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的基本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22 00:32:53

坐井观天的基本故事

【解释】 坐在井旁边看观看井水中倒映出的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出处】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 高瞻远瞩、见多识广

【近义】 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盲人摸象、管中窥豹

【示例】 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樗配之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自豪地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边的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口废井,多么自由自在!先生为什么不经常到井中观赏游玩呢?”

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就想进入井中看看。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去,右脚就被井栏绊住了。它只好后退几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却不因此而减少。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使劲地往外跳,井太深,水很浅,青蛙怎么也跳不上来,他焦急地对小鸟说:“朋友,不如你帮帮我,让我走出井来。”

小鸟问:“让我怎样帮你呀?”

“你飞下来,我跳到你的背上,就不把我背出井口了吧。”

“好的。”

小鸟一个俯冲下来,青蛙立刻跳到了他的背上,小鸟一飞,力气太小,怎么也飞不上来。

这时,一只乌鸦飞到了井沿上,也来找水喝,小鸟连忙喊道:“乌鸦哥哥,请你帮帮忙把小青蛙弟弟背出井口吧,他想看看天空究竟有多大,小青蛙弟弟也太可怜了,连天空有多大都不知道,还说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这关我什么事?我口渴*,我要喝水了,快让开!”

“乌鸦哥哥,你就行行好帮帮小青蛙弟弟吧,我们上不来会弄脏你的水的,难道你愿意喝脏水吗?”小鸟说道。

乌鸦觉得小鸟说得有道理,于是飞下井底背出了小青蛙。

小青蛙一出井口,大叫起来:“呀,天比村子还要大呢。”

小鸟说:“青蛙弟弟,你再往上走你看到的天空还要大得多呢。”

乌鸦喝够了水飞了上来插嘴说:“我看到的天空比小鸟看到的还要大呢。”

“是吗,小鸟哥哥。”

“是呀,乌鸦哥哥比我飞得更高,所以看到的天空就更大。不信,你爬上山顶试试看,是不是你在山上看到的比你现在看到的更大。”

小鸟和乌鸦说完就飞到了山顶的大树上歇息去了。

小青蛙一个劲地往山上跳,几个钟头后终于爬上了山顶。他不禁大喊道:“啊,天空如此之大呀。”

这时小青蛙对乌鸦说:“乌鸦哥哥,你能不能也背我到天的高处看看呀?”

“好吧,好事做到底,那我就背着你看看天空究竟有多大,有多美吧。”乌鸦得意地答应了小青蛙的请求。

乌鸦从树上飞下来,小青蛙跳到了乌鸦的背,乌鸦一个劲地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小青蛙高兴极了,呱呱,呱呱地嚷着:“天空真美,天空真大,真是无边无际呀。”

这时一架飞机从他们的头上掠过,小青蛙好奇地嚷道:“乌鸦哥哥,那飞着的是什么东西呀,这么大,声音这么响。”

乌鸦自豪地对小青蛙说:“那是飞机,我还经常和他赛跑呢!”

“乌鸦哥哥,你们做鸟的真好,能走能飞,能上天,能下地。”

“我们做鸟的也很羡慕你们青蛙一族呢,能游能跳,能上岸,能下水,多好呀。”

他们一边飞一边聊,不知不觉又飞了几百里。

拓展阅读

1、《》教案及说课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分析:

班内大多数学生聪明活泼,乐于表现,乐于体验实践。愿意朗读而且表现不错。分角色表演更是他们展示个性的良好舞台。

教学思路:

复现感知铺垫——朗读感悟实践——拓展想象发挥——巩固识字写字——收集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重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的体验。充分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体会主动,探究的快乐,在体验成功中不断进步!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在自由的空间里,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才华得以展示。

教学流程:

一、复现感知铺垫: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朋友青蛙和小鸟,(随机出示青蛙和小鸟图),你还记得他们所在的位置吗?谁能把他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指名学生把青蛙和小鸟图贴在小黑板的背景图上)

是啊,青蛙里,小鸟落在沿[边说边贴词卡“”,“落在()”到背景的相应位置上]谁能把“沿”字写在卡片上?(指名填写卡片,其余同学写在同桌手心里。)

(贴图是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用这种形式导入,充分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学习。这一过程也进一步复现了课文内容,为教学打下铺垫。把巩固识字,写字渗透在这一过程之中,便全员参与写字活动,落实全体性原则。)

二、朗读感悟、实践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

青蛙里,小鸟落在沿上,它们对有着不同的看法,您想不想知道?

