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思乡诗句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木叶萧萧秋气新,江声直下更无尘。平生来往谁能识,只有金焦是故人。
1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3、遥望齐洲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酒。
14、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15、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1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8、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9、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0、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7、《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12、《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3、《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拓展阅读
1、中秋节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说到中秋,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而且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一个传统节日,它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春节,都是期盼阖家团圆的日子,也都充满了无比的诗意和浪漫。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真正普及的则是在汉代。中秋节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成*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中有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有关咏月的诗句,像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以说,唐代是将中秋节赋予了浪漫色彩,基本上这一个写满诗意的节日在这个时期就被定型了。
到了北宋时期,中秋节就基本上跟我们现在一样了,成为民俗节日,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在宋代的文学作品有关中秋节的美文佳作同样层出不穷,如形容有个诸如月饼趋形的美食,这样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曾记录宋代中秋节的繁华与热闹:“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而宋代有了大文豪苏轼一首词的加持,让中秋节思乡思亲的情味更深,诗意缱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到了明清时期,赏月活动成为中秋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内容。陆启泓曾在《北京岁华记》中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旦而焚之。”在《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从此今后,中秋节与家人团圆赏月成为这个节日里最为重要的仪式。在这样的日子,中国人“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的寓意,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和幸福,展现出了中国人骨子里深藏的风雅与诗意。
阅览古今文章,翻开唐诗宋词,有关中秋节的华彩诗词,可以说是璀璨闪耀,而我心里最能够代表中秋节思乡之味,思念之情,思月之诵的十首诗词,非这样十首莫属。
第十首 其实以前读诗大部分都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或者小李杜等,有一天读到了张祜的诗,发现同样别有一番风骨与韵味,不知不觉也喜欢上了他的诗,而他的一首中秋月色,同样非常柔美和感动。
《中秋月》唐 张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第九首 “诗豪”刘禹锡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他的诗作或许没有那么惊艳和华丽,却独有风格和豪气,而他的一首有关八月十五的诗作,同样让人读起来意韵十足。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刘禹锡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第八首 中秋江南之美,自然是在辛弃疾那一首《一剪梅》词中,月照中庭,桂香飘远,杯酒相庆,共赏月圆。 身居江南过中秋的我,对于这样一首自是感同身受。
《一剪梅 中秋元月》宋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第七首 中秋节之所以充满诗意与浪漫,自然与流传下来的嫦娥奔月有关,李商隐的《嫦娥》,是我最喜爱的一首与嫦娥有关的诗作。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六首 说到中秋的好诗词,苏轼除了那一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流传千古,他还有一首《中秋月》,同样写得诗意无限,深怀满怀。
《中秋月》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第五首 无论如何在有关赏月的文章当中,怎么都会有李白的一席之地,虽然他的《古朗月行》诗中充满感伤情绪,但文章之美,情深意切,亦为佳作。
《古朗月行》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第四首 若论将月色写得美轮美奂,词清景新,流光溢彩,千古璀璨,自然是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第三首 若论中秋节将相思之浓写得最为柔情最为诗意的自然就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只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便勾起无数人的那种思乡之情,千秋流传,万古吟诵。
《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二首 若论最能表达中秋节的思念之情,最应景,最能够引人共情的自然是因为一首词,将中秋节的所有思念融入文字当中,自然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一首 若论我个人最喜爱的一首有关月圆团圆的诗词来说,自然是王建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因为身居桂香满城的江南之地,更懂天涯漂泊的游子之心的那份孤独的秋思。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关于爱国的古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诗抄·陈辉诗》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6、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2、*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4、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15、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9、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0、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1、*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22、为有牺牲多壮志,**。——*
2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2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27、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2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9、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3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32、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3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34、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5、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3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37、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39、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40、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4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3、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44、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4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
