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雅舍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茆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有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近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拓展阅读
1、中秋记事记事散文雅安平安
4月20日是周六,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强烈地震,再次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当我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泪水笼罩了我的眼睛。沉痛哀悼地震中的遇难同胞,深切同情雅安受灾的人民群众。
地震是难以抗拒的,也是毁灭性的的灾难。**第一时间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人的生命是的最可贵的!做出重要指示, “抢救生命”、“救援群众”、“减少伤亡”、“做好安置”。国务院李总理当即赶往灾区,在刚刚起飞摇摆不定的飞机上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的方案。在中国领导人的眼中,人的生命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灾难就是动员令,灾情就是集结号。橘红衣、绿军装、白大褂即时出现在灾区。从*到地方,从*到民间,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的战斗之中。
抢救生命“第一时间”、“生死时速”, 废墟中、瓦砾下救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余震连续不断的情况下救援人员想到的是自己的同胞,不能用大型机械,就用手一点点挖,哪怕是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用上百分之百的努力。从汶川到玉树再到雅安,灾难压不垮伟大的人民。一位母亲,她的儿子五年前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因车祸去世,而20日她17岁正在读高二的女儿马上就要高三了,女儿说“她要考上一个好大学,将来当英语老师”。花朵一样的女儿又在雅安地震中被自家房屋压死。
更有力的社会支持,凝聚爱心共振的雄浑力量。救灾军车翻下山崖,村民下河救人;车辆经过路旁,群众投进食品和饮用水;媒体及时通报救灾进展,微博搭建寻亲平台……“我们都是雅安人”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爱心涌流之下,是亿万人民休戚与共、心手相连的情怀,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这是我们历经磨难积淀的文明财富,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的力量源泉。
雅安位于我国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缘,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仅13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
据史料记载,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在宝兴县发现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并制作了第一具模式标本,雅安成为大熊猫发现地和命名地。建国后雅安向国家提供大熊猫127只,其中16只以和平友好使者身份安居异国他乡。1994年被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第二个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碧峰峡基地2003年12月建成开园。目前,雅安野生大熊猫活体存量和密度名列全国前茅。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雅安成为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的主要转移地。团团、圆圆即是从雅安送出。
20xx年1月31日济南从雅安引进了两只可爱的大熊猫,春节期间在济南动物园同泉城人民见面,并举行征名活动。两只大熊猫的征名将在4月25日公布。 使得我们济南人认识了雅安这个美丽的地方。
我从报纸 “我不哭,我很坚强”的照片中看到雅安地震中受伤小女孩的一组照片,感动万千。那血迹中纯真坚强的微笑,正是今天中国面对灾难的表情,那血浓于水的情感令人动容。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骨气,是一种不能抗拒的力量。灾区人民的坚强也在感动着十三亿中国人。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炎黄子孙的朴素理念。
善良的济南人与雅安有着浓浓的情谊,雅安大地震发生后在泉城广场出现了“挽起袖子,我不能去雅安,我要献血”的场景;素有乐善好施的济南救援队带好救援工具整装待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孩提握着一张张发烫的人民币投向捐款箱;那些善良的大妈大嫂拿出家中崭新的被褥、衣服送到民政部门……支援灾区有我们的一份。
救援仍在继续,奇迹会一再出现,雅安这方美丽的热土仍然是我们的牵挂,仍是亿万国人情之所系,让我们共同努力,雅安平安,雅安加油!