(启发性的问题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请你打开书60页,自读课文的2~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青蛙、小鸟对不同看法的句子,就能找到答案。(自读课文,思考勾画。)

(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学会学习。)

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同学们可真会学习,有的同学边读边画,有的同桌互相讨论,有的同学读书姿势很端正,大家学得都很认真。

(总结学习情况,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一种欣赏,同时也会再次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继续投入学习活动中。)

青蛙和小鸟怎样说?(组织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已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无边无际。指名读词,巩固识字。)

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会有不同的看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看图,看书回答,注重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到底有多大,想不想实践去看看,走出教室,看看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看看,看到的有多大。你想怎样走出教室?(学生纷纷发表见解,守秩序,讲礼仪的教育渗透在无声之中。)

(学生有序地走出教室,先出后进,没有一个大声喧哗的,不同的方式看到不同的,他们叽叽喳喳兴奋交流着,更深刻地体会了寓意。)

通过亲身实践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交流收获,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也丰富了内心体验。)

留心察生活会给你更丰富的感受。

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深入情境地有感情地读,也会丰富你的情感体验。

(无形之中渗透学法和情感态度的教育。)全班合作:男同学当青蛙,女同学演小鸟,我自我推荐来读叙述部分,可以吗?(孩子们最喜欢分角色读,一下子情绪高涨。)

先别着急,怎样才能读好?

(“小鸟”和“青蛙”们纷纷发表意见,说出了读好的好建议。)

(师生合作读。)

大家合作得可真愉快,我们成功了。

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出示小鸟和青蛙的头饰。)读得好,演得精彩,就能带上漂亮的头饰表演。先小组合作演一演吧!请小组内选出导演。

(在初读课文,体验课文内容的础上,组织孩子们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极大地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表演的过程也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体验,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展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对课文也是一次再创造。)

(小组内演一演,指导**,并指一组表演。)

他们演得怎样/

(组织生生互评,提倡欣赏的评价。)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怎么做?谁能接着往下演一演?

(激发了学生想象,进一步理解寓意。)

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学生大胆展示收获,交流展示,张扬了个性。)

三、巩固识字,写字。

1、精彩的表演进行到这儿,有一个生字宝宝着急了,他对我说:“老师,老师,快让我和同学们见见面,大家可别把我忘了?”(出示字卡“信”)你还记得他吗?(用“信”扩词,评选扩词大王。)

(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巩固生字,寓教于乐。)

2、我们书后的田字格里还有5个生字宝宝正等着我们写呢?(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你认识他们吗?(齐读生字)

你认为哪个字难写?(学生自主提出难字,使学生学得更主动。)

看到“蛙”字你想到了哪个字?(学生:洼、娃、哇……)

(启发学生思考,联想旧知,巩固了生字,拓展了知识。)

你为老师写好字提些什么建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地看字,练写为自主发现字在占格和笔画应注意到什么,学生学得轻松而主动。)

(同桌互评)

四、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各抒已见,展示收获,体验成功)

五、作业

收集与意思相近的成语

(培养学生自主积累意识。)

2、《》教案及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九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等十个字,会写“沿”等八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字导入,引出课题

1、师板书“”字,指名回答,齐读。指名回答书写时注意项。书空。

2.PPT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师板书课题。(讲解“”的写法)

3、指名回答“”的含义。初步了解其为“里看”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就是一口。谁里看呀?(生答)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指名读。齐读。

2、师:你从第一小节中,知道了些什么?