46、国既不国,家何能存?——《***诗抄·杨靖宇诗》
47、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49、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50、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5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5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53、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许浑《咸阳城东楼》
54、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厌世心与自觉心》
55、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
57、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58、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59、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60、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
6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62、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6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64、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65、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66、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67、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68、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69、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0、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71、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72、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73、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诗抄.熊亨瀚诗》
74、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75、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樾》
3、描写乡村小溪的诗句
【小溪的清晨】 清晨,小溪多美啊,溪水映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缎带。
我喜欢在溪边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淙淙流水伴随着我的琅琅读书声。 【欢乐的小溪】 一阵微风吹过,镜子一般的水面波动起 来。
鱼儿成群结队地游到水面,张大嘴呼吸着新鲜空气。偶尔也有跃出水面的鱼儿,翻个身又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的波纹,使水中的倒影晃成一片。
【盛夏的小溪】 夏天时,溪水涨满,溢上岸边的草地里,阳光照射在溪水上,特别耀眼。孩子们三五成群,光着**在溪水中尽情地嬉戏着,他们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露出水面,激烈地打起水仗,这时,喊声、笑声连成一片。
【恬静的小溪】 小溪流是恬静的。它总是那样静静地、缓缓地流淌着,流淌着。
偶尔,它也会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浪花,但仍然是静静的,缓缓的。它不像那种爱捣蛋的小男孩儿,乱蹦乱 跳;也不像那种爱说话的小女孩儿,叽叽喳喳。
噢,它是一个文静怕羞的小姑娘,见了我们正不好意思呢! 【冬天的小溪】 冬天来了,溪水几乎干涸了,溪底的石头暴露在暖融融的阳光中,孩子们在石头上跳来跳去,追逐打闹,也有一些孩子爱到溪中捡自己喜爱的经过水冲刷的各种形状的鹅卵石,小溪又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斗折蛇行的小溪是家乡的特景之一,她蜿蜒曲折,犹如一位身着素服、身材修长的窈窕淑女,侧卧在青草地上休憩。
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它充满活力向前奔腾,喧哗着把春天来临的消息传到四方去。 啊,美丽的小溪流,你就像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绸带,给小山村镶上了一道美丽的花边。
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当溪水从高坡上流下来时,飞溅起团团水雾,溪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见小溪底的沙石。 一条小溪涓涓地流着,被月儿打扮得像条银带,还闪呀闪的,也许它也感到了这夜的静态美,便无声地舞动着腰肢,跳起不歇的舞。
山中的小溪先是像根根银线,继而汇拢,似玉带盘旋在青翠谷之中。 峡谷的溪水真像长出了翅膀,飞上山头,变成千百个大喷壶,浇灌着一片片庄稼。
小溪远远地从山林中奔来,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时而直脱脱地驰骋,汩汩潺潺;时而舔着崖壁静静地淌,羞羞涩涩;时而又急忙冲出—个漩涡,飞转几圈,然后向前伸出,显得那么大大方方,舒舒展展。 小溪卷着无数朵小浪花,指着杨柳垂下水面的“秀发”,弹着“琴弦”,钻进一座双拱的石桥,快乐地向远方流去。
时而听到丁冬——丁冬的潺潺的、细细的、时大时小的流水声,好似大自然谱写的一首美妙的乐曲,衬着朦胧月色,显得那么动听,那么琴韵悠扬。
4、诗词典故《开口笑》什么意思 出处 释义 例句 用典
典源出处《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 (瘐) 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释义用法人,上等的寿数一百岁,中等的寿数八十岁,下等的寿数六十岁。人的一生中,除去疾病死亡忧患,心情愉快开口而笑的时间,一个月当中,不过四五天罢了。后用此典表示人生为忧患缠扰,难得开怀欢笑; 或用来形容欢笑的样子。
【开口笑】 唐·岑参:“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唐·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白居易:“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金 ·元好问:“人世难逢开口笑,老夫聊发少年狂。”
【开笑口】 宋·张炎:“登临试开笑口,看垂垂短发,破帽休飘。”
【笑口开】 宋·苏轼:“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宋 ·黄庭坚:“笑口须开,几度中秋见月来。”宋·陆游:“人生败意无穷达,莫厌相逢笑口开。”
【一笑难逢】 宋·张炎:“一笑难逢,四愁休赋,任我云边宿。”
【开欢笑口】 宋 ·王安石:“语罢每开欢笑口,诗来仍掉苦吟头。”
【笑才四五】 宋·陆游:“一月得笑才四五,十事败意常八九。”
【笑口难开】 宋·范成大:“九十韶光天不靳,人间笑口自难开。”清·王夫之:“愁眉耻为生缘锁,笑口难于死地开。”
【笑口难逢】 清·钱谦益:“执杯持耳休辞醉,笑口难逢正月圆。”
【笑口稀阔】 宋·范成大:“人生笑口真稀阔,况值官忙闵雨时。”
【难逢一笑】 宋·朱熹:“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堪插满头归。”
【一笑且开口】 元·王恽:“安仁双鬓已惊秋,更甚眉头皱?一笑相逢且开口,玉为舟。”
【开口随时笑】 宋·王令:“会须开口随时笑,一曲长歌醉倒壶。”
【欢笑惟三五】 北周·庾信:“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
【相逢好大笑】 唐·杜牧:“相逢好大笑,除此总云浮。”
5、表达对家人思念的诗句有哪些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9、《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03.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26.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29.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3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32.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36.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37.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白居易4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4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43.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4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4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48.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49.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5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