2、直面现实笑看人生散文作文600字
月亮爱惜地把自己的尾巴尖儿擦了个锃亮。
“过两天,你又会发胖了吧?”我微微笑着望向她。“其实啊,你轮轮*很像我们的人生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在懵懵懂懂中体会着长长短短,起起落落,最后发现,人生啊,好像就这么多。
想自己的,做自己的
不要担心大家都在注视着你,你的每一步失败都会换来责怪与惋惜,其实大家很忙,根本就没空。因此,不要担心会有那么多的追责,安安静静做自己的吧,即使失败了,那又如何?大不了重头再来,换个好看的姿势,再到上几次。
放手去做,即使在世界的角落
即使我们在世界的角落,不受人关注,磨磨蹭蹭的像一只蜗牛。不过,终究要走动的不是吗。就算再缓再慢,走到天荒地老,垂暮已已,我们毕竟走了,看了,做了。在意别人看到看不到做什么呢。做不了主角,就做个配角吧。
人生再短,也要活出自己的悠闲
人生是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东西,在我们身边慢慢走过,而我们永远也寻不到下一个中专站。慢慢走,慢慢看,即使走不到终点,也不能倒在身后的起点线上。就算世界还容我们存在两天,也不能让面庞上露出一丝踌躇和张皇。我们不是超人,不是叮当猫,不会让时光永驻,唯有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遇慌不乱,活出悠闲。
脚步是走的,而不是算的。
不必计算自己还剩下的岁月,看看美好的今天吧,今天还可以走好远呢。不要精心计算自己前进的步伐有多远,因为未来无法预订,不是吗?也许在下一刻你就发现了捷径?
花开无迹,花落无痕。
我们的开始与结束,登场与落幕,带来的有多少,带走的有多少?得意与落寞,风采与隐没,永恒的有多少,铭记的有多少?无论得意与挫败,始终不要忘记,直面对现实,笑着看人生。
3、聆听秋天的回声抒情散文600字
玉米扬花,苦荞落地,那一脉故乡右肩上的小河,已剪开了月亮的裙裾,一遍遍绕过家门,让我看见落在枕边的啁啾,依然是老屋檐下的那窝燕鸣。
我知道,瓜果飘香,蝉鸣纷飞的季节将一去不返。可一树诺言,和故乡枝头挂落的甜蜜,早已不知不觉地浸入我的灵魂。
那只萤灯,曾被小伙伴无数次争着点亮,明亮着我与故乡的距离。我看清楚了,我已种下的一粒相思,长成了泪珠颗颗,抑或是手中的星粒返归故乡的夜空。
我依然是故乡的那棵狗尾巴草,直到风雨和晨昏一同把日子翻到最末一页深秋,才肯摊开空空的手掌。
故乡,若我还尽可能地保持着被枯萎时的姿态,是不是我的梦境就可以更加长久?
不可解释的记忆,如颓倾斑驳的老屋,执拗地坚守。幸福如同泪水,劈头盖脸地落下来,砸疼了一个游子离去的脚步。
母亲呵,我不在身边,请你不要独自瞻目村头,不要把归途望断!
那一阵秋风,带动着树叶、枯草、落尘和故乡的全部生活,仍住在母亲用血肉和骨头搭起的老屋,正含泪舞蹈。可我只能默坐在灵魂的*,心头滴落流浪的泪水……
多年以来,我总是将那一脉故乡右肩上的河,流放在母亲的温暖里,河那边是山地,河这边是老屋,让灵魂和时间像活水在自然流动。
甚至,我看到了村庄所有趟过河的母亲,把劳作的艰辛和美丽的传说讲给儿女们,让他们去领会黄土地上丰富的感情。于是,我也听过流传千年的民谣,就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似漾漾的河水漫过心田,沉沉谷穗撞在怀里……而一轮圆月仍贴在河畔,贴上树丫,那枚金*果实已坠弯枝头的季节了。
可我在故乡河的源头找不到母亲,只能听到秋天的回声。
还有村庄,站在远方的远方,永远贴近太阳和月亮,年年岁岁发生的故事,始终超越我的情感和想象……
4、别样的秋愁现代散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又逢中秋,我又闻到了月饼的香味,想起了当年母亲自己制作的那个月饼,心中,便弥漫起淡淡的秋愁。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对于中秋节并不隆重,秋收秋种,人们忙碌在收获里,耕种在田间里。在意的人家能吃顿水饺和月饼,家境不好的人家则自动忽略了这个节日。我们家就是这样,七口之家,父亲身体不好,只有母亲和姐姐是田间的劳力。
那年暑假开学,没多久就到了中秋节。那天,村里的二胖拿着月饼到学校显摆。二胖他爹在县城上班,算是村里有钱的人家。月饼的香味把我们馋得不行。中午放学后回家,看母亲正在院子里翻晒大豆,我说:"今天中秋节,我们家也吃月饼吧。二胖他们家都吃月饼了,真香!"
