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充放电的管理装置设计论文
本系统的面向对象动力和照明所用的铅酸蓄电池。蓄电池作为大型动力机器的主要的动力源和照明源,因此每天都要对数百个大功率蓄电池进行充电,以储存维持工作所需的电能,同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对这些蓄电池进行维护性放电作业,以保证其维持良好的储能效果。因此充放电过程对于蓄电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在以往的蓄电池实际使用中,往往过分强调蓄电池的放电能力和使用寿命,常常忽略了蓄电池充放电过程对其产生的严重影响。事实上,经过多年研究表明,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是蓄电池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充放电的好坏无论是对蓄电池的使用效果,还是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课题以大功率的铅酸蓄电池充放电为模型,设计了一套蓄电池的智能化充放电管理装置。以实现对2。35V 100A容量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测量和控制,即最终完成的充放电管理系统是以80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配合电压电流的采样及测量单元,通过PI闭环调节控制蓄电池恒流充放电,从而实现蓄电池的充放电管理。
针对蓄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的测量与控制问题,在研究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其充放电方法及测量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大功率蓄电池充放电为模型,完成了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测量与控制能力的智能型大功率蓄电池充放电管理装置的设计,其中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通过对蓄电池充放电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大功率蓄电池的智能型充放电测量与控制设备的设计方案;
(2)通过合理设计电路,以普通光藕实现了对电流信号的隔离测量,较好的解决了采用单一AD测量两种变化范围相差较大的信号的测量问题;
(3)通过采用模块单元设计的方式,提高了系统设计的通用性和可行性,有力的保证了该设备的实际应用。
通过课题的设计,较好的解决了蓄电池充放电测量与控制的实际问题,系统的测量精度与控制精度均较为理想,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课题的完成将极大的改善各大舰船中大功率蓄电池的充放电条件,提高蓄电池生产企业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水平,将有力的推动蓄电池的进一步应用。
拓展阅读
1、水利工程仿真设计管理论文
一.引言:
水利工程仿真模拟设计设计软件采用多专业协同设计软件,在同一数据库平台下,能解决三维地址地形建模(DTM)与地质建模(DGM)、大坝选址、水工设计、土建施工、机电安装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仿真精度和时间的要求,完成覆盖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达到减少设计周期、加深设计深度、提高设计质量、控制成本及提高企业革新等目的。
(一)目前水利工程仿真模拟设计软件发展状况:
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图形级的标准,如PHIGS,GKS;图形交换级的标准,CGI,IGES以及近年来正在不断完善的STEP等。STEP标准覆盖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数据交换标准,对协同设计,并行施工,集成制造等具有重要意义。
2.智能化是又一特点,它首先体现在把设计领域的专家知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融入到CAD系统中,使之成为可以继承的知识库;其次是其本身的智能化,如人机接口,数据采集,自动精模,方案选优,仿真模拟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等等。
3.集成化是一大发展趋势,一方面CAD技术与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规划),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MIS(管理信息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MRP(制造资源管理)等系统相集成。另一方面随着当前全球化发展,使得人们在internet上构造CAD/CAM集成化成为可能。
4.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设计,虚拟制造技术是设计人员进行对产品的时间操作,以及进行各种模拟实验分析,可以及早看见产品外型,从而可以帮助设计多方位地观察与平审设计成果。
就是利用计算机强有力的计算功能与高效的图形处理能力,来直观,智能的辅助过程设计人员进行过程设计与分析的一种技术。它同时实现过程的可视化与智能化。它包括工程设计条件可视化(地质,水文,地形,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可视化),设计建模可视化,计算分析过程可视化与成果设计可视化(三维真实感图形显示及空间数据的图表,文挡输出)。
力求把水利工程的设计、管理主要涉及到的水文泥沙、地质、地表(含规划、环保)、水工、施工、机电等专业的设计工作的过程、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结果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平台及辅助设备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的目的。协同设计的基础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包括地质地形的空间数据、水工建筑物(大坝、厂房等)的三维实体数据、施工计划组织的实时数据以及真实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和实时渲染数据等。与以前的技术不同,由于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之上,任何修改都将及时地反馈给整个工程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权限许可),并及时地通过三维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虚拟设计/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实时仿真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动画渲染,它是满足设计详细要求的具体施工计划的真实三维显示。
(四).水利工程仿真模拟设计软件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地质、地形勘测
2.环境及水库分析
3.水工建筑物及枢纽设计
6.工程概预算
(五).水利工程仿真模拟设计软件解决方案:
1.在地质勘探方面:可以利用航拍、钻探、"3S"技术(即GISGPSRS)得到的地形数据,直接生成地形的三维模型包括地下三维地质情况的分布,便于直接了解复杂的地质构造情况,方便地进行地形模型的建立,作为坝体、地下厂房、导流洞等建筑物设计的原始依据。
2.在三维地形表述的基础上,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的全三维模型,包括坝体、导流洞、泄洪洞、地下厂房等建筑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设备、管线的布置等仿真模型。这些设备与地形数据完全相关,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水利水电系统,真实反映工程建成以后的面貌。
建立的三维模型还能够输出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结构强度的预测。三维模型不仅可以与地形模型很好地关联,而且工程模型也还是参数化的,一旦设计有新的更改,只需要修改相应部分的三维模型,与此相关的设备、管线布置以及由三维模型自动投影生成的二维工程图(符合目前图纸标准)都会得到相应的修改,从而保证了设计的唯一性和相关性,快速地完成多个设计方案的对比和选择。
3.工程概预算方面:通过建立大坝真实全三维实体数值仿真模型,能够完全精确模拟大坝形体的各个细节,包括孔口部位、*口、闸门槽等。水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精确计算各坝段各截面的面积、各点的坐标以及体积,其精度满足大坝混凝土工程量计量要求。将坝体内部各种材料的配合比及使用范围输入到坝体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中,从而使精确计量程序不仅能够计算坝体的工程量,而且还能够计算不同材料的用量,并进一步为概预算及施工期业主的材料供应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4.施工方案动态仿真结果分析及查询通过建立的三维实体数字模型,计算出开挖方量及填筑方量,对工程进行预测和模拟,动态展示山体开挖和大坝浇注的全过程,得出详细的施工强度和施工顺序等重要指标。使工程的项目管理和进度分析达到实时控制与动态管理,以便科学指导工程施工,辅助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进行有效的决策。
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混凝土施工过程,不仅可全面、周密地反映各种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因素,而且改变施工参数、修改方案比较及敏感性分析均比较容易,可完全弥补传统工程类比法的缺点。采用计算机模拟施工方案成功解决了过去依靠人工手段无法解决的许多难题,能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效率,取得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根据数字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施工工艺和流程、合同文件、技术规范以及实体特定的结构形式、施工条件的特定要求,利用本模块建立系统分析模型和模拟计算数学模型。设计相应的数据库管理、数据录入及编辑、大坝模拟施工过程计算、图形处理、报表自动生成及分析、查询以及菜单控制等系统,集成在统一界面下完成所有的功能。
主界面由部分组成,分别是溢洪道土石方开挖、溢洪道土石方开挖进度合计、大坝混凝土浇筑进度、大坝混凝土浇筑进度合计。这四部分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并动态的显示出来。包括一些重要的施工数据如:层号、厚度、体积、高程、开挖(浇)时间、结束时间等。点击“显示设置”来设置需要显示或者隐藏的对象,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这些表既可以用于显示,也可用于查询。
(七).水利工程仿真模拟设计软件开发环境:
1.软件环境:系统采用Windowsxp/2000/98作为工作平台,开发应用软件有VisualC++6.0,AutoCAD2000以上均可,ArcViewGIS,MSExcel,MSAccess,3dMAX,GIS与GPS的系列软件等等。
2.硬件环境:考虑到系统功能中图形数据处理量大,与三维图形处理分析操作需要,推荐配置:PentiumIV1.4G+512MB内存+真彩色显示卡(3D加速功能)+10G硬盘,或者更高配置为好。
三.实例应用与总结展望:
水利工程仿真模拟设计软件采用专业协同设计软件水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同一数据库平台下,能解决三维地址地形建模、大坝选址、水工设计、土建施工、机电安装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仿真精度和时间的要求,完成覆盖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达到减少设计周期、加深设计深度、提高设计质量、控制成本及提高企业革新等目的。
用水利工程仿真模拟设计软件建立真实三维地形地貌模型(DTM)及三维地质模型(DGM)并行三维水工设计(大坝模型、强度计算等)建立整个水利水电系统模型(包括坝体、导流洞、泄洪洞、地下厂房等建筑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设备、管线的布置)工程概预算三维工程施工仿真及工程监控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上完成以上功能,涵盖从草图设计到工程完工全过程,满足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的要求。
水利工程仿真模拟设计软件在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从地质--坝工--厂房--枢纽及施工组织设计模拟都能系统准确地反映实际设计中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因而,采用本系统进行多专业协同可视化设计与指导施工,使各工种各工序的衔接、资源的分配、材料的供应都是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从而使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与施工管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相信未来的水利建设将是计算机设计的新领域,而不是象传统的水利设计那样耗时耗力耗资耗人。未来的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完全实现自动化。计算机在水利上的利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境需要我们一代代水利人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三峡水电站设计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1.黄健全,罗明高,胡雪涛.实用计算机地质在制图.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张菊明.三维地质模型的设计与显示.中国数学地质进展,1995,7
3.康凤举.现代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4.水利概论河海大学出版社
5.李青元.曹代勇.三维矢量结构GIS拓补关系及其动态建立.测绘学报
6.钟登华刘东海.工程可视化辅助设计理论方法与应用.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1
7.刘宏增,黄靖.虚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气设计师辞职报告范文
尊敬的部长:
你们好!
