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被收录在诗集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创作与1928年,收录在徐志摩的《猛虎集》
作品赏析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拓展阅读
1、徐志摩是死在悖逆的爱情上还是情感伦理上
【**--散文】
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虽然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但亦断送了他的一生。
娶妻当若静处子,嫁夫当嫁忙如蚁
------写给圣诞节的恋情男女
------颠峰男人,请在心中为才貌卓绝的女人留一片净土!
老韩这一生对感情的最高理论贡献莫过于《爱情不等式》,含义是指两个才貌卓绝的颠峰男女,在爱情的索取上应该最小化地保留爱情指数差,而不应该是*平等的5:5,因为凡是追求*平等感情的情侣都会死于非命,比如西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文人皆知的徐志摩和陆小曼等等,也就是老韩的最新发现----千辛万苦追来的其实并不是真正卓越的爱情。
与卓越伟大的人能适度控制自身的情感恰恰相反,爱情的璀璨却需要把这种心底的激情释放到极限,然而问题是这样的后果你是否想明白了?那令人肝肠寸断万箭穿心的痛疼你是否承受得起?在这方面我们冷眼旁观的俗人只会替故事里的主人翁在一旁叹息扼腕,却于悲惨的情节没有半点努力与尝试性的改变。
徐志摩作为旷世才子,在追逐早已成为他人之妻的林徽茵和陆小曼的"爱情"道路上,真可谓是不怕天诛地灭和万世唾骂,可以说他是中华儿女中第一个为了纵情而不计身外后果的古今第一人。也正是基于他的旷世才华所以他出格的所作所为,让善良的世人不忍心把骂名留给生性文弱但又**不羁的他,毕竟《再别康桥》是留给世人的,也是忌阴讳写他自己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
今天看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善良的人们看在徐志摩卓越的才情面子上,不忍心把骂名和诅咒留给他,但*却无情地给了他公正的裁决与审判。
首先,他不懂得男女在感情上的评判标准与取舍尺度。他不懂得像陆小曼与林徽茵完全是正反情感的两个极端性的标志人物,林徽茵把由欣赏到爱慕徐志摩才华的情感压制到了最心底,转而和丈夫一心一意地去设计和创作从而换来了不世功勋与美名。
而陆小曼为了她心中的那点涟漪,不顾已经孕育腹中的生命和多年的夫妻感情,不顾双方父母的绝决反对与世人不屑的眼神,不顾双方巨大的价值观差异,不顾她和徐志摩簿弱的经济基础,以至于徐志摩为了满足陆小曼骄奢淫逸的无度需求而疲于奔命地游走在京沪两地教书的打工途中,可是他那里想到陆小曼不仅不会心疼他对爱情的付出和挣钱的不易,仅然因为家庭拮据而把烟枪摔到了他的脸上,打碎了他的眼镜片,也撕碎一颗疲惫又可悲的心。
其次,他不懂得什么是"娶妻当若静处子,嫁夫当嫁忙如蚁"的婚姻真谛?也就是说真正上乘的女人有一颗静若处子的心,因为女人的静可体现出优雅与真诚,女人的静可彰显她世事洞明的心境,女人的静可以写意她对感情从骨子里的认同与对平静生活的感恩与宿命。
因为可怜的徐志摩到死也没有明白陆小曼本质上是喜欢热衷于迎来送往的人情场,喜欢杯盘交错的名利场,喜欢灯红酒绿耐不住寂寞的恋恋风尘。与其说徐志摩是英年早逝,还不如说他们背逆人伦的孽缘情感终于崩溃在了残酷的现实面前。
拓展:
徐志摩 - 生平简介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徐申如拥有一座发电厂、一个梅酱厂、一间丝绸庄,在上海还有一家小钱庄,又是硖石商会会长,人称“硖石巨子”。
徐志摩18岁时由父母安排,与15岁的张幼仪结婚,随后远赴西方求学。对徐志摩来说,这段婚姻并不美满。张幼仪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后来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最后,林徽音却选择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小曼聪慧活泼,是独生女,父亲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并谈及婚嫁。徐父执意请梁启超证婚,志摩求助于胡适,胡适果然把梁任公请了出来,梁任公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徐志摩:“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由于徐志摩离婚再娶,触怒了父亲,中断了经济上的援助,而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住的是3层楼的豪华住所,每月100银洋的租金,家里佣人众多,有司机、厨师、男仆,还有贴身丫鬟,这些巨额花费使志摩入不敷支。应胡适的邀请,徐志摩兼教于北大,为了贴补家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往返,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大夏大学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还得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一月所获,至少也有1000多元(当时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的月薪约5元),但仍不敷陆小曼的挥霍。沉溺于跳舞、打牌、票戏等夜生活的小曼每天天亮才**,睡到下午两点才起床。
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于早八时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然而,飞机在大雾中误触济南开山坠落,志摩罹难,死时34岁。
2、中国近代诗人徐志摩的人生悲剧
【**--散文】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近一百年来,因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于“爱情”也越来越重视了,渐渐把爱情提高到了人生最大快乐的地步。君不见,现在整个华人世界的影视、音乐中有多少是热衷于表现都市男女之间的那点事儿的呢?电视里播放的是这些,流行歌曲里歌唱的也是这些。
