3)第一句;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导: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独自一人?(板书:孤独、孤单) 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加倍地思念亲人?(板书:加倍、更加)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学习了他的《山行》。两首古诗虽都是写景,赞美祖国山河,但李白的诗雄奇豪放,想像丰富;杜牧的诗鲜明自然生动。课下我们可以读读李白和杜牧的其它几首写景诗,体会两位作家诗歌不同的风格。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前两首古诗,能背诵并默写。

2.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学的两首古诗。

1.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山行》,说说诗的意思。

2.默写两首古诗,纠正错字。

个案设计

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4)第二句:今天是重阳节,我想到了远在家乡的兄弟们登高插茱萸时少了我,一定很难过的。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两首写景古诗,表达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你们听,教师所背诵的下面这首诗,与前两首有什么不同?

(师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感情比前两首深沉,是写思念亲人的诗歌)

2.下面,我们就自己试着学习这首古诗,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自学)

3.你想向同学们介绍什么?(学生根据诗意,自由介绍诗意或有语气地朗读。)

(1)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

写此诗时年仅17岁。(还可让学生多做些介绍。)

(2)题目:九九重阳节思念远在山东的兄弟。

(3)第一句;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导: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独自一人?(板书:孤独、孤单)

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加倍地思念亲人?(板书:加倍、更加)

个案设计

导: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

(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4)第二句:今天是重阳节,我想到了远在家乡的兄弟们登高插茱萸时少了我,一定很难过的。

(5)有语气地朗读。配乐朗读。

4.配乐背古诗。

5.十七岁的王维为什么远离家乡?过重阳节时,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想像,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思考后交流。推优给全班同学讲。(表扬学生的独特想像。)

三、阅读推荐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牧的《江南春》、李白的《山中问答》、苏轼的《惠崇》、朱熹的《观书有感》。

附:板书

第三课时(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这首诗描写了( )季节( )中的美景,题目的意思是( )。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 )情感的诗。

三、多音字组词语。

四、读古诗,回答问题。

1、《望庐山瀑布》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在描写瀑布的语句中你看出诗人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2、《山行》这首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晚秋的

美景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作者不直说我忆兄弟,兄弟忆我,而是用写什么来衬托思念家人情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香炉 庐山 瀑布 枫林 霜叶

二、1、唐 李白 2、唐 杜牧 深秋 山间 在山中行走 3、唐 王维 思念家乡亲人

四、1、站在山脚下远望瀑布。抓住瀑布形长,水流快色白有光泽。2、寒山 石径 白云 枫林 3、用写兄弟一起登高插茱萸唯独少我一人来衬托思念家人的情怀,使情更加深远。

拓展阅读

1、《长相思》

同学们说得真好,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豆花问答网小编和大家分享的《长相思》材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学目标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感情地朗读这,掌握这的意思,并背诵这,默写《枫桥夜泊》。

3.体会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学重点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学难点

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掌握这的意思。

2.体会王维歌“画”的特点。

3.认识王维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具准备

课件

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山居秋暝》。

板书:山居秋暝

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3)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人。其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王右丞集》。

二、歌朗读指导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

3.诵读全

诵读指导(出示课件5)

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一)题解(出示课件6)

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二)画(出示课件7)

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板书:

(出示课件8 )既然说“画”,我们就把还原为一幅典的卷轴画。

1.我们先找出中的写景部分。(出示课件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出示课件10)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板书:寂静,清新,幽雅

联与什么联系?(出示课件11)

明确:联紧扣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什么不同?(出示课件12)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板书:山村生活美

颔联与何联系?(出示课件13)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出示课件14)

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这里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出示课件15)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拓展延伸

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的意思。

3.预习。

板书内容

山居秋暝

寂静,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利用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具准备

课件

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板书课题

2.题解:(出示课件16)

“泊”:停泊。

板书:枫桥夜泊

二、初解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

1.看能不能读出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指导:“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学生齐读全

、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

(1)请同学们默读,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画。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板书:月落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

板书:乌啼

(出示课件20)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人感觉到的。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板书:霜满天。

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板书:江枫、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出示课件22)(2)是的。请你看看,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对(出示课件24)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想一想: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带着“愁”来读。(出示课件25)

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这里的只是——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愁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

五、总结拓展,人文照。

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

六、作业。

1.背诵这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的意思。

板书内容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课时

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具准备

课件

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出示课件27)

师: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学过哪些这类的句?(生自由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词,就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二、读准《长相思》(出示课件28)

1.自由读,读准字音。

畔(pàn) 更(gēng) 聒(guō)

2.指名读全文,读后评价。

3.朗读时注意节奏:(出示课件29)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根据节奏,小组成员互读,要读得韵味。

、把握词意(出示课件30)

1.根据注释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大意,把握不准的,可以向同学请

2.请学生说说词的意思。要求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

3.评价。(出示课件31)

四、深入理解。

1.根据问题再读课文。

A作者身在何方?

