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襄阳歌》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25 09:09:47

李白《襄阳歌》全诗赏析

《襄阳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醉歌”。诗人触事遣兴,借人写己,充分表现了蔑视功名富贵、追求放浪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也流露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落日欲没岘山西⑵,倒著接蓠花下迷⑶。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⑷。

鸬鹚杓,鹦鹉杯⑸。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⑹,恰似葡萄初酦醅⑺。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⑻。

千金骏马换小妾⑼,笑坐雕鞍歌落梅⑽。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⑾。

咸阳市中叹黄犬⑿,何如月下倾金罍⒀?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⒁,龟头剥落生莓苔⒂。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⒃。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⒄,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⒅,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注释】

⑴襄阳歌:为李白创辞,属杂歌谣辞。襄阳:唐县名,今属湖北。

⑵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樊市南。

⑶倒著接蓠:用山简事。山简 (253~312年),字季伦,河内怀人,山涛第五子。生于曹魏齐王曹芳嘉平五年,卒于晋怀帝永嘉六年,终年六十岁。山简性温雅,有父风。山涛起初不知其山简的才华,山简叹道:“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与嵇绍、刘谟、杨淮齐名。初为太子舍人。永嘉中,累迁至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疏广得才之路。不久出为镇南将军,镇襄阳。嗜酒,每游习家园,置酒池上便醉,名之曰高阳池。当时有儿童作歌以嘲之。洛阳陷落后(311年),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卒于镇,追赠征南大将军。山简作有文集二卷,(《唐书·经籍志》)传于世,今佚。

⑷山翁:即山简。《全唐诗》校:“一作山公。”

⑸鸬鹚杓(sháo):形如鸬鹚颈的长柄酒杓。鹦鹉杯:用鹦鹉螺制成的酒杯。

⑹鸭头绿:当时染色业的术语,指一种像鸭头上的绿毛一般的颜色。

⑺酸醅:重酿而没有滤过的酒。

⑻垒:堆积。魏:俗称酒母,即酿酒时所用的发酵糖化剂。糟丘台:酒糟堆成的山丘高台。纣王沉湎于酒,以糟为丘。见《论衡·语增》。

⑼“千金”句:《独异志》卷中:“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小:《全唐诗》校:“一作少。”

⑽笑:《全唐诗》校:“一作醉。”落梅:即《梅花落》,乐府横吹曲名。

⑾凤笙:笙形似凤,古人常称为凤笙。龙管:指笛,相传笛声如龙鸣,故称笛为龙管。

⑿“咸阳”句:用秦相李斯被杀事。

⒀罍:酒器。

⒁羊公:指羊祜。一片石:指堕泪碑。

⒂龟:古时碑石下的石刻动物,形状似龟。头:《全唐诗》校:“一作龙。”

⒃“心亦”句:《全唐诗》校:“一本此下有‘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二句。”

⒄朗:《全唐诗》校:“一作明。”

⒅舒州杓:舒州(今安徽潜山县一带)出产的杓。唐时舒州以产酒器著名。力士铛(chēng):一种温酒的器具,唐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带)所产。

【白话译文】

落日将没于岘山之西。我戴着山公的白帽子在花下饮得醉态可掬。襄阳的小儿一起拍着手在街上拦着我高唱《白铜鞮之歌》。路旁之人问他们所笑何事?他们原来是笑我像山公一样烂醉如泥。提起鸬鹚杓把酒添得满满的,高举起鹦鹉杯开怀畅饮。百年共有三万六干日,我要每天都畅饮它三百杯。遥看汉水像鸭头的颜色一样绿,好像是刚刚酿好还未曾滤过的绿葡萄酒。此江之水若能变为一江春酒,就在江边筑上一个舜山和酒糟台;学着历史上的曹彰,来一个骏马换妾的风流之举,笑坐在马上,口唱着《落梅花》;车旁再挂上一壶美酒,在一派凤笙龙管中出*乐。那咸阳市中行将腰斩徒叹黄犬的李斯,何如我在月下自由自在地倾酒行乐?君不是见过在岘山上晋朝羊公的那块堕泪碑玛?驮碑的石龟头部剥落,长满了青苔。看了它我既不为之流泪,也不为之悲哀。这山间的清风朗月,不用花钱就可任意地享用,既然喝就喝个大醉倒,如玉山自己倾倒不是人推。端起那舒州杓,擎起那力士铛,李白要与你们同死生。楚襄王的云雨之梦哪里去了?在这静静的夜晚所能见到只有月下的江水,所听到的只有夜猿的悲啼之声。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自巴蜀东下。开元十五年(727年),在湖北安陆和退休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韩朝宗在襄阳任荆州长史兼东道采访史。李白往谒求官,不遂,乃作此诗以抒愤。

此诗是李白的醉歌,诗中以醉汉的心理和眼光看周围世界,实际上是以带有诗意的眼光来看待一切,思索一切。诗一开始用了晋朝山简的典故。山简镇守襄阳时,喜欢去习家花园喝酒,常常大醉骑马而回。当时的歌谣说他:“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骑骏马,倒着白接篱。”接篱,一种白色帽子。李白在这里是说自己像当年的山简一样,日暮归来,烂醉如泥,被儿童拦住拍手唱歌,引起满街的喧笑。

