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其“杏花村”更是成了如今酒的代名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拓展阅读
1、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大全
1)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出处: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出处: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处: 杜牧《清明》
4)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出处: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5)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处: 杜牧《清明》
6)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处: 韩翃《寒食》
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出处: 晏殊《破阵子•春景》
8)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出处: 韩翃《寒食》
9)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出处: 孟云卿《寒食》
10)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出处: 韩偓《夜深》
11)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出处: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2)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出处: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13)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出处: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4)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出处: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5)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出处: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6)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出处: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7)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出处: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8)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出处: 张继《闾门即事》
19)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出处: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0)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出处: 孟云卿《寒食》
21)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出处: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22)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出处: 白居易《清明夜》
23)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出处: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4)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出处: 孟浩然《清明即事》
25)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出处: 程颢《郊行即事》
26)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出处: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27)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出处: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8) 淡荡春光寒食天。 ——出处: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9)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出处: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0)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出处: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1)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出处: 王禹偁《清明》
32)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出处: 高翥《清明日对酒》
33)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出处: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00字
我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和我同龄的小朋友都在无忧无虑的生活,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时不时还可以在爸爸的肩头,妈妈的怀里撒撒娇,可我不能,因为在两年前的那个难忘的日子里,失去了我最亲的人,一夜之间我就变成了一个小大人,从那时起我就惦记上了家乡的清明节,因为这一天我就可以去看看我的爸爸,可以和爸爸说说话,可以和他汇报一下我最近的成绩、学习情况,还有我和妈妈的喜怒哀乐。
每年冬天一过刚**棉衣,我就惦记上了春天,惦记上了四月,惦记上了清明节,提前半个月,我就和妈妈去买回好多好多的金银纸,还有纸钱,然后每天做完作业就开始折呀、叠啊,用我的小手为爸爸叠出一串串漂亮的金银财宝,边叠边在心里问爸爸:您在那里过的好吗?您冷吗?您饿吗?我好想你!真想时间能快点到清明节那一天,好让我和妈妈早点回家乡去看你。
还记得那个让我最难忘的日子:2009年1月11日,那天也是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参加寒假考试的日子,现在还清楚记得那天早上您送我到校的情景,没想到等我考完试回到家里,您就永远的离开了我和妈妈。爸爸您走的那么突然,一句话也没有给我留下,可我知道您是舍不得离开我和妈妈的。
爸爸您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听妈妈的话,努力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家乡的清明节,让我永远期待!
3、家乡的清明节作文6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已经悄悄地来到,清明,一个令人怀念的日子。这个时节,万物祥和而生动。漫山遍野的花,红的、粉的、白的、紫的花开得十分鲜艳 ,仿佛要把积了一冬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好像这些花儿也懂得思念。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们家每年团聚和扫墓的日子。无论有多么繁忙,我的家人都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来扫墓。清明年年有,年年尽不同。人们的观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质在提升,唯一不变的是缅怀先人之情。清明祭祀的可喜变化,亦让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祭祀,特别辛苦。在祭祀的时候人们总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边的野草烧尽,因此常出现“野火烧不尽”之滚滚浓烟景象,还会引起火灾事故,另外,有些人为了不走冤枉路,还会在街头路边烧纸,弄得到处都是灰烬。可如今,农村人都骑上了摩托车,甚至开小车的也不在少数,大家祭祀出行方式越来越轻松。而今,文明祭祀之风兴起,人们过清明节不再是单一扫墓的方式,尽管在农村还没有兴起城市里提倡的网上拜祭先人,但是已经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鲜花,多了现代气息,部分农村人已然在用实际行动来诠释文明祭祀新风。人们在祭祀的时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时候更会仔细清理火种。
清明节渊源于扫墓祭祖的习俗,祖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享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清明节祭祖,其中蕴涵着我们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怀祭逝去却永存的情意。
4、清明时节的诗句
1)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 —— 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2)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 —— 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3)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 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4) 羽书万里飞来处。 —— 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5)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 张镃《寒食》
6)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7) 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 —— 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9)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 —— 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0) 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 ——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1) 移来古寺种朱门。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2)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3)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14) 小院重帘燕飞碍。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5) 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 仲殊《诉衷情•寒食》
16)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 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7)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 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8)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 郑刚中《寒食》
19)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0) 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 ——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21) 笑摘双杏子,连枝戴。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2) 报扫荡、狐嗥兔舞。 —— 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23) 落花夜雨辞寒食。 —— 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4) 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 —— 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25)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6)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 邵谒《长安寒食》
27)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8)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29) 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 ——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0) 总不解、将春系住。 ——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1)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 邵谒《长安寒食》
32)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 郑刚中《寒食》
33) 更萧萧、陇头人去。 ——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4) 晴日暖,淡烟浮。 —— 仲殊《诉衷情•寒食》
35)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6)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 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7) 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 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38) 做弄清明时序。 —— 卢祖皋《谒金门•闲院宇》
39)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40)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寒食》
作者: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作者: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作者: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