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画家和牧童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30 09:52:51

二年级画家和牧童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伽俐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导入:

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画家和牧童》

2、 想认识这位作家吗?

出示:[唐朝有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指导读好生字:戴嵩

3、 师讲述“我知道”中关于戴嵩的内容。

4、 出示第一段。

自由读——指名读——理解读

师:您从哪儿看出戴嵩是为著名的画家。

预设:(1)“一…… 就……”

(2)“看画的人没有不……”

5、师小结:可见戴嵩的确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初读识字。

1、 再次出示课题,质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 带着你们的问题自己去读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给每段话标上序号。

3、生字朋友来考考大家了。

自由读——指名分行读(及时说发现)——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小节读课文。

5、 解决质疑,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课文2——4小节。

1、 那么别人都是怎样夸戴嵩的呢?自己读读课文2——4小节。

自由读

2、 你从哪儿看出戴嵩画技高超,是为著名的画家?

[出示第二段]

预设:(1)“沉思片刻”(说明戴嵩成竹在胸,思考得非常快。)

(2)“他一会儿……一会儿……,很快就画成了。”(首先说名他绘画技术高超/ 其次说明戴嵩绘画的速度非常快,非常娴熟/ 还可以看出戴嵩拧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段作画。)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夸夸戴嵩吗?

(3)“纷纷夸赞”

课文中还有2个和夸赞表示相同意思的词——称赞、赞扬

师点拨: 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么神奇,可以用不同的词表示同一个意思,这样文章就不会重复,显得更生动了。

3、 练读对话。

(1) 出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实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指名读(通过教师评价知道朗读)——齐读

师问:何为“绝妙之作”?

(2) 出示[“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教书先生又是怎样赞扬戴嵩的画呢?

指名读——学生自我评价——齐读

4、 齐读2——4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3、4段,夸夸戴嵩吧。

(一生读商人/ 一生读教书先生/ 其余齐读旁白)

5、 教师引语:正当大家纷纷夸奖戴嵩的画时,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写字:

抹、挤、拱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写字

写好剩余的字

四、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五、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惧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两位人物。一位是敢向大画家提出意见的牧童,一位是虚心的大画家戴嵩。可以这两位人物为线索展开教学。形成两个板块:

找出牧童说的话,朗读,体会牧童的大胆,敢于向大画家提出意见,很了不起。

体会大画家戴嵩的画技高超,进而感受大画家的虚心。抓住文中描写戴嵩作画过程,众人的夸赞,戴嵩和蔼地说,连连拱手等语句,通过学习,感悟人物的品质,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

拓展阅读

1、语文

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傻气。

2.认识“抽、续”等生字。会写“夫、表”等生字。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学工具

课件

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这是什么了吗?(谜底:风。)

2.板书: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课后的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 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1.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板书:(1)吹大风车;(2)吹船帆;(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呢?

再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填表。

段落重点词语、句子感受

做好事

做坏事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1)做好事:第、三自然段。

(2)好心办坏事: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四 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动风车快速地转动,使秧苗喝足了水。风娃娃帮着纤夫吹帆船,船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

(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风娃娃认为帮人们做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了。)

你觉得风娃娃这样想对吗?(不对。)我们再去看看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2.研读“好心办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跑了小朋友的风筝,孩子们伤心极了;风娃娃还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

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责怪风娃娃呢?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读第八自然段。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风娃娃,做好事,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我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

3.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2、小学语文《小猴脸红了》原文、学反思

【导语】《小猴脸红了》这篇课文属于儿话剧剧本,主要描述了小猴为了抢小熊的蜜糕受伤,反而诬陷小熊打伤了自己,最后大象用巧妙的办法拆穿了小猴的谎话。以下是微点阅读网整理的小学语文《小猴脸红了》原文、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地点]林中草地。

[人物]小猴、大象、小黑熊及小狗、小兔等。

(幕启)小狗、小兔等请求大象讲故事。幕后传来吵闹声,小猴扯着小熊推推搡搡地上来了。

小猴:(气呼呼地)大象伯伯,您还管不管小黑熊啦?

大象:什么事呀?

小猴:他把我打伤啦!

小熊:(委屈地)我才没打他呢,是他抢我的蜜糕……

小猴:打了!我胳膊都青啦,不信您瞧!(大一下子都围过来。)

小熊:(冲着小猴)那是你抢我蜜糕时,自己在墙上撞的。

小猴:谁说的?(十分痛苦地)我这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了。

众人:(惊叹)啊?打这么重呀!

