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经典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51:18

关于元宵节的经典散文

圆的月亮红红的脸,浅浅的笑容弯弯的眼;甜甜的汤圆幸福的年,火火的好运伴永远!祝元宵节快乐!

我们总是唏嘘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氛围,就连元宵节味也越来越淡了。

一是,现在的元宵节人气变淡了,缺少了往年闹元宵的火热氛围。过去的元宵节日,人们不过完年,也就是说不过完元宵节,一般是不会外出务工,一家老小团聚一起,其乐融融,尽情的享受着节日的快乐!今非昔比,现在人们争钱意识异常强烈:人们过完大年初二就陆续的外出掘金,追逐新的福祉;有的商家就连大年初一一天也不放过。

二是,元宵节休闲娱乐文化的味道变淡了。过去年里,元宵节日乡土风情,当地文化忒浓——有农民们自编自演的扭秧歌、花鼓队、花灯、花船、黄梅戏;有舞龙灯、狮子灯、花灯、花船灯等等。人们为了讨个新年好运气,家家户户,单位店铺,人们都挣抢着接灯,燃放鞭炮、炸烟花,给红包,弄得领头艺人忙碌不堪,应接不暇。元宵节日闹元宵,狮子的吼叫声、龙的咆哮声、鞭炮齐鸣声、锣鼓喧天声、众人的掌声、汇聚一起,震破云霄;欢乐的笑声洒落一地,好生热闹。尤为那些表演舞狮腾龙与表演龙灯的老艺人们,一个正月数十天里,日夜轮回演出,挨家挨户为村民们送祝福。如今,世人对舞狮灯、舞龙灯、扭秧歌、花鼓队等,思想观念淡漠,取代了乡土文化的是现在的电视、网络、棋牌文化等等。加之发起传统文化的那些老艺人,为怕麻烦,加上制作狮子灯、龙灯等材料费用,人员工资都很昂贵,一年只有一次,时间短,挣钱不多还辛苦。以及当地*考虑舞龙灯、舞狮腾龙、放鞭炮及炸烟花的安全性,和环保、噪音等,予以干涉,导致那些民间老艺人们,不想干懒得干,也是元宵节清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元宵节饮食文化的味道也变淡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饮食文化各不相同,即便是传统的节日,食俗也各不一样。元宵节日的食俗也有南北之异。譬如,北方人元宵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包饺子,以此庆祝元宵节日。而南方人元宵节,都是家家户户吃汤圆。过去元宵节日,我们老家家家户户做汤圆,其汤圆粉和黑芝麻馅都是农民们自家生产,生态环保,糯米、芝麻,做出来煮熟后的汤圆个头大,正常三个一大碗,实在。汤圆如雪似玉、柔软如绵,清滑细腻,皮薄馅多,口感极致,浓香筋味,食后满口留香,回味无穷。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汤圆,虽说品种多样,但工艺粗糙,糯米粉质较差,个头小,芝麻馅少,缺少糍性,食后也寡淡无味。现今,人们过元宵节很随便,有什么吃什么。由于现在的农民大多数与田地“脱产”了,或不生产糯米;也有不少人嫌麻烦,不愿意自家做汤圆,即便想吃汤圆,还是到超市图个方便。

元宵节味淡了,不仅仅是我们这地方,据了解,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蔑视。尤为年轻人,他们大都热衷于“洋节”,忽视传统节日。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自国传统文化。因此,作者真心的不想元宵节日的传统文化,就因少数人对元宵节日的怠慢与淡漠意识,就将泱泱中华几千年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淡出人们的视线。作者衷心希望,人们用传统的思维去对待元宵节日;我们在接受新的娱乐文化的同时,别忘了跟随我们多年的那些传统的文化,因为那些传统的文化才是我们的根。作者衷心希望,全民都要有对中国节日文化的全新认识,创新过节的形式,赋予新的意义,回归节日,将民族几千年传统的元宵节日文化,得以传承,让我们老来少一些遗憾,让子孙们多一些感慨。倘若能如作者所愿,我想,以后的元宵节日又将是五彩斑斓,"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另一番景象!( 文章阅

