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环境变化的作文500字 1
站在阳台眺望远方,那一幢幢矗立的大楼,不禁想起以前的时候……
以前的家乡都住平房,有的人家住草房,矮矮的房屋破旧不堪,冬天一到,凛冽的寒风吹进来,如冰窖一样的寒冷。极少人住砖房,从屋顶中冒出的黑烟笼罩在天空,让人感到透不过气来。
而现在的家乡呢?一幢幢高楼大厦。外面镶嵌着大理石或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金碧辉煌。夜晚楼上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彩灯,让人觉得自己进入美好的童话世界。
站在马路边,看着汽车,不禁让我想起以前的时候……
以前的家乡的交通工具,大多数都是马车、驴车,最好的是自行车的简易柴油车,慢慢地有了汽车。如果去一个很远的地方,需要好长的时间。
而今天的家乡是怎样的呢?汽车如甲虫般的遍地都是。家庭小轿车成为了主流。以前学生上学都要步行走几里路,而现在,送子车、私家车送孩子上学,起主导的地位。想想我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
坐在教室里,看着周围的设施,不禁让我想起以前……
以前的教室,都是长桌子、长凳子,很多学生大家都挤在一起,一块上课。低矮的教室、光线差,环境恶劣。
而现在的教室,桌子、椅子都是独立的。还实行多媒体教学。高大的教学楼里面提供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也不断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感到现在的生活比以前的的生活要丰富多彩,所以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要把家乡建设得比现在更好!
家乡环境变化的作文500字 2
我是湖南人,我的家乡就是最近闹得人心惶惶的非法开采稀土矿区的——茶陵县。
原本我的家乡是一片青山绿水,好山好水的乡村。我的家乡在群山中,路边的池塘,门口的小溪流,都是我童年记忆中戏水、捉鱼的最佳之处。可是最近它们消失了,因为我的家乡被查出非法开采稀土矿。路边的池塘、门口的小溪流里面的水全都被污染了,小鱼小虾都死光了,就连我们日常的生活用水饮用水都成了问题。那些非法开采稀土矿的工人,你们的良心难道没有遭受谴责吗?是你们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全都破坏了,是你们把我的家乡弄得人心惶惶,你们做错了事还逃避。我们每天为生活用水饮用水而忧愁,田里地里辛辛苦苦种了大半年的庄稼不能吃,眼睁睁的看着鱼和鸡大片的死亡,你们的心里难道没有一丝的愧疚吗?你们偷偷摸摸干这件事干了两三年,你们可否知道,这些被污染后的水我们一旦喝进去,大人容易得癌,小孩容易得白血病。
你们的心中没有一丝愧疚吗?你们可否知道这个污染要长达20年?
可不可以还我的家乡一片青山绿水?可不可以让我们不用每天为生活用水和饮用水而忧愁?可不可以让那些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庄稼有个好收成?
拓展阅读
1、家乡交通变化作文1200字
每当看到家乡那整洁宽敞的马路,那光亮璀璨的路灯时,便会生起那股感谢*、感谢祖国的情感。
听妈妈说,昔日的坦洲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沙田水乡,交通不便,道路凹凸不平。在小道与小道之间是一条条露天的污水道。菜叶、粪便、剩饭、污水堵在一起,臭气熏天。晚上,没有一盏路灯,到处黑乎乎的。在小路上行走,人心惶惶。
*开放的春风吹到坦洲后,城乡发展面貌一新,坦洲已发展成为中山的工业重镇,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小城展现在人们眼前。宽阔的柏油马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污水道被埋在地下,既不阻塞交通,又令城镇建设更靓。入夜,路灯齐放,小镇成了一个不夜天。在路上行走,已谈不上“害怕”二字了。
说真的,道路的变化还真给大家提供了许多方便。摩托车、汽车能开进家门,为家乡打通了致富之路。排污管道的修建,令人们有了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晚上,人们在光亮的大路旁聊天、散步,多么休闲、自在。
路通带来百业兴。今日坦洲的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更发达了,人们的生活已向小康迈进。这都有赖*和*,有赖*开放的政策,才令祖国各地和谐稳定、兴盛繁荣。我作为一名小学生、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我要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努力进取,自强不息。长大后报效祖国,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婀娜多姿而出一份力。
交通作为“民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南江巨变的见证,也促使南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昨天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南江县,九重天,羊肠路,千百转,出门爬坡又下坎,山路十八弯,肩挑背磨累*,来回转圈圈,想跟幺妹会个面,大早出门晚相见。”这首民歌既是三十年前南江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南江人民对过去岁月里“行路难”的一种无奈和心酸。
南江县与陕西省南郑县接壤,山高坡陡险崖多,行路难,真是难于上青天。30年前,当时全县公路里程包括林区路、专用路总共仅有651公里,而且等级低,95%的乡镇不通公路,通村路没有一条。百姓行路非常困难,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靠人背,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农业生产价值低,一年累死到头来,吃穿都不能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极其缓慢。
道路通百姓产业兴
当*开放的春风吹进巴山时,“要想富、先修路”成为百姓的共识。特别是自1995年以来,南江县先后开展了三轮交通大会战,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578公里,其中省道148公里、县道384公里、乡道586公里、村道及景区公路3460公里,路面铺装率达19%,通乡(镇)率达100%,通村率达68。8%,形成了公路干环线达标上等、县乡(镇)道路标美改造、村组路连网配套的新格局。公路受益人口达47万人,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的“行路难”。