大象:真的吗?快举胳膊我看看。

小猴:您看!(小猴龇牙咧嘴地把胳膊举过肩膀。)

大象:看来你伤得不轻啊!

小熊:(着急地)你们别信他。他是装的!

众人:(疑惑)装的?不会吧?

大象:小猴,你*之前,胳膊能举多高?

小猴:(不假思索地)可高哩!(一下把胳膊举过头顶)您看,被他打之前我能举这么高呢!可是现在……

大象:可是现在你不是还能举这么高吗?

小猴:这……啊?我……我……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小猴什么话也答不上,脸红了,头歪向一边。)

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创造性表演课本剧。

3、通过学习课文能明白小伙伴之间相让要诚实、团结、不说谎话。

1、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生动、形象地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

生字卡片,小猴、大象、小熊、小狗、小熊的图片头饰。

学目标:初读课文,初步感受儿剧特点,学习本课生字。指导书写会写生字。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脸红了)在什么情况下人的脸会红?(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聪明伶俐的小猴的脸为什么脸红了?想知道吗?(相机板书:小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猴脸红了》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受儿剧特点

1、师范读课文,边听边观察,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习的课文的有什么不同?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小猴脸红了》叫儿剧,我们读的课文内容就是儿剧的剧本

3、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请同学们默读剧本,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文中的人物都有谁?要求用完整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5、作为儿剧的剧本,都会在大幕开启(正式表演)前交待地点、人物。

三、随文识字,指导书写

1、幕启指的是话剧开场,同学们,表演正式开始了,(出示大象、小狗小兔的图片)小狗小兔在干什么?随机学习“讲”字,你怎样记住这个字?(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讲”字),师指导书写(提醒写字姿势)

2、师引读:正当小兔小狗听的津津有味时,幕后却传来了吵闹声,学习“吵”。

3、孩子们,什么情况出现了?(生边说师边贴小猴小熊的图片)快读出来,同桌之间做一做“推推搡搡”的动作。

4、(师引读)理直气壮的小猴气呼呼地说:(1)大象伯伯,您还管不管小黑熊了?(2)他把我打伤了!(师解释括号里的词句子是旁白,是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的解说)

5、(引读)再气呼呼一些,(生读)是呀,小猴太生气了,大声读。

(引读为与最后揭穿谎言时,小猴脸红了作鲜明对比)

学习“伤”。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用“伤心”说一句完整话。

6、打人就是不对,可是我们的小熊却很委屈(生读小熊的话)委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有受委屈的时候吗?请你带着委屈的感觉读一读小熊的话。师范读,生再委屈一些读读小熊的话。

7、未等小熊说完,小猴赶紧抢过说话(生齐读小猴的话)。是呀,证据确凿,举起胳膊给小熊看一看。(生边做动作边读)

8、小熊也不甘势弱,冲着小猴大声说(生读小熊的话)

9、(师引读)谁说的?我小猴的胳膊不仅青了,而且疼得――(生接读)是呀,太疼了,引读―――。太疼了,再痛苦一些读小猴的话。学习“谁”指导书写,言字旁要写的窄一些,最后一笔是横,开火车写这个字。认读“疼”

10、众人惊叹道:―――(生接读)理解“惊叹”。

众人指的是多少人?学写“众”,(学生可以用猜谜语、部件组合法、组词、造句等方法识记)“叹”是什么部首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口字旁的字,口字旁你发现了什么?

11、小猴的胳膊真的抬不起来了吗?快举起胳膊我看看,一起做小猴的动作。(生边配合师表演边读体会)什么情况下会龇牙咧嘴?你做一做龇牙咧嘴的动作。

12、看来小猴伤的不轻,事实摆在眼前,可是小熊却着急地说――(生接读)

人什么情况下会着急?你替小熊着急地说出来?(指两名学生读)

13、众人很疑惑地说――――(生接读)疑惑是什么意思?

14、到底小熊有没有打人,小猴是不是装的,小猴的脸为什么红了?请你同桌读读下面的对话旁白,找出答。指名读,汇报交流。相机理解“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认读思、歪、哈。

四、课外拓展

1、小猴告状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2、大象可能对小猴说些什么?