生答。

师:哦,我们知道了,的主人公是青蛙和小鸟,青蛙在里,小鸟飞到了沿上。老师这儿就有一只青蛙和一只小鸟,谁能帮老师把青蛙和小鸟的位置贴出来?指名贴。

生贴。

指名回答“沿”的含义,并出示图片“沿”。书写指导“沿”字,书空。

4、师:青蛙在里,小鸟在沿,这两只小动物在争论一个问题呢!请同桌一起学习,完成以下任务:(出示PPT要求)

三、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明确争论的问题

1、归纳三次对话:

分别指名读青蛙和小鸟的话,同时PPT出示对话内容。(先原文,再出示划线,再出示对话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核对一下画的线。有错纠正。

2、明确争论的问题

师:对话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他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呀?

指名答。从哪里知道的?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强调“不过”和感叹句)

师总结:青蛙觉得只有口那么大,小鸟却觉得是无边无际的。

四、进一步学习小鸟和青蛙的对话,了解争论的原因。

过渡:同样的一片空,它们却一个觉得大,一个觉得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同桌分角色互读2-7节,讨论原因

2、指名分角色朗读,回答原因。

3、小鸟的原因:我从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随机学习“渴”“喝”)理解一百多里的大致距离。

师:对小鸟说的话,青蛙是什么反应呢?

指名读青蛙说的话。

理解“大话”指的是什么,“还用飞那么远吗?”反问的语气对人物感情的作用。

4、青蛙的原因:朋友,我里,一抬头就能看见。理解“”的含义。

用手做,感受青蛙看到的

5、请小朋友分别做青蛙或小鸟,说说自己的理由。

理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所以眼界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过渡:究竟是谁弄错了?

五、分析青蛙弄错的理由,理解课文寓意

1、师:青蛙为什么会弄错?生答,根据课文内容言之有理。

2、师总结:青蛙固执、盲目自大,不听劝告,自然一直认为空只有他看到的那么大。

因此我们后来用一个词来形容像这只青蛙一样的人,叫做“底之蛙”。而“”指的就是像青蛙一样,因为眼界狭窄,所以看到的东西有限。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能做这只青蛙呀!要像小鸟一样,目光长远才行。

3、《》教案及说课稿

一、做一做——游戏导入,分散难点

1、喜欢和朋友做游戏吗?(喜欢)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新朋友是谁?(师在黑板上贴“青蛙”和“小鸟”图)

2、我们怎么和它们做游戏呢?请大家拿出桌上的纸,像老师一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黑板,说说你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刚才,青蛙和小鸟我都能看到,现在我只能看到小鸟了)

(刚才,青蛙和小鸟我都能看到,现在我只能看到青蛙了)

(刚才,我能看到整块黑板,现在我看到的黑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了)

3、你看,我们的朋友青蛙张大着嘴,好像在说:“朋友们,你们察真仔细,我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我也是这种感觉呢。”(板书:

4、“”什么意思呀?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看看书上的插图说说。(里看

5、呀,青蛙还没里呢,谁来帮帮它?(学生贴图)

呀,就好像是我们刚才卷起的纸筒,大家猜一猜,青蛙里看到的会有多大?(板书:口那么大)这是怎么回?(青蛙里,高高的壁挡住了它的视线)

6、瞧,我们的另一位朋友小鸟飞来了,它边飞边叫,好像在说:“小朋友们这么快就知道了青蛙出错的原因,真了不起!可我们的朋友青蛙还不知道呢!它一直认为只有口那么大,为这,我还和它争论了起来。”小鸟在哪个地方和青蛙争论,请大家默读第一自然段回答。(沿)沿是哪个地方?在书上指一指,上台把青蛙贴在沿上。

二、读一读——朗读对话,探究重点

1、好,就从这儿开始了。请看大屏幕课文视频。你最想知道什么?

(青蛙和小鸟它们在争论什么?争论文明吗?它们是怎么争论的?它们各自的点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好,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7自然段,并用不同的标记把它们的话画出来。边读边体会:它们到底在争论什么?

