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诗句集绵

发布时间: 2025-07-21 21:13:44

关于春节的诗句集绵

春节是我们一切感情的归宿,春节是我们所有哲学的基础。有了春节,生活不再乏味,人生有了意义。有了春节,回家有了理由,喝酒有了主题。下面是关于春节的诗句集绵的内容,**!

1、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5、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钱来苏《新年有感》

6、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8、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俯睇《又新年》

9、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10、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11、问暮鸦:何处阿戎家?——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12、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唐·张说《钦州守岁》

13、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4、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5、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16、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7、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18、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景仁《凤城新年词》

19、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20、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21、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唐·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22、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宋·范成大《卖痴呆词》

24、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唐·白居易《除夜宿洺州》

25、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唐·白居易《除夜》

26、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巴松灵风《贺新年》

27、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唐·白居易《除夜》

28、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唐·白居易《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29、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30、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宋·文天祥《》

31、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32、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唐·杜审言《除夜有怀》

33、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除夜》

34、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道平常《庆新年》

35、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闫旭辉《新年贺岁》

36、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宋·梅尧臣《除夕》

37、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罗隐《岁除夜》

38、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39、已将春事叠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手摘轻愁寻旧梦,心铺素纸绘新颜。樽前菊蕊堪调酒,雪里梅枝总耐寒。预向风君签锦约,明朝花翠碧栏杆。——云舒云翔《新年寄怀》

40、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

4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42、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唐·白居易《三年除夜》

43、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夕阳洒绘云霞美,寒风劲秀雪漫天。花开花落情未老,年复一年志亦坚。我欲立志与天衡,豪情冲破不周山。——仇志璞《新年自勉》

44、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45、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浪淘沙·贺新年》。

46、漫步空间又一年,唱吟赋和友情绵。迎新辞旧抒胸臆,共谱诗坛锦绣篇。——漫岗秋叶《新年寄语》

47、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48、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唐·元稹《除夜》

49、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50、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51、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52、人生轮回几开端,当惜岁首元月天。雪泥若想留鸿爪,年年日记始新篇!——踏雪飞鸿《题新年扉页诗》

53、瓦瓯篷底送年华。——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54、龙飞凤舞万象新,腾达天地处处春;盛宴中国进步快,世业长青家家乐!——酒巷深亦深《春节乐》

55、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56、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唐·姚合《除夜》

57、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58、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唐·李商隐《隋宫守岁》

59、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60、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61、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

62、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唐·孟浩然《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6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4、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宋·陆游《除夜雪》

65、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66、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唐·孟浩然《除夜有怀》

67、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唐·孟浩然《除夜》

68、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明·文徵明《除夕》

69、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7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71、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唐·李世民《守岁》

7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3、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74、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唐·来鹄《除夜》

75、蜡鹅花下烛如银。——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76、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77、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78、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79、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叶颙《已酉新正》

拓展阅读

1、端午的相

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3、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晚叹》

4、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门艾钗符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许及之《贺新郎》

6、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7、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心,不随水俱逝。——文天祥《端午》

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

9、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11、五日长蛟虚问祭,九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2、好酒沈醉酬佳,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4、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15、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1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7、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重午》

18、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

2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2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2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

27、好酒沈醉酬佳,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2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9、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3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3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3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2、的传统文化的作文

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是一个辞旧迎新、充满希望的日。

除夕晚上,我们吃完饭后,我和妈妈像小鸟一样冲向凤凰广场,看五彩缤纷的灯盏。那一个个花灯,形形色色,栩栩如生。它们见了人,立刻就手舞足蹈,非常欢快的'样子,我也向它们招手。

广场上最大的一个灯,是一个蛇的形状,因为今年是蛇年。这条“蛇”的背后有一个小布袋子和一条紫色的尾巴不停地摇摆着,好像在说:“快来看一看我这条细尾巴,是多么漂亮呀!”