路的延伸改变了南江的一切,也改变了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建基地、搞养殖,土地流转搞开发,生产生活大变样。南江镇黄金村修通三条环线村道路11公里,铺筑7公里水泥路,全村96%的农户连通主干线,观光体验农业、特禽养殖、高科技种植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家家户户过上了城里人生活。元潭乡字库村依托公路建设,按照“果+蔬+牧”的发展模式,在公路沿线种植金银花400亩,栽植优质核桃180亩,培植优质茶叶230亩,种植无公害蔬菜150亩,培育黄贝木耳及其它食用*150万袋,养殖南江黄羊1。2万只、生猪1。8万头,农民纯收入由2004年的1250元提高到今年的4380元。
全县在干环线公路沿线相继建成了多个金银花、核桃、大叶茶、长赤翡翠米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金银花、核桃、南江黄羊、生猪等种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79个,规模栽植金银花24。4万亩、核桃21。5万亩、优质粮油30万亩、茶叶2万亩,养殖黄羊100万头、生猪100万头,实现人均增收600余元。
大交通坦途通天下
“三*是灯塔,照得农民暖洋洋,生产生活大改善,建好公路奔小康。”*的十七届三*、*九届六次全会和*二届十一次全会的召开,使农村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农村要改变,公路建设是关键。南江县将牢牢把握灾后重建发展机遇,积极争取重建政策,科学规划,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以县、乡(镇)、村三级路网联建为脉络,构建南江交通大网络,“融入成西经济圈,打造川陕后花园”,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步伐,以此推动南江各项产业加快发展。
过境广巴高速公路、乐巴铁路南江段、四通八达的景区道路正在加紧建设中,南汉高速公路过境段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县城生命通道规划建设正在实施中。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两道拥抱县城的交通枢纽正在形成。明天,坦途将使南江通天下。 交通变化,真大!
2、喜看家乡新变化我与祖国共美丽作文800字
如果你是个从未来过扬州的人,提到扬州,你也许会想到这样的情景:细雨迷蒙,微湿的青石街道。河岸上翠色的柳枝摇曳,丝带般的河里是细碎的水花翻涌,河上是一座精致的白石拱桥,一位佳人撑着淡色的纸伞斜靠的桥*,清澈的目光穿透斜织的雨丝,遥看向远方。总之,大多来源于诗词中的描写给你留下的是一个富饶美丽,温润如玉的扬州映像。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扬州也在不断发展着。少了“水田漠漠碧如油,遍插新秧卜有秋”的情景,也没了“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的雅致,取而代之的是更贴近时代的.高楼大厦和宽阔干净的马路。从以前的跳皮筋打弹珠到如今的电子产品;从以前的低矮砖房到如今的高楼挺立;从以前的泥泞小路到如今的沥青大道……无一不彰显着变化的扬州给我们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
犹记得,在我小时候,走的还是泥路,出门骑的还是一辆自行车,家里娱乐的还是一台电视机。放眼现在,变化何其之剧。
扬州正向大城市看齐着。2012年,扬州正式通航了第一个机场——扬州泰州机场。它的建立不仅给扬州人民带来极大的鼓舞,也是扬州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淮扬镇铁路项目建设已得到国家许可,项目正式立项,明年底开工建设已指日可待。除了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扬州还决定建设夜市以充实市民的精神娱乐生活。众所周知,大城市的夜市莫不繁华,我也看过深夜的扬州,虽不算冷清也谈不上热闹,或有几处灯火通明却也让人觉得不过昙花一现。
近几年,扬州还取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等殊荣,使扬州更广为人知。都说扬州是一座因河而盛,因河而衰的城市,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扬州一定可以摆脱这句话。
扬州的变化是切切实实的,这一切也是祖国不断发展的缘故,自*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升高,俨然世界一大国。面对此情景,我不禁要说一句,问哦为我的故乡,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3、作文家乡的变化连云港
打开记忆的大门,小时候回老家都是一些树木,没有路灯,没有马路,连车也很少有,但这几年我回老家,看到的比以前更好了。不行恩我去看看。
刚下车,就花香扑鼻而来,我一看花坛里种着密密麻麻、各式各样的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一串红花、一朵黄金菊;一串黄花,一朵彩虹菊;一串紫金,一朵矮牵牛。拼成了许多图案和标语,路得两旁都种着大树,一个个像士兵一样立正站着,整整齐齐。不像几年前这儿只有几棵枯死的树木,而如今一棵棵大树,舞动着自己的身躯。而如今......啊,变化太大了!
以前,这儿只是一条很窄的小路,地上也常年穿着泥衣,人们这那儿随手乱扔垃圾。就算垃圾成了一座山,也不会有人清理的,每当走过道路,人们双手捂着鼻。而如今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就此在这条路上安家了,人们走过来时,也放开了双手。路上车辆来来往往,比起以前,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再看看,这身边的建筑,原来那破烂不堪的老房子已经没有了踪影,一座座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马路上有着川流不息的汽车。而且每一栋大楼下都有一家商店,不必像以前买一个东西都要走很远的地方,这一来,可方便多了。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家乡会更加美丽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5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