但狂放不羁的诗人毫不在意,说什么人生百年,一共三万六千日,每天都应该往肚里倒上三百杯酒。此时,他酒意正浓,醉眼朦胧地朝四方看,远远看见襄阳城外碧绿的汉水,幻觉中就好像刚酿好的葡萄酒一样。啊,这汉江若能变作春酒,那么单是用来酿酒的酒曲,便能垒成一座糟丘台了。诗人醉骑在骏马雕鞍上,唱着《梅花落》的曲调,后面还跟着车子,车上挂着酒壶,载着乐队,奏着劝酒的乐曲。他洋洋自得,忽然觉得自己的纵酒生活,连历史上的王侯也莫能相比呢。秦丞相李斯也被秦二世杀掉了,临刑时对他儿子说:“吾欲与若(你)复牵黄犬,俱出上蔡(李斯的故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还有晋朝的羊祜,镇守襄阳时常游岘山,曾对人说:“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立碑纪念。见到碑的人往往流泪,名为“堕泪碑”。但这碑到了此时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如今碑也已剥落,再无人为之堕泪了。一个生前即未得善终,一个身后虽有人为之立碑,但也难免逐渐湮没,不能有“月下倾金罍”这般快乐而现实。那清风朗月可以不花一钱尽情享用,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显示出无比潇洒和适意。

诗的尾声,诗人再次宣扬纵酒行乐,强调即使尊贵到能与巫山神女相接的楚襄王,亦早已化为子虚乌有,不及与伴自己喝酒的舒州杓、力士铛同生共死更有乐趣。

这首诗为人们所爱读。因为诗人表现的生活作风虽然很放诞,但并不颓废,支配全诗的,是对他自己所过的浪漫生活的自我欣赏和陶醉。诗人用直率的笔调,给自己勾勒出一个天真烂漫的醉汉形象。诗里生活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而富有强烈戏剧色彩,达到了绘声绘影的程度,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一面。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拓展阅读

1、的《静夜思》通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举:抬。

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举头:抬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秋》:“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思:思念。

译文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以明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人的寂寞孤单。这首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的《静夜思》通用

这首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的前两句,是写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人完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的唐代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中出现的。这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写得清新朴素,明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3、的《静夜思》通用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

这首如话,平淡无华。但它长于即景生情,自然流出,宛如天籁,于平淡之中寓深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是描写小睡乍醒时人所见所感的情景。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而铺洒在床前,熠熠生辉,令人乍见以为是银霜凝地。

这里“月光”的乍见及心头的生“疑”,都大有王维《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韵致,表明游子被思乡情绪所袭扰,已是辗转反侧,眠不能彻夜。“疑是”二字则将人少睡初醒而蓦然看见月光铺洒床前时瞬间的恍惚朦胧的感觉和神态,都给维妙维肖地状摹出来了。“疑”字还具有提领下文的作用—— 正因为生“疑”,才会引出了人举头、低头的一系列动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句,写人举头、低头之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明月在天,耀如昼,面对“霜”天之月,人怀念故乡的思绪如潮翻飞。

这里,“故乡”意域宽阔,启人思索。人思念的可能是故乡间的巴山蜀水、“峨眉山月”、司马相如的琴台、孩提时击剑任侠的往事,也包括故乡的亲友?

人都没有具体点破,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静夜思》中,从取景、造境、到用语,都是那么清新、自然,真可谓“天然去雕饰”。因此,这首明如话的小不但使人感到并不“单调”、“乏味”,而且平而有趣,淡而有味,是“反朴归真”的佳品。

这首的高妙处还在于人善于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围绕“低头思故乡”这一中心来凝聚人纷飞的思绪,如潮的感情,从而使的浓情炙人。长期的漫游异乡,强烈的思乡之恸不断地来袭扰人的心灵的。

人摒弃了其他之一切,而是只截取生活中小睡乍醒后的一个富有包孕的片刻和一刹那的内心感受,以情观物,集中刻划,从而使的感情分外浓郁、感人,读后令人感到意深厚,回味无穷。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襄阳歌》全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59122.html

热门阅读

  1. 经典的结婚纪念日祝福语锦集
  2.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2500字
  3. 《海子的诗》学生读后感
  4. 描写冬天的结尾句子
  5. 小猫吃鱼教学反思范文
  6. 小学英语新教师的培训心得
  7. 语文高级职称的述职述廉报告
  8. 让自己美好记叙文
  9. 优秀教师代表的发言稿
  10. 精选小清新的说说
  11. 幼儿园教师个人代表发言稿
  12. 谷雨的古诗和诗意
  13. 阅读修身幸福1500字演讲稿
  14. 春节简短祝福语精编
  15. 妈妈生日诗歌
  16. 《望庐山瀑布》古诗拼音
  17. 2018年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
  18.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的励志美文
  19. 2016年经典的感恩节祝福语
  20. 千千阙歌感人故事
  2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鉴赏
  22. 接二连三的造句
  23. 六字春节对联
  24. 有关6儿童节祝福语
  25. 端午节的祝福语 简短
  26. 春节有哪些诗句
  27. 2018春节对联带横联
  28. 美人鱼的故事童话
  29. 皮匠的儿子 童话故事
  30. 挫折时要只怪自己、要自醒美文
  31. 免熏蒸证明范例
  32. 《元帅和小棋手》的教学设计模板
  33. 初二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34.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35. 格林童话《不肖之子》
  36. 团结的力量睡前故事
  37. 给朋友满月的孩子祝福语大全
  38. 父亲的南山的记叙文
  39. 最新土地租赁的合同模板
  40. 关于感谢老师的句子有哪些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