母亲看看我,好像很是愕然,尔后头也不抬地说:"二胖他爹吃工资的,可我们家没钱,月饼很贵啊。"
想到月饼那浓浓的香气,我较真说:"人家过节都吃月饼,就我们家哭穷,玉米、大豆,卖了不都是钱吗?"
母亲看我这样,停下手里的活,愁苦地说:"孩子,你知道什么,虽说是秋天收成了,可粮食能不能接济到来年春上,还不知道呢。你父亲*,常年吃药,那得花钱啊。一家人口一家天,我们跟人家不一样。"
听完母亲的话,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低头边走边嘟囔:"我就想吃一回月饼!"
傍晚放学回家,弟弟妹妹们兴奋地跑过来告诉我说,家里有月饼吃了!我赶紧跑进屋,只见桌子上,几个黄灿灿的月饼正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我转身看看母亲,母亲笑着说:"我自己做的,尝尝好吃吗?"
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虽然没有二胖他们家的月饼**得掉渣,但是很甜很香。
母亲做的月饼用白糖和面,里面放了核桃、花生、杏仁等,这些都是我们家有的。月饼大小不一,形状还不规则,但吃着却很香。
看我吃得香,母亲温柔地说:"以后每年都让你们吃上月饼。"
母亲的话让我一阵伤感,弟弟妹妹们或许只吃出了月饼的香甜,只有我吃出了别样的味道,一种秋天的愁绪。
果真,后来每年我们都吃上了月饼,母亲自制的月饼。每吃一回月饼,就添一份秋愁,就有了一份对这个家庭的担当。
再后来,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过了,我也工作有了收入,每年中秋节我们家里都能吃上各式精美的月饼。但我仍会想起当年母亲对秋收的期盼和对日子的算计,激励自己要更有作为……
5、1000字高三散文:你选择时所舍弃的选项
回学校之前心血来潮去了一趟舞队,想着很久没有跳舞了去玩玩挺好的。深圳夜景真是美,色彩缤纷,繁华喧闹。公车走走停停,我听着歌,半路上突然觉得没有了跳舞的欲望。但毕竟车还是到了终点,迷迷糊糊走到广场,几个人围着音响在弄线,好像是音响出故障了,还有几个蹲在一旁抽烟。尽管舞队里的人换了好几遍,我没一个认识的,打个招呼总是要的。
音响终于弄好了,好不容易热了热身,动没两下就真的不想跳下去了。坐在一旁,看到一群活力十足的同龄人秀舞技,挑逗,斗舞,有种时过境迁的感觉。于是莫名的难受起来。看着花坛上的花被灯光晕衬得十分好看,我决定到处走走。
广场上很喧哗,几乎被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围得水泄不通,伴着强烈节奏感的音乐,许多人痛痛快快的享受着运动。我走到广场的另一边,看到几个很有爱的主人带着他们的狗狗在一起聊天,喜欢狗狗的我倒有些按耐不住,走过去看着一只超级大的阿拉斯加,一只哈士奇,一只拉布拉多,三只围攻一只体型很小的贵妃。这小家伙倒一点也不害怕,满场跑,三只大个头就一直追,很有意思。
喧闹的音乐远得几乎听不到声音,这里也离马路挺远,真是难得的安静。旁边有许多打羽毛球的人。这时候我问了狗狗主人能不能摸摸狗狗,主人面带微笑说当然可以,还告诉我哈士奇叫饼干,拉布拉多叫多多,我蹲下叫了他们的名字,起初它们不搭理我,后来跑累了回来,竟一个劲的舔我,哈士奇真是蠢蠢的超级可爱。我感觉很放松。
静静一想,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
恐怕是我这随意伤感的诟病。
迄今我放弃了许多东西。最让我觉得遗憾的是舞蹈。当初刚学的时候那么疯狂,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在教室外的走廊练基础奔跑,不知道多少人说我羊癫疯,那时只觉得热血有干劲,不在乎好看难看,自己跳得很过瘾。然而当我度过最初那段最难受的时刻以为我要慢慢精进它的时候,我莫名其妙的放弃了。然后我每次回到舞队里,看着不认识的人便会油生悲伤的情绪。
这真是件可笑的事。因为觉得放弃它会难过的是我,而放弃它的,也是我。
而与一些朋友说起这样的事,我发现,许多人身上,都有着装受害者的坏毛病。