但是爱情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呢?爱情到底是否真的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坚固、最长久的感情呢?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
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硖石经商,家居于硖石,为硖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到了徐志摩出生的时候,徐家早已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氏家族出了这么多的文人雅士,可见其家族确实是历代积德的良善人家。
徐志摩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后来徐志摩的人生志向就逐渐转到文学诗歌方面去,成为“新月派”诗歌的代表。其代表作有《冷翡翠的一夜》、《再别康桥》等等。尤其的他的《再别康桥》一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徐志摩也因为自己杰出的作品,而被历史所铭记。
二就是这样一个大才子,却在1931年在济南遭遇了一场空难,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35岁。一位大才子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再来看看徐志摩的婚姻感情经历吧:
民国时期是传统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大冲击的时代,西方关于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等等思潮也影响了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徐志摩自然也不能免俗,他也受到了这股风潮的严重影响。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但推崇“婚姻自由”的徐志摩,其心里对这门由父母亲属包办的婚姻自然是不满意的。徐志摩在张幼仪生完第二个儿子正虚弱的时候,递上了离婚协议书。
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结识了当时的名媛才女林徽因。徐志摩当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并仍然与张幼仪保持着婚姻关系。但当徐志摩遇到林徽因后,他不顾自己已经身为人父、身为人夫,立即被后者的魅力所折服而开始追求林徽因。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忘恩负义,与刚刚生下自己第二个儿子的发妻张幼仪离婚。
但是、徐志摩的一往情深并没有能够打动林徽因的芳心,林徽因经过仔细的思考后和父亲一起悄悄回国。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这段恋爱史以失败告终。
徐志摩在留学后回国,来到北京。在北京,徐志摩常常与一些朋友来往,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王赓的军官。再与王赓的交往过程中,徐志摩认识了王赓的夫人,也是当时北京文人圈子有名的名媛才女陆小曼。
徐志摩与陆小曼互相吸引,陆小曼很快与王赓离婚,而与徐志摩步入了婚姻殿堂。但是好景不长,婚后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浑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她每天过午才起床,在洗澡间里摸弄一个小时,然后吃饭。下午作画、写信、会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听戏。徐志摩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迁就她。虽然在口头上常常婉转地告诫陆小曼,但效果不大。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要从父亲处拿钱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29年,徐志摩辞了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的教职,继续在光华大学执教,1930年秋起又在南京*大学教书,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上海南京两地来回跑,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在即将去听林徽因演讲的前一天,徐志摩说钱不够用后与陆小曼吵了一架。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该飞机是张学良的专机,志摩免费乘坐),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一代才子就这样在郁闷中突兀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纵观徐志摩的一生,犯下抛弃发妻、夺人之妻几样大的邪淫罪恶,导致了徐志摩本来很丰厚的福报被很快耗尽,35岁就遭横死。
再来看故事里两位其他的人物、林徽因和陆小曼。这两位名动一时的名媛才女,他们在风流一时以后都在默默无闻中死去。林徽因于1955年因病去世,去试试年仅51岁;陆小曼1965年在上海华东医院孤独的去世,年仅63岁。
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故事害了多少人?看看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最终有几对真能白头偕老的?要么是其中一方又有新欢,抛弃另一方;要么就是双方缘分用尽,到最后反目成仇。
爱情,其实不过是男女业力所造,既不高尚,更不永恒。
奉劝世人早日看清爱欲的虚伪,迷途知返。
3、徐志摩著名的诗歌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
昨夜的雷雨,
原来是你发出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醇醪;
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
几滴白露在你额上,在晨光中吐艳。
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
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给他们常住的机会。
你的美是你的运命!
