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自家原文赏析翻译

发布时间: 2025-07-13 00:07:34

不识自家原文赏析翻译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门外悬挂鞋子作为标志.一天他到外面去,等到了中午,忽然下起了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接近傍晚时分,愚蠢的人回到了家,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问:“我家搬迁了吗?”来回走动却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他,问道:“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去呢?”愚蠢的人说:“没有鞋子,这就不是我的家.”妻子说:“你难道不认识我了吗?”愚蠢的人仔细观察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注释

曩:从前

县:通“悬”,悬挂

志:标志

履:鞋

薄:临近,靠近,迫近

薄暮:傍晚

及:等到

徙:搬迁,迁移

审:仔细

视:观察

悟:恍然大悟

暴:猛烈的

是:这是

乃:才

启示

“不识自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相**条,墨守陈规。要灵活多变,善于变通,而讽刺了那些只迷**条而不求实际的人。

讽刺人的语句:

1.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2.愚者曰:“无履,非吾室。”

3.愚者审视之,乃悟。

4.妻曰:“汝何以不识吾?”

要记住这篇文章哦:不识自家(佚名)_原文_赏析_翻译,如果喜欢,可以经常来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拓展阅读

1、《江雪》优秀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清高,渔翁的性格孤傲。其实,这正是诗人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的沉默,形成一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幽静、*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可即的感觉。如此一来,表达诗人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诗人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诗人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会存雪,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诗人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怕天冷,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诗人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2、《江雪》优秀

一、古诗

作者: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

万 径 人 踪 灭 。

孤 舟 蓑 笠 翁 ,

独 钓 寒 江 雪 。

二、作者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他是著名的散,为“唐宋八大”之一。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三、古诗鉴

1、注词释义:

绝:绝灭,消失。

径:小路。

踪:指脚印。

孤舟:孤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用草编成的雨衣和帽子。

2、古诗今

千山寂静鸟儿都飞走见了,万条小路上已经人迹杳渺。小船上渔翁穿戴蓑衣斗笠,独一人冒寒在江上垂钓。

3、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只用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位渔翁独垂钓。也许他什么也钓到。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孤独和严酷的环境算了什么,人只要有信念,有毅力,再恶劣的环境也能把我们摧垮。诗里的渔翁实际就是诗人己的写照,孤独而坚强,虽然屡遭流放,屡遭打击,但他一直挠,保持镇定若的态度,坚持己的理想。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3、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句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佩环 一作:珮)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注释

[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2]篁竹:竹林。

[3]如鸣佩 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清澈。冽,凉。

[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做...

[6]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连词,相当于“而”,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高低平的岩石。岩,岩石。

[8]翠蔓:碧绿的茎蔓。

[9]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齐,随风飘拂。

[10]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1]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3]佁然动:(鱼)呆呆地一动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14]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15]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见。

[1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交相错杂。

[1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悄怆,忧伤的样子。

[19]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环境太冷清了。以,因为。清,凄清。

[20]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1]龚古:作者的朋友。

[22]宗玄:作者的堂弟。

[2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指崔简的两个儿子。

[24]全石底以出;以,而。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小石潭记》(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名篇。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作特色

特色

1.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渗透着己的感受和情怀

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的*,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被害。*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己的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

艺术手法

构思新巧,结构严谨。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序写景的手法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这种构思既新颖,又然,真是匠心独具。

写作手法

足二百字,却清晰的记述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的一大特点。全寂寥清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中还运用了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传神,穷为尽妙,意境幽深。

写作目的

作者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抓住景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作者谪居荒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作者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齐的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斗折蛇行”看出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形象地描绘出了小溪的轮廓与外形。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儒学乃至成就卓著的*,唐宋八大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化史上,其诗、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点击查看更多不识自家原文赏析翻译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9640.html

热门阅读

  1. 毕淑敏散文《孝心无价》阅读答案
  2. 在女儿家过年散文
  3. 公司分立协议范文
  4. 诉衷情眉意原文翻译赏析
  5. 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设计范文
  6. 2018届初三毕业典礼班主任发言稿
  7. 生态文明教育小学生读后感
  8. 有关地下室防水施工合同模板
  9. 在送别会上的发言稿
  10. 201年父亲节手机短信祝福语
  11. 优秀教师竞聘的演讲稿范文
  12. 描写12月的句子有哪些
  13. 中国最经典的诗词名句
  14. 2016年平安夜给闺蜜的祝福语精选
  15. 春晚双簧剧本 搞笑《竞岗演讲》
  16. 石雄徐州人系寒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17. 七夕情人节的祝福语短信
  18. 人生路上需勤奋随笔
  19. 201年1元旦祝福语
  20. 2016年圣诞节给客户圣诞祝福语英文版
  21. 高中校园音乐剧神的孩子都在跳舞的剧本
  22. 新年祝福短信大全201鸡年
  23. 201年消费者权益日短信祝福语
  24. 眼前的小狗小学五年级作文
  25. 另一个杜牧的作文
  26. 命有一废而无成的美文摘抄
  27. 小学秋季运动会广播稿
  28. 201年最新新春祝福语
  29. 《擦皮鞋的小女孩》小学读后感
  30. 营销的收获总结范文
  31. 大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稿
  32. 亲爱的早安祝福语2019
  33. 那段最美的日子随笔
  34.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范文
  35. 部门经理面试自我介绍
  36. 秋天温馨祝福语精选
  37. 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的工作计划
  38. 正义之剑现代诗歌
  39. 戴望舒诗歌《秋夜思》赏析
  40. 《报纸鱼》幼儿园大班美工教学设计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19 14:26:59
本页面最近被 19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陕西,TA在页面停留了 8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