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少年心事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烦恼和心事,当然,像我们这个年龄段被别人称为花季少男、少女的也不例外。以前人总说,我们这个年龄是天真烂漫,没有心事、烦恼的人。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现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我们这些花季少男、少女的烦恼与心事也随之而来。这样看来,所有的花季少男、少女都逃不过此劫了,过不去这个坎了。孤灯陪伴,深夜学习,视力逐渐下降,头脑发晕,睡眠不足……
心事还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东西,招之不来,挥之不去。我常常在想:心事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没有人能给我答案,也没有人了解它。心事就像是一个行踪不定的流浪者,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来了,但又悄悄地溜走了。没有人能摆脱得了它,也不能逃避它。我原本是无忧无虑地过着每一天。
可是上学期的期中考试的来临,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心事:我的数学计算能力、语文阅读能力、英语的阅读能力,都让我忐忑不安,所以我赶紧抓紧复习,以免考个坏成绩。
实际的试卷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可是我的心里还是没底。所以我每天都坐立不安,就像故祥林嫂丢了阿毛似的。虽然父母不会太责怪我,但是我还是有点害怕,害怕同学们嘲笑我。哎!终于到了发布成绩的一天了,各科都考得不太理想,但是却能排到年级九十多名,班级第十五名。虽然名次还算一般,但是我对我的成绩还不满意,虽然父母说没关系,下次努力,可是我还是有点难受,总觉得我不应该是这样的。这就成了我近来的心事。大家都知道,考完试总要看家长会的,这时,比得知考试成绩之前的气氛紧张了好多倍,都怕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向家长透露自己在学校的状况,然后回家被骂得睡不着觉,那种感觉一定不好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即将要在考试的阴影中脱离开得我,又被心事包围。
唉!少年欢乐在哪里寻找?少年心事谁又知道?少年烦恼什么时候结束啊?
拓展阅读
1、儿立之年心情随笔
那天晚上,妻告诉我:“我有了。”
当我得知小孩已经在悄悄孕育的时候,一种作为“父亲”的亲情便在我的心里萌发,一股神圣的感觉迅速在我的心头涌动,仿佛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从此,我就成了一暖男,陪妻做检查,跑前跑后照应。妻怀孕后嗅觉特灵敏,自称是警犬的鼻子,在家感觉有什么怪味,我就要翻箱倒柜地去排查,忙着消除,乐此不彼。妻则摇身一变娇贵百倍,有了提不完的要求:“九满,我想吃桔子,记得是四会小蜜桔。”“九满,给我揉揉腰……你往哪里使劲呢!好好帮我揉揉。”家务活,我包干了,做饭带搞卫生,妻则上升为领导阶级了,除了动嘴,就只会用手比划。
妻喜爱听胎教音乐,百听不厌,甚至会跟着轻轻哼唱……当然,我也会选购一些有关胎教的书籍或影碟给妻子。每次回家,我总要把耳朵贴在妻子隆起的肚腹上听胎儿在里面的动静——肢体、心脏的活动,给胎儿听音乐,说一些故事,朗诵诗歌。胎儿好像听到了。有时候胎儿闹,我打开音乐,胎儿便安静了,我知道胎儿一定在听,也一定听懂了。渐渐的,胎儿对音乐的节拍有了强烈的反应,会随着音乐地响起而频频抖动,那种快乐,甭提有多醉!
随着日子的推移,妻子的肚子渐渐变大,里面的小生命,仿佛憋得很不耐烦,时不时伸手张脚戳弄妻子的肚皮,俨然要破肚而出似的。每当胎动时分,妻就会拉着我的手,轻轻贴近肚腹,尽情感受胎儿不断变换位置抖动的乐趣,童心未泯的我,还会侧耳贴近妻子肚皮,细心聆听胎儿在羊水中舞动的美妙节拍……
“五一”前,妻子的肚子初具雏形,人也瘦了一圈,脸色也有些憔悴。五一假期那几天,我留在家里悉心照顾妻,补偿平时不在她身边欠下的温柔,五一假期,便成了名符其实的“劳动节”。妻那时还在上班,一回到家,她累得一动都不想动,头一挨枕就睡着了,有时半夜醒来,我听到妻在呻吟,忙问原因,她说“腿抽筋了”,听医生说,孕妇要多运动,从此,我又多了饭后陪妻散步消食的任务。
妻怀孕七八个月之后,我们在欣喜之余,也在马不停蹄地为孩子降生做准备。碰见母婴用品商店,妻便迈不动步,尿布、毛巾、婴儿服一一看来。“孕妇在七八个月以后最好少出门少走动,”可挺着大肚子的妻,不听医生的忠告,只要听说是为孩子办事,她总会执拗地身体力行,按她自已的话说,干些活分娩时更利索。此刻,我说什么好呢?我只能从妻的执拗中体味到她即将成为“母亲”的那份喜悦、兴奋与强烈的责任感。
孩子在妻的腹中一天天长大,妻的肚子便一天天雄壮起来,看着她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却又不得不大大咧咧地进进出出,我很是担心。而我却经常要出差,帮不了她什么忙,心里很内疚。但我一回到广州,就坚持把家务活全揽过来。每天晚上,先帮妻备好洗澡水,然后,骑着单车到妻下车的地方去接她。就这样,在担忧、渴望和期待中,预产期终于到了。
为了*起见,提前一个星期,我就带着妻住进了医院。由于孩子在妻肚里转来转去转的胎位不正,必须剖腹产。当妻被推进手术室,我的心如提在手上,那种担忧与纠结,那种矛盾与无奈,只有作为丈夫的人才会懂。我不停地在手术室门口来回走动,脑子里却在琢磨着:妻子平安不?孩子健康不?缺什么不?多什么不……
手术后,当我来到妻的身边,只见妻闭眼躺在床上,面容苍白的她显得特别憔悴,头发都湿透了。一见我,妻好像做错什么事似的,小声说:“千金,你不会不高兴吧?”