元宵,一种淡淡的哀愁

过年,中国人家人团圆的重大庆典,无论离家多远,无论一张车票如何难求,漂泊在外的游子,无论如何都要等上归家的旅程,只为那短暂却浓浓深情的年。

年兽不来,但回家过年的渴望从腊月开始就触动了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家在远方,思念已经回到老家的一张桌子一个板凳,甚至是门外的一方院落的围墙上的每一片砖瓦。家,无论身处何方何地,都是一种归宿。不管过年的风俗繁杂简单与否,每个中国人注定了回家过年的愿望,都葳蕤成林,不为年夜饭的丰盛,只为那一份那份守候,那份一份亲情,那一种欢聚。

过年,从除夕的鞭炮声开始,到元宵的一餐聚会结束,元宵,便注定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老家过年,最为重要的是除夕夜的年夜饭,乡亲们从来不在乎停放在门口的车辆品牌,只在意谁家子女都回家吃了那一顿一年里最为重要的晚饭,不在意年饭的品种是否繁多、菜品是否名贵,过年,更注重也只注重一种形式—团圆。

老家人说:“今天已经十五了,时间过得真快!”往往总是被一段很长时间的沉默作为应对,然后才海阔天空一番,说些不着边际的对话。谁都不愿说期盼或者祝福,因为那一顿与平日里几乎没有差别的晚饭过后,聚会的亲人,又将离家或者已经离家,开始了一年的耕作和拼搏。年的情怀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深沉凝重,不经意间,元宵便等同于离别的哀愁了。

曲靖人的元宵,一直都不怎么隆重,至少在老家,已经与年看似无关了。有心人,会在正月十五煮上一点自己家用糯米磨成粉和成的面加上一点自己酿制的甜米酒,做成一份热气腾腾的汤圆,没有轰隆作响的鞭炮声、没有情谊浓浓祝福、没有包含太多祝福的压岁钱,没有祭拜祖先的隆重仪式,吃了,年也过完了。话题,总是定格在离人的归期和嘱托上。

元宵夜,家人在包裹里添加的那些特产,不经意间增加了负重,与远行的游子一起上路,让下一个为鞭炮声中的年夜饭踏上归程的人,行囊不再空空如也。

曲靖的元宵,一种满含甜蜜的哀愁。

拓展阅读

1、传统日作300字合集

那天晚上,我和老爸妈妈到广场去看烟花表演。哇,今天的广场变成了真正的人山人海,我拉着老爸妈妈从人群中穿过来穿过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位置。终等到烟花开始放了,五六个烟花飞向天,把天空炸得五光十色,下来是二十五个飞天鼠嗖嗖嗖地飞上天,怕怕怕的爆炸了。有一种烟花可好看了,抬起头感觉整个天空都被笼罩了,又一下子向人群压下来,顿时,人群里一阵尖叫。突然,我看见天空飘着几个忽明忽暗的许愿灯,我就想天上的烟花接二连三的爆炸,千万别把许愿灯给炸坏了,我就问老爸,等了一会儿老爸怎么不说话呢?转身一看,哎,老爸不见了,我赶紧给妈妈说老爸丢了。妈妈打通老爸的电话,原来因为人太多,老爸一转身就找不见我们了,给我们打电话又打不通,只好到灯展那儿等我们。

我和妈妈赶紧挤出人群,到我们学校花灯那找到老爸。老爸妈妈认真的看每一个花灯,我的眼前却全是五彩缤纷的'烟花。妈妈拉着我,用手机给我拍了好多照片。回到家后,妈妈问我都有那些好看的花灯,我却一个也说不上来。