看完灯盏后,我和妈妈回到了家里,听见新年的钟声响了起来,我们连忙打开了电视,和家人一起看联欢晚会。那些演员用自己最美妙的声音歌唱着,我们一家人都被他们的歌声给陶醉了。

就在这时,从窗外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响声,我再定晴一看,原来是有人在楼下放鞭炮。我也对爸爸说:“爸爸,咱们也去放鞭炮吧。”爸爸说:“好呀!”说着,我们又飞奔楼下了。

这就是我的,美好的;欢乐的;一个孕育美好希望的

3、端午


《竞渡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唐·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还答》


【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乙卯重五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4、的传统文化的作文

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所有活动都是为了辞旧迎新,以盛大仪式来迎接新年。

小时候,奶奶曾告诉我:有一个“年”这个怪兽的传说,我对这个“年”起了好奇心,便去查找有“年”的资料。我得知: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每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为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点燃爆竹的声音,“年”兽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日“过年”。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明星。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液,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5、对联作文锦

大年三十,我和哥哥一大清早就去贴联。

哥哥搬来梯子,将梯子靠在大门的旁边。他爬上去清理高处的旧对联,我在下面清理。我们清理得可仔细了。

清理完旧对联,哥哥先在墙上打上糨糊,然后,叫我递联。我问哥哥先贴哪一联。这还不简单吗?哥哥爬下梯子,一会儿,拿起一联看看,一会儿,又拿起另一联读读,一会儿,又抓抓后脑勺。一看这情形,八成哥哥也不知道怎么贴。正在这时,刘老师刚好从门前走过。我急忙上前问:“刘老师,这联怎么贴呀?”刘老师笑着说:“大门的右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那上联和下联怎么分呢?”哥哥迫不及待地问。刘老师接着说:“那得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最后一个字是第三声或第四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第一声或第二声的是下联。”“哦!原来是这样。谢谢老师!”

我和哥哥按照老师的指点,认认真真地贴好了联。这次贴联又让我学到了新知识,我真高兴!

对联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大爸爸就叫我起床说要贴对联。

爸爸拿来一把椅子,把门框的四周都擦干净。先贴了下联,我帮爸爸撕胶布,然后是上联和横批。贴完以后我看了看上联是“富贵双全人吉祥”下联是“丁财两睦家和睦”横批是“迎接福”。

还有我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火红的对联,我就有了新的问题。对联为什么是红色的?带着疑问去找爸爸,是爸爸就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经常来捣乱我们的生活,搞的人们都不敢出门。后来有位神奇的老人告诉人们年怪兽怕红色和火光炸响的声音。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火红的对联放爆竹。”这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可也非常的有意思。再说了红色也给过年添加了不少的喜庆气氛。

小朋友们,在今天这喜庆的日了里我还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呢!

对联作文 篇3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帮着家里布置年味儿,挂灯笼,贴对联。

我拿出了两个又大又红的灯笼,搬来了梯子,自个儿挂起了灯笼。我先把瘦瘦长长的灯笼压成了又矮又胖的样子,我边做边想:“灯笼可真有趣,我们都是从挨个儿往高里长,而这灯笼呢恰恰相反,真好玩儿!”我爬上了梯子,哟,我又长高了一大截啦,哈哈!接着,小心翼翼地将灯笼用铁丝绑在横杆上。没一会功夫,就挂好了一个灯笼。我擦擦额头的汗珠,看看自己的成果,咦?怎么感觉少了点什么呢?我往下一瞧,地上还躺着两个黄色的圈圈。我一拍脑门,呀,原来忘记给灯笼装上装饰了!是,我又将灯笼解下,重新忙活起来。

挂好了灯笼,就该贴对联了。我拿来联和固体胶。当我展开联时,发现这对联的反面本就有双面胶。是,我撕下上面的一层纸,爬上梯子,将联妥妥地贴在了大门的左右上三个位置。可是,正当我得意之时,其中的一张联就掉了下来。我赶紧过去按住,可是,另一张也来凑热闹,也掉了下来,弄得我手忙脚乱的。我立刻抓起一旁的固体胶,把联的背面涂了个遍,再严严实实地贴上。这下,不会再掉了吧!我满意地笑了。

