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有名诗句

发布时间: 2025-07-15 18:16:04

关于端午节的有名诗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

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8、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宋 文天祥《端午感兴》

9、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北宋 梅尧臣《五月五日》

10、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唐 刘禹锡《竞渡曲》

1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唐 殷尧藩《同州端午》

1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1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4、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15、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16、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17、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 刘克庄《贺新郎 端午》

18、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以上关于端午的诗句由网为大家收集整理,谢谢阅读,祝同学们学业进步!

拓展阅读

1、科学合理的言佳

1、我不知道世界上的人怎么评价我。我想:我似乎在海上玩耍,时发现一块光滑的石头,时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和快乐的孩子。然而,真理的海洋仍然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2、只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3、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杜威(美国)

4、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专业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需要找到自己的路,他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而不是那些主要获得细知识的人。---爱因斯坦(美国)

5、惊喜是科学的种子。---爱迪生(美国)

6、科学的灵感永远不会等待。如果科学发现任何偶然的机会,那么这个偶然的机会只能给那些学问的人,那些善独立思考的人,那些毅力的人,而不是懒惰的人。---华罗庚(中国)

7、人的天职在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8、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不足信。---爱因斯坦(美国)

9、科学给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它是让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康普顿(美国)

10、我们正在享受别人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好处,我们也需要愿意用自己的发明为别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11、谬误的好处是暂时的,真理的好处是*的;当真理缺点时,这些缺点很快就会消除,而谬误的缺点总是伴随着谬误。---狄德罗(法国)

12、科技之战,一定要打好,一定要打好。

13、我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失败启发的。---戴维 (英国)

14、智力永远不会在已知的真理上停止前进,而是永远向未知的真理前进。---布鲁诺(意大利)

15、在科学工作中,不愿跨越事实的人很少理解事实。---赫胥黎(英国)

16、真理之海,让未发现的一切躺在我面前,让我去探索。---牛顿(英国)

17、所的推理都需要从观察和实验中得到。---伽利略 (意大利)

2、清明词佳经典

1、《三台·清明应制》万俟咏 ? 宋代

见梨花初带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 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 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 燕子飞来飞去。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 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 会暗识、夭桃朱户。 向晚骤、宝马雕鞍, 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 半阴半晴云暮。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 岁华到、三分佳处。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 散翠烟、飞入槐府。 敛兵卫、阊阖门开, 住传宣、又还休务。

2、《清明》王禹偁 ? 宋代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3、《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 ? 元代

新烟着柳禁垣斜, 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山皆绕郭, 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 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 拟沽春酒醉京华。

清明,又称踏青、行清、三月、祭祖等,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气点,也是传统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气,交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清明祭祖期很长,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期内。

清明是传统的重大春祭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融汇自然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与春、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录。

3、雁门哪些

陈毅

百尺雄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

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

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

纷纭千古伤心事,绪由来*根。

[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元帅(1901-1972),不但是**家、军事家、*家,而且是著人,著《陈毅词选集》等。建国前夕,陈毅曾两次亲临雁门。1947年12月风雪过雁门,高吟“朔漠庆土改,满蒙是同舟。”1948年春,第二次过雁门,创作了本

《再过雁门》是作者“驱车登览” 雁门抒怀。展眼望去,雁门雄伟森严。想到千古将士为戍守雁门的悲壮气概,不禁百感丛生。战国大将李牧守,被奸臣陷害;汉高祖刘邦追击匈奴差点丧命;宋代杨继业慷慨捐躯。怀念明代吏部尚书、东林三君之一的赵南星,削籍戍守雁门至卒。如此“伤心事”,归根到底是**制度所至。隐意:只在中国**领导下,才能统一祖国,使雁门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没**就没新中国”的理解!

题王昭君

*

昭君自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注释]*(1886-1975),湖北黄安人,**家,法学家,中国**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代**。工词,主要著作入编《*选集》。

《题王昭君》是*1963年登临雁门所作。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首领)主动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汉元帝诏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过雁门,历时一年多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王者之妻)。《题王昭君》是*赞扬王昭君为了国家安宁“识见高”。劝告些文人墨客莫说三道四,那是徒劳无益的。

谒杨无敌祠

[宋]苏辙

行祠寂寞寄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注释]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永州、岳州、许州。自号颍滨遗老。文学上很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合称“三苏”。为文以策论见长。工,亦能词,著《栾城集》等百卷。死后谥文定。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2),苏辙奉命贺契丹主生辰,路过古北口,谒杨继业祠,作28首。《谒杨无敌祠》是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之六。“杨无敌”是民众对杨继业将军的颂称。杨家将的祠庙,全国只两处,一在山西雁门下,另一个在古北口。杨继业及其后代(统称杨家将)战死雁门。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县,是当时辽国的势力范围。传说,辽国契丹人敬佩杨家将的忠勇,在古北口修建此庙,希望辽国将士学习杨家将。

周子隐(236—297),原周处,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子隐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悔过自新,立志成人,功业更胜其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赞誉。周子隐晚年在西晋*,刚正不阿,被派往西北讨伐叛变,遇害沙场。苏辙把杨继业比作周子隐,歌颂他们为国壮烈牺牲的英勇气概!周子隐著《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

李牧祠

[宋]司马光

椎牛晌壮士,拔距养奇才。

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

旌旗移幕府,荆剌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注释] 司马光(1019-1086),字公实,号迂叟。原籍山西夏县。北宋*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让、刚正不阿。从小“司马光砸缸救人”的美传,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李牧祠》是司马光谒李牧祠的感慨,颂扬赵国大将李牧是能骑善射的忠勇将领。李牧(?—前229)是战国四大将之一,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其前半生戍守雁门,抗击匈奴,护卫着赵国北部边境;后半生参与*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后被奸臣暗害。后人为纪念这位忠勇的爱国将领,在雁门修建李牧祠。

郭开是战国时期赵王的宠臣,实际上是一位奸臣。公元前229年,秦国将领王翦率兵攻赵,赵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兵迎战。李牧是当时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将。数年间,他率兵北破燕军、南拒韩魏,且几败秦军,王翦畏之如虎。秦国深感强攻无望,是便用重金贿赂郭开。郭开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司马尚等*。昏庸的赵王不察真相,将李牧、司马尚杀害。李牧死后,王翦率秦军大败赵军,并俘虏了赵王,灭了赵国。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端午节的有名诗句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27624.html

热门阅读

  1. 最新的期中大会总结发言稿
  2. 201年春节祝福语
  3. 白露节气的养生祝福语
  4. 表达同学相聚的句子
  5. 聘用协议书劳动合同
  6. 吊唁恩师尚丁午散文
  7. 会计事务所大学生实习工作报告
  8. 人生的真谛随笔
  9. 周末发给男朋友的祝福短信
  10. 听雨情感散文
  11. 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优秀教案设计
  12. 《甜橙树》读后感范文
  13. 公司元宵节的30句祝福语
  14. 实用的毕业季留言祝福语
  15. 朋友搞笑生日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