3、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物或其他的人说些什么?也可以是对自己说的。

五、再读课文,自主学习会认识的字

1、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出会认的字。

2、出示会认的字卡,指导学生拼读。

3、去掉拼音帽子,同桌认读。

4、开火车拼读、组词。

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属于儿话剧,生动有趣,我主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通过学生喜欢的动表演形式,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简单的问题的提示,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为认识剧本做铺垫。通过合作表演的方式。丰富内心体验,明事明理。本课学我主要分一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如字理识字“象”、归类识字,口字旁的“吵、叹”,月字旁“胳膊”,并拓展还有那些带有口字旁月字旁的字。表演识字。“疼、举、歪”通过动作表演感受其意义再来识字,学生们运用多种方法不仅记住字形同时了解了字义,学习兴致也很高。

层: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在本课中我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充分的朗读。如个别读、小组读、分角*朗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动物的心理及当时的动作及表情,为后面的表演做好充分的铺垫。

3、语文

【课前透视】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一个小朋友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一颗广博而纯洁的心。这些“假如”是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诗歌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字里行间充溢想象力发明力,是朗读积累的好材。

一位外国作说:每一个儿都是一名诗人,儿充溢了想象力发明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学中师要加强读的指导,让同学在朗读中发生共鸣,启发同学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引导他们成为一个充溢爱心的人。

【课前透视】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食、缩”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

【信息资料】

生字词卡片,准备课件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挂图。

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讲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神笔马良》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呢?有一位小朋友也有这个梦想,假如他拥有了马良的神笔,他都会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2、谈话:

每个人都有美丽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同学交流),有一个小朋友也有一个美丽的梦,他还把这个梦写成了一首小诗,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是多梦的季节,儿是想象的天使,由畅谈梦想打开了同学纯洁的心灵,唤起了小朋友们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同学丰富的想象力。

一、初读

1、师配乐范读诗歌。

2、自由练读诗歌,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3、把课文中你喜欢的一节读给你的伙伴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4、请四名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大听读评议。

给同学充沛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在阅读中去探究新知,在合作、交流、评议中获得提高,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识字

1、出示文中生字,同桌互做小老师认读、正音。

2、指名开火车读字,组词。

3、组内玩抽卡游戏,交流识字方法:

鼓励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法来记忆字形,如顺口溜记“哭”字:一只小狗两张嘴。换偏旁识字(拉──泣、澡──操),加偏旁识记(寸──寻、良──食、建──健)等。

4、游戏:

摘取幸运号。认读幸运星上的生字,读对的就得到一颗幸运星。(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学时者要注重于学方法的灵活性,采取一些符合同学龄特征心理特点的学形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易调动同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读议

小组交流,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选出自身最喜欢的一节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课标指出:阅读学的重点是培养同学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让同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畅所欲言地交流自身的阅读感受,使同学在主动而又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验。

四、练习(读读比比,体会句子的不同,再练习说一说)

我要给小鸟许多的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来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 )

这样设计对同学进行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同学在比较的同时学会鉴赏,在理解的同时学会了运用。

五、朗读

1、有感情地练读自身喜欢的局部。

2、分组汇报朗读,师有重点地加以指导。(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句在四小节中语气要有不同变化。各段描绘的对象不同,朗读时应该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3、评出朗读小能手。

在阅读学中,师既不可全全代替,亦不可袖手旁观,师是学活动的主导者,有目地的在同学出现问题时加以指导,甚至范读,对同学朗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六、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寻、哭、良、食”4个字,引导同学观察字形,找出容易写错的字如“哭(少点)食(最后一点写成捺)。

2、师范写“哭、食”字,同学观察、评议。

3、同学自由练写、师随机展示优秀作业,评出小星星。

课时

一、导入

1、同学在桌面上摆好课本、生字卡,师说字音、同学举字卡、组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文中的小作者都想些什么?为什么?(指我板,并说一说。)

、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你感受到的小作者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你喜欢他吗?

