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聚与散美文
关于财富的聚与散,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哲学命题。一方面,正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是人,谁都希望拥有财富,并占有财富,这是对于财富的聚;另一方面,古人又“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自不至太富,富则更散之”,讲究有了财富之后,要乐于散财,以保长久之富。
鲁桓公的庙中有个器皿叫“欹(qi)器”,通常放在案头的右边,所以又叫“宥坐之器”。这个器皿很奇特,像个半倒不倒的杯子,它空的时候是半歪的,水注得太少会倾覆,水注满了也会倾覆,只有水位恰到好处时才是端正和平衡的。一天,孔子带弟子到庙里看这个器皿,他让人取来一瓢水做试验,果然如此。孔子说,这同做人一样,满了就要招损。
如果把古人悟出的这个平衡法则引入到财富中来,也是非常适用的。一个人的财富,如果太集中,太盛极,你和别人及社会之间,就会失去原有的平衡,就会招来溢满之患。这时候,如果将部分财富回馈社会,看似受了损失,实际上这是最好的保富办法。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散财分谤”的说法,以此保全财富的安全和延续。曾国藩便深谙此道,他尚未成名时,就为友人写了一个挽联,发出了“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感叹。他的九弟曾国荃喜欢聚财,被人骂为“老饕”时,曾国藩给他出招,就是“散财求福”和“散财分谤”,并劝他“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
《大学》里说的“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也是这个道理。儒家认为,在一个国家里,道德是立国的根本,财富只是枝末。所以,看轻根本而注重枝末,就会与国民发生争夺。因此,君主只顾聚集财富,国民就会离散;财富分给国民,才会使民心归顺。
战国时的陶朱公,他的财富是三聚三散,最后还是富可敌国,被民间尊为财神。还有汉代“折象分富”、“疏广散财”的过人之处,民间“积善之家,必有余荫”之言,刘伯温刻在山溪岩壁上“上五里,下五里,若要金银竹桥里”的散财隐诗,都体现了古人对财富聚与散的智慧和认知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台湾星云大师曾有一句名言,“不会散财就不会聚财”。他认为,散财也是一种聚财的方式,而且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凡为财富,总是要分散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分散于民间罢了。但散财有自觉和被迫之分,其结果是大不—样的。自觉散财,分富于民,结下的是更多的人脉,其实正是更多财富的来源。
也许因为“八”的谐音是发,中国很多地方将“八”视为吉祥数字,特别是车号、电话号码之类。其实,在传统文化中,十个数目,唯独“八”是不吉利的。《说文》给它下的定义是:捌也,像分别相背之形。因此,“八”字真正的含义,不是发财,而是散财。
一生好酒贪杯的李白,是一位醉后出灵感的诗人,他的“千金散尽还复来”,道出了财富聚与散的深刻哲理,因为能将千金散尽的人,不仅是一个对自己积聚财富非常自信的人,而且通常也是一个具有超常社会责任感的人。
财聚为富,财散为德。小德配小财,大德配大财。财富聚敛得越多,就越应懂得施舍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思是好财的人一定会耗损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多财的人不懂得施舍就会招致灭亡。所以,富人如果不懂得流通,不去救助别人,不与他人分享,往往会为财富所累,成为财富的牺牲品。
有位先哲曾经作了一个“身家盛衰循环图”,颇耐人寻味。这个图其实是一首循环诗:“困穷使人悔悟,悔悟使人勤苦,勤苦使人节俭,节俭使人富足,富足使人骄奢,骄奢使人淫暴,淫暴使人祸变,祸变使人穷困。”这说明了财富聚散与身家兴衰似乎也有一个“周期率”。
拓展阅读
1、诚信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励志美文作文800字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人生财富: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诚信。
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
诚信是一个人最有说服力的“名片”,它会为你带来信任、友谊、地位等,有诚信的人为人处世都给人一种淡淡的、犹如初秋的水,暮春的风的感觉,它平和淡雅,给人一种安全感,使人信服。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留有“以诚以本”“莫失信于人”的古训,现如今我们的时代、社会、民众尤其需要这种讲求诚信的精神。
诚信是一种美德,历来都被人称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即使一时拥有荣华富贵,但最终还会一无所有的。就像《狼来了》里面的那个小男孩,因为丢掉诚信,而自己却被那狼吃掉了。
诚信是做人之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证实守信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约束人民的行动,使彼此都真诚相待,心灵交汇。诚实,是人们面对问题时的坦白,对朋友亲人的尊重,是对后果的敢于承担。信用,是对自己的承诺的履行,它使你对自己要做的事,充满责任感。同时,信用与诚信相辅相成,如果你诚实,那么你会讲信用,如果你讲信用,这证明你是诚实的,具备两者之一,那么另一半便会随之到来,诚信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准则。