说回我自己。对于放弃舞蹈,我之所以会“感觉难受”,一方面,我希望我这些年为它所付出的精力得到认肯,类似于寻求肯定的过程,通常来说,当一个人简述自己为某件事怎么样怎么样努力的时候,他不过是在计算成本,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样才会感觉心里平衡。其次,作为一个“受害者”,感伤放弃舞蹈时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会同情我,毕竟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无奈或被迫的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件不大愉快的事。
作为一个“受害者”,我可以不假思索的谩骂这样“歪曲”的世界而不被反驳,我还可以做很多我不允许的事并原谅自己。
可是事实是,我自己主动性的选择了放弃,并且因为放弃它我获得了许多目前的我所渴望的东西。
说起来生活好像是在坐选择题,有许多选项,而我习惯性的看到我所没有选择的那个选项,而对已经选择的熟视无睹。我意识到这样是非常扭曲的做法,对生活对未来都是。
说回现在。
舞蹈对我,顶多也就是运动出汗的手段,再也不可能去申报舞队加入艺术团成为街舞队里另一只分队,也不可能出现在各种活动里。因为我本身对它的热爱,也在慢慢的泯灭。因为我总想着好好画画,好好写写东西。所以我花在舞蹈上面的时间越来越短。以至于最后我终于拾重弃轻。说到写东西,由于我阅读量真是少得可怜,想慢慢精进自己的言论能力,必须花很多时间去看书,我突然反问自己,难道我要因为花多时间去看书而伤感自己没有时间去画画吗?这真是非常愚蠢的事。因为本身时间就是由我支配,选择了这个选项,自然就淘汰了剩余选项。
这样说起来。每个人心里的天平便摆的很平衡了。为了心中分量大的而放弃分量小的,多么简单不讲理的事。可是就是有人非要搞得要死要活伤感几代秋好像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一样。
不可否认,我也是。
于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原来曾经的许多东西并不是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被迫放弃的,相反它们都是我默许式的允许时间拿走。其实至始至终我都没有任何借口去难过,我放弃了,我还要装大好人,装不舍,这是很不对的。
所以这样的命题,想说的就是,许多人在某些时刻感觉迷惘,感觉现在的自己很让自己讨厌,其实,何必?今天所有的局面都是你自己一步一步造就的,如果你觉得过得不顺畅,大可以勇敢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许多人浑浑噩噩混日子,叹着气抱怨这抱怨那,可是就是不愿意改变。有段话说的是,
“没人会在乎你怎么样再深夜痛苦,也没人在乎你辗转反侧熬几个秋,外人只看结果,而你冷暖自知。等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便不会再在别人面前矫情四处诉说以求宽慰。”
当然有许多人从来不把心事说出来,自己慢慢消化也是做得到的。然而,不管是矫情求宽慰,还是自己消化,都是同样的一个结果,那都是自己过得不快乐。而许多人恰巧,是因为只看得到得不到的东西,而对拥有的视而不见,才过得阴郁。
那些你选择时所舍弃的选项,已经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所选择的那个选项,才是你应该堂堂正正面对和珍惜的东西。
选择了阳光,就大胆灿烂,选择了风雨,就勇敢享受挑战,选择了平淡,就安然隐于江湖。你所有的不快乐,都源自你看着舍弃的选项垂涎欲滴。
所以,把视线重新调整,整个世界也许就明亮起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5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