让同学在阅读之后交流各自的感情考虑,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了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育。

2、多种形式让同学练习读。

三、背诵

1、同桌合作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练习背诵。(可结合板书练背诵;可边闭眼想象面边背,也可一边动手,一边练背。)

3、举行背诵竞赛。

四、练习

文中的最后一小节作者没有写完,请你发挥想象,可以帮他读写一段诗歌,也可以帮他把愿望下来,再把想法写出来。

这一拓展练习是对同学语言文字的一个训练,也是同学理解,欣赏能力的体现着重培养了同学的想象力发明力,学中要尊重同学的想法,鼓励创新思维。

五、写字

1、出示“双、体、操、场”4个字,指导同学观察、找出不好写易字错的字。进行交流:

如“操、场”不容易写好、“体”易写错(少横)。

2、师指导书写“操、场”字。

3、同学描红、临帖,互相交流展示作业。

学建议】

本着儿诗充溢了想象力,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者在学中应努力唤起小朋友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写诗的愿望,并引导他们尝试练写儿诗,学会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真情实感,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4、语文

学目标:

学重难点:

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想到什么?

、读中识字。

1、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师重点强调生字读音。

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

师辅导讲解。

2、借助熟字识记生字。

出示卡片。

师帮助识记。

四、写字指导。

1、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2、讲解字的主笔。

3、师范写。(边写边讲)

五、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欢乐场面?

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广场中华世纪坛。

六、布置作业。

【第课时】

学目标:

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面。

2、还记得这情景吗?谁知道是什么时间?

3、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介绍的你看到的面一样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范读:你从老师的范读中听出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读出激动自豪的语气。

3、小组内开火车读。

4、指名朗读,师点评。

5、师生读课文。

6、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5、小学语文《寄给青蛙的信》原文、学反思

【导语】语文是语言文化的综合科。语言文章、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书面的语言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以下是微点阅读网整理的小学语文《寄给青蛙的信》原文、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松鼠小青蛙是邻居。

小松树看见小青蛙一脸不高兴地坐在井边,就问他:“青蛙,你为什么不开心呢?”小青蛙说:“我天天坐在这儿等朋友的信,可是一封也没有,我很伤心。”

小松鼠听了小青蛙的话,马上回,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松树林5号,青蛙收。”

小松鼠跑出屋,看到蜗牛,对他说:“蜗牛大叔,请你帮我把这封信送到青蛙,好吗?”

“好哇!”蜗牛很高兴地说:“我马上去。”

小松鼠跑到小青蛙,小青蛙正躲在房间里哭呢。小松鼠劝他说:“别难过,今天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来信!”

小松鼠跳上窗户,看见蜗牛正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爬行。“看!信在蜗牛大叔那里,他来了!”

“谢谢你!”小青蛙高兴极了,一下子跳到蜗牛面前,接过信,大声念起来:“亲爱的青蛙,我要告诉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

一、材简析

这是一篇感人的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小青蛙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它很难过;小松鼠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并请蜗牛大叔把信交给青蛙;青蛙收到信后高兴极了,小松鼠由此也感到特别高兴。

课文的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生活化的对话较多,适合儿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从中体会: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知识与技能:

1、会写“寄”等8个生字;认识“邻”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2、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三、学重难点

重点:会写8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

难点:懂得朋友之间要多关心,多沟通,就会更快乐。

四、学理念及法设计

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过程方法。倡导在学文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识字,落实识字写字学,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汉字、词语。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

五、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好奇心强。但由于学生龄普遍比较小,注意力有时不够集中,记忆生字难度较大。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之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六、学过程设计

(一)兴趣谈话,揭题识字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瞧,信封上还有字呢,谁能大声地读给大听。现在你知道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吗?(板书:寄给青蛙的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人的话故事题目就是《寄给青蛙的信》,齐读课题。

课题里有一个本节课生字“寄”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学会了“寄”。

这是谁寄给青蛙的信?信里又写了些什么?下面请大读文。

)初读课文,读文识字

1、自己读课文,要求: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争取把每句话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借助生字表同桌当小老师互考生字

(2)各种形式读生字卡片

(3)做游戏大雁送信。师引导学生静听大雁在说什么,(它说:这里有许多封信要送给小青蛙,可是我已经飞累了,想找一位小朋友来帮忙。只要你读准字音这一封封信就会被寄出去!)师引出话题谁想帮帮大雁?(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还有几封信需要你不仅能读准字音,还要想办法记住字型才能寄出去。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3、师小结:我们不仅记住了每个字,还帮大雁把信全寄了出去。大雁真高兴!他还想把自己的两个好朋友你们认识(出示青蛙小松鼠图)他们打招呼。