我走近来了;
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一—我是你的俘虏!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这里发抖,
你已经登了生命的峰极。
你向你足下望——个天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一—我,你的俘虏。
我在这里微笑!你在那里发抖。
丽质是命运的命运。
我已经将你禽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我爱你!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我—一多么痛快啊!一—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4、徐志摩的诗句字帖72句
1.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2.
他说一爱一你的时候,是无心之过,别轻易感动。
3.
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
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你以为我刀一槍一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4.总是在冗长的梦境里完成生命现实里不愿上演的别离和割舍。
这样的梦境,是否太过冰凉与残忍。
看世界多危险多难。
如反复无常的气象。
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过去的畅想有多快乐,现世的遗憾就有多悠长。
5.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一爱一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6.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一由的一种形式
7.
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
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
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
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一爱一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
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
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
这种叫做一爱一的情啊···
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8.
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
彼此追逐却有永恒的距离
9.
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
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
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10.
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
现在,我再也不会任一性一的让任何人带我走。
我学会了,自己走。
11.在一段时间我喜欢一段音乐,
听一段音乐我怀念一段时光。
坐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的掌纹。
那时听着那歌会是怎样的心情?
那时的我们是否相遇?是相遇还是错过?
还是,没有结局的邂逅?
12.
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麼模糊,
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
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
笑我们这麼傻,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
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再期待,再失望...
13.
如果真相是种伤害,请选择谎言。
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沈默。
如果沈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14.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无法遇见第二个寂寞的人的寂寞冬天。
独自行走独自唱歌独自逛街独自看着一整个世界狂欢。
人们手牵手地逛着游乐园。
他是她的独一。我是所有人的无二。
世界充满了我们相遇的几率。
我却始终无法遇见你。
15.
习惯,失眠,习惯寂静的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你淡蓝的衣衫。
习惯,吃咸,习惯伤口的那把盐,在我心里一点点蔓延。
习惯,观天,习惯一个人坐在一爱一情的井里,念着关于你的诗篇。
16.
耳。没有喧闹。
眼。没有缤纷。
嘴。沉默不语。
他的世界没有她,她的世界只有他。
世界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公平可言。
这是一场没有时限的角力战,谁在乎的越多,就输的越惨。
17.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一爱一,或者不一爱一我,一爱一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18
.或许可以一爱一很多个人,但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笑的最灿烂,哭的最伤心。
于我——应该都笑的灿烂,但我不明白给我最灿烂的是谁。
哭,那是经常的吧。
但是我不明白伤心,让我最伤心的是谁。
只是心太痛,太痛……之后便不觉着痛了。
也记不清楚那些班驳的光影。
19.
谁的情感无法张扬,谁在陌生的房故作勇敢,
谁在夜晚害怕腐烂,任呼吸突然变得野蛮,
先一爱一吧把这一副肩膀挡掉一点遗憾,先一爱一吧看似一双翅膀躲啊躲已经黑暗,
先一爱一吧人们不懂这样一旦欲求不满,先一爱一吧之后感伤之后再算,之后再算···
20.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
孤独,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不要因为寂寞而错一爱一,不要因为错一爱一而寂寞一生。
21.
我习惯了等待,于是,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
我不知道,这样我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个答案;
我不知道,如此我还能坚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一个结果?
思念,很无力,那是因为我看不到思念的结果。
也许,思念不需结果,它只是证明在心里有个人曾存在过。
是不是能给思念一份证书,证明曾经它曾存在过?
22.
当一个人沉醉在一个幻想之中,他就会把这幻想成模糊的情味,当作真实的酒。
你喝酒为的是求醉;我喝酒为的是要从别种的醉酒中清醒过来。
23.
一个人的世界,很安静,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冷了,给自己加件外套;
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
病了,给自己一份坚强;
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
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
是啊,我总是一个人,你从来不曾来过,
我也从来不曾出现在你的世界
24.
有些女人。会让人觉得,世界上无人舍得对她不好。
然而,这个女人。就是得不到她一直盼望着的好。
25.
似乎习惯了等待,单纯的以为等待就会到来。
但却在等待中错过了,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
在失去时后悔,为什么没有抓住。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
明知道等待着一份不知能否到来的幸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5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