我看到女儿圆润的脸,明亮的眼,粉红的唇,真如天使,和她妈一个模样,令我惊奇的是,她居然睁着眼睛,两颗黑色的眼珠慢慢地转动着,多么漂亮、聪明的女孩。当时的我,也不在乎她是男孩抑或女孩了,我什么也不能在乎了,我只希望她四肢健全,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能快乐并幸福地成长,将来能自食其力就行了。当然,我心里明白:在妻的心里,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她都会爱她胜过自己的生命。
如果说之前十个月照顾一个孕妇还算不上累的话,那面对哭闹不休的女儿和一个动了手术的妻子,我真是累地无法言语了。我这个女儿夜醒昼睡,晚上醒来后就不停地要吃,不停地要人抱着走动,时不时的大小便,于是,从早到晚,我和妻子似乎都处于“一级战备”状态。
我也知道,无邪的小生命今后的人生如何,很可能就决定于抱着她的是谁!等她长大,她将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不同的人生轨迹。
2、那年故事曾被改写散文随笔范文
那一年故事曾被你改写繁杂的新城旧街上,寻不到熟悉的影子。以为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以为城市的对白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无言的世界,后来发现我是幸运的。
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时常徘徊,不敢靠近那些感情的纠葛中,迷失慌乱的脚步反反复复。青春的车痕很深,于是对于感情的回忆愈陷愈深。或许,它只是已中宿命的轮回,舍不了,丢不掉。
看尽世界太多的别别离离,有人认为那是人生的一种遥遥无期的等待,等待某一年某一天的无意相遇。其实很多时候,感情像是手中雪白的蜡笔,在怎么样都勾画不出七彩的人生,像是已经知道了结局但是还在继续付出。就像每个活在爱情世界所带来的伤害里的人,明明知道在结局面前自己无力去改变什么,但却不相信命运的安排。
幼小时间的我以为一个家两个人就会在平淡中走出幸福的生活哦,殊不知漫漫人生路不是经历风雨的感情就好,而是能静的住欲望的诱惑,只是我们都是凡人一个,注定要面对太多的别离相聚。很多坚强的的背后注定会是孤单的,这些和幸福无关,和自尊有染,很多回忆都是因为犹豫不决。
曾经很认真,很坚守,以为倾尽所有便会得到那理所当然的的幸福,付出就会有收获,但后面还有一句:付出也不会有收获,也许你收获的不过是大片大片在春天凋零的叶,然后转过身后防止忧伤急速蔓延。别离的前夕总是很安静,但是在人海涌动的车站总会有种凄凉的美。今朝时,还会有很多人回到站台观望那些早已远去的影子,如果说我沉默冷淡,其实我想说,经历太多的分离我厌倦了那些相遇相识相知,然后在日子的某一天各自消失在各自的现实生活。
那样久了,有些人在回忆里泛起苍白的颜色,像是挂在屋檐的画像,日子久了,就会模糊,走着走着就会迷惑,而有些人虽然已经身在天涯处,但还依旧鲜活的站在你的面前。如今转身望去,就算当初屈膝下跪换来的也只是一个躯壳没有灵魂,只有同情可怜。如果不爱就提早倾言相告,不要因为时间走了,负担有了,而去让你的负担去维系彼此的感情,这样的选择不如不去做。
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淡忘,学会了在回忆里发现当初的不够珍惜相遇时宿命给予的附加题,也许无意的错过了一时,也许真的就错过了余生里的幸福。别用泪水感动彼此,别用谎言迷惑幸福否则现实没你。
:
3、做事的意义心情随笔
人是有理性的,做事都要讲究个意义,没有意义的事,很少有人做。如果做了,就会被笑称为*。但是,我们经常忘了,意义不止一种。
区里拟出一个关于某主题的集子,作协**说想让我做主编。做主编就要负全责,前后协调、左右调配什么的。我想了想说,可以参与做事,主编就免了。最后补了一句:“署不署名,对你我(的文学创作)都没什么意义。”他来了句:终将归于尘土,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是我们俩之间的一个梗。九年前,我和他刚认识不久,一起参加一个助学活动。返回时,我搭他的便车。聊着聊着,我说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其实很渺小,每个人终将归于尘土。从那之后,我们见面,他时不时会摇头叹气有点狡黠地问我:终将归于尘土,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其实,他活得很有意义。从燕赵之地南下广州,白手起家打拼十六载,如今他的公司光给职工发的工资一年就上亿元。经商之余,他还热衷于扶贫助困与文学创作。去年秋天,他出版了第五本作品,媒体对他报道的标题是《左手文学,右手公益》。作协没什么经费来源,搞活动、聚餐,他常常自掏腰包。一年下来,劳心劳力不说,还倒贴进去数万元。你说他做这个作协**干吗,对他经商、写作都没意义。
对他本人来说,功利方面讲,是没意义,但对区作协、对区里的文学事业,却大有意义。他接任**两年来,区作协搞得红红火火,办了会刊,配合区里办了一系列文学活动,出了几本宣传区里文化的集子,等等。反过来讲,这些收获带给他的成就感,难道不也是一种意义?
