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24 10:48:43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物,先进的交通手段,让我们朝发夕至,快速便利。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要想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增长见识,还用笔记录下美丽风光,风土人情。

(二)阅读提示。

指名请同学读事先板书好的学习目标,老师强调: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文艺性的传记,与前两课有明显的不同。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并学习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此外,本文所写的徐霞客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有着非凡毅力和探险精神的旅行者,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不朽的、闪光的精神。

本节课主要针对文字基础知识和篇章结构进行学习。

(三)阅读概括。

本文共7个自然段,介绍了徐霞客的家庭、志趣,30多年游历四方、遍踏中国名山大川的游历经历,以及。写作《徐霞客游记》的艰难过程,并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刻画了徐霞客豪放乐观、不媚世俗、质朴执著的人物性格以及其母心胸开阔、助子成游的不凡形象。

1、请同学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方面勾画字词,了解内容,另一方面试归纳各段段意,为整理全文思路做准备。

2、生字词认读。

3、思考每一段都写了哪些内容,各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可让同学互相归纳补充,允许用词变化。

4、通过归纳段意,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各部分之间互为因果,紧密联系,前后呼应,突出主题,全文结构严密。

(四)布置作业。

1、读两遍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结构特点。

2、写出一个名胜的导游词,准备竞赛。

3、复习有关人物描写的知识,以备下节课学习本文语言用。

第二课时:

(一)研究内容。

1、请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

(1)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

(3)你怎样评价徐霞客?

2、请说出根据。

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归纳答案。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激励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人。

(二)写作特点。

本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的方法达到的。文中以恰当的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和环境锚写的衬托,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然而本文的描写与小说的描写又有一定的区别。小说的描写是作者头脑中想像出来、虚构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综合与升华。而本文中的描写则是真实的,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因此这两种描写是截然不同的。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人物生活经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与我们刚学的两篇传记有明显不同,这也是我们需研究的一个重点。下面,我们组织同学进行比较学习,把我们学过的三篇传记放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传记的不同写法,更深入地理解有关传记的知识。

提示:相同点:

①这几篇文章都是传记,所以。写作素材都是真实的,没有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夸张。

②选材都是典型的,如本文重在选择徐霞客爱自然,坚持旅行,研究自然,艰难著书,对其他生活事件、家庭情况均未涉及。

③谋篇布局方面均注意了构思的严谨。

④表达方式均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

(三)总结、扩展。

通过比较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三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传记文章的特点、写法更明确、全面,借此归纳。总结有关传记的文体知识。(幻灯打出以下概念)

传记: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写,自己写的称“自传”。传记可分两类:

①历史性传记。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包括史传、纪传、传略、年谱等,多属历史或学术著作,其中也有的富于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史记》的纪传体作品。

②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它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富于艺术*力。

通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丰富了传记类文学作品的知识,也领略了一位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的风采。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了三篇传记,较全面地掌握了传记的知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句话:以典型材料展现人物鲜明特点。

扩展:课堂口头作文《xx小传》。

(四)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

1、大班表演:狐狸兔子

一、活动目标:

1、加深对角色的认识,进一步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2、学习设计布置戏场景,学会自制简单的.道具,学会正确的使用替代戏材料。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表演过故事的经验。熟练掌握故事对话。

2、物质准备。

(1)小兔、公牛、小狗、熊、狐狸、公鸡的服饰头饰7套。

(3)公鸡的镰刀7把。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一起准备头饰、布景、玩具等,布置戏的场景,以激发调动幼儿玩戏的愿望积极性。

2、师向幼儿介绍戏的场地、道具的使用方法及戏材料的摆放、收拾等,培养幼儿的良好戏常规。

3、引导幼儿通过协商来选择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强迫幼儿表演不愿意扮演的角色。师有意识地引导、吸引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玩表演戏,以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运用动作表情进行生动的表演。

4、评价戏情况,重点评价戏的常规,及有所进步的幼儿。

四、观察与推进:

观察:全班幼儿对戏中的语言对话掌握较好。孩子们表演的积极性非常高。幼儿能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但是有一组小朋友还是出现了不愿表演狐狸的现象。

动作表情方面有部分孩子表现得较生动,但还有一部分幼儿有待加强。

推进:继续引导幼儿能协商分配角色,轮流扮演。能力强的幼儿能带动能力差的幼儿学习表演。

2、大班表演:狐狸兔子

活动目标

一、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发展幼儿的表演口语表达能力。

二、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戏,正确并主动处理戏中发生的问题。

三、有爱护戏材料的意识,在戏结束时会正确整理戏材料场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幼儿了解《狐狸兔子》等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角色对话。

物质准备:《狐狸兔子》、《小兔乖乖》、《小蝌蚪找妈妈》、《金色的房子》故事角色头饰、场景道具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上次戏时出现的情况。