B作者在“相思”谁?是从哪句中体现出来的?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出示课件32)

2.指导朗读:“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他怎样想呢?怎样相思呢?(出示课件33)

3.思考: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题目中哪个字体现了?

板书:心眷故园

4.想象词的意境:(出示课件34)

师引导:同学们认真听同学朗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小结:是啊,此时只能聆听寒风呼啸的声音,看到大雪纷飞的情景,一种难以入眠的心境装着一颗思乡的心。

五、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出示课件35)

(出示课件)清代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正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十一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大家”。(出示课件36)

七、拓展《长相思》(出示课件37)

1.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板书:心系祖国

八、交流

交流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出示课件39)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板书内容:

身在征途

心眷故园

心系祖国

1.这分别表达了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体现出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在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歌内容,体会人的情感,并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梳理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在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把握整句的意思,并体会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处理,提高了学生对这的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对《枫桥夜泊》这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些学生对这体现的“愁”理解得不够透彻。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所改进。

真心佩服立意。

词五言绝句 精选60_

师节的 精选60_

雪的 精选150_

风的 精选350_

2、谷雨的哪些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七言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南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点绛唇》

【北宋】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雅称群芳

把酒题,遐想欢如旧。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巫山一段云》

【北宋】杜安世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映山红慢》

【北宋】元绛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

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

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

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

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

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

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浣溪沙》

【北宋】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过秦楼(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北宋】陈允平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

浮龟碧水,听鹤丹山,采屋幔亭依旧。

和气缥缈人间,满谷红云,德星呈秀。

向东风种就,一亭兰茁,玉香初茂。

遥想曲度娇莺,舞低轻燕,二十四帘芳昼。

清溪九曲,上已风光,觞咏似山阴否。

翠阁凝清,正宜沦茗银罂,熨香金斗。

看双莺飞下,长生殿里,赐蔷薇酒。

3、夏至的 夏至的推荐

夏至後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作者: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年。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晴。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千。

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4、谷雨的哪些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2、《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

花气浓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翻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3、《木兰花慢》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作者:王恽 朝代:元 体裁:词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

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4、《采茶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5、《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作者:林和靖 朝代: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后,愿与松色劝巡。

6、《七言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1、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 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2、《闻道林诸友尝茶因寄》

齐己 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3、《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 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4、《芍药》

王贞白 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5、《老圃堂》

曹邺 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6、《阳羡杂咏十九。茗坡》

陆希声 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7、《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8、《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9、《天仙子》

苏轼[北宋]

走马探花花发末。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

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5、的作文高600字

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和便结了缘。从“床前明月光”到“我歌月徘徊”;从“春山暖日和风”到“春江潮水连海平”;从“山外青山楼外楼”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一流芳的,攫住了我的目光,那就是——《望岳》。

《望岳》是一充满“光环”的。它的作者杜甫在青年时期壮志凌云,在山东一带游玩时站在泰山脚下慷慨激昂地吟诵出《望岳》,不仅赞美了泰山的秀丽风光,还表达出作者的雄心壮志与远大志向,以及对自己的期许。此后几千年,无一人能达到或超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句铿锵,句句力,将泰山的雄伟,泰山的青翠与泰山的壮丽描写得淋漓尽致。杜甫对泰山的赞誉是前无人,后无来者的。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泰山的秀丽令人心旷神怡,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人再次在心里呐喊——我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巅,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则会显得极为渺小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它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拥自信与勇气,只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这时,再看看所经历的困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使我觉得自己仿佛充满了正能量与战斗力,可以成为一个“东方不败”!

一次数学考试,我考得不理想,心里很难过。这时,我想起了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中便平静下来,将所错题一一归类,分析了错题原因,将错题写到“错题本”里,重新开心起来,正是“难了不会,会了不难”嘛。

我爱,爱《望岳》。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于古诗三首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2113.html

热门阅读

  1. 《好想你》诗歌欣赏
  2. 课文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
  3. 包含辞旧迎新的句子
  4. 人生哲理短语句子
  5. 《新年联欢会》教案
  6. 早安心语语录句子
  7.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8. 《成功的花》原文及赏析
  9. 201年清明节扫墓祝福语
  10. 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的个人总结
  11. 辞旧迎新的句子60句
  12. 最新11光棍节祝福语
  13. 关于教师节的祝福短信息
  14. 如何让人生少一些遗憾美文
  15. 七夕情人节短信祝福50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