由此看来,做事不能老看对自己有没有意义,还要看对他人、对社会有没有意义。就像街边的共享单车倒了,少见人去扶。因为大家想的一样,扶起来对我没意义。但是,一个单车遍地倒的城市,市民的文明和素养好不到哪去。你视而不见的,不仅仅是倒下的单车,还有自己的文明素养。
“做这些事,对你我都没什么意义”的话甫一说出,我就觉得不妥。后来越想越后悔,它暴露了我的自私与局限,原来我也是一个精致的**者。
意义不应该等同于利己,利他也是一种意义,且更有意义。
4、童年往事优秀随笔
今天是9月1日学生开学的日子。站在窗前看到附近的小学校开学,孩子上学快乐场面,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童年记忆深刻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最难忘的有这么几件事。
报名上小学。上小学是在7岁。记得当年看见两个姐姐上学我也急着要上学,可是母亲却不同意。母亲考虑我刚刚过6周岁实在太小不让我去,那时大多数孩子是8、9岁才上学,我没听母亲的话,自己偷偷跑到学校报了名。学校离家很近,报名也不像现在这么复杂,老师问问了名字就算报上名了,同意我坐在教室里,就这么简单上学了。说心里话,我那么想上学并非是我爱学习,也不是有什么志向,而是我不愿意在家看妹妹,妹妹比我小6岁,当时是在襁褓中,母亲干家务活让我看着她,我不愿意干,为了躲避干活才大胆自己跑到学校。如今回想起来,小时候这一次自作主张,决定了我的命运。现在我有不错的工作,家里人都说我命好,真的是源于这不经意的选择。[由整理]
学自行车。说起学骑自行车更是难以忘怀的事。从几岁开始学车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很小,看邻居家的孩子和同学都会骑车了,我也暗暗下决心学。家里有一辆自行车父亲骑着上班,那个年代自行车是奢侈品很贵的,有辆自行不容易。父亲是严禁我们小孩动他车的,怕我们把车骑坏。记得那一年整个夏天,我天天站在院外,等着父亲下班,乘父亲不注意把车推走练习(当时住平房,父亲下班习惯把车停在院子外面,这样可方便了我哈哈)个子还没有车高呢也不知道害怕,先练习扶把,然后练习套档,最后在练习跨大梁,就这样偷偷学会了骑车,当然每次回来一定会挨父亲一定训斥。好长时间以后,二姐都挺高了还不会骑车,父亲这会可着急了,给二姐扶着帮学车,可我都能座到车座上骑了,尽管腿还不够长,也骑得相当自如了。顺便说一句,父亲偏向,像着二姐,假设我自己不学父亲也不会给我扶车帮助学的。
买钢笔。有一次奶奶的一个亲戚孩子来串门,是个女孩比我大4岁,在我家住了几天后走的时候给我钢笔偷走了。我很生气,母亲埋怨我说“自己的东西都看不住”,我那时单纯善良,真是没有防人之心呀!之后母亲没有及时给我买,因为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后来我跟爷爷说了这件事,爷爷马上给我5块钱,我又买了一支钢笔。爷爷对我学习非常支持,真的谢谢他老人家。据父亲讲,爷爷小时候念过私塾,非常聪明,学习很好,只是因为家里困难只念了两年书。在七、八十岁时还记得他学过的知识。三字经、弟子规和24孝的故事等我是从爷爷那我听来的,说起来爷爷算是我的语文启蒙老师。
这些事距今已有38、9年了,缺难以忘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5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