院子里挂起了灯笼,贴上了对联,顿时变得红红火火的,这过年的气氛也浓厚起来了,也寓意着来年全家人的幸福美满。

对联作文 篇4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距离大年三十还有三天了。早上爷爷说今天要贴对联了,我就和爷爷一起拿上对联出门了。刚打开大门,我就看见每户人家的大门两边都有一副对联,看来大家都起的比较早啊,我们也开始动手贴起对联来。我看到爷爷贴的上联是:寿比南山不老松;下联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写的真好啊!看完这副对联,我心里也有许多疑问?大家为什么都要贴对联呢?是不是有什么故事和传说呢?

爷爷告诉我说:“那是因为在古代,有一种叫”年“的`猛兽,经常伤害人们,后来大家知道它害怕红色的东西,就拿红色的纸贴在大门上,用来驱赶”年“。后来,就慢慢的发展成在红色的纸上面写一些,祝福、吉祥的话,也就是现在的对联了”。听着爷爷的话,对联我们也一起贴完了,过年的故事还真是多啊!太有意思了。

对联作文 篇5

年二十九,也就是还有两天过年的时候,外公外婆带着我、表哥和两个舅舅一起回望牛墩给他们的旧屋贴对联。

外公买了一罐浆糊、一把刷子、几个福字、两个门神和十几个不同大小的小金钱回来。既然是贴对联,那为什么没有买对联呢?答案是我已经自己写好给他们了,一共有两幅。先贴对联的横批,我小心翼翼地把对联横批放在铺满了报纸的的桌子上,然后拿起刷子,在浆糊里蘸了蘸,在对联横批的四边各来回刷了几下,又在对联横批的中间点了一点,看看四角有没有刷好,没有刷好的补好它,这才把对联横批交给站在梯子上的宁舅舅。宁舅舅把对联横批摆正,然后贴了上去。他转过头,对我说:“给我一张报纸。”我不明白宁舅舅为什么要一张报纸,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去找了一张报纸给宁舅舅。宁舅舅两只手拿着报纸,放在已经贴上去的对联横批上,一手拿着报纸,一手用力地在上面摩擦,这时,我才明白宁舅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原来是为了不使手弄脏,又要使对联横批贴得更紧,所以就用一张报纸挡着。

到贴小金钱的时候,我一张一张的涂浆糊,表哥看见了,走过来,说:“你这样涂太慢了,让我来吧!”说完,不由分说地一把夺过我手上的刷子。我在一旁想到: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来!只见表哥把小金钱都摆在了一起,然后上下来回刷浆糊。我看呆了:原来可以这样!表哥则略带嘲笑地望着我。小金钱不一会儿就全部刷好了。

这次的“贴对联活动”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讲技巧!

对联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新,从没忘掉在大门的两侧贴上对联,而且每年都延续着过去的传统,要在大年三十的早晨贴上,过去,长辈们贴的时候,都不让小孩站在那里,那是因为贴对联也是一种神圣而不能有任何外界干扰的,就怕哪个小孩子突然童言无忌,破坏了这种气氛和虔诚的心。

我很早就开始独自贴对联了,那时奶奶还在的时候,每年都要到老家去贴,而且那时都是自己亲自上街买回红纸,选好吉祥的对联,然后,平心静气的泼墨挥毫。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也懒得写了,只是从街上买回现成的对联,家里那些笔和墨也尘封了好多年,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想来还是挺惭愧的,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时却又退化了人的天性和本能,想那时闲来刻刻印章、练练书法,约上好友去户外写生,现在完全成了一种泡影和记忆中的沉淀,应该是推开窗户的时候了,去吸收新鲜的空气,走出屋子到大自然中,找回曾经的自已,从贴对联想到这些,也不失为一种庆幸,总算还未尽失自我。