古人留下了很多诚信的事例。曾子杀猪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一个是《雪尺友至》的故事,那是在唐代,有一个人叫萧至忠,他和朋友约好了,这时,正好下大雪,有人劝他别去了,可他为了诚信在雪中呆了很长时间朋友才到。英国主观唯心注意哲学家贝克莱说:“我诚故我在”鲁迅,以诚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爱因斯坦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一定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今天,我国已进入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时期,诚信显得更为重要。作为青年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该信奉“我诚故我在”真诚待人。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得到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诚信。
2、与稻田重逢优美散文
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老家地处丘陵地带,在村子起伏的版图上,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长方形的就叫长条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碟子状的干脆叫碟子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在昌蒲洼的田就叫昌蒲丘,在尖子山脚的就是尖子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搬不走你的田。
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这次爷爷没那么幸运了,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其实,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即便身体再健康,也种不动长丰大丘了。可他还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总不忘和槐三爷唠叨几句,无非是让他提醒一下新初,田里要放水了,田里要治虫了,田里又要薅草了。有次新初随口回了一句:“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喽。现在种田也有新法子了呢。”给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那时的爷爷经常搬把竹椅子倚门而坐,望着长丰大丘叹着气。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母亲说:现在种田的政策其实挺好,不用交税,还有补贴,多好的事啊。父亲接过话题:像长丰大丘那么好的田,荒了真可惜。我理解和田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父母对于田地的那份情感。他们骨子里和爷爷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与田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父母的语气里自有一份难以排遣的无奈。母亲自言自语道:有什么法子呢?又没有哪个愿意来种。
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说要来县城家里拜访。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他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田种少了也没意思,他要种更多的田,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忙不迭地连连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让他们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3、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美人计作文
今天是“青青草原食杂店”开业一周年,店里的东西全都免费。懒羊羊听了这个消息高兴极了,他一个人偷偷跑出羊村,想自己独吞。恰巧灰太狼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心想:“吃不上羊肉,吃点鱼肉罐头也不错。”于是,灰太狼就提着篮子,向青青草原食杂店走去。
懒羊羊真贪吃,见到一样吃一样,特别是吃到青草类时最起劲,恨不得把这些东西全部吃掉。灰太狼却在低头找鱼肉罐头。“砰”他俩撞在了一起。“谁这么讨厌啊,敢欺负我懒羊羊!”懒羊羊气愤的说。“小肥羊,我灰太狼大王太幸运了,懒羊羊我们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说完灰太狼就把懒羊羊绑起来,抓回家了。“砰,砰,砰,老婆我回来了。”“喊那么大声干嘛,找死啊!”红太狼开了门说。“老婆,你看这是什么!”“小肥羊,老公你是怎么抓到的?”“老婆别讲这么多了,快去烧水,晚上和羊肉汤配鱼肉罐头。”灰太狼高兴地对红太狼说。
喜羊羊大半天没见到懒羊羊,觉得不对劲,就去问美羊羊她们有没有见到懒羊羊,她们都说没见着他,喜羊羊,喜羊羊着急了,心想:“懒羊羊肯定被灰太狼抓走了,我得像个办法救他。”他想了想,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披上了狼皮,再去找美羊羊要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化了一个浓艳的妆,变成了一只很漂亮的狼
喜羊羊来到灰太狼家,边敲门边叫道:“小灰灰你快门啊,你不是说晚上要把你家的母老虎赶出去请我吃羊肉吗?”灰太狼开了门,看到一只貌若天仙的狼小姐,灰太狼两眼冒绿光。连忙把狼小姐迎进家里。红太狼见了,顿时火冒三丈,拿起平底锅对灰太狼大喊:“灰太狼,这个狐狸精是谁,你看我不打死你。”说完就拿把平底锅往灰太狼身上打。“老婆,饶命啊,我也不认识她啊!”喜羊羊见这是一个好机会,就跑到懒羊羊前面,懒羊羊见了很害怕,尖叫起来,喜羊羊见了捂住了懒羊羊的'嘴,说:“懒羊羊,别叫,我是喜羊羊啊。”喜羊羊说完就把懒羊羊就走了。灰太狼见了很生气,因为他有中了喜羊羊的圈套,他大喊道:“喜羊羊,我一定会报仇的!”
懒羊羊会羊村后,站在大家面前低下头惭愧的说:“对不起,我太自私了,请大家原谅。”大家看懒羊羊勇于承认错误,就原谅了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5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