在蓝迪公司工作的近三年时间里,我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到如今对电气设计有初步了解的电气工程师,专业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上也变得更加成熟、理性。我深知这一切离不开蓝迪公司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和倾心的指导与帮助。
然而在应该对公司做出回报的时候,经过慎重考虑,我还是提出辞职申请。主要原因:首先,我与丈夫mjh同处一个单位,公司员工不多,两个部门之间还经常配合,感觉在开展工作中有诸多不便;其次,基于家庭经济方面考虑,夫妻在一个单位,抗风险能力太差。
提出辞职,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考虑,有太多的不舍。我忘不了s部长在工作中对我的信任和生活上对我的关照,忘不了师傅zcy对我的倾心指导与帮助,忘不了我们电气部同事之间的互相帮助、包容与提携。电气部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集体,年长师傅对新人的指导和爱护毫无保留,年轻同事之间知识共享的毫无保留,都是我所感谢和怀念的。
现在,由于私人原因,我提出辞职,选择离开这个集体,但是我心怀感激。感谢蓝迪公司,感谢电气部,感谢领导和同事们,是蓝迪公司培养了我!在蓝迪公司的三年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此,我自愿申请辞去在一汽蓝迪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切职务,敬请批准。
在离开之前,我会认真做好一切的交接工作。
3、行政管理专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在论文即将完稿之际,心中不禁感叹时光茬蒋。经历大半年时间的磨砺,从收集、整理,到统计、分析,再到修改、完善,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得到了许多指导、教诲、关怀和帮助,谨以此页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两年时光匆匆而过,最难忘的,是我的导师**教授对我的帮助和教诲,每当我带着新的想法请教**老师,他总是悉心教导,哪怕是我在国外的半年,都仍然和**老师保持交流,每每交流中,**老师又能为我提出中肯的建议。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总是非常精辟地指出文章的亮点和不足,并给出详细而可行的建议,他严谨的治学之风和对学术的孜孜追求将引领我更踏实地前行。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平时学习中教育我的每一位老师,正是因为有了您们严格、无私和高质量的教导,我才能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汲取专业知识、迅速提升学术能力。尤其要谢谢**老师在课堂上、在开题答辩中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也感谢我的同门和同窗,感谢***师兄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等作为同门、同窗和我的互勉互励,你们每个人身上拥有不同的闪光点,我非常荣幸能在这样一个团队中积极向上地生活和学习。
另外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亲人和朋友,感谢父母无私的关爱,感谢**的关心和照顾,感谢各位好友的支持和陪伴。
最后,我要感谢参与我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各位老师,您们给了我一个审视两年来学习成果的机会,让我明了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会再接再厉,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谢谢您们!
岁月如梭,转眼三载已过。在入学之初,我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就已划定,毕业论文的选题也已确定。在这三年的学习和研究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体会到了治学的艰辛。在本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副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她在我仿徨时给予指引,在我困倦时给予鞭策,让我勤奋充实的走过三年。在此我谨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我还要衷心感谢给我们授课的各位老师,……等,以及其他所有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学到了诸多的专业知识,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求知治学如何为人处事。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亲爱的同学……,谢谢她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
感谢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他们永远都是我坚强的后盾,他们给予我的爱、理解、关心和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最后,衷心感谢本次论文答辩中的专家教授们,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论文。
4、企业管理毕业生开提报告 开题报告题目免费论文范文
【500篇】企业管理毕业生开提报告为免费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为开题写作提供相关参考,可用于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写作参考,每一篇都是经典优秀的开题范文格式模板.
,,, 选题依据:在当今以金融、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文化之间的激烈竞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决策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管理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兴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占我国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人们积极追求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的进行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吸取,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行性论述: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意识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一样,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如果不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本企业特点的的国有企业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就难以取得长远的成效.因此探讨国有企业文化重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国有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概述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企业文化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我国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第三部分:重构国有企业文化的对策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5年09月25日&mdash,2005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题目和开题报告.2006年03月01日&mdash,2005年05月1日在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6年05月02日&mdash,2005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6年06月01日&mdash,2005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6年06月08日&mdash,2005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6年06月15日&mdash,2005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selfurl]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海量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您参考,助您解决什么叫论文开题报告的相关难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