3、指名读怎么争论的话,它们的争论文明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它们各自的点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下面请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后讨论第一个问题。准备交流。

5、有多大,请一个同学代表青蛙把点亮出来。

6、(点击课件,齐读青蛙的点)“那么远”指多远?(一百多里)

请全体起立,表演小鸟来飞飞一百多里,飞时别忘了看到了哪些地方?(点击课件:“小鸟飞呀飞,它飞过……飞过……飞过……就这样飞了一百多里。小鸟真是见多……)

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可青蛙却说“不过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是什么意思?(点击课件,请选择1、青蛙认为不过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2、青蛙认为不过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所以,青蛙对小鸟说(点击课件,“朋友,别说大话了!”)大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说法吗?自由读青蛙的话,可以加手势。谁愿读青蛙的话?他要是读得好,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表扬他,好吗?齐读。

7、这可是青蛙的点,小鸟的点呢?谁愿代表小鸟把点亮出来?点击课件,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除了无边无际(板书:无边无际),生活中还有什么无边无际?继续点击课件,海洋无边无际、沙漠无边无际、森林无边无际……

这句写得很好,模仿这句说话,好吗?喜欢动物吗?看,小猫怎么样?(很可爱)那我们就可以说:“小猫,可爱得很哪!”学着夸一夸其他动物。

出示苹果,咬一口,夸一夸。“苹果,好吃得很哪!”(味道)颜色?形状?

小组合作,夸一夸生活中的人或物,交流。

大家齐读这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的句子。

8、青蛙和小鸟对有多大,看法完全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它们又继续争论起来。小组合作,直接读第6、7自然段的对话,也可找你的好朋友争论争论,注意提示语,读好争论,演好争论。

指名读,读得怎样?(要先笑后读,要读快点)男女生再读。

三、演一演——扮演角色,领悟寓意

1、现在,我们知道了它们是怎么争论的了,你能把它们怎么争的演出来吗?小组内试着演一演。指名演。

2、他们争呀争呀,到底谁对呢?(小鸟)

3、青蛙明明错了,却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是。如果你这时刚好路过这口,你肯定有话想对青蛙说。说什么,小组内准备一下,好吗?交流。(青蛙,小鸟说的是对的,你别再自以为是了。虽然你说的是实话,可你还是弄错了。你知道你错在哪儿吗?你就错在不该。高高的壁挡住了你的视线,你看到的当然很小了。你别再做底之蛙了,你跳出去看看吧,你一定会看到是无边无际的。)

4、小结:看来,一个人的认识的形成确实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青蛙如果不是里,怎么会误以为只有口那么大呢?小鸟整飞行在上,对的认识和了解当然就胜过了目光短浅、见识少的底之蛙了。(板书:目光短浅、见识少)

5、今我们学习了这个成语,我国的成语可多呢。你能把课前搜集的其他成语的题目说给大家听吗?

6、要知道成语的内容,老师建议大家读一读《成语》这书。其实,要开阔自己的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除了看书外,还可以请教大人、上网查询等等。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可不能做底之蛙,我们要做一个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的人。(板书: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

7、齐读板书:我们不要,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这就是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写一写——发散思维,培养创新

把青蛙跳出口后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写出来。

4、《》教案及说课稿

》是一则寓言,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会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

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中,感知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主、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和词语,认识物与发展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强调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同时注重方法习惯的整合)。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简笔画水的形状。

(2)学生在水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

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

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

(读懂什么,是思维的结果;怎么读懂的,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让问题止于智者。)

(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4、质疑、释疑。

(读书须有疑。有疑,才有学生自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撷取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沿上,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读书活动层次不同,形式多样,注重在读中展开想象,读中理解内容,读中积淀语感。只有学生思之于情读之于形,入情入境的感悟,没有任何强加的朗读技巧的理性指导。)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空只有口那么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空只有口那么大的原因。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注重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达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目的。)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5、指导朗读。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空只有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的寓意。

(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

3、指导朗读。

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你知道了些什么?

