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梅花的古诗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着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拓展阅读
1、古代诗人写梅花的诗句
梅花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古代诗人写梅花的诗句,一起来看看。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1、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古代诗人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古代诗人简介:张谓(?--777年)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3、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古代诗人简介:史青,零陵人,聪敏强记。开元初,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昭。’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4、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古代诗人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古代诗人简介: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古代诗人简介: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古代诗人简介: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8、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古代诗人简介: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9、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宋·晏几道《虞美人》
古代诗人简介: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10、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宋·辛弃疾《贺新郎》
古代诗人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1、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宋·侯真《踏莎行》
古代诗人简介:[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彦周,东武人。晁说之(一作谦之)之甥。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绍兴时,以直学士知建康。所交多当时名流。真著有娴窟词一卷。
1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古代诗人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古代诗人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4、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宋·周邦彦《玉烛新》
古代诗人简介: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1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古代诗人简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2、关于写菊花的诗句古诗12首
[唐] 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华下对菊5
[唐] 司空图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宋]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和郭主簿 其7
[魏晋]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长安晚秋8
[唐]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题画菊9
[明] 唐寅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饮酒 其10
[宋] 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名配*,应缘霜后苦无花。
3、描写烟花的唯美古诗词
1、玉露铜壶且莫催,星桥火树彻明开。
2、天碧星河欲下来,东风吹月上楼台。
3、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4、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5、《解语花》杨泽民
6、道上落梅飘脆管,陌头繁杏著游鞯。
7、《放烟火》赵孟頫
8、紫凤笙繁声曼衍,黄龙舞缦影徘徊。
9、宝马雕车香满路。
10、星桥夜度,火树宵开,灯月光交射。
11、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
12、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13、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追似火烘。
14、《灯夕在告闻游人甚盛》宋祁
15、风流艳雅。向柳陌.纤纤共把。
1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8、听九衢.三市行歌,到晓钟才罢。
19、已是欢娱尽夜。对芳时堪画,条倡叶冶。
20、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21、火树缯山凤阙前,皇都美景属新年。
22、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乱向东风。
23、万般傀儡皆成妄,使得游人一笑回。
24、《赠放烟火者》赵孟頫
25、《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26、十千换也。惟好事.寸心难谢。
27、翠檐铜瓦。相辉映.隐隐绛霞飘下。
28、玉梅雪柳千家闹,火树银花十里开。
29、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30、香车匝地红尘软,莫遣铜壶漏箭催。
31、须知钧会人同乐,莫叹秦侯抱疾眠。
32、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33、鸳灯诗帕。嬉游看.到处骤轮驰马。
3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5、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与昼同。
36、筵宴时.频酌香醪,宝鸭喷沈麝。
37、《元夜》郑刚
38、《正月》马致远
4、写出关于梅花的诗句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5、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何逊《咏早梅》
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7、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8、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10、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2、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13、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14、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5、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1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17、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落梅》
18、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19、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20、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21、高情已逐晓云空。——苏轼《西江月·梅花》
22、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23、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24、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25、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26、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27、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李清照《临江仙·梅》
28、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9、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3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1、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2、梅雪争春未肯降,**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33、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34、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3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3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7、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38、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39、去时梅萼初凝粉。——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40、弄梅骑竹嬉游日。——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4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42、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43、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
4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45、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46、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47、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48、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李方膺《题画梅》
49、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5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1th.cn/articles/41636.html