二、师介绍戏主题,幼儿小伙伴说说今天想表演的故事角色。

三、提出戏要求,帮助幼儿做好戏前的准备。

1.大胆的运用肢体动作、表情、语气来扮演角色特征。

2.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3.戏过程中要团结协作,爱护道具。

四、幼儿分组表演戏,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角色分配道具的使用情况,合作意识。

2.观察表演中幼儿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表现。

五、整理戏场地,收拾戏材料,交流戏情况。

1.在师的提醒下,幼儿合作整理戏场地,归类收拾戏材料。

2.交流戏情况:今天你扮演了谁?你是怎么扮演的?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提供各种角色头饰道具,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对喜欢的故事进行创编、改编。

例分析:

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能力差异,本次表演开展了四个主题《狐狸兔子》、《小兔乖乖》、《小蝌蚪找妈妈》、《金色的房子》。

在本次活动中预设了三个活动目标:

一、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发展幼儿的表演口语表达能力。

二、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戏,正确并主动处理戏中发生的问题。

三、有爱护戏材料的意识,在戏结束时会正确整理戏材料场地。

在幼儿自由表演之前,师针对创造性这一目标对幼儿进行提问与提示,比如“幼儿在表演《狐狸兔子》时,幼儿极力模仿作品中每一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有的幼儿似乎不能理解,然后进行了适当地引导:“狐狸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它会怎么说话?”接着幼儿便依样画葫芦,开始畅所欲言。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演的积极性比较高,对故事的对话表演顺序都很熟悉,能把整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下来,在表演时遇到的问题也能与同伴互相协商解决。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创造性能力合作能力还比较差,在之前构想的想要增加的情节没有交流讨论便进行表演,小组各组员没有相互配合,导致个别主题的幼儿在表演新增的角色时不知道该怎么表演,只能愣在一边。

此外,师本身对于创造性的认识粗浅,不能很好地引导幼儿,忽略了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导致创造性目标无法达成。因此,个别故事较短的主题,幼儿因为不懂得如何进行创造性表演,本主题之间交换角色表演几遍后便开始感觉乏味,有的幼儿开始乱跑,表演的常规开始混乱。

在活动准备中,新增了一个百宝箱,但是由于百宝箱放置的位置不合理,幼儿在表演的过程取放材料时,间接影响到了其他组别幼儿的表演。经过分析,本次活动调整为:

1、注重幼儿表情,动作情感的体现,让幼儿表演更为生动;

2、可让各主题或相邻两主题表演的幼儿组与组之间交换角色进行表演,幼儿才不至于容易乏味;

3、具可放置表演区,让幼儿开始戏时自由取放,保证不会影响到各主题戏的进行;

4、评价时,以正面评价为主。

3、承天寺夜

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学重点: 1、学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句的含义。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 “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 试想苏轼为何要夜?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4.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

欣然—无与为乐(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与步(平从容)

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力。

6 、“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

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罢了。

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四、赏读品味语言

1.创造情境,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3.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五、延读拓展积累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 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描绘 —— 庭中月色

追求 —— 美好事物

人生观——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醉翁亭》苏轼《承天寺夜》比较阅读

点击查看更多《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58634.html

热门阅读

  1. 有关小班综合活动说课稿范文
  2. 2016年经典的端午祝福语汇总
  3. 给自己一点鼓励美文摘抄
  4. 孙武名言18条
  5. 古诗词欣赏教学
  6. 告别2016年迎接201年的精彩句子
  7. 情人节QQ空间祝福短信
  8. 购销合同如何写
  9. 2018万圣节微信祝福语大全
  10. 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阅读答案及赏析
  11. 描写生活 古诗
  12. 教学大比武听后心得与反思范文
  13. 小学话题作文:不一样的春节趣事
  14.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督导探讨论文
  15. 同学友谊的经典语录
  16. 那是渭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诗歌
  17. 201年商务贺卡元旦祝福语
  18. 烛心短文习题附答案
  19. 95周年讲话学习心得:筑梦前行
  20. 一年级雷锋日记手抄报
  21. 经典励志古诗名句
  22. 美丽的小猪经典幼儿故事
  23. 张小娴经典语录
  24. 小说中的唯美句子
  25. 七夕促销活动方案范文
  26. 《拉萨的天空》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27. 春晚观后感作文201
  28. 对妻子不好检讨书范文
  29. 姐妹的结婚祝福语
  30. 为同学画像作文500字
  31. 《火烧云》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设计
  32. 同学的自我介绍
  33. 加盟商管理协议书
  34. 创建民乐特色学校的总结范文
  35. 201年新年祝福语简短
  36. 201年看春晚的作文
  37. 童话故事《桔子月亮》
  38. 也许你们不曾错过散文
  39. 教师节经典赞美祝福语短信大全
  40. 微雨季梦之光爱情诗歌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