2、分角色表演读

五、指导生字书写,完成生字袋的制作。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利用生字袋,让学生在多次复现和运用中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六、课外扩展。

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开展讲竞赛活动。

2、演一演“”这个

5、《》教案及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会认“信、沿、际”三个生字。

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三次对话来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难点:在朗读文中三次对话的础上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平时看,听,讲,尤其是小动物的,今,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动物的

2、出示课题课件并板书:

3、齐读课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又是什么意思“

:看。“”就是底看。)

二、初读识字

1、出示背景音乐并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轻声读文,边读边圈出会认的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出示课件,“沿、际、信”

学生读准字音,指名回答,有哪些字比较难读,(沿和信很容易读成后鼻音),师带读,学生自由读,师正音。

三、细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提示:谁和谁争论什么的?)

汇报,师随机板书: 小鸟青蛙。

2、小鸟和青蛙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学生默读,在书上用横线画出。师**指导。

学生汇报。师随机出示第一次对话课件,指导有感情朗读。

(1) 青蛙的话要读出友好的疑问语气,小鸟的话读出累的感觉。

(2) 学生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读,小组读等。

2、 学生再读课文画出第二次对话,师**指导。

3、 学生汇报,师随机出示课件第二次对话。

(1)“大话”是什么意思?这句中的“大话”指的是小鸟说的那一句?(飞了一百多里)

(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你能用“无边无际”说句话吗?

指名用“无边无际”说话。(大海无边无际。)

( 3)、青蛙和小鸟说有多大?

板书:口大 无边无际

(4)、指导朗读,青蛙的话要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劝说的语气。

4、青蛙和小鸟谁的话是正确的呢?指名读第6、7自然段。师出示课件第三次对话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2)、青蛙到底是对还是错?

指导试验:让我们做小青蛙,一起向窗外看,这时看到的有多大?

5、青蛙里,就像我们在教室里看见空的一样。所以它看到的只有口那么大,假如有一,青蛙跳出水,跳到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四、回读全文,体会寓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分组,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出示课件美好世界图片

2、读后讨论:从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目光狭小 见多识广

3、师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意:

(1)、有些同学只读课,不喜欢看一些课外书籍,就像的青蛙一样懂得不多。

(2)、你们的爸爸妈妈原来只是呆在家里做些农活,现在他们就像跳出口的青蛙一样,比以前见识多了。

五、小结

小朋友们,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就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多出去走走,增长知识,增长见识,这样你才不会像呆在里的青蛙,而是像上飞翔的小鸟,见多识广。

六、布置作业。

写作训练:以“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水”为开头,写一段话,要写出青蛙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

点击查看更多坐井观天的基本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38133.html

热门阅读

  1. 新年到用到的诗句
  2. 《蝴蝶飞啊飞》说课稿范文
  3. 《泉水》课堂教学设计
  4. 公开课《牛郎织女》教案
  5. 元旦的祝福语精选
  6. 给男朋友的生日祝福语说说
  7. 人生其实很简单美文摘抄
  8. 课文《三克镭》教学设计范文
  9. 七夕古风诗词
  10. 极源现代诗歌
  11. 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杂文随笔
  12. 《项脊轩志》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13. 简历自我鉴定范文
  14. 我的心声作文1500字
  15. 《雪儿》的教学设计范文
  16. 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模板
  17. 比较水的多少小学科学教案
  18. 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美文
  19. 《问银河》优秀教案设计
  20. 百货购销合同
  21. 中学秋学期开学典礼老师发言稿
  22. 古代爱情唯美诗词
  23. 七夕赏荷雅趣小学生作文400字
  24. 学校扫黑除恶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25. 关于老人节的温馨祝福语
  26. 工作自我鉴定怎么写
  27. 普工的辞职报告范本
  28. 关于大学生家具厂的实践报告
  29. 浪漫腊八节短信祝福贺词
  30. 加一加变一变小学美术教案
  31. 黑头美文故事摘抄
  32. 关于徐志摩的爱情经典语句
  33. 九月份教师节中英结合的祝福语
  34. 小学教学百花奖活动总结
  35. 三八妇女节的经典短信祝福
  36. 最新结婚祝福语英文版
  37. 定金合同样本
  38. 本命年要好的句子
  39. 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
  40. 醉花间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3 18:02:15
本页面最近被 69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澳门,TA在页面停留了 12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