今年的可真是有意思。

2、传统日作300字合集

中华的传统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打开这座宝库的大门,我们认识了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欣赏了古代建筑和绘画,知道了我国有许多日……

我国的傳統節日有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人称夜为“”,而十五为“”。按我国民间的传统,在的夜晚,人们舞龙灯、观彩灯、猜灯谜、吃汤圆,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每当的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老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汤圆。热气腾腾的汤圆上桌了,它们一个个圆溜溜的,浮在汤面上,像一个个胖娃娃。我舀起一个汤圆,先吹了几下,轻轻一咬,甜滋滋的,汤圆的汁都溢到嘴角旁,老妈笑我像只小花猫。汤圆有黑芝麻陷、花生馅、豆沙馅等。

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条街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来到满园春,到处是摆满花灯的小摊,花灯各种各样,我又看见有聪明的喜羊羊、有懒惰的懒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灯,还有花型的灯,各种动物形状的灯……

的活动真是绚丽多彩,真令人难忘啊……

3、传统日作300字合集

,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唱着这首熟悉的歌谣,又来到了一年的

作为春以后的'第一个传统日,它起源西汉时期,从唐朝开始盛行,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花灯会,猜灯谜,吃汤圆等习俗。

然而,今年由疫情,民俗活动全部取消了。是我决定亲手为全家做一次汤圆。

说干就干,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准备了糯米粉、芝麻馅、水。第一步就是和糯米粉,这个说难不难,做起来可真不简单,一会水倒多了,一会儿糯米粉又多了,折腾了好一会儿,终做出了合适的糯米团子。第二步:只要把芝麻馅搓成玻璃珠一样的小圆就可以了。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芝麻馅放进糯米团子里,可不要让它探出头来。最后用开水把它们煮开,美味的汤圆就做好了。

我们全家吃着香喷喷的汤圆,感到非常幸福。但我知道这些幸福都是抗疫在一线的叔叔阿姨帮我们争取来的。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吃到汤圆,希望他们都平平安安地回来,早日与家人团聚。

4、传统日作300字合集

我和家人一起吃汤圆、一起逐鼠、一起做紫姑、一起猜灯谜。

大家都聚在一起吃汤圆,脸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嘴里不停地吃着汤圆,非常高兴!

吃饱喝足以后,我们一大家子人开着车边走边看,夜空中美丽的烟花,心里乐呵呵的。不光是我们乐呵呵的,就连马路旁边的.陌生人也笑嘻嘻的。

吃完了也看完了之后呢,我们就开始猜灯谜了。我首先考的是我的小妹,我说:“头顶两只角,身背一只镬。只怕晒太阳,不怕大雨落。”我小妹说:“是不是打一动物名?”我点头说是。她脱口而出:“蜗牛。”我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他竟然这么聪明。就这样以此类推,我考完了每一个我的家人。只有一两个人答不上来,早知如此,我就给他们出最难的了。

该做的都做了,可是,就是觉得还有什么没做。我想起来了,是放飞孔明灯,我们一大家子人一家买了一个孔明灯。我们把火点燃,心里许了一个愿望,然后让孔明灯带着我们的愿望飞翔辽阔天空。我许的愿望是:希望全国人民快乐!

这真是一个又快乐又难忘的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元宵节的经典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5130.html

热门阅读

  1.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教学设计模板
  2. 耿耿于怀的随笔
  3. 别人不鼓掌也没关系美文摘抄
  4. 201年六一儿童节祝福语英文
  5. 201年3月12日植树节祝福语精选
  6. 2016年经典冬天祝福语
  7. 杜牧《杜秋娘诗并序》
  8. 师恩难忘主题班会教案
  9.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教学设计范文
  10.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11. 关于感恩作文3000字
  12. 弥子瑕失宠寓言故事
  13. 201年经典白色情人节祝福语短信大全
  14. 关于公司单位介绍信范文
  15. 春季开学专项督导工作自查报告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