对联作文 篇7

时贴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到了,爸爸妈妈在镇上买了几副对联大年三十这天下午四点多,叫我和几个哥哥姐姐将它贴在大门上,我以为十分简单,便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开始分工,我是拿对联的,大哥哥是专门按住对联的两头,不让对联乱移动。姐姐是负责递胶带的,还有小哥哥是负责贴的,分好工后,我们便工作起来。

刚刚开始,我们就遇到了麻烦,我们分不清哪一边该贴上联,那一边该贴下联,幸好我知道进门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我们的配合很默契,做起来也就十分快速,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我发现上联和下联的字数是一样多的,而且每两个字都是有照应的,比如吉祥对幸福,平安对如意。我还发现家里楼上的门上贴了一个‘‘福’’字,可是被贴倒了过来,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她说:“这是为了说明福到你家的意思。

贴对联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包含了许多美好寓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都将这个习俗铭记在心,永远不能忘记。我喜欢这个传统习俗。

对联作文 篇8

欢欢喜喜过大年,大街小巷都焕然一新,挂起红灯笼;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连家家户户的大门也都穿上了“新衣服”——对联。

我家的大门也不列外。今天一早,我和妈妈就拿着对联,来到大门前,这对联是:羊羊得亿、宝马腾飞迎福至、灵羊起舞报

我看看这副对联,觉得很纳闷,问妈妈:“这副对联可把我给难住了,这有三张,我知道这个短的肯定是贴在门顶,那这两张长的,该哪个贴左边,哪个贴右边呀?”

妈妈看着我笑着说:“你问对了,这贴对联呀,可是有讲究的;你看这副对联,这个有马,这个有羊;在十二生肖里,马过了,才是羊;所以有马的是上联,有羊的是下联;右边贴上联;左边是下联;现在你懂了吧!”“原来贴对联还有这大的学问呀!谢谢妈妈给我又上了一课”我高兴的说。

接下来,我们开始贴对联了;我拿着胶布和剪刀,妈妈拿着对联,脚踏在凳子上,手压着对联,我站在旁边,把胶布剪成一小段,一小段,递给妈妈;就这样,在我们的配合下,不一会儿,对联贴好了。

我们看着对联,心里乐滋滋,“真吉祥呀!这副对联象征着我们来年的运气,与祝福!”妈妈说。我心想:我更收益大大!

对联作文 篇9

民谣说二十八贴花花,花花指的就是对联,过每家每户都要贴联,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里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

今天,我们家的人都忙的不可开交,爷爷奶奶收拾屋子,妈妈在为年货做准备,我和爸爸贴对联。我们来到大门口,爸爸首先要把去年的旧对联撕下来,把门擦干净。我把对联放在地上,把对联的四角都用长些的胶带粘上,然后再递给爸爸。爸爸一边贴对联一边问我:“你知道为什么每年都要贴对联吗?”我回答道:“这个我知道,因为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怕火怕红色,还怕听到鞭炮声,所以每到,人们就贴对联放鞭炮,这样不但预示下一年的平安吉祥,还可以赶走年这个怪物。”边说边干不一会儿,对联贴好了。爸爸夸赞我说“你说的不错,并且还是一个合格的小助手”。

家家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希望,每家的对联也是不一样的,但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春节的诗句集绵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6618.html

热门阅读

  1. 喜迎国庆节手机短信祝福语
  2. 拜师会上青年教师代表的演讲稿
  3. 201年生小孩的祝福语
  4. 车辆运输安全协议书范本
  5. 关于农村发展工作的总结
  6. 农业的工作计划
  7. 《穿越天空的心灵》高中读后感
  8. 《梵高的坟茔》的读后感600字
  9. 精选201年辞猴迎新祝福语短信
  10. 男孩子送给女朋友生日祝福语
  11. 最新高考祝福语摘选
  12. 思乡随笔怎么写
  13. 五一劳动节短信祝福语有哪些
  14. 书香飘飘伴我成长的红领巾广播稿
  15. 标准的房屋置换合同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