他们是邻居。

(三)合作交流感悟课文

1、观察青蛙图,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青蛙的表情吗?课文又用了哪个词快读读课文吧。这是一只伤心难过的青蛙。小松鼠看见了对它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青蛙又说了什么?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2、小松鼠看见青蛙这么难过它是怎么做的?自由读3-5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表演,在全班表演,学生评价。

3、小松鼠写信、蜗牛大叔送信小青蛙收到信了吗?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答

4、收到信的小青蛙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能当小青蛙高兴地大声地读自己收到的这封信。(课件出示信)

5、假如你是小松鼠或蜗牛看到小青蛙这么高兴地读信,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蜗牛小松鼠的话告诉我们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老师送你们一封信,“赠人玫瑰,手有*”让我们再读课文4-9自然段再次感受小松鼠蜗牛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师生分角色朗读。

6、小松鼠蜗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你帮助过别人吗?在我们帮助或得到帮助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

总结:

看,一封小小的书信牵动着小动物们的心,青蛙为等信而伤心,松鼠寄信有爱心,蜗牛送信真热心,这个故事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讲完《寄给青蛙的信》一课,我孩子们被小动物之间真挚的友谊感动了。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享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成功的地方:

一、导入充满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

刚上课,我兴致勃勃地举起一封设计美观的信封,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说是信封,然后我让学生读读上面的字,学生大声读出:“松树林五号,青蛙收。”然后我追问,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寄给青蛙的信。我顺势板题:寄给青蛙的信。学生我一起书空,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中。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别致、精巧的信封,老师充满神秘的诱导,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情境,思维异常活跃。但也有不足,如果我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怎么知道是寄给青蛙的信,问题的解决就更有实效性了。

、语言文字训练踏实,到位。

学生们一起进行分析、理解课文时,我把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让孩子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紧紧抓住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造句,仿写。例如:在用“想念”造句时,学生们不仅能联系生活说明白想念谁,还能说清想念的理由,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姐姐到广州一多了,我万分想念她。”看似平实的句子,却包含着表达的全面性,也充满了真情实感,这不正是我们表达所要追求的吗?还有让学生用“……请您……好吗?”句式进行仿写,学生的表达也语意明确,还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语。又暗含着礼貌育。真是一举多得!我想每节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点一滴地积累,一词一句的运用,长期积淀的语文素养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文中的空白,想象的飞翔。

在文中有一幅松鼠的图片,在让学生描述完松鼠的样子后,又让学生想象青蛙的可能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的回答是:“广阔的池塘”“蓝蓝的小溪”“碧绿的草地”“深深的井底”……

大多学生还能描述出青蛙的摆设,真是异彩纷呈。话的结尾处还有空白,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低孩子,想象是他们的天性,不要让真实的现实限制孩子想象的翅膀,我们语文师有义务让孩子的想象飞翔。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画家和牧童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5612.html

热门阅读

  1.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教案
  2. 幼儿园教职工聘任合同模板
  3. 小学生学雷锋心得体会
  4. 经典诗歌的朗诵稿
  5.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6. 外语系毕业生代表的发言稿
  7. 张小娴幸福语录
  8. 爱在拐角处散文
  9. 李清照写重阳节的诗句
  10. 汉语拼音练习教学设计
  11. 元宵节对联摘抄
  12. 关于高校道德教育回归实践的路径构想论文
  13. 《钱学森》教学反思范文
  14. 《和树谈心》的优秀读后感
  15. 元旦节的对联
  16. 形容心好累的句子
  17. 《观猎》诗词赏析
  18. 荷叶雨伞幼儿故事
  19. 租车合同书模板
  20.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故事
  21. 交通安全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2.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专项协议书
  23. 201年复活节微博祝福语
  24. 幼师高级教师培训班的心得思考
  25. 公司春节贺词2016
  26. 让你回味一生的100句凡人语录
  27. 关于平安夜的祝福语56条
  28. 评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29. 家是什么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30. 温馨的七夕情人节祝福语汇总100句
  31. 搞笑小品剧本《向尊敬中国人民脱帽》
  32. 2015感恩节寄语句子
  33. 《窗前的案红气球》教案设计
  34. 《骆驼祥子》经典语录
  35. 唯美伤感诗意古风句子
  36. 五年级关于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
  37. 欲扬先抑的写人作文600字
  38. 农村土地买卖协议书的范本
  39. 有关探险的优美句子
  40. 2018年小学爱老敬老主题教育的活动总结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9 12:50:04
本页面最近被 83